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教學計劃範文彙總六篇

來源:才華庫 2.59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教學計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教學計劃範文彙總六篇

二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閱讀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提高聽話、說話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薰陶。二年級的學生相對來說閱讀教學還很薄弱,但適當地提前滲透一些閱讀方法、閱讀書籍還是很有必要的。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閱讀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開始在閱讀中享受快樂。他們學會了漢語拼音,能利用拼音進行正確、流利地朗讀,並積累了一些常用的詞語。但是,學生們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有計劃、有目的地讀書。

三、閱讀目標:

“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不僅要“讀進去”,還要“吐出來”,更要“說開去”。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資訊,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閱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寬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四、教學進度

五、教學措施:

1.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而且在學生交流時教師無法參與其中,為營造更濃厚的讀書氛圍,師生共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利用閱讀課時間開展與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先以教師的講故事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慢慢放手,引導他們自己有興趣去尋找並閱讀。

2.學生開始可以看圖畫編故事,慢慢開始圖畫帶文字,直至簡單的一段話。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獨特的感受,講講自己喜歡的故事,把自己獨特的感受或優美的詞語背下來。

3.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比賽,展示閱讀成果,品味閱讀快樂。如: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等等。每月要進行一次讀書評比活動。評比內容包括每天讀書習慣的養成,包括讀書的數量,也包括讀書的質量,評選出優秀同學,進行表揚,以激發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4.設計親子共度讀書卡,家長每天填寫孩子的讀書書目,讀書時間。必要時,讓家長們走進課堂,與孩子們共同閱讀,帶動更多的“讀書爸爸”“讀書媽媽”,營造溫馨的家庭讀書氛圍。

二年級教學計劃 篇2

閱讀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提高聽話、說話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薰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課外書為孩子們開啟一扇扇窗,開啟一道道門,讓他們看到一個魅力無窮的大千世界。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體驗:讀書,是快樂的!我們班級將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伴我成長”活動,有序地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讓書成為學生的共同的好朋友,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蘊。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們喜愛讀書,讓書成為他們的朋友。

2、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通過活動,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提高欣賞能力。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讀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構想

1、營造一個書香班級

⑴ 以身作則,從老師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學們一起讀書。 ⑵記住班級讀書口號“我讀書,我快樂!”要求每個同學每日晨讀暮誦半小時,每天中午集體讀書20分鐘。

2、利用每節課的一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背誦古詩,背誦一段優美的段落。利用閱讀課,舉辦以“好書推薦”、“名人名言”、 “我最喜歡的”“詩歌朗誦”等向同學介紹自己看過的好書、新書,交流彼此在讀書活動中的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3、每天的晨讀朗讀文章、背誦經典讀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學的古詩或詩歌。

4、建立“班級圖書角”。

學生每人至少帶兩本圖書。由兩個同學當圖書管理員,並制定借閱制度。

5、語文課可以結合語文課外閱讀,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多讀好書。

6、指導做好《我的採蜜本》,每天記5個好詞,記一句好句。每週積累一頁紙,每週五教師進行檢查、小結。

7、鼓勵同學之間有好書要互相交換看,好書共分享,換一本好書交一個朋友。不僅交換了好書,還加深了同學間的友誼。不過要提醒學生,借閱別人的書,一定要好好愛護。

8、 評比“書香學生”

⑴ 能完成老師佈置的讀書或背書任務。

國小二年級閱讀課教學工作計劃

⑵ 自己在家讀的書完成5本以上(需有家長的簽字)。

(3)結合積累採蜜本,看誰讀書多,積累多,每期評選“書香學生”。

三、達到目標

與一年級相近,由拼音、圖畫閱讀逐步向文字閱讀過渡,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四、閱讀教學的方法及進行措施:

1.以每週閱讀課為主要閱讀時間,在閱讀過程中,不放任自流,有計劃地開展,先以教師的講故事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慢慢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書上有的,引導他們有興趣去尋找並閱讀。

2.鼓勵學生,把自己獨特的感受或優

美的詞語背下來。

3.每天語文課前,抽出5分鐘交流課外閱讀小故事,學生全面參與。

4.組織好閱讀比賽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如朗讀比賽,手抄報比賽等。

二年級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文明禮儀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加強國小文明禮儀教育,既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需要,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這些學生中大部分學生文明禮儀,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公共禮儀等方面做得不夠好。還需進一步學習。

三、教材分析

1、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物件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2、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次、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方式來訓練,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或通過專門的教育幫助幫助學生理解《文明禮儀行為規範》內容,掌握文明禮貌用語、禮儀示範動作,使每一位學生都認識行為規範、文明禮儀的內容和教育意義。並能自覺遵守行為規範和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目標

1、學“規範”用“規範”,使“規範”深入人心,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力求學生“知”與“行”的統一。

2、通過學習使學生不但掌握文明禮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禮儀的要求,來指導、約束自己日常生活學習、行為和習慣。

3、教育學生認識社會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併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五、教學重點、難點

1、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體驗型的教育活動,調動學生參與文明禮儀活動的積極性,利用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2、通過評選“文明小使者”、“文明小少年”活動,在班內學生中樹立榜樣,發揮帶頭作用,帶動全班學生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行為規範,爭做模範班級。

六、教學策略

制定文明禮儀教育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文明行為常規教育,並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次、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方式來訓練,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或通過專門的教育幫助學生理解《文明禮儀行為規範》內容,掌握文明禮貌用語、禮儀示範動作,使每一位學生都認識行為規範、文明禮儀的內容和教育意義。並能自覺遵守行為規範和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 植 和 雅 文 化 打 造 和 雅 教 育

七、教學進度安排(附後)

二年級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經典頌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 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學校組織國小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①培養國小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③培養國小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④通過天天頌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三、誦讀內容:中華經典誦讀

四、教學方法

1. 誦讀法。其法只有一句話:“同學們,跟我念。”只是讓兒童多聽多念。帶念一遍,再一遍,然後鼓勵全班齊念、分組念、個別念、默唸??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聲、形、情、味、神。想方法多聽多念。背誦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管理方法,背誦可以定心養性,培養學生的專注神情。有時讓學生用手指著書上的內容默讀、默 背,背不出來再看書,自己找難點,反覆默背,培養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集體背、同座位對背、接龍背、拍著手背、比賽抽背、見縫插針地背??背誦要動嘴,糾正了發音,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背誦要用耳朵聽,提高了對聲音的分辨能力,開發了左右腦的潛能。教學中可以加強範讀,以便讓學生讀時有榜樣、有 興趣、有信心。最重要而特別要注意的教學觀念是:只須多念熟背,不須著意講解。期待兒童多讀即自會多解,或十年二十年之後再瞭解不遲(蘇東坡所謂“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經的孩子絕不會變壞;最好的語文教育——讀經;讀經後的學生語文能力大增,閱讀課文速度加快,課文理解力增強。

2.活動學習法。把經典的誦讀與學生的文藝表演、體育遊戲等結合起來。如集體演唱《弟子規》,配樂背誦,邊誦經邊跳皮筋等。

五、教學評價

1.每週評價:評價的時間是星期一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顆星。該生即指定為一週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拿著書,補念約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補念二三十遍後,不管是否會背,也給他一顆星。

2.每學期評價:採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考核內容為誦讀優秀詩文(隨機抽取兩首)或片段。

3.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

國小二年級經典誦讀教案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行動指南,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根本目的,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遵循規律開發和利用好校本課程,引領廣大學生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文化、閱讀精神,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教學目的:

1、喜歡經典文章,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

2、初步掌握經典誦讀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3、基本瞭解誦讀內容,提高語文素養。

4、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

第1課 《聲律啟蒙》(節選一)

一、經典回放:

來對往,密對稀,燕舞對鶯飛。風清對月朗,露重對煙微。

瓜對果,李對桃,犬子對羊羔。春分對夏至,谷水對山濤。

教學過程:

二、簡介《聲律啟蒙》。

三、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四、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五、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六、溫馨點選:第2頁

七、活動廣角:第3頁

八、成長袋:第4頁

九、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2課《聲律啟蒙》(節選二)

一、經典回放: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千山對萬水,九澤對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國對他邦。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選:第6頁

六、活動廣角:第7頁

七、成長袋:第8頁

九、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3課《續小兒語》(節選)

一、經典回放:

從小做人,休壞一點。覆水難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為,夜來省己。是惡當驚,是善當喜。

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還增一毀。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選:第10頁

六、活動廣角:第11頁

八、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4課、《增廣賢文》(節選一)

一、經典回放: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選:第14頁

六、活動廣角:第15頁

七、成長袋:第16頁

八、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5課、《增廣賢文》(節選二)

一、經典回放:

孝當竭力,非徒養身。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豈無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知己知彼,將心比心。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六、活動廣角:第19頁

七、成長袋:第20頁

八、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6課、《弟子規》(節選一)

一、經典回放:

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選:第22頁

六、活動廣角:第23頁

七、成長袋:第24頁

八、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7課、《弟子規》(節選二)

一、經典回放: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

二年級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秋學期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材安排了八個單元的內容:《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三)》、《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表內除法(一)》、《釐米和米》、《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二)》、《觀察物體》、《期末複習》。兩個實踐活動:《有趣的七巧板》和《我們身體上的“尺” 》。

(一)教材編排內容。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和“綜合與實踐”三個部分。 數與代數部分:一共安排了4個單元,包括《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三)》、《表內乘法

(一)》、《表內除法(一)》和《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二)》。

圖形與幾何部分:一共安排了3個單元,包括《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釐米和米》和《觀察物體》。

綜合與實踐部分:一共安排了2次活動,包括《有趣的七巧板》和《我們身體上的尺》。

(二)教材編排特點、意圖。

1.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精心選擇素材。

本冊教材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經驗,注意選取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呈現教學內容,以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之中;例如,以小朋友分組乘車、乘船、做遊戲的場景,引入對乘法口訣的探索和學習;以測量課桌的長度引發使用同一計量單位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教材注意利用一些含有特定數學內容的素材,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和方法。例如:認識圖形時,讓學生通過摺紙,進一步體會幾種多邊形的特徵及其相互的關係。此外,教材還注意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中選擇一些學生能夠理解的素材,讓他們用所學知識解決其中的問題,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例如,學習乘法口訣後,根據一輛小汽車有4個車輪的現象,提出“5輛這樣的汽車一共有多少個車輪”等等。

2.為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機會,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 本冊教材注意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二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著眼於引導學生合理選擇學習方式,教學活動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對於每個領域的每堂課都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探索和交流,為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機會,這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冊教材採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有效地使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基礎上主動地展開數學學習。比如:認識除法的含義時,讓學生通過操作,認識到把一些物體分成幾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

就叫平均分;再通過富有啟發性的有趣情境,依次學習根據一共有多少和每份是多少進行平均分,根據一共有多少和需要分成多少份進行平均分;然後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體會上述兩種情況的聯絡和區別,逐步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出除法的認識,介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除法算式的讀寫方法,並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

3.靈活多樣地呈現數學活動的線索。

本冊教材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實實在在的啟示,靈活地呈現教學活動的線索,努力把便教利學落到實處。

例如:教學4、5、6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計算相應的表內乘法時,都是先根據實際情境提出問題,並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通過列表計算出結果;再聯絡乘法的含義有序地提出求“幾個幾”的問題,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示範或由學生自主完成口訣的編制。然後通過“想一想”,引導學生用剛剛學過的乘法口訣計算相應的乘法算式。教學7、8、9的乘法口訣時,則注意不斷增加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掌握乘法口訣的同時,逐步體會編制和記憶乘法口訣的規律,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7的乘法口訣,在根據情境提出問題,並讓學生通過列表得到相應的結果後,啟發學生:“你能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鼓勵學生根據列表計算的過程和教材提供的有序排列的“幾個幾”以及相應的乘法算式,獨立編制7的乘法口訣。8、9的乘法口訣,不再出示有序排列的“幾個幾”以及相應的乘法算式,而是讓學生根據列表計算的過程和已有的編乘法口訣的經驗,直接填出8、9的乘法口訣。

此外,本冊教材還注意把不同領域的教學內容交叉安排,既促進了不同領域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又能使學生避免由於長時間學習單一內容可能引起的厭倦心理,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

4.結合基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實踐與綜合應用,靈活安排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又能鞏固有關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根據《課程標準》的理念,本冊教材十分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實踐和綜合應用,把解決問題的教學貫穿在各部分知識教學之中。為此,教材各部分知識都以實際問題情境引入,並注意結合有關內容安排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

教材沒有安排專門的例題教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而是結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靈活地呈現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則可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認識乘法時,引導學生練習乘法的含義初步嘗試解答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的簡單實際問題;學習

乘法口訣時,則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的簡單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和應用學過的計算,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在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逐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使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更加有利於其他各方面目標的實現,

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本冊教材還十分重視實踐與綜合運用,教材除了在各單元中注意加強實踐活動和綜合運用知識外,還單獨安排了2個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既能鞏固有關數學知識技能,拓寬思路發展思維,又能夠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除上述特點外,本冊教材還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行為規範、科學常識等方面的教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對他們進行學習興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要從四個具體方面著手: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主要實現以下三個方面: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絡,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一)知識技能方面。

(1)能正確地計算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能聯絡具體情境,初步認識乘、除法的含義;探索、理解、熟記乘法口訣,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能聯絡四則運算的含義,用學過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①能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能根據算式的特點正確選擇口算和筆算。

②經歷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的認識過程,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經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並能熟記口訣,熟練地口算表內乘法。

③經歷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活動過程,初步認識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能利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④結合現實情境,進一步理解數量之間的相差關係,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把兩個不相等的數量調整為相等的數量,能正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⑤能聯絡乘、除法的含義,理解簡單乘、除法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量關係,能解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以及有關平均分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初步認識線段,初步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觀念,會用釐米和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在觀察同一個物體時,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有時是不同的。

①初步認識多邊形,能正確區分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平行四邊形,能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種圖形變換成另一種圖形。

②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初步瞭解線段的一些特徵,會用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③聯絡具體情境認識釐米和米,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建立1米和1釐米的長度觀念,會用釐米和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能估計一些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釐米)。

④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有時是不同的;能區分從前面、後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個物體的不同檢視。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識乘、除法的含義,編制乘法口訣,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除法,以及計算 100以內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對100以內數的認識,感受不同的計算策略,發展數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維,提高運算能力。

(2)在認識圖形、測量長度以及觀察物體等活動中,感受簡單平面圖形的特徵,初步體 會物體與它相應檢視之間的聯絡,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用乘法口決計算表內乘、除法,解決簡單的乘、除法實際問題,求比一個數多(少) 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估計物體(或線段)長度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嘗試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問題解決方面。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聯絡學過的數與數的計算、圖形等知識和方法,從現實情境中提 出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2)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收集和整理資訊、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藉助擺學具、 畫圖形等方法理解題中的數量關係,初步學會根據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已知條件,積累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測量物體(或線段)長度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計量單位和測量方法,積累一些測量長度的經驗,初步建立長度觀念。

(3)在拼圖形、測量長度,以及觀察物體等活動中,初步體會一些簡單的圖形變換方法, 感受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絡;進一步學會與同伴合作,學會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並在交流中加深體驗,提升認識。

(四)情感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編制乘法口訣、觀察和發現簡單平面圖形的特徵、測量 物體或線段的長度等活動,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感受乘法口訣的工整與簡潔美,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初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用學過的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測量或估計物體長度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 與生活的聯絡,感受數學活動過程的探索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3)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主動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逐步養成細心計算、自 覺檢驗、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措施

1. 認真鑽研教材,合理把握教學所要達到的“度”。

本冊教科書是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課程內容和具體目標,在統籌規劃第一學段教科書的基礎上確定的,選擇教學內容時,充分考慮了國小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兼顧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鑽研教材,認真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準確把握教學要求,既不能降低思維訓練水平,也不能隨意拔高要求。比如,本冊教材中的乘加和乘減算式,乘號都在加、減號的.前面,暫時不出現加、減號在乘號前面的算式,學生只要能結合具體情境中的事理理解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就行,不要求總結和歸納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也不要求解答相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等。

2. 重視學生動手操作,給予自主探索空間,培養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乘法口訣(一)”時,讓學生經歷“編”和“用”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其中2和3的乘法口訣在教科書中出全,4至6的乘法口訣,不再一句一句地把口訣出全,而是讓學生根據加法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再試著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逐步加大學生自編口訣的力度。

在教學7、8、9的乘法口訣時,考慮到學生已有2~6的乘法口訣基礎,我們應留出空間,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例如,7的乘法口訣可以分以下四個層次進行:(1)拼擺;(2)填表;(3)計算;(4)運用原有編口訣的知識經驗編出7的乘法口訣。8和9的乘法口訣,應留出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在學生自主編出口訣後,先在小組裡交流一下,再填寫口訣表。在其他單元的教學中,也要多注意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這種具有探索性和挑戰性的學習方式中提高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培養探索精神和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能力。

根據低年級學生認識、理解數學知識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認識、體驗、理解數學知識。例如,教學“認識圖形”時,認真組織學生看、圍、搭、折、剪、拼等活動,讓學生在這一系列有效的操作活動中來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感知圖形之間的聯絡與變換,真正達到認識清、體驗深的目的,而且培養了空間觀念,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又如,教學“觀察物體”時,課前要注意準備充分的觀察材料,課上要組織好學生個人、小組的觀察活動,指導學生多次觀察體驗,從而建立圖形與實物之間的對應關係,培養空間。

二年級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1、重視學生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

二、班級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測量、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除法(一),角的認識,方向和位置,統計,時分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瞭解乘除法的意義,掌握2~6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認識時、分、秒;掌握100以內加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技能。

2、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能初步描述物體的位置;認識釐米、米,知道分米,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技能。

3、對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有所體驗,能選擇適當的方式對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會用複式統計表表示一些資料。

(二)數學思考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在對方向與位置、角和直角的認識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學會選擇合適的方法對有關資訊進行整理,學會簡單的歸納。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

1、能在教師知道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四)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3、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要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4、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5、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覺得紮實。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六、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