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故鄉的楊梅課件

來源:才華庫 2.77W

《我愛故鄉的楊梅》描述了故鄉楊梅樹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的感情。

我愛故鄉的楊梅課件

教學要求:

1、瞭解故鄉楊梅的可愛,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貪婪、吮吸、甘露、狹長、觸到、細雨如絲、甜津津”等詞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楊梅的可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有誰知道開封的特產都有哪些?()前幾天,中央電視臺來了一個攝製組,要拍一個片子,把開封的這些特產介紹給全國的`電視觀眾。他們聽說呀,開封的國小生特別聰明,所以就想考一考大家,就把寫解說詞的任務分給我們了。想看看你們對家鄉瞭解多少,對家鄉的土特產瞭解多少。這些東西呀,你們回去以後可以通過查詢資料來解決。為了讓咱們同學把文章寫得更好一些,我們先來看一篇別人寫的介紹自己家鄉土特產的文章——《我愛故鄉的楊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思考:看了作者介紹的楊梅,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三、研讀課文,體會感情

1、感受楊梅果,學習4、5、6自然段

①整體感知楊梅果的特點

⑴楊梅是一種十分好吃的果子,相信大家都吃過被食品加工廠加工好的楊梅,但是鮮楊梅更好吃,你們想知道鮮楊梅是什麼樣子的嗎?它什麼味兒呀?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介紹的是楊梅果?分別介紹了楊梅果的什麼?(板書:形狀、顏色、味道)

⑵文章用了三段介紹了楊梅果的特點,你看過了作者的介紹有什麼感受?

⑶作者是怎樣讓你產生這樣的感受的呢?他是怎麼寫的?讓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

②、研讀4、5、6自然段

⑴、第四自然段

ⅰ、齊讀,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三個特點。朗讀)

(重點:觸(碰)、細膩(精細、光滑)、柔軟(軟))

ⅱ、齊讀,腦子裡勾畫出楊梅果的形狀

⑵、第五自然段

ⅰ、腦子裡楊梅果的形狀有了,就好像畫畫用鉛筆把畫的外形勾了出來。接下來就該是填顏色了,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看看在這形裡面我們都改填哪些顏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重點:顏色深代表成熟,由於太紅了就變黑了)(朗讀指導)

ⅱ、齊讀,在腦子裡把楊梅果的顏色填上。

⑶、第六自然段

ⅰ、誰能來描述描述自己腦子裡的楊梅果?

ⅱ、這麼漂亮的果子放在你面前,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想吃)可是現在吃不到,但是文章的作者吃到了,它把楊梅果的味道寫了出來,那咱們為了解饞就先看看吧。自由讀,

ⅲ、看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有什麼問題?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重點:甜津津(甜的有滋味)作者為什麼寫小時候吃楊梅果的樣子?楊梅果什麼味道?)(朗讀)

ⅳ、聽了作者的描述,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ⅴ、齊讀,我們再來品嚐品嚐著新鮮的楊梅果

⑷、小結:作者經過了起形、填色、描述味道這樣三步,為我們勾勒除了一個個新鮮楊梅果。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體會一下這個過程。

2、認知楊梅樹,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楊梅果又好看又好吃,那它是在哪兒長的呀?(樹上)你怎麼知道的?

②、(掛出第二自然段)齊讀,思考你覺得這一段話中哪一句寫的好?為什麼?(朗讀)

(重點:(貪婪:不知滿足)、吮吸(吸)、甘露(甜美的露水)、狹長(又窄又長)、絲(小、細微)

③、在如絲的細雨中,一顆顆楊梅樹貪婪的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孕育著那美味的楊梅果,齊讀這段話,把你對楊梅樹的感情融進去。

四、總結寫法,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2、作者是怎麼把楊梅樹寫的這麼美,把楊梅果寫的這樣好的呢?齊讀課文。

3、理出寫作順序

拓展閱讀:《我愛故鄉的楊梅》課文

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端午節過後,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等楊梅漸漸長熟,刺也漸漸軟了,平了。摘一個放進嘴裡,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

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後變成深紅,最後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所以像黑的。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脣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

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我小時候,有一次吃楊梅,吃得太多了,發覺牙齒又酸又軟,連豆腐也咬不動了。我才知道楊梅雖然熟透了,酸味還是有的,因為它太甜,吃起來就不覺得酸了。吃飽了楊梅再吃別的東西,才感覺到牙齒被它酸倒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