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8.36K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人教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通用6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四年級二班有學生43人,男21人,女22人。學生中自身素質比較強的佔20%,一般佔50%,較差的佔20%。大部分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在新學期開始,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用直尺打等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自覺學習的意識,創造情景開拓學生的視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達到消滅低分率,發展合格率,提高優秀率。

二、教材知識系統及結構分析:

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

用字母表示數;乘法運算定律;角與三角形的認識;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統計。

乘法運算定律是在前三年所學的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和提高。四、五、六、七單元系統地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以及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培養學生良好的小數四則計算能力。在三年級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統計。

三、本冊總的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數,會根據條件寫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係。

2、使學生理解小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

3、使學生掌握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他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4、培養學生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5、學習統計,能製作簡單的統計表。

6、使學生掌握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7、引導學生做好實踐操作題。培養學生養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第二、四、五、六、單元。

教學難點: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及應用題。

四、教學措施:

1、實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

2、加強直觀教學,多聯絡生活的實際,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充分利用教具與電教教材,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

3、加強素質教育,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耐心幫助每一個學困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做到人人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5、整個教學中要注意學生課堂中數學語言的培養。

5、認真設計每一堂課,創設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

6、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慢慢適應新課程。

五、教學進度

一單元用字母表示數:2周

二單元乘法運算率:2周

三單元角與三角形的認識:2周

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周

五單元小數的加減法:3周

六單元小數的乘法:2周

七單元小數的除法:2周

八單元統計:1周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學生36人,通過在校三年半的學習,多數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將繼續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追求學生各項素質和全面協調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1)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裡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複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資訊,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

有關四則運算的順序和運算定律的知識也是國小生應當掌握的有關計算的基礎知識,並且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接觸到了有關內容,例如有關混合運算,學生已經學習了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混合運算式題,初步瞭解了小括號的作用。在本學期裡學生將系統地學習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重點學習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學習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打下基礎;運算定律則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對有關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加以概括和總結,並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

(3)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學習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並學習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5)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實踐活動——“營養午餐”和“小管家”,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

五、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在教學中要處理好:

1、重視基礎,處理好基礎與提高的關係。

2、注重練習設計,處理好實與活的關係。

3、鼓勵創新,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

4、注重實踐,處理好學與用的關係。

六、課時安排:

(一)四則運算(6課時)

(二)位置與方向(4課時)

(三)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0課時)

1、加法運算定律……3課時左右

2、乘法運算定律……3課時左右

3、簡便計算……4課時左右

營養午餐……1課時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4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3課時左右

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6課時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數……3課時左右

4、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五)三角形(6課時)

1、三角形……4課時左右

2、圖形的拼組……2課時左右

(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

(七)統計(4課時)

(八)數學廣角(4課時)

小管家……1課時

(九)總複習(4課時)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簡析

本期我班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認識和加減發、認識圖形、小數乘法、觀察物體、小數除法、遊戲公平、認識方程。

2、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識小數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會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

(2)認識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係。

(3)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乘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掌握小數除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除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學會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

(6)認識方程,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2)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

(3)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4)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本學期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多創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對學困生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7、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四、教學進度(附後)

1、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11課時

2、認識圖形9課時

3、小數乘法10課時

4、觀察物體4課時

5、小數除法12課時

6、遊戲公平2課時

7、認識方程10課時

8、總複習5課時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我班38人,總體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課堂中喜歡動手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進一步培養學生勤學習、愛動腦的好習慣。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作業乾淨整潔。

(2)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和綜合的能力。重視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

(3)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受到愛祖國、愛科學等方面的教育。

2、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係,並探索演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相應的計算方法和必要的計算技能,結合解決實踐問題,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聯絡現實情境,經歷觀察、操作和探索相關圖形的特徵以及圖形的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及其特徵,瞭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係的簡單變換。

(3)聯絡具體的問題情境體驗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掌握用折線統計圖表達資料的方法,並能按照統計圖裡的資料變化分析相應的統計結果;體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統計圖。

三、教學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四、教學進度與安排

簡易方程——8課時

多邊形的面積——6課時

因數與倍數——4課時

認識正、負數——4課時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8課時

對稱、平移與旋轉——4課時

分數加減法——8課時

統計——3課時

可能性——3課時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共37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但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上課精力不能集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及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對稱、平移與旋轉,分數加減法,統計,可能性。

教材的編寫特點:

1、素材的選取具有現實性、科學性和時代性。

2、堅持:“情境串”帶動“問題串”。

3、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出發,優化知識結構。

4、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5、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拓寬學生的視野。

三、教學目的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景中的數量關係,回佣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能夠運用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例項,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能找出100以內3的倍數;理解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的'含義;會分解質因數。

3、結合現實生活,理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藉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4、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認識真分數、假分數,並能夠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結合具體例項,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及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會找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結合現實素材理解約分的意義,會約分;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及加減混合運算;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6、初步瞭解簡單的統籌法和優選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概念教學要聯絡實際,加強探索性,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重視方程教學,初步建立代數觀念。

3、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4、重視口算、估算的平日練習。

5、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篇6

四年級第一學期是第二學段的開端,是承前啟後的關鍵學期。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第一學段教學的基礎上,既注意了知識間的邏輯關係,更關注學生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女裡實現這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把便教利學落實到實處。本冊共安排十一個單元。

其中“數與代數”領域共安排五個單元,分別教學“除法”“混合運算”“運算律”“認數”和“使用計算器”;“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三個單元,分別教學“角”“平行和相交”和“觀察物體”;安排一個單元學習“統計與可能性”;安排一個單元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引領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相互間隔出現的兩類事物數量之間的聯絡,總結、歸納出其中的規律,從而發展推理、判斷能力,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材還結合相關學習內容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最後一個單元安排整理與複習。另有十多篇“你知道嗎”和一些思考題穿插其中,主要讓學生接觸數學發展與人類進步聯絡的一些簡單知識,體會數學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價值。

本冊教學重點: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除法和兩步計算四則混合運算,億以內數的認識、認識角,兩條直線的平行和垂直,列綜合算式和用表格整理資訊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本冊教學難點: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及調商的方法,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利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間隔現象規律的體會,角的度量,點到直線知識的實際運用,根據三檢視想象和擺放物體,根據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分析、判斷,數的改寫和取近似值,用計算器計算探索規律。

知識與技能方面:

1、經歷從現實問題中抽象出數和數量關係的過程,認識較大的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探索並發現簡單的規律。

2、經歷研究有關物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係的過程,瞭解有關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發展空間觀念。

3、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掌握一些資料處理的技能。

數學思考方面:

1、在理解大數目的意義,利用大數目進行表達和交流,把大數目改寫程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發展初步的數感。

2、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係,運算順序、運算律、以及用字母表達運算律的活動過程,發展初步的符號感。

3、進一步發展數感、演繹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間觀念、統計觀念。

解決問題方面:

1、能在現實情景中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運用掌握的知識或規律解決問題。

2、能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提高數學表達水平,進一步學習反思評價。

情感態度方面:

1、有學好數學的興趣與願望,能積極克服困難,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具有質疑問難的意識,逐步形成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以及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的態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