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生作粗心錯誤原因數學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01W

粗心錯誤是學生因為粗心大意使不該錯的作業做錯。這是一個使教師煩惱、家長困惑、學生本人懊悔的問題。如漏題、抄錯數字、簡單計算錯誤、忘寫單位名稱、不寫答句……,都不是由於學生對知識沒有理解、掌握,而是由於粗心所致。結合自己教學經驗談談粗心錯誤的原因。

談學生作粗心錯誤原因數學教學反思

一、學生作業粗心錯誤的內因

(1)感知缺乏整體性。感知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事物的單個屬性在腦中的反映。學生在對題目的知覺過程中,由於受到數學本身缺乏情節和形式單調的影響,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象,不能看到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因而對事物的感知缺乏整體性。如判斷“真分數小於1,假分數大於1”是否正確十,有的學生丟開假分數概念的另一部分“或等於1”而誤判為對。

(2)注意缺乏全面性。國小生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易持久,缺乏長時間永續性的集中注意力,不善於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審題時,往往顧此失彼,而導致錯誤,如在計算82+25×18×25和4.2×3.6×4.2×6.4這兩道題時,有的學生只顧考慮逆用乘法分配率計算,致使原式=25×(82+18)=25×100=2500,原式=4.2×(3.6+6.4)=42。

(3)記憶缺乏永續性。國小生儲存所感知的事物的永續性和再現這一事物的條理性都比較弱,因此當學生需要運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時,他們往往會遺忘了舊知,或對舊知記憶不全,自己編造出一些方法來。如:有的學生在區別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講得有理有椐,前因後果清清楚楚,可一旦出現一道填空題或選擇題求三角形的'面積,總有一部分學生把“÷2”遺忘得一乾二淨,錯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4)思維缺乏深刻性。國小生思考問題往往是單一的、膚淺、常常會表面現象所迷惑。如解答這樣一道選擇題:一個數除以一個純小數,()

A、商比被除數大B、商比被除數小C、商與被除數相等D、商大於或等於被除數。有的學生看到純小數,就選擇了A,沒有考慮到被除數有可能等於0,商與被除數相等。從而造成選擇錯誤。

二、學生作業粗心錯誤的外因

(1)講授缺乏嚴密性。我們老師在教學時,為了使課堂容量大,密度高,題目多而黑板小,為了節約板書時間,使課堂不“冷場”,只板書列式或計算結果,省略了計算過程、單位名稱、答語等,以為嘴巴講講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就影響了學生,導致在學生的答題中也出現少寫單位名稱、少中間過程、不寫答句等情況。

(2)提示缺乏指導性。國小生常常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現象,不注意題目中條件與問題的前後聯絡,只看到問題中的“關鍵”詞語,由盲目解答造成的錯誤教多。如:有18棵樹,每行種3棵,一共可以種幾行?學生看到“一共”就列式為18×3=54棵,根本沒去分析這裡是求種幾行(就是求份數)。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有的教師在學生做題前會加以提示:要注意什麼,看清單位等,這樣的提示也許會暫時提高正確率,但由於缺乏指導性,一旦離開老師,學生還是照錯不誤。

(3)作業佈置缺乏針對性。“作業量多”是造成學生粗心現象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師佈置作業只求數量,隨意性大,缺乏針對性。而學生看到作業多,心理就會緊張、厭煩,只怕完不成任務,匆匆忙忙應付了事,根本不講究作業質量,就會出現抄錯題、簡單計算出差等現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