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3.31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黃山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山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黃山鬆的教學反思1

本課的主題無外乎一個字“奇”,當然,在教學課文內容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唯獨可能有不同的在於,我在文末最後一段花了比較多的功夫。

“它們或屹立,或斜出……”讀一讀這句話還是很有味道的,語文上很有特點,值得學生模仿和學習。在習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例舉許多事物的時候,於是一個句式就映入的學生的腦海中:有的……有的……兩年級用到五年級,句式單一,缺少美感。教學是首先出示該句式,在讀熟的基礎上,讓同學生用自己最熟悉的“有的……有的……”這一句式來寫一寫。寫好後簡單交流。之後對比讀,看看哪一句讀起來更有味道。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就有意的關注文字上的句式。簡練,讀起來朗朗上口;長短結合,句式新穎……學生能獨處許許多多的好處。之後,老師適當總結,習作麼有套路,好就好在新,好就好在變化。最後,欣賞一下黃山奇鬆,並用上這種適合的句式寫一寫。

學生很多時候會很懶,不願意思考,不願意改變,依這已有的模板,一沉不變的去寫。於是作文就越寫越差,越寫越俗。那麼遇到新的句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這一句式在表達上的優勢,學生才會接受它,運用它。

黃山鬆的教學反思2

《黃山鬆》一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黃山奇鬆的“奇”讓學生來理解課文。教學目標定位好後,如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黃山奇鬆的美和奇,成為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那麼,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呢?

一、以讀書為主線。

蘇教版小語教材特別注重“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讀作為學習語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我要求學生自由讀,然後讓學生深入學習迎客鬆,通過課文插圖感悟文中“枝幹遒勁”的意思,利用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飽經風霜”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迎客鬆的奇,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細讀品味,讀出感情,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陪客鬆和送客鬆的句子。這樣,通過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

二、重檢視文結合。

在國小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都有插圖,插圖的內容都和課文有一定聯絡,是一種不錯的資源。 在《黃山奇鬆》這篇課文中有三張插圖,我從網上找到與之相對應的三大奇鬆及其他黃山奇鬆的圖片,將之放大。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巧用插圖的: 1、 讓學生看迎客鬆圖和送客鬆,仔細觀察他們的枝幹,理解詞語“遒勁”、“蟠曲”等詞語的意思。 ()2、 讓學生看圖展開豐富的聯想,出示自己蒐集到的黃山奇鬆的集錦圖,讓學生模仿書中的句式,看圖說話、寫話。 這一系列環節都巧妙地將圖與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他們說話的能力,通過他們的想象說話、更好地挖掘課文的深刻內涵,理解黃山鬆的奇。

三、注重遷移運用。

由模仿到創造,由完成老師設計的“形成性”作業,到主動運用於說、寫實踐,並積極向課外語文活動延伸,這是蘇教版在注重遷移運用中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在課上還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寫三大名鬆的寫法描寫其它黃山鬆,這也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遷移運用,進行寫的訓練。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還有:在朗讀的教學環節教師只是在一味地指導學生朗讀,並沒有進行示範的朗讀或錄音帶朗讀,沒有起到示範的作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是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展開的,在教學三大名鬆的環節,我在想能不能分組來學習三大名鬆,然後小組選成員來彙報,給學生以更大的討論交流的空間。總之在不斷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

黃山鬆的教學反思3

《黃山鬆》是第三單元寫景文章中的一篇獨立閱讀課文。結合本學期制定的研究主題“如何讀懂一篇文章”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抓住語文特色,提高課堂效率”是備課圍繞的重點。現結合課堂效果進行反思。

問題一:黃山鬆是本單元快樂讀書屋中的一篇課文。教師匯入時如果能從本單元的主題入手,就會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鏈條更加清晰。也會對本單元的內容及學習重點更加印象深刻。

感悟:話不在多,只要畫龍點睛的一句就可以讓學生茅塞頓開。

問題二:朗讀的設計。教學中發現自由讀和默讀的最大區別是前者可以解決讀音的問題,而後者則可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如果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最好選擇默讀,反之,“讀”也白讀,沒有效果,浪費時間。

感悟:方法的正確選擇直接關係到效果是否高效。

問題三:超時。最後的超時是因為前面的拖沓,檢驗出設計存在的不合理,預設時考慮得不夠周詳。

感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把握好四十分鐘,分分要質量。

從本節課中,我總結出幾條實現課堂高效的幾點做法:首先目標要精準。要會取捨,不要面面俱到。永遠不要期待學生會把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記住,要在她最感興趣的時候,最精力集中的時候告訴她本節課要掌握的就可以了。老師不是神仙,一課一得已經不容易了。其次選擇的教法要適合本班的學生。課前要做好功課。我常把自己當學生,經常這樣反覆問自己:“老師這樣講,我聽懂了嗎?”最後,課文要熟。不管學生怎麼回答,老師都要能夠收放自如。語文課堂要想達到高效,以一篇帶多篇也很關鍵。一篇黃山鬆,帶出其他黃山三絕,既形成了知識的鏈條,又增大了閱讀量。何樂而不為?

語文是什麼?語文就是白紙黑字。(薛瑞萍)我們應該更多關注課文字身,文字本身。多媒體只可錦上添花,且不可畫蛇添足。

黃山鬆的教學反思4

《黃山鬆》是一篇文質優美的課文,作者以飽滿的情感刻畫了黃山鬆頑強的品格,奇特的姿態。課文詳寫了迎客鬆的枝幹遒勁,生機勃勃和滿腔熱情;陪客鬆的青翠欲滴,偉岸挺拔;送客鬆的的姿態奇特,深情款款。文字運用嫻熟流暢,讓人恍如身臨其境,感受到黃山鬆的神奇秀麗。作者用精妙的語言描繪了黃山鬆的奇美,我認為在教學本文時,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感悟黃山鬆的“奇”。

這節課的第三段描寫黃山鬆的“千姿百態”,作者是按由遠及近、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來寫的。這段應該讓學生讀讀句子便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卻作了過多的渲染和講解。應著力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觀察插圖,邊讀邊展開想象,加深對“千姿百態”的理解和感悟。

本課時的教學,以引導學生朗讀為主。根據文字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有效的層面上來講,本課時的教學,的確需要相關的圖片、影像資料進行支撐。由於條件限制,沒有運用相關的媒體進行教學,使課堂失色不少。因為光靠語言創設的情境,有時也很難感染學生。

黃山鬆的教學反思5

《黃山鬆》是一首現代詩,詩人帶著昂揚的革命豪情、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塑造了一個戰士般黃山鬆的形象,文筆流暢,朗朗上口。本詩感情熾熱飽滿,生動活潑 。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對文章充分的朗讀,在讀中感悟黃山鬆的品質,體會作者在黃山鬆身上寄予的情感、以及黃山鬆的象徵意義。初讀讓學生讀懂課文,再讀明白黃山鬆的精神品質,誦讀讀出黃山鬆的氣概,頂風傲雪、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趁著學生讀出的激情,讓學生談感受,深入理解課文。齊讀課文,在孩子們洪亮堅定、進取的聲音中結束課堂教學。但由於講的多,未完成背誦任務,今後,把握時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