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79W

本節課是使學生能理解詩句,並能體會出本詩所描繪的景色,從中受到美的薰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望洞庭教學設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欣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神奇的五彩池,奇偉無比的石林,如詩如畫的山峽,水平如鏡的西湖。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定格一張月夜下的洞庭湖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麼景象?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4、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相機正音。

3、再讀,邊讀邊思考,看看能讀懂了哪些詩句,可以藉助字典,也可與同桌討論。

4、理解詩句:

⑴ 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

(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

和:和諧、協調。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

(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沒有。

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

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

(給生配樂)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⑵ 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多媒體出示)

生: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裡一青螺”。

師(出示洞庭湖與君山圖)

師: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裡/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吟誦並背誦。

⑶ 體會意境: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像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

生說意境。

三、拓展延伸

1、欣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

望洞庭湖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2、瞭解詩的大意,感受洞庭湖不同的意境。

四、總結

師: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五、作業

想像《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