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67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1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較強,課文內容較簡單,對學生來說在把握內容上不會有什麼困難。關鍵是要通過讀懂寓言的內容來理解寓言中所含著的意思。

寓言故事的教學我覺得很有趣。一上課,我就直接揭示了今天要學的內容。當我把課題板書完後,就讓同學們說一說,通過預習《亡羊補牢》這則寓言你知道了什麼?我問題一說完,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這時一個學生說:“我知道了一個人有了錯要及時改正。”接著又有一個學生說:“不怕人有錯,就怕不改錯。”“要知錯就改。”當我問到他們是從哪裡體會到的,許多學生又根據課文內容講了自己的想法。於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質疑,結合學生提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文,理解語言文字。又抓住重點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教學過程中,讀好兩次丟羊的經過。第一次他是滿不在乎,街坊勸說的話,他沒當回事;第二次他很後悔,覺得應該按照街坊說的去做,並立即動手將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把寓言中所表達的幾個層次的意思讀出來。在朗讀的形式上,先讓學生自讀,再分角色讀,通過反覆地讀,達到理解寓言含義的目的。在讀議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準確地把這則寓言的寓意說了出來。最後,就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則寓言故事,再演一演,這樣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果然,大家的學習興趣十分濃,有的複述故事,有的繪聲繪色地講故事,還有的登臺表演。最後幾分鐘,我又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寓言故事,為同學們展示自我提供了機會,也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學生中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全班的學習氣氛熱烈、積極。學生的興趣盎然,無論是課內朗讀還是小組合作表演,都能積極地配合,效果達到較好。在教學中,因為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能更直觀、更形象地展示課文,因此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

不足之處:學生有的不能認識到,有的學生犯的錯誤跟這個養羊人開始的錯誤是一樣的,因此在聯絡實際環節,有的學生不能把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聯絡出來說。今後要讓學生多把課文內容,多聯絡自身或者生活中的各種事件,看看有什麼相關聯的,從而從學中體會到知識和道理。

《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2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組“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節簡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一位養羊人第一次丟了養,街坊勸他修羊圈,堵窟窿,養羊人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他又丟了養,才後悔沒有聽街坊的,於是趕快動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學這則寓言時,我採用了電子白板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學習: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二、初讀解題。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四、由事悟理 。

這篇寓言比較簡單,所以感覺效果還不錯。首先利用白板出示圖片,同學們請看大螢幕,看到這些圖片你們會猜到是哪則寓言嗎?孩子們學習的熱情一下就提升了。接下來在學生讀課文前,利用白板播放了朗讀課文,為學生在接下來的朗讀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果。在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時候,注重了學生對文中的角色分析如:想象一下,街坊會用什麼樣的語氣來勸他呢?他又會用一種什麼樣的語氣來回答街坊呢?所以設定了練習:街坊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後面又設定了這樣的問題:假如他在修羊圈的時候那個街坊又來了,看見了他,又會怎麼樣說呢?最後讓孩子們聯絡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對寓意的感想。

回顧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教學中我恰當地運用電子白板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教學方便輕鬆,使師生的距離拉近了,現場交流更有效了,掌握知識更紮實了。

2、本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很高,學習的興趣很濃,教學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顯得更明顯:

1、教學過程中,創新意識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更加加強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創新的意識,為實施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堅實的基礎。

2、在聯絡實際環節,有的學生理解了寓意,但是不能條理清楚地敘述出生活中類似的事例。今後還需要繼續加強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這節課通過利用白板教學,我發現自己在教學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從“改變一點點,一點點改變”做起,每天都讓自己的課堂改變一點點,努力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讓我的課堂漸漸精彩起來,魅力起來。

《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3

本學期我校教研活動由我上了一堂語文公開課,我選擇了語文三下教材第九課《寓言兩則》的其中之一《亡羊補牢》。由於這則寓言比較短,所以安排了一課時完成。亡羊補牢是一個成語故事。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1-3自然段寫的是從前有一個人養了幾隻羊,第一次丟羊後,不聽鄰居勸告去修補羊圈。第4自然段寫第二天又丟了一隻羊。第5自然段寫他後悔不聽鄰居的話,立刻把養圈修好,從此再沒有丟過羊。故事告訴我們:出了差錯應該及時想辦法補救,免得再受損失。

這個成語故事的難點在於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時,我抓住養羊人兩次態度和行為的變化,通過各種形式的不同的反覆閱讀和理解,讓學生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通過教學和課後聽課老師的點評,對本堂課做了如下反思:

一、出示課題,引入新課(課題的教學反思)

我採用了讓學生回顧以前學習的寓言並且舉例,從而引出課題,並且對課題中“亡”和“牢”這兩個字讓學生先解釋他們的理解,他們認為“亡是死亡”、“牢是牢固”,我也沒有多加講解,一直到課文學習完,總結的時候我在來回顧這裡,讓學生再次理解“亡”和“牢”的意思,大部分學生能說出“亡是丟失”、“牢是羊圈”,這個方法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這兩字的記憶和理解,但是有聽課老師指出,我應該再加一句引導的話,如“這兩個意思同學們到底有沒有解釋正確,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到課文中去找一找。”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會產生對錯誤知識的記憶。我對於這個說法也比較贊同。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生字詞和課文主要內容的教學反思)

這個環節,我採用了指名讀,讓學生找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劃一劃,然後幻燈片出示一些詞語,一起學習。然後在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對於詞語的教學中,雖然學生練習了很多遍,大部分同學能說會讀了,但是還缺少正確地書寫。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對生字、詞語的書寫也比較重視,我恰恰在教學設計時忽略了這個。2。在再讀課文時,我的要求是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但是當學生出現齊讀時,我沒有及時阻止。在說課文主要內容時,也只是請了幾位同學說,而且她說的比較繁瑣,我就馬上去幫助她說完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補充擴寫。3。在學生劃生字詞的過程中,我沒有反饋。在學習詞語時,也沒有出現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

三、理解內容、體會寓意(課文內容理解的教學反思)

這個環節,我的設計是,學習了第一次丟羊的原因和第二次丟羊的原因,然後又學習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丟羊後的做法,然後又回頭來學習第一次丟羊後“街坊”和“養羊人”對話,對於這個設計,我自己也感覺不錯。對於流程的設計合理,幾個問題的追問設計的比較好。環環相扣學生理解的很好。在學習完課文,理解主要內容後,我提出了“如果養羊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麼情況”,通過這個問題的回答,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有我讓學生對養羊人兩次丟羊後的行為做了討論和評價,也是出於這個目的以及能夠對寓意進行感悟。

最後我還聯絡實際談想法以及總結了這個寓言的道理。

《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4

《亡羊補牢》這則成語故事是一篇精讀課文。通俗易懂,故事情節簡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這則成語故事主要講的是一位養羊人第一次丟了養,街坊勸他修羊圈,養羊人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他有丟了養,才後悔沒有聽街坊的,於是趕快動手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取的教學思路是:

一、激趣匯入。在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收整合語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還使學生學會了區分成語故事和神話故事的不同。學生非常樂意去做,收集了很多,在課下也進行了交流。接著揭示課題,亡羊補牢。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先自己讀文,再提出重點詞語,再由重點詞語引出句子,然後再回到文中去讀文,瞭解文章的大意。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四、精讀課文,體會寓意。抓住養羊人兩次丟羊時態度的不同進行教學,針對“第一次丟羊,養羊人街坊是如何勸他的?他是如何反應的?”“第二次丟羊時,他又有什麼反應,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這幾個問題展開,進行朗讀,感悟,老師進行恰當的.板書。在理解課文之後適時的出示課題,讓學生很自然的理解課題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五、聯絡實際,談體會。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談感受。

回顧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幾點:

1、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如讓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鼓勵大膽質疑,在讀中解決問題等。

2、注重雙基的訓練。如對字詞的指導,包括字的音準,字的演化,字的書寫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決疑難。

4、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很高,學習的興趣很濃,教學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也很多:

1、教學目標制定得不細緻準確,所以教師教學時對課堂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

2、不能很好的把握學生的課堂生成,使課上的更精彩。

3、課堂提問中,集體展示偏多,個人展示偏少,不能體現有些個體的能力。學生的思路不夠開闊,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4、感情朗讀不到位,應進一步加強朗讀的指導。

5、聯絡實際談體會環節,學生談得還較膚淺,老師應進一步指導。

總之,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發現自己在教學方面還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設計,還有點牽學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實現以學定教。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把教學真正落地實處,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亡羊補牢》的教學反思5

我和三B班的孩子一起將《亡羊補牢》這節課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教學結束後,靜下心將授課的過程回顧了一遍又一遍,經過反思我收穫了以下幾點:

一、 激趣匯入,鼓勵質疑。

《亡羊補牢》是一則寓言,內容比較簡單,如何使學生一上課就有濃厚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呢?我根據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在匯入時讓學生們去讀一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孩子們通過文中的幾個字猜測到這則寓言是已經學過的《守株待兔》。在這裡我順勢告訴了孩子們寓言的特點是篇幅短小,語言凝練,常常蘊深刻哲理於淺顯語言和生動故事中。我告訴孩子們這則寓言出自《戰國策》,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另一則寓言《亡羊補牢》。這樣的匯入,不但激發了孩子們學習寓言故事的興趣,同時也推薦給孩子們《戰國策》這部國學經典。

在引出課題後,我鼓勵孩子們大膽地去質疑,讓他們去猜想為什麼會“亡羊”。 結合學生提的問題,引導學生去自主讀文。

二、理解字義,形式多樣。

學習詞語,理解字義,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我在這節課中採用了多種方式讓孩子們去理解字義。例如簡單的“則”的意思,我就讓孩子們直接回答,並加以表揚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有的詞語比較有意思,我就為孩子們創設一個主動感悟自主選擇的機會,促成他們的個性發展。例如學習“窟窿”一詞時,我想如果由老師直接講出意思來,學生的印象就不會太深刻。於是我先讓孩子從部首“穴”瞭解“窟窿”就是洞。然後然給孩子們用手勢來表示“窟窿”,孩子們互相討論著,都在比劃著。這時一對孩子發生了爭執,男孩比劃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女孩不同意,比劃出了更大的洞。其他孩子面對這樣的狀況,都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問孩子們:“大家為什麼覺得洞有這麼大呢?說說你的理由。”一個學生激動地站起來,說道:“他的洞太小了,狼不可能鑽進去,應該是這樣大的洞,因為狼得從這樣大的洞裡鑽進去,最後才可以叼走羊啊!”整個過程, 孩子們非常認真和執著。

通過他們的自感自悟,得出了本課的 “窟窿”是能鑽得過一隻狼和一隻羊的大洞。當他們得到我的肯定後,臉上都露出了高興的笑容。多可愛的孩子!就這樣,枯燥的學習詞語,也變得精彩紛呈了!

三、練習說話,培養語感。

這則寓言雖然短小,但是讀起來也特別有意思。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孩子們說出了亡羊和補牢的因果關係,我就讓他們練習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來說話,體會漢語的特別之處。在指導朗讀方面,我注重讓孩子們先體會感悟,再朗讀。養羊人有兩次丟羊的經過。第一次他是滿不在乎,街坊勸說的話,他沒當回事;第二次他很後悔,覺得應該按照街坊說的去做,並立即動手將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指導朗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養羊人對兩次丟羊的不同反應來練習朗讀。我先讓孩子們說說養羊人的心情,再讓孩子們自讀、分角色讀、比賽讀,通過反覆地讀,達到理解寓言含義的目的。

四、聯絡實際,理解寓意。

孩子們通過學習都能明白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那如何讓他們印象更加深刻呢?我通過講述自己的一件牙疼及時醫治的事情給他們起了個頭,這下話匣子打開了,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在生活中自己遇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這類“亡羊補牢”的事情。這樣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理解寓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絡實際生活談感受,使學生真正受益。

五、授之以漁,掌握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的最後,我總結了學習寓言故事的方法,希望孩子們能用這樣的學習方法自己去解讀更多的寓言故事,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

不足之處:

1、新課標指出:文字的內涵非常豐富,學生對文字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然而,準備這堂課的時間比較倉促,我僅僅解讀了文字的表面,沒有去挖掘出更深的東西。例如在後面的課堂中有位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狼是怎麼想的?我備課只備了自己看到的東西,而沒有進行深思。

2、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時間不充分。很多孩子為了完成課堂練習,沒有好好地去品讀課文。

3、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煉,沒有放手讓孩子們去說,總覺得還是自己在引導著孩子上課。 這幾點都是我在今後的教學要注意和深思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