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96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學習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不完全相同,需要加以擴充套件。計算方法上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推導過程比較複雜,學生較難理解。它也是今後學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教材編排重視學生全面參與教學過程,扶放結合。理解意義和方法時,都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圍繞教學重點,以探究為主線組織課堂學習過程。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原有的基礎是已經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了計算方法。同時需要對分數的意義有較熟練的口述基礎。教學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困難是:對於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學生在接下去的練習過程中常常會出錯,不能將它與一個數的幾倍等同起來,(其實只要用學生熟知的倍數關係來理解容易多了)。意義上的理解比方法上的溝通要難得多。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對分數乘法有了一定認識,所以,本課教學中繼續讓學生討論、交流、試做,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本節課主要收穫有一下幾點:

1、學生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大膽提出猜想。教學中的結論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學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師的意外,有些怪異、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維方式,可見老師不必包辦太多。放手讓學生大膽的去探究,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2、 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

課堂上學生唱“主角”老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也許有的同學一時想不出,但畢竟他在參與。

3、 學生髮展性領域得到拓展。

這節課學生花在探究上的時間較多,老師授課的時間很少。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長,學生聽課的時間短。但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自己推匯出結論,而且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個結論,所以對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綜合應用知識方面都得到發展。

4、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去巡視會發現,發言的機會往往被好學生搶去,個別學困生在探究過程中,發言機會較少。在探究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好生的作用:培養好學生不僅自己會學,還要幫助身邊的同學,讓每個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裡,都有所提高。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發展性領域得到拓展,而知識訓練所用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練習的形式、內容,老師都必須精心、合理的設計,以保證做到“事半功倍”。

《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2

《一個數乘分數》的教學重點是鞏固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算理與法則。

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採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兩個教學目標,通過前面幾節課和今天的練習課讓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比較夠深刻。因此,我認為在整個的教學中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分數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二、以1/5×1/4為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後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後再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讓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三、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併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積累認知。可以說整體教學的效果還好。

縱觀教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不同的層次,數形結合能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本學期的分數乘分數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使用的圖形越來越簡約體現了教材對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一個過程。

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後,在從直觀變為抽象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要將“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讓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

《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3

前幾天,我教學了“一個數乘分數”一課。我的自評是:很失敗,教學任務根本沒有完成。說實話,學生的當堂表現讓我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無奈。今天,在我市舉行的數學課例研討會上,又聆聽了兩位優秀教師執教這課,受益匪淺。重新開啟自己的教學設計,回憶自己的課堂教學,有一些反思,現整理如下:

一、由於學具材料的選擇失誤,導致了教學難點不能更好地理解。

由於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教材中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始終本著“讓學生在親身活動中感受數學”這一教學理念,為學生準備了長方形紙,照著書本,按步就班的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塗一塗”的操作活動,力求把抽象的、較複雜的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用“摺紙”這一直觀動作進行反映。但課堂上學生“折”的表現讓我大失所望,40學生當中,只有幾名好學生能利用手中的長方形紙表示出“1/4的1/2,1/4的2/3”,其他學生好像鑽到雲霧裡去了。為什麼呢?我當時只是憤慨:還是學生的水平不行!我反絲思自己的教學,再次備課再次教學。從1/4米長上做文章,給學生提供的是1米長的條形紙,讓學生很容易地從“長度”上考慮問題,迅速折出了1米的1/4的1/2,而我只是照本宣科,給學生提供了“長方形”紙,使部分學生的直觀感覺受到了“面”的干擾,於是便出現了很多學生的“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在課前也能潛心研究教材,就不會出現選擇上的失誤,更不會導致課堂教學中的“無奈”了。

二、準備的不充分,致使教學環節的遺忘,影響了課堂的整體效果。

在前一次課中我遺忘了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這一環節。在今天的教學安排上,首先採用“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分數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這一部分的設計為後面計算方法的探究積累了認知,可以說整體教學的效果極好。 而我在教學中由於自己的不重視,造成了學生對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缺乏清楚的認識,從而導致在“動手操作,探究算理”這一環節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也沒能將教學任務落到實處的慘狀,確實慚愧。

三、困惑之處:讓學生充分體驗還是落實基礎知識?

無論是前一次的課,還是今天的教學,有一個共同點是:初步讓學生通過摺紙活動感受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因此,我們整節課大量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生“折一折、塗一塗”的直觀感受上,最後整節課沒有進行法則的應用練習,只是對本課匆匆進行了總結(張玲老師的課甚至沒有法則的總結)。從時間的分配上來說,後面的鞏固與練習時間幾乎沒有,學生對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到底做的怎樣我們並不瞭解,按常規本節課並沒有完成教學計劃(我在教案的後面還有一些練習未完成),這一現象不禁使我想到:現在的課堂評價更注重的是怎樣讓孩子們參與學習的過程,如何讓孩子們在探索中學習,對於知識點是否落實,怎樣去落實好像被冷落了許多。如果我們讓學生停下探究的腳步參與練習,這恐怕不太合適;如果我們讓學生不停地去探究,而不管知識落實情況,可能也不夠恰當。

《一個數乘分數》教學反思4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是在學習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不完全相同,需要加以擴充套件。

計算方法上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推導過程比較複雜,學生較難理解。它也是今後學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材編排重視學生全面參與教學過程,扶放結合。

理解意義和方法時,都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圍繞教學重點,以探究為主線組織課堂學習過程。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原有的基礎是已經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了計算方法。同時需要對分數的意義有較熟練的口述基礎。

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對分數乘法有了一定認識,所以,本課教學中繼續讓學生討論、交流、試做,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但相對有了一定難度,因此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尤為重要,這一點也是班上學生比較弱勢的,尤其是對於學困生,如果對意義都不理解,算式都列不正確更不要說計算了,因此鞏固練習中,從基本練習到稍有難度的練習,並加以指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對於自己的不足進一步改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