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課程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15W

教師教學反思,才能從反思中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學習新課程教學反思!

學習新課程教學反思

學習新課程教學反思1

對新課程的瞭解越多,研究越深,實踐越豐富,越會感到新課程確實帶給我們一個明媚的春天,它有著巨大的魅力,有著生機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

伴隨著一步步走進新課程,我們不由地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甚至被津津樂道為“改革”的種種看法和做法,以新課程的理念加以審視,我們如坐鍼氈,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們“與時俱進”,在深層次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真正更新、轉變;反思使我們對新課程更充滿感情,充滿信任,抱有極大的希望。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這段時間筆者圍繞著教學的有關問題進行了一番回顧和反思,現做一梳理,是為“教學反思錄”。

“培養自學能力”的侷限性

鑑於傳統教學教師灌輸過多、學生主動性太弱的弊病,在上世紀 80年代,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曾經成為教學領域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直到現在,  “培養自學能力”的種種做法仍然可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見到蹤跡:學生自讀教材;學生依據教材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對提問中暴露出的學生理解不透徹、不深刻的地方或所謂重點、難點加以講解;學生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應當肯定地說,“培養自學能力”的種種探索和實踐著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這毫無疑問是有積極意義的。

不過,“培養自學能力”的做法也愈來愈暴露出不可避免的侷限性。其一,它幾乎使課堂教學成為每一個學生的個人行為,學生間缺乏交往和合作;其二,它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地位,因為學生的自學往往成為對教材的閱讀、理解、記憶過程,無形中由教師“灌輸”變成學生的“自我灌輸”。

那麼,我們今天就不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了?當然不是。只是說,以學生自行閱讀、理解、記憶為主要標誌的所謂“自學能力”,充其量是一種低層次的“自學能力”,是“自學能力”的“初級階段”。從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角度看,課堂上學生的自學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夠從一定的情境出發,通過多向交流與合作,一同討論、探究、發現,以此得出某種結論,獲取某種知識。所以,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該把自主探究、主動參與、相互合作解決問題作為其主要內容。

什麼是“教會學生學習”

“教會學生學習”,算得上多年來教學領域的一句“流行語”,人們相當自然地把它和“先進的教學觀念”相聯絡,甚至劃上等號。但是,在新課程實驗蓬勃開展的背景下,如果我們對此加以細緻地考察和深入地思考,一定會意識到,對“教會學生學習”這個命題,無淪是在理論的把握上,還是在實踐的操作上都存在著太大的差異。

什麼是“教會學生學習”?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支配下,在不同的教學氛圍中,人們的認識和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妨把它分解一下來分析。說到“學習”  (當然是指中國小教育中學生的學習),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長時間來,人們理直氣壯地把它窄化為文化知識的學習,把文化知識的學習窄化為教材內容的學習,把教材內容的學習窄化為考試要點的學習。學生“會學習”,成了能夠有效地記住、理解特定的教材內容,舉一反三,靈活應對各種“變式練習”,能夠在“題海”中奮力搏擊,到達成功的彼岸。所謂“教會”,不過是提哄給學生某種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陵照一定的步驟、程式去學習。概括起來說,這種“教會學生學習”,是學生按照老師提供的特定的方法高效地掌握特定教材的特定內容,在特定的檢測、考試中能夠有效應時。有理由認為,如果說,“注入式”、“滿堂灌”、“題海戰術”等使應試教育不得人心,而這種“教會學生學習”的做法卻給應試教育外加了“包裝”,帶來了某種“生機”和“活力”。

今天,新課程理念日益普及和深入人心,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思考和實踐促成我們反思意識的增雖,於是我們分明地察覺到我們曾經實踐著的並津津樂道的“教會學攔學習”的缺憾和不足,我們也愈益明確了“教會學生學習”的應有之之。其一,即便是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也絕非只是教材內容的學習,師生在課堂上的交往、交流、對話和合作中不斷地生成著新的知識,如同課程專家所言: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科書中學到的多。

其二,我們絲毫沒有理由要求學生用整齊劃一的方法去學習。教師理應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在學習方法上絕不能搞“一刀切”。教師可以介紹學習方法,可以引導學生梳理、總結對自己適宜的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任何試圖強求一致的做法,無論這種做法多麼科學,終究是徒勞無益的。

其三,  “教會學生學習”不應只侷限在學習方法的範疇。只講技巧、方法的學習有用,也有限,所以並不能真正使學生學會學習。切不可有意無意地把“教會學生學習”變成了“教會學生考試”。教會學生學習,不能不從思想上、觀念上著眼,使學生形成一種學習的需要和意識,以確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其四,即便是“教方法”,也要明確掌握方法不能只靠“教”,而應該設法讓學生多體驗、多感悟。經過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掌握的學習方法對學習者來說才是管用的,好用的。其五,“教會學生學習”不能停留在只是使學生接受教材提供的現成知識的水平上,不能過多地侷限在知識、技能目標的`層次上,不能片面地簡單化地理解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應該促使學生髮現、提出、研究、解決問題,使“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伴隨著情感方面目標的真正實現。

“生成性”任務觀

既定的課堂教學任務是能夠察覺到的,是顯性的,還有一種隱性的教學任務是我們萬萬不可忽視的。在充分的討論和爭辯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體驗和探究中,學生難道不是也在完成著某種“任務”嗎?一種隱性的任務。他們在合作中學會合作,在交流中學會交流,在探究中提高探究的能力,不斷地形成和積累著經驗。這“隱性任務”,多是課前沒有也無法預料到的,可謂之“生成性”任務。在一定意義上說,這種隱性任務或“生成性”任務要比顯性的既定的任務更有意義和價值。

怎樣看待“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目的是什麼?可想而知,就是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使學生對特定的應該掌握的教材內容印象更鮮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記憶更牢固、持久。由於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事實上是以“知識、技能”為主要乃至惟一的目標,所以能夠發揮如此作用的“板書設計”備受青睞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在大張旗鼓地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當我們意識到課堂上教材並非惟一的教學資源時,當我們確信課堂上學生從老師那兒、同學那兒同樣學到許多東西時,當我們明白課堂上學生學習既定內容的同時可能也應該不斷地生成著新知識時,我們還會以事先設計的自以為天衣無縫的板書來限制課堂教學嗎?來束縛學生乃至為師者本人的思想嗎?

板書不能只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的對話和交流中,可能隨時進發出思想的火花,發現值得探究的現象,產生引入深思的問題,這些,往往是課前無法精確地加以預測的,是不可能事先進行固定的板書設計的。適時地把它們板書出來,有助於讓學生更好地討論和交流,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