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精選8篇)

來源:才華庫 4.99K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精選8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1

我講授了小班主題三的一節健康科學活動《氣味真正多》。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能夠辨別不同的氣味,並嘗試講述自己的感受。瞭解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後引導幼兒們也指出認識了鼻子的結構,鼻樑鼻尖鼻孔。第二個環節是發現鼻子的特殊功能,在這一環節中我先很神祕的運用橘子來引出鼻子的功能,然後又出示了五個小杯子,醋酒香油蒜泥花露水。分別請幼兒們來用自己的小鼻子聞一聞是什麼,在聞味道的過程中告訴了幼兒怎樣去聞。第三個環節是教育幼兒保護鼻子,先讓幼兒們欣賞了故事《翹鼻子魯魯》,然後發現問題:魯魯做的對嗎?為什麼?接著又引出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鼻子?通過看動畫視訊讓幼兒去判斷對錯,教育了幼兒以後怎樣去保護自己的鼻子不受到傷害。

活動結束後,我反思到這節課有著不足的地方,魏老師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節中,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去說一說結果。科學是比較嚴謹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魏老師到位的點評讓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

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多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多練基本功,讓自己的幼教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2

春天來了,由於氣候的原因又到了疾病傳播的高發期,我們班有些孩子抵抗力比較差,再加上天氣變化無常,孩子們活動量一天天增大,又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很容易生病。近段時間,班上服藥的孩子明顯增多了,到了中午,我們請帶藥的寶寶倒水喝藥,有的小朋友就會說:“我帶藥的,我帶藥的。”聽得讓人感覺自己帶要來了還有點沾沾自喜。有些小朋友甚至不到幼兒園來了。小朋友們總是會跑過來問老師:今天XXX怎麼沒有來幼兒園呀?面對這種種現象和問題,我們開展了健康活動《寶寶生病了》。引導幼兒瞭解一些流感時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症狀,以及預防流感的簡單知識。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本來的設計意圖是藉助身邊的有效資源:最近總是有小朋友缺席不上幼兒園,來讓幼兒探討為什麼這些小朋友沒有來幼兒園,讓幼兒進行大膽猜想可能的原因(家中有事,生病了),但非常湊巧的是今天全班幼兒都到齊了,沒有人缺席,所以我只好隨即將教案改成前兩天有小朋友沒有來上幼兒園,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第二環節:針對小朋友說出的原因:感冒生病了,我隨即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感冒了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得了感冒該怎麼辦呢?我們怎樣預防感冒呢?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都會說出其中的一二,針對幼兒的回答,我會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於感冒了怎麼辦?小朋友都知道可以打針吃藥,但他們對“藥是為了治病而喝,不能隨便吃藥。”這一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楚。吃藥是為了讓病好得更快,但卻不能多吃,吃多了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對於如何預防感冒?小朋友們知道熱了要脫衣,冷了要穿衣服,但對“多做運動有益健康,可以使身體更強壯。”的認識卻比較淺,他們想不出來。另外我還設定了“對生病的同伴說說關心話”這一環節,引導幼兒關心生病的小朋友,培養幼兒從小擁有一顆愛心。

第三環節:拓展春季其他傳染病知識,幫助幼兒認識一些常見的春季傳染病以及這些傳染病的體徵,會出現的症狀等。另外,針對最近附近幼兒園出現水痘、手足口病爆發的事件,告知幼兒儘量少在小區內玩耍,如果在小區內的滑滑梯等場所玩過,回家之後一定要記得用肥皂洗手,清楚病菌。

不足:師幼互動不多,教師講得比較多,幼兒說得少。課堂氣氛不活躍。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3

本次活動設計思路清晰,生動有趣的遊戲情景,使幼兒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掌握了背、拋、爬等基本動作。活動各環節聯絡緊密,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總之,在此次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育目標完成較好。

為了提高教學活動質量,我將做出以下調整:

1、幼兒自由探索環節,發現幼兒有新玩法(如頂、拋)時,引導全體幼兒做頂、拋等動作。

2、遊戲開火車、爬山洞,可分成兩組進行,可增加幼兒參與次數。

3、改變“放鬆活動”方式:由坐在靠墊上放鬆改為自然結束活動。

4、選擇適合幼兒大小的靠墊,不宜過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4

在幼兒園,除了保教教育很重要之外,安全教育也是我們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如今社會形形色色,誘惑頗豐,對於一個3—4歲的孩童來講,他們的防護意識幾乎很低,除了平時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懂得基本的防範意識外基本上都是為零。為了增強孩子們的防護意識,提高對陌生人的警惕,我特地開展了《不和陌生人走》安全防護這堂課。首先,要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陌生人。

既除了自己親人以外不認識的人我都把他定義為陌生走,都要求孩子不能跟他們走,因為很多家長是做生意的,怕有利益方面的衝突而牽扯到孩子們身上的,所以除了自己的親人來接送自己以外,其他的我們都不能接受。孩子們都很理解,當問他們如果不是自己的親人來接時要不要跟他們回家孩子們都很堅決的說不。但是在接下來我說這個陌生的叔叔或者阿姨有好吃的零食和好玩的玩具時,有幾個幼兒就控制不住了,要和這些陌生人走。因為孩子們還很小。很多事情都還分不清楚,我只能耐心教導,循循善誘,告訴他們那些所謂的好吃的和好玩的都只是騙小朋友的手段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念頭不跟陌生人走。

看著孩子們稚嫩的面孔,天真的話語,希望孩子們能通過此次課程真正的做到對陌生人有防護意識,不輕易的上陌生人的當。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5

我是以一節故事講述方式開展本節課的。手偶教具,再加上老師的故事講述,緊緊的抓住了託班幼兒心裡特徵。課堂紀律由此非常的好,聽課的幼兒也多了。放了進行到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不讓故事裡的主人發脾氣時,很多幼兒都想不起來,甚至有的幼兒說不開心了當然要發脾氣。

幼兒有了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我立刻修整講課思路,強調寶寶發脾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並舉例到自班小朋友的身上。經過這一重複,幼兒明白了很多,知道要做一個不發脾氣聽話的好寶寶。通過這次上課,我明白了孩子很天真,需要我們老師用心用愛去呵護。老師有一點小小的'誤差,就能改變孩子很多好的一面。所以,在以後的授課過程中,我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沒有錯誤,沒有失誤,把每節課都上的精彩萬分。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6

小班幼兒對自己的身體各部分是非常感興趣的,本次活動的內容就是通過遊戲在遊戲中觀察腳,認識腳的不同部位。由於小班孩子想象能力強,但是想象和表述不能一致,而且他們的想象都是具體形象性的,對於經歷過的他能聯想,但是小班孩子經驗比較缺乏,不能一下子說出各個部位及小腳的作用,因此我特別引導幼兒用各種有趣的動作配合兒歌有節奏的動作,讓幼兒初步瞭解自己的腳。活動中幼兒學得開心、玩得開心,我們在說一說、摸一摸、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中知道了許多知識。

原本這個活動應該放在室外進行,最後一個環節設計的是在沙子裡藏小腳,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所以臨時將最後一個環節換成了“小腳丫操”,所以效果不是特別好。如果活動前我能考慮得更全面,也許達到的效果會更好。可見每次活動的預設有多重要,今後我將在活動設計時考慮得更全面一些,讓幼兒能在有限的時間中,學習與體驗的更多。

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將繼續安排一些小腳丫的遊戲活動,比如讓幼兒在地毯、草地、沙坑、鵝卵石路、水泥路、瓷磚路、輪胎走走,對自己的小腳丫進行進一步瞭解。本次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個別幼兒只聽其他人講,自己卻不肯舉手回答回答問題,對這部分幼兒的引導支援不夠。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節小班的健康活動,主要是為了幼兒瞭解吃蔬菜的好處。大多數幼兒不愛吃蔬菜,覺得蔬菜不好吃。在這節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觀察蔬菜的顏色、形狀,以此來吸引幼兒對蔬菜的觀察及討論,讓幼兒從地裡長出來的菜我們都叫蔬菜;並讓幼兒知道蔬菜裡有很多營養的東西,能幫助我們長高、長漂亮,並幫助我們消化;這個活動的目標就達到了。

通過讓幼兒品嚐各種蔬菜來引出活動主題,然後老師引導幼兒認識這幾種蔬菜,比如:白菜、胡蘿蔔、西紅柿、芹菜等各種蔬菜。通過幾個小事例的分析,讓幼兒知道吃蔬菜的好處,鼓勵幼兒要多吃蔬菜,吃蔬菜對我們身體有益等。

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紹蔬菜的時候,如果能加入“小動物”就更好了,幼兒就更有興趣,更容易認識蔬菜。比如:小白兔最愛吃胡蘿蔔,因為胡蘿蔔又甜又脆又解渴,小白兔每天都要吃它,可好吃了!小朋友吃胡蘿蔔可以保護眼睛,有故事情節幼兒才會更感興趣,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就是在這次活動中沒能為幼兒準備各種蔬菜讓幼兒親自去品嚐,但是在午餐的時候明顯感覺以前不吃蔬菜的寶寶也吃的很香,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會注意每個環節,力求做到讓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反思8

今天我們玩了《運水接力賽》,這是小班的一次健康活動,目的使幼兒加深對海綿溪水效能的印象;並積累初步的測量和比較的經驗。

這次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有一定的秩序,更重要的是通過遊戲和實踐孩子們觀察到許多明瞭的、客觀的科學現象。開始時,讓幼兒瞭解海綿的特性並用語言表達。

在捏海綿的時候,孩子們感覺到它是軟軟的,當把它捏攏然後放開,孩子們也知道海綿回到了原來的狀態。海綿放在水裡拿起來後變重了,吸水了,是透明的,是軟軟的。當我問到為什麼變重的時候,孩子們觀察到是因為海綿吸了水的緣故,他們能清楚地感覺到海綿吸水前後的特點,並進行比較和描述。

遊戲開始,孩子們根據老師的要求分成紅黃藍綠四組,每組前放一個水桶;幼兒用海綿運水,看哪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運的水最多。這裡孩子們更是快樂、緊張,感受運水時既要運的水多,又要不能將水在運的過程中漏下而抑制不住自己的腳步快速跑動。最後比一比哪組運的水最多時,孩子們都靜靜地看著老師如何來評判,等老師拿出尺,告訴幼兒,這尺能量出誰多,老師向幼兒講解尺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這部分讓孩子初步積累測量的經驗。

不過,今天的活動並沒有完全滿足孩子的願望,因為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可分組遊戲讓幼兒等待的時間有點長,也沒有滿足孩子們遊戲的願望。在比哪組的水運的多,用尺時沒有講的特別詳細,更沒有讓孩子親自試一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