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畫》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39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中國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中國畫》教學反思

《認識中國畫》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教學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學習瞭解中國畫的形式美,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對中國畫作品的形式語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本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中國畫的形式與內容為主線,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在課前準備方面非常充分。教案中體現了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訓練相結合的原則,主題鮮明,制定了完整的教學計劃,教案內容詳細,書寫整潔,佈局合理。課前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圖片,並根據本課內容製作了精美的課件,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與指導方面,本課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新課,同學們通過對構圖、墨色、形象等內容的回答,引出本節課“中國畫的形式美”--形象美、色彩美、章法美、筆墨美。學生的互評、自評,把本課的教學引入高潮。真正體現了師生互動,愉悅身心的目的。學生在活動中對中國畫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本堂課涉及到得內容較多,學生的活動時間不夠,因此應對單純賞析的部分需進行刪減,給師生交流和學生活動再多留出一些時間。

《認識中國畫》教學反思2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採取了多媒體與傳統教學互補的形式,即能讓學生欣賞到優秀的作品又能直觀地教導他們如何領會畫的過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中蘊涵了情感目標、價值觀。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同學們初步瞭解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畫,而對花鳥畫的學習延伸到了環保問題,教育學生要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教學目標上還並未真正地達到,比如:知識目標要求能整體把握畫面的虛實關係,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在設計教案時認為是很容易就能達到的,但一節課下來,發現行動中並沒有那麼容易落實。在教案中設計了很多個重點,由於時間等多方面原因,一節課中能講好一個重點是非常不錯了。所以這方面在教案上還需改進。在課堂上如何加強學生的能力,加強師生的雙邊活動是我要改進的地方之一。

就我這節課的效果來看,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是遠遠不足的,對學生的控制(小組討論時,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練習畫畫,然後再聽講)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學生們討論前必須講好要求要注意紀律,在練習時也要有要求(時間、任務)。示範畫時由於先前要他們在看何種顏料,一時之間沒有及時拉回來,所以當時示範比較亂,自己覺得講解時也很吃力。在板書方面也要值得去改進的。最後在評價學生的練習時,做的非常生硬,不懂得要多方面的去評價。

要記住一條:評價學生的.作品要以鼓勵為主,要多肯定學生亮點。這樣才不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課堂我讓學生自評時有一學生說自己畫的麻雀的腳沒有畫好,當時我沒有抓住他的優點:勇於發現自己的不足。沒能及時表揚這位學生,錯過了一個機會(課後聽課老師指出的)。從這裡更可以看出評價一個學生的畫可一從各個方面去,只要你能想的到。

經過這節的學習,我也學到了很多,更是注意了在新課改的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在美術課堂中,還是不能忽視教師的演示作用,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瞭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