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反思(通用3篇)

來源:才華庫 1.47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反思(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反思(通用3篇)

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反思1

小數的性質是一節概念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後進行學習的,是學生以後學生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

小數的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是相通的。但因為學生還沒有學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所以只能通過直觀的教學來說明,使學生真正理解小數的性質。首先我從學生比較熟悉的購物題材入手,一方面學生憑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判斷0.3元=0.30元,“知其必然”。同時,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能運用多種方法自主驗證0.3元=0.30元,“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礎上通過引讀體驗,使學生初步感悟小數末尾添0或去掉0與小數的大小的關係。

在“試一試”中,“為什麼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個0、兩個0,小數依然相等?”這是學生思維受阻、理解較為困難的地方。藉助直觀的直尺和小數計數單位等相關已有經驗,學生能發現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間的關係,這就為小數合理性的體驗提供了另一素材。使學生進一步體驗了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和小數大小的關係,為總結概括小數的性質作了必要的認知準備。也為應用性質進行化簡和改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自己制小標籤,則是讓學生聯絡了數學與生活,體現了學數學的價值。本課在練習中,通過正誤對比,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本節課不僅重視知識教學,重視結論,還要重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了知識形成的過程。

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重點是要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我把書本上的例題情境圖加入故事去引入,目的是要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從整數加零如何變化到小數加零如何變化,孩子們的答案基本在我的課堂預設中,但是在問為什麼時,孩子們回答的比較單一,不能從多方去考慮,最後只好我引導讓學生們去想想,去說說。

兩個例題之後由學生們總結說出規律,即小數的性質,而我在此同時也在黑板上板書了“小數的性質”。為了讓給學生們牢牢記住,我讓他們齊聲讀了三遍以及一遍閉眼背誦,接著還問同學們“哪些詞要特別注意啊”,學生們都能指出重要的詞。為了檢驗學生們是否已經理解了小數的性質,我還讓孩子們舉例說說相等的小數和“你認為0.02和0.20這兩個小數中的“0”是不是都能去掉?”同學們都踴躍發言,整個課堂氣氛很不錯。最後在練習時,把4改寫成三位小數,錯誤率相對高一些,但是在解釋之後整體基本已沒問題。

總體來說,我覺得本節課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教學目標也明確,我也儘量少講,主要將時間留給學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的語言不夠精煉,有點囉嗦,時不時會講“是不是啊,對不對啊”之類的詞,同時留給學生去實踐探索的時間也有點少,在以後的教學中在這方面要努力改正,爭取在備課時把自己的語言組織精練,讓每一句話都有用,讓每一個字都最精彩。

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反思3

小數的性質是在學生學了小數的意義及讀寫法之後的內容,這一課時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學生在理解上難度不大,整節課以學生找規律,驗證規律,應用規律為主線。以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比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進行動手嘗試、探究,應用對比的`方法,學習小數的性質。不僅重視知識教學,重視結論,還要重視能力的培養,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觀察、比較、語言表達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得出三個小數相等。他們的單位都一樣,所以我們把數字抽出來。板書(0.1=0.10=0.100)。由原來的解決問題轉化為單純的小數的大小比較。通過一組小數0.3和0.30的大小的比較,總結出小數的性質。這個環節的設計,有一定的侷限性,我的教學設計把學生限制在了準備的兩個學具裡,其實這個環節可以完全放手與學生,讓他們自己選擇方法探究,可以用剛才比較0.1、0.10、0.100的方法,也可以用學具,這個地方不給學生設限更好。講課時沒有給學生強調正方形看做1, 強調是把1平均分,這個1可以使1米,是1噸,1分米。總結出小數的性質,強調0.3和0.30他們的大小相同,意義是不相同的。

在練習的設計上保證有層次。既有知識的鞏固,又有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還有拔高練習。講授練習不但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又要告訴學生這樣解決的道理,但課時安排太緊,導致練習沒達到預期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