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家鄉美的美術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36W

教材給予我們師生一個學習的方向,不至於大家在茫茫的知識海洋裡無章無距的行使,確切的說教材是一個方向,是一個如何改教材,在形式與方法上,大家各有各的方法,但本質還是要把握住這節課的最終目的,我認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以便學生能在漫長的學習生涯裡,通過學習,研究的形式來達到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目標。所以我更改了教材內容,我的觀點是要可行,就是自己覺得上起來不累,學生學起來有興趣,能在輕鬆的環境下把教材本質性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五年級家鄉美的美術教學反思

《家鄉美》對於學生學習的總體印象是兩點:一是單獨的回憶,容易把學生的主觀性思維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範疇,主動學習的能力容易被約束,二是有些特定的學生,沒回過家鄉,甚至是不知道家鄉風貌,在教學過程裡儘管可以進行引導性學習,但其實已經給學生造就了一個被動學習的環境,針對這兩個幾年教學積累下的問題,我決定對這次《家鄉美》教學課堂實踐進行一個小小的變動。

變動一:課題的變動。變《家鄉美》為《諸城美》或者《校園美》,在不改變了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大自然),歌頌家鄉(大自然)的情感這個主線的情況下,我把課題從遙遠的家鄉拉近到學生的生活。

變動二:作業形式的變動。風景的表現不單隻能依靠繪畫,我還想到了攝影這個載體,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操作照相機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教師可以適當的講解攝影的一些基本要點,我很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很好的去完成我的教學目標。

變動三:交作業與改作業形式的變動。數碼時代,學生的攝影大部分是數碼相機,交作業的形式由以往的課堂內完成作業,按組收作業的固定模式,改為網路硬碟收集作業,網路部落格展示作業,遊客留言批改作業的一個新形式的探究。

總之,這樣上起來,效果頗為明顯,學生愛學,樂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