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2.03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司馬光砸缸》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司馬光砸缸》教學反思範文

《司馬光砸缸》教學反思1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大部分學生都對這個故事略有耳聞。課文通過描寫年僅七歲的曹衝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巧妙地稱出了一頭大象重量的故事,讓學生懂得遇事只有多動腦筋,多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將知識靈活運用。雖然這個故事學生大多耳熟能詳,但對於曹衝的這個辦法的具體內容,學生卻不是很清楚。而這也正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解教學重、難點,我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去思考。以下總結了幾點教學心得:

1、在學生讀課文時,我不做任何要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設計說話練習“曹衝稱大象的四個步驟是什麼?”學生積極性很高,各抒己見,課堂上一片議論聲。

3、我把第四小節作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用多種說的形式讓學生練習說這個故事,如:自由說、指名說、同桌互說、集體說。起初學生不太會說,在我不斷地鼓勵下,才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當學生對於這個稱象過程有了深刻了解後,我趁熱打鐵,通過實驗演示,讓學生直觀地去理解,這時的學生表現較為興奮。我想通過這樣反覆的`語言訓練和直觀欣賞,學生對於為什麼能用這個方法稱象應該理解了。

4、在課後沒有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是一個欠缺,通過親自實驗,學生可以又動手又動腦,在感性上的認識更加深刻。

《司馬光砸缸》教學反思2

對於“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孩子們並不陌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後,孩子們就告訴我: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司馬光砸缸救小夥伴的故事。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於這個教學目標,通過朗讀感悟,很容易就能達到。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是本課的難點。如何完成這一難點教學呢?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這樣操作的:

一、讀一讀、演一演、問一問

圍繞“課文中司馬光是怎樣救掉進缸裡的小朋友的呢?”這一個問題,先讓孩子們找出有關“怎樣救”的段落。讀一讀,畫出“怎樣救”的句子,點出重點詞語。(“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接著讓孩子們表演體會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看誰把司馬光的表情、動作演得像。

再讓小朋友讀第5自然段,啟發引導小朋友對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的表現提出問題,如,司馬光為什麼“沒有慌”?當時他會怎麼想?他怎麼會知道“舉起一決石頭,使勁砸那口缸”?石頭是哪裡來的?為什麼要“幾下子”把缸砸破?等等。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有充分思考的餘地,培養學生逐漸養成會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對司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險時“沒有慌”,沉著冷靜,急中生智,動腦筋、想辦法,化險為夷會有更進一歲的理解。

然後,引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從司馬光的表現中明白了什麼?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麼?讓學生從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說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見。

緊接著引讀第4自然段,思考當看到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裡。別的小朋友是怎麼辦的?

最後,通過小組對比讀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馬光、掉進缸的小朋友、別的小朋友,再說說“都慌了”和“沒有慌”的不同結果。

二、思考、想象、設計

你認為還有什麼辦法能救掉進缸裡的小朋友?這裡可讓學生充分地想象,允許學生設計出不同的辦法如──找樹枝伸下去讓掉進缸裡的小朋友拉住樹枝眾小朋友再一起拖;用繩子等等。只要理由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三、擴充套件活動

在學生已充分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加上一些生活中的難題,讓學生動腦筋解決,如: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麼辦?熱鬧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麼辦……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張,要積極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道理。

《司馬光砸缸》教學反思3

《司馬光砸缸》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這篇課文深受老師和學生們的喜歡。教學中我從課文的語言文字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將語言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有機地整合,不僅讓學生讀懂課文,學會生字、說話,會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一、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本節課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地讀,大膽地想,勇敢地說,盡情地演。並依託文字,抓住空白空間,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小朋友們會叫些什麼,喊些什麼,他們當時的心情怎樣?在學生們積極踴躍地表達基礎上,讓他們入情入境地進行表演,進一步體會小朋友們慌張的樣子,從而真正走進文字,透徹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二、引領學生學會積累

語文學習貴在積累。在平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善於積累的習慣。文中第二自然段有一個關聯詞“有的……有的……教學中我藉機讓學生思考,還有什麼時候能用上這組詞語呢?學生們各抒己見。一個適時的點撥擦然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拓展了思維空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進行有的放矢的拓展

教材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我們應該積極開發課外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才是最重要的。針對司馬光在危急時刻機智救們學生件事我適時進行拓展。下課了,有一個同學鼻子突然出血了,看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學生們都說出了自己的主意,而且非常可行。

通過這節課教學,我深深地感悟到拓展訓練應豐富多彩,應該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展開想象,大膽創新,展示個性,這樣的課堂才會更有生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