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個人教學計劃範文

來源:才華庫 3.07W

導語:每學期開學之後,學校都會要求教師撰寫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下面小編整理了教師的個人教學計劃範文,歡迎參考借鑑!

教師的個人教學計劃範文

教師個人教學計劃範文

按照“強質量、促均衡、守底線、保平安”的總體要求,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培養國小生“核心素養”為重點,圍繞“新課堂”行動、“新課程”建設和“新評價”引領三個領域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改進教研方式,以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突出課程改革、教師專業成長、教學精細管理三個工作重點,努力做好四項工作:

一、注重教師專業發展

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讓讀書活動成為常態

讀書不僅是教師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更是專業發展的一條捷徑。在繼寒假每人一本必讀書《致教師》專題閱讀打卡的基礎上,新學期繼續推行教師讀書活動。讀書形式將採用:

(1)自主讀書與集體閱讀相結合;

(2)自我反思與讀書分享相結合;

(3)自我提升與班級實踐相結合等多種形式。

二、讓研究活動成為常態

1.做好教材培訓

自去年開始,一二年級已經開始使用部編本新教材,必須做好培訓工作。一是學校內的自主培訓,二是區教研室的統一培訓。其他年級教師也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領會課標的基本精神,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制定教學計劃,預設教學過程。在備課時要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要處理好教學的階段和連續性,做到循漸進,螺旋上升。

2.做好技能培訓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優化教師工作目標考核量化評估方案,突出抓好教師的教學計劃、教案設計、課堂教學、培優輔差、作業批改、單元測試、成績分析、教研活動、業務培訓、試題研討等重要環節。繼續加大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設計與批改、說課、單元補教補學、資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專題培訓,確保各項教學工作穩步開展。

3.做好集體教研

強化備課實效性研究,重視教師解讀教材、運用教法、指導學法的實際教學能力。加強校本研究,關注集體研討的效度,提倡學校採取多樣化備課形式,推動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繼續以固定晚辦公時間為集體教研活動時間。活動的組織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確立主題。各教研組要事先根據教學計劃和年級特點確立中心議題,最好每次活動解決一個問題,並圍繞中心議題擬好專題稿。

第二,準備研究課。為了讓參與活動的教師真正有所獲,每個單元都圍繞中心議題落實一個具體教學內容,組織者要與承擔課的教師一起備課——試教——修改教案——再進行公開教學,以引起參與者深入思考一些問題。

第三,展開討論。組織者與參與者評課(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幾位中心發言人)。討論時,提倡各抒已見,暢所欲言。

第四,單元補教補學。一個單元的教學結束後,整個年級組要根據教學計劃的進度安排,合理安排單元檢測的時間,老師要對檢測內容進行全批全改、測後講評與分析;年級組內的老師要根據各自班級內的考試情況,進行集體研討,以便查漏補缺,夯實教學效果。以上活動要做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互相切磋,提高教學藝術,並結合有效課堂評價標準做好記錄。

4.做好課堂研究

新學期,我們將致力於“致美課堂”專題研究,內容涉及教學環節研究、教學評價研究、教學策略研究和教學工具研究等多個方面。

研究重點是:

(1)問題導學——要求每節課做到課始有問題匯入、課中有問題互動、課尾有新問題產生,培養學生善於發問、敢於質問、勇於釋問的品質。

(2)小組促學——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小組文化的建設達到讓每位學生都深度捲入學習活動中去,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習在每個學生身上真實發生。

(3)評價激學——一是要形成基於小組的課堂量化評價,每天、每週、每月、每學期都有量化評價的記錄。二是要通過及時的練習(運用),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實際意義,也讓教師瞭解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困難,使指導更加有的放矢。

研究方向:堅持“課改”必須從“改課”開始,真正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建上,教學過程由學習過程逐步替代,最終實現“新課堂”催生“新教育”,學科教學向學科教育延伸,教學策略向教育策略昇華。研究目標:實現“新課堂”倡導的教學基本流程,體現以先學為基礎、問題生成為紐帶、展示分享為核心的基本理念,使每位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和教學模式。

最終實現以學生的“表達”“質疑”能力的培養為主題式、問題式教研的內容,以學生表達、質疑能力培養的目標定位、實施工具、評價量表為抓手,將“核心素養”落細、落小、落實的願景。研究彙報形式:教研員示範課、教研組長及年級主任展示課、骨幹教師引領課、教師常態課等多種形式。

5.做好學習成長

一個人的學習成長是無處不在的。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主張教師要做到個人自主學習與組內互動學習相結合;外出提升學習與返校彙報學習相結合;主動申請學習與學校外派學習相續結合。同時要主動參與城鄉聯研、分片聯研、全處交流等多種成長方式,加強校際聯絡,實現資源共享。

6.做好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一般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開題、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課題總結等內容。新學期,我們在做省市區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將加大校本課題(即小課題)研究力度。小課題研究的課題來源於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是從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困難轉化而來的。首先教師要學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要有問題意識,並且要能把問題轉化為可以研究的課題。其次,教師在進行小課題研究中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種學習可以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幫助我們能在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結果,使我們的認識更加深入,這樣我們在應用研究結果時會更切合實際,收到更好的成效。最後,教師在進行小課題研究時,還要注意下列要求:

①課題的選擇應具體、實在,研究範圍宜小一些,適合教師個人(或同備課組的兩到三人)開展研究。

②加強選題對教育教學實踐指導的針對性,選擇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又力所能及的問題進行研究。

③充分考慮選題的主客觀條件,注意選擇自己有較多經驗積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問題進行研究。

總之,鼓勵教師成名成家,通過課標培訓、教材研讀、教學基本功大賽、讀書沙龍、草根課例與課題研究等活動,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教師個人教學計劃範文

擔任六年級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的我,深感任務的艱鉅,但為了圓滿完成新學期的教學任務,使日常的教學工作能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真正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為迎接明年的畢業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現結合所任班級的實際情況和語文教材的內容,制定出本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語文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學會記敘文寫作。引導學生逐漸更新學習方式,逐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力爭使全體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習,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

二、學生狀況分析

我所擔任的六年級的學生,原有的語文基礎較好,但缺少優生。因此新學期中,應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著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著重培養優生。

三、教材簡要分析

針對本學期語文課程的內容,加強敘事性作品和詩歌的閱讀,引導學生養成默讀的習慣。授課過程中,重點講解分析講讀課文的內容,而自讀課文則由學生通過自讀來理解課文的內容。本學期的寫作訓練以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寫作為主,兩週寫一篇大作文,每週一篇小作文,並堅持每週寫三篇日記。通過強化訓練,使得學生要在40分鐘之內完成500字左右的習作。

國標本(蘇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教科書編寫框架仍按“兩根柱子”,“一條龍”的體系編排,分為“習慣”、“課文”、“習作”、“練習”、“學和做”五大塊。

“習慣”部分仍被安排在開篇,安排了兩個學習內容,一是不懂就問;二是勤於收集資料。在編排上仍舊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材之首,但其訓練則應滲透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之中,“反覆抓,抓反覆”,務求形成“習慣”。

“課文”部分,國標本國小語文六上閱讀教學內容,編排了7個單元,由25篇課文組成。整冊教材的選文,從體裁上看,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以及詩歌;從主題上分,有民族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有人生哲理方面的,有熱愛自然方面的,有學習方法指導方面的。總體上看,本冊閱讀教材無論是課文的選擇和編排,還是思考練習題的設定,體現了課標規定的第三學段教學目標的要求,體現了“三維整合、統籌安排、因課設練、多次重複、螺旋上升”的教材編寫特色,實現了民族性和世界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典範性和時代性、系統性和開放性的和諧統一。

“習作”7篇,每個單元安排1篇。要求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表達需要,分“練習”7個,每個單元安排1個。每個練習分成“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誦讀與欣賞”或“誦讀與感悟”)、“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幾個板塊。“學和做”仍作為全冊教材的壓軸內容,本冊“學和做”安排的內容為“讀報和剪報”,並與單元七“讀書有方”融為一體,環環相扣。

四、教學目標要求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受到科學思想方法和學會生存的啟蒙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2、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習15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讀寫。

4、能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並能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結合課文的學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本學期課外閱讀不少於20萬字。

7、樂於參加討論或辯論,稍作準備,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

8、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有一定條理。能寫書信和其他常見應用文。練習從內容、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9、工作目標:一定在期末考試會考入前五名。

五、教學措施

1.始終用素質教育理論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導日常的教學工作,並且注意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使理論和實踐融合為一體。

2.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杜絕以往簡單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內容,廣泛參閱教學資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並與備課組的其他老師共同商討,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案。

4.授課過程中,依照設計好的教案,靈活多樣地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電教裝置,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鬆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滿堂灌”的做法,始終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5.課後,注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及時複習好所學的新知識。

6.認真、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業和作文,並組織好單元測試。

7.平時注重向別的老師學習,積極參加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和教研組的各種教研活動,以此豐富個人的教學經驗。

新學期中,定當更進一步,力求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更大成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