《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2篇

來源:才華庫 7.14K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2篇

《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1

這回帶課因臨時更換班級使帶課目標和效果未達到預期的十分。以下是個人對自己的反思:

一、教學目標

在目標方面,第一和第三目標基本達成,因班級的更換使得對孩子水平不瞭解,因此第三目標沒有達成,我臨時將它轉換成“理解詩歌進行創編,學會連貫語句的表達”,讓孩子用“水裡有什麼,而天空沒有”“什麼樣的什麼有什麼樣的什麼”來連貫表達自己的話語,這方面幼兒表現得不錯,基本主動用這樣的語句來回答我的問題。這次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是第二專案標,將它臨時轉換就影響了整堂課的效果。這次目標並不符合班級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有點超前,以後再結合具體情況要有調整。

二、教學內容

這次選擇的詩歌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是有點短小,但它注重幼兒美感的養???及詞語的積累。在補充部分我追加了對自己班級的描述,但因表達不夠直接而沒有預期的整體描述,只有區域性的描寫。下次因採用更為直接的語言來表達我的目的。

三、教學環節設

計參照上課幼兒反應來看,我認為環節設計還算緊湊。以夜晚的星空匯入,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來進入課堂,在幼兒發散性思維後順利引入這首詩歌,緊接著提問,讓幼兒回顧詩歌內容,此時我沒有完全按教案來進行,我發現幼兒並不能一次性回答出問題,因此我在途中又重複了一遍,在幼兒真正回答完問題後再進行下一輪。隨後我又讓幼兒進行發散思維,來說說天空和水面。最後又回到詩歌本身青蛙對自己家的讚美,讓幼兒也來說說自己的班級。在教學環節設計方面我認為還算銜接完整。

四、教具的使用和呈現

這次教具的.使用和呈現我吸取上回課的經驗,隨著課堂的進行當堂畫詩歌中的事物,吸引幼兒注意的效果是明顯的,但也有分散注意的反作用,幼兒會將注意集中在畫得像不像、好不好上,這是缺陷,需用適當的言語將幼兒的注意力轉移,或直接進入下一步,幼兒的注意力會隨著教師的話而轉移。

五、教師教態

這回課堂我認為教態不錯,在最後讓幼兒自己複述詩歌時,我適當的用手勢來引導幼兒,順利讓他們將詩歌複述,這點可以繼續保持。

六、突發事件的處理

這次課除了班級的變更讓我臨時變換其中一個目標外,還算順利,或許下次應努力將幼兒引匯入新的知識更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七、整體評價這堂課自我感覺還不錯,幼兒回答問題也很積極,讓課堂在輕鬆地氛圍中結束,在最後的結束語部分應用更為恰當地言語來結束,這點需加強改進。在實踐中我會更為靈敏地接受資訊來加強個人素質。

《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2

《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文中語氣詞較多,語氣詞“吧”“啦”是本課的識記重點之一,也是朗讀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因此我在範讀和指導朗讀時及把這兩個字的字音落實,同時朗讀時也讓學生注意其他漢字的讀音。

讀文過後我檢測學生預習情況,再隨文識記“打”和“話”兩個字,藉助題目用片語記住這兩個字,“女”“媽”“娃”對比識記,“吧”“啦”用句子識記,“太”用猜謎語的方法識記,藉助詞語“太陽”記住“陽”字,並解釋“陽”字的字理。“用”熟字“月”加一筆的方法識記。識字方法交流完後,我設計了鞏固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認讀。最後指導書寫和送字迴文。

總體看這節識字課識字方法能夠有效整合運用,學生也能初步運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識字,學生的識字興趣較濃厚。在識字教學當中,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願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方法去自主識字,體驗識字過程中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恆。因此我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分析,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並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並在遊戲中加強對生字的鞏固,孩子們在識字過程中表現得那麼積極、熱情、自主,他們完全成為了識字的主人。識字教學由枯燥變得有趣,由單一變得多樣,識字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需要改進的許多不足之處:

雖然對學生已經比較熟悉,課前也對難以識記的生字做了預設,但是交流識字方法時,一些熟字仍然用時過多,導致識字環節不夠緊湊,難字落得不夠紮實。識字過程面向全體學生,但在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仍有所欠缺,特別是對學生的評價上,語言過於單一,不能夠因人而異,這也是我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

對於一年級的識字教學還需要逐步地進行摸索,因而課堂教學會有許多不足之處,今後教學中我會不斷總結和積累,爭取早日上好一年級的識字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