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1.53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1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玩,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每週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500個英語詞彙,而目前在國小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國小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瓶頸。

三、國小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一向以來,人們對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四、國小英語教師應有文化意識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簡單易懂,所含的資訊量少的緣故,很多國小英語教師忽視了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而導致了一些語言情景的不真實,和虛假的語言的產生。

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2

近一段時間在六年級上課,總感覺學生的情緒調動不好,我也很迷惑,於是就查閱一些教育學理論的書,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

英語學習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其具體表現在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缺陷。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動機和態度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說,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

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國小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於是我決定近段時間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把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使學生喜愛英語課當重點,把教學的形式和學生當成備課的重點。儘量讓教學形式多樣,生動形象,激發個體的參與慾望,課堂的氣氛要儘量輕鬆、愉快,重個體、重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先把重點詞句掌握牢固。以上就是我困惑過後的反思。

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3

英語學科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英語學習掌握外語學習的方法,並具有良好的學習心態,為今後更漫長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特別是六年級的學生,面臨的是畢業升中,為的是打好鋪墊,能順利過渡到七年級。

整個單元以來,我認為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學生在整節課中始終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參與教學的每個環節。在遊戲中學生表現得非常活躍,搶答中學生表現得盡情投入。在新授課中學生表現得積極主動,受到的效果是可喜的。課後學生對生詞的發音及句型的運用都記得準而牢,同時學生還能靈活運用本節課所學句型進行交際。

這堂英語課是積極、成功的,它留給我兩點重要的提示:

1、英語課務必求活。

課堂上我們必須抓住點滴時間,在儘量少的時間內做盡量多的事情,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善於運用多種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形成緊湊、有序的教學結構。抓住不可多得的教學契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有創造性的學習。如:在本節課最後一個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做一個調查,讓他們自己記錄一下,全班同學的身高、年齡與體重,並且能跟自己的好朋友進行比較,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最後在班上貼出我做的統計表,並讓小組長分別填寫各個小組的調查情況。學生對此興趣勃然,能用英語進行交際,就連平時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小王也能夠主動參與,真是非常難得。

2、英語課務必實。

課堂上的“活”最終還是要體現為效果上的“實”,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寶貴的40分鐘,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切不可搞形式主義。不要為追求表面上熱熱鬧鬧的課堂氣氛而忽視紮紮實實的課堂訓練,我們更要簡化教學環節,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如:在課一開始時,我帶著學生唱了一首歌,在教單詞時,我跟學生玩的兩個遊戲,但是,學生對單詞還是掌握得不好,通過10分鐘的遊戲學習,學生還不能很好地拼讀單詞,其實也是,六年級的學生應該不能光是看表面的玩玩就可以了,他們更喜歡的是動腦和親身體驗的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所以在最後一個活動中,我給了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查,讓學生髮揮自己最大的優勢,把本節課的知識學得更牢。

另外,本節課也存在了一些問題:

如:教新單詞時沒有必要花10分鐘在遊戲上,可以有遊戲,但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我設計的“吊死鬼”遊戲似乎有點過於簡單,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又如:在呈現新句型時,可以不那麼複雜,直接用TPR把一系列的內容邊說邊做,在約5分鐘就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些短語的意思了。還有的就是:在最後一個調查活動中,如果我能時刻提醒學生學習的目的,讓這個目標成為各種活動的線索,整個課堂就會顯得更緊湊了。

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4

我有幸參加了此次錄影課比賽,在其中我得到了歷練。並深深的體會到一節好課是怎樣“千錘百煉”出來的。這個過程不僅漫長也很痛苦,使我從中不斷的改進自身的不足,更新了觀念,得到了提高。不斷的忍痛割愛也不斷的創新改良。“書到用時方恨少”應該就是這個緣故吧!此次比賽為我教學成長之路提供了豐富的給養,讓我痛並快樂著!下面我將從培養學生的思考力、迴歸課本與延伸拓展以及不足之處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成功之處:

1、培養學生的思考力

在教學中我總是思考著這樣一對矛盾:是先教後學還是先學後教。如果是思考發現——時間長、見效慢、卻培養了學生的獨特見解。如果是直接講授——時間短、見效快、卻培養了學生的惰性。我覺得我們的教學應該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而不是眼前的高分低能,敷衍了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應該正確看待,並學會等待。就像我講的這節課:之前我也為一般將來時態結構的語法講解煩惱。但考慮是重要知識點不容有誤,於是我就設定了一個大的父親節的背景,與學生建立自由、輕鬆的交流空間,通過大量的句子練習學生一定會有發現,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入其中,既不會覺得突兀也會印象深刻。總結時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單模仿、深化強調、感悟發現、總結歸納這一系列環節看似簡單卻環環相扣,使得學生自己就能消化吸收知識難點,當然這也離不開教師予以恰當的點撥、不斷補充完善。學生的能力真正得到培養、提高。

2、迴歸課本與延伸拓展

故事朗讀是我這節課的一個亮點。它突破了我們一貫運用的常態朗讀形式,而是通過單詞的首字母的提示來朗讀。這不僅僅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們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學生一節課的學習效果在此得以驗證。繪本的製作是本節課的又一亮點。是對本節課的一個豐富化、延伸化的環節。學生通過對本節課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在加上平時所學的積累,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去完成繪畫彩頁,最後由教師共同組合成一本書。整個過程體現了學生們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我們學習英語就是為了運用英語,讓學生盡情的、準確的表述心中之所想。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自豪於自己的發揮創造。

不足之處:

多年的教學讓我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經驗,但少了些教學上的激情;做事沉穩,但課堂上少了些活躍氛圍。在這堂課中我還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老師而不是一個引路者、發掘者。替學生們說得多、做得多,就像母親一樣老怕自己的孩子摔跤,不敢也不願放手。看得出這節課孩子們真的很配合我,但也許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不一定是享受這一過程。這樣的話英語就真的失去了它“交流的工具”的根本特性。我是真的希望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喜歡學英語。看來我還是要努力不斷的改變自己。

如何將實用性與興趣相結合、多樣性與靈活性相結合、規律性與豐富性相結合是我面臨的一大挑戰。我們就是要讓枯燥的、乏味的、死板的、雜亂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豐富而有聯絡,讓學生們記憶猶新、回味無窮。這不僅需要我有良好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勤奮鑽研、不恥下問的精神才行。我要為我和孩子們的未來做積極的變革,因為我深信:正是不完滿的事情才不會終結,做事才會更有動力!

國小六年級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5

我執教的課文是《新標準英語》第七冊第八模組第一單元:Looking at photos.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一般現在時態的疑問句形式和相應的回答方式,以及運用頻率副詞often, really 等來回答這些問題。難點是程度副詞的運用。本課的教學目標有

1、能夠正確運用本課的語言結構並做出相應的回答。

2、 能夠正確運用本課的副詞來表示做某件事情的頻率。

3、 能夠運用本課重點,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做熟練的對話,介紹自己多彩多姿的生活,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情感態度。

本課的教學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比較貼近,主要是談論學生的日常活動,運用do you句型進行一般現在時態的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的問答練習以及相應的肯定和否定的回答方式進行問答練習來談論學生的日常生活,正確運用really, often等副詞來表述自己做某事的頻率。在本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所要掌握的內容,並能完成運用的任務,完成對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成調查並做出總結,教學任務基本順利完成。但由於我在上課時對教學重難點把握不是很到位,使得整堂課重點不突出,新的內容沒有能儘可能多得涉及到,從而導致了教學環節的不緊湊,課堂也有些雜亂。當我發現了問題以後,及時對課堂做出了調整,隨後的課堂都比較完整,達到了目標要求。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認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進一步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並能夠真正付諸於具體的教學之中,使課堂教學符合並能夠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要更加認真地研讀教材和教輔內容,更加廣泛地運用課程資源,使課堂更加生活化,更加生動有趣。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應該認真考慮所設計地各個環節的在課堂中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