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43W

《伯牙絕弦》一文是國小語文教材中為數不多的文言文。故事蕩氣迴腸、耐人尋味,記敘了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鍾子期的純真友誼、知己的境界,定義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係與友情的標準。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俞伯牙絕弦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俞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俞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致內容。

2、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瞭解伯牙和子期成為知音的過程。

3、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瞭解主人公之間的相知。

【難點】體會伯牙和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珍惜友情。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樂曲匯入

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

同學們,你們聽過這首曲子嗎?在聽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這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這首曲子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感人涕下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伴隨著音樂穿越回春秋時期,走進課文《伯牙絕弦》(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標註朗讀技巧,解決不會翻譯的生字詞。

2、結合工具書和書下註解,概括本文的故事梗概。

明確:善於彈琴的伯牙和善於傾聽的子期之間發生的故事。

(三)瞭解人物,研讀友誼

1、誰能結合課前預習,為兩位主人公制作一張名片?

明確:

(1)俞伯牙:春秋時期的楚國人。他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絃琴,技藝高超,被人尊為“琴仙”。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的老師是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代表作品。

(2)鍾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2、兩位主人公是什麼關係?

明確: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3、兩個主人公身份和地位相差甚遠,是什麼讓他們能成為知音?請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找到關鍵句子,並進行賞析。(音樂)

明確: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聽了(讚歎)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如痴如醉,擊節稱快):“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

這句話體現了伯牙琴技的出神入化,而鍾子期欣賞水平同樣高超。通過子期對伯牙的評價,一方面,可以看出鍾子期是發自內心的讚歎,另一方面,可以體會到伯牙遇到知音時欣喜若狂的心情。)

(2)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樂曲,只有通曉音律的鐘子期能真正聽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鍾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這才是知音啊!

4、齊讀子期死後的句子,思考伯牙當時的心情如何?試著扮演一下伯牙。

明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鍾子期死後,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鍾子期更瞭解他的)知音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他黯然神傷,毅然決然地破琴絕弦,這是何等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朋友間的深情厚誼令人動容。

(四)穿越古代,開導伯牙

如果你是伯牙的朋友,你會怎樣安慰他?

(五)師生總結,佈置作業

小結:回顧本課所學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束課堂。

作業: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份關於“友誼”的手抄報。

四、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為文言文,字詞的解釋非常的多,但由於時間有限,為了體現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的.重難點在於學生理解本文的故事情節以及文中蘊含的情感上面),所以沒有設定很多教學字詞的環節,僅僅是放在初讀感知環節,簡略地帶過。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字詞一定會花費時間仔細講解,為學生理解課文以及日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俞伯牙絕弦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感受 “藝術的魅力”為題來組合課文的。選編的課文情真意切,文質兼美,從不同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本課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係與友情的標準,是東方文化的瑰寶。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伯牙絕弦所預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二、學情分析

學習文言文《伯牙絕弦》,學生已有了《楊氏之子》作為基礎。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藉助註釋、結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導學生透過文字想象畫面,揣摩作者表達方法,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文言文和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三、設計理念: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學習語文,要聽說讀寫四者並重。”六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學能力,且這篇本文古今字義差別不大,學生可以藉助註釋自主讀懂課文意思。在教學時,老師採用以音樂激發學習興趣;抓住重點詞句品詞析句,體會知音深刻含義;然後安排配樂寫話,激發學生珍惜朋友間真摯情誼,達到以讀促寫的效果。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使學生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

四、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我能讀出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我還要嘗試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能根據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情感目標: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能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

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六、教學準備:

《高山流水》、樂曲;伯牙和子期等資料。

教法:以讀代講、 情境感悟、點撥引導 學法:自讀自悟、以說促悟、以寫促悟

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激趣匯入:

播放樂曲《高山流水》。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伯牙絕弦》。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進一步瞭解文言文,喜歡文言文。同時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朋友之間的那種真摯情誼。

二、解題質疑

1、“絕”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絕弦”呢?

2、許多古文都能從題目上了解課文大意,看了課題,我們知道這篇古文主要講——的故事。

3、學到這裡,聽了《伯牙學琴》的故事,你有什麼疑問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以前學過《楊氏之子》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應該怎麼讀呢?首先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感悟文字

(一)縱情吟誦識知音

自主研讀:由於文章篇幅短,古今差異不大,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聯絡上下文可初步瞭解文言文大意。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紮紮實實讀好課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奏和韻味。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指名讀,根據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奏。

4、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5、師範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指名讀,評價。

6、配樂朗誦。

7、重點詞理解,疏通文意。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課前蒐集資料:瞭解俞伯牙和鍾子期。(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後在晉國當大夫。鍾子期,楚國人,生活在漢水邊,是一位以砍柴為生的樵夫。)

2、課文哪句話寫出了他倆的的特點?出示:“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指名讀句子,從這個句子讀懂了什麼?(伯牙擅長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伯牙具有很高的琴藝,鍾子期具有很高的音樂鑑賞能力等。)

3、故事激趣,匯出下文:

在一個偶然的日子裡,俞伯牙出使楚國回來,逆漢水而上返回晉國。途中遇上了大雨,船泊漢陽。看著旁邊的高山,聽著漢水的濤聲,不禁就在船艙中撫起七絃琴來。此時岸上有一個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樵夫,被俞伯牙的琴聲吸引而來到了船邊,這位樵夫就是鍾子期。接下來就發生了一段傳奇的故事:

出示句子生誦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4、同學們,這段話中哪些詞句也告訴我們伯牙善琴,鍾子期善聽?再讀讀、劃劃、注注。

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細讀第一句,從什麼地方體會出伯牙善於鼓琴鐘子期善聽?((預設交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伯牙在鼓琴的時候,心理想著高山,琴聲裡就會出現高山……我覺得伯牙彈琴的技術高超,心中想什麼,就彈出什麼。真好,你把古文內容理解了。哪個詞看出是心裡想到?(志))讀句子。

伯牙的琴聲表現高山,鍾子期就能感受高山的磅礴,真是善聽的子期啊!從鍾子期的話中哪裡還能看出他善聽?(還從“善哉”讀出。因為善哉表示感嘆,說明鍾子期已經非常強烈的感受到伯牙彈琴的是高山。)我分明聽出了你的朗讀中對伯牙的讚美。誰也來讚美?如此動聽的琴聲,子期這樣讚歎——(生齊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同學們,讀書就應該剛才這樣,要從字裡行間去體會,這句中我們讀懂了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還從哪裡體會到?

出示句子: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那麼,這個句子你能把自己的感受放入句中朗讀出來嗎?

生讀,師評議點撥:善哉!我聽出了你的讚歎。你的江河讀的特別突出,能說說原因嗎?(長江、黃河)你那洋洋兮也讀的特別好,能說說原因嗎?當讀到“洋洋兮”你腦海裡浮現出了哪些詞?(寬廣浩蕩、浩浩蕩蕩、波濤澎湃、波濤滾滾、洶湧澎湃、浩瀚無邊、廣闊無垠)

一起讀,讀出了江河的那種浩蕩之氣。

高山也罷,流水也罷,善鼓琴的伯牙,子期都能聽懂,這就是(出示):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結合剛才的兩個句子,這句是什麼意思?(理解“念”與“必”)

伯牙一時興起,一首首優美的曲字在這位音樂家的手指間流淌,他的琴聲裡除了高山流水,還會有哪些景色呢?

是啊,也許他的琴聲還表現了“鳥語花香”、“清風明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些美景。出示詞語師讀前,生讀後:

好一個善鼓的伯牙,好一個善聽的鐘子期。這就是——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鍾子期真是伯牙的——知音啊!

伯牙所念的想的僅僅是高山流水、鳥語花香、清風明月嗎?(伯牙唸的是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想的是像江河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

鍾子期“得之”了嗎?。知道什麼?(伯牙的情操、智慧、心意,像山一樣的志向,像海一樣的胸懷)現在你對這句話有更深的理解嗎?琴聲也懂,心聲也懂,志向也懂,這不僅僅是伯牙的知音,更是伯牙的—知心啊!(板書:知心)

在遇到鍾子期前,伯牙不會缺少讚美,但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卻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峨峨兮若泰山。 當伯牙志在流水。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洋洋乎若江河。在這樣一個偶然的日子裡,伯牙遇到了子期,凡“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此時,他的心情怎樣的?(高興不已、欣喜若狂、快樂、激動、充滿希望、欣慰……)

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知我者莫如子期。知音的相遇是心靈的交融,是快樂的,幸福的。於是兩個人結拜為生死之交。讓我們通過讀書再來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那份喜悅和那份真情。(學生感情讀文)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1、講述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識,相見甚歡,並約好明年中秋老地方見。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趕到漢陽江邊,久等不見子期。於是,彈起《高山流水》,仍不見子期。伯牙到處尋覓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說:“子期去年染病身亡。死前有囑咐‘請把我葬在江邊,此生不能聽到伯牙操琴,讓我九泉之下聆聽他的琴聲!’”知音死了,伯牙的琴還有誰能欣賞得了呢?伯牙悲痛萬分,久久佇立在子期墓前,長歌一曲後,把琴摔個粉碎,至死不再彈琴。

2、請讀最後一句。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弦絕琴,終身不復鼓。

3、用一個字來概括他當時的心境,那就是——悲!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當時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絕!

4、知音已死,豈一個悲字了得!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再對誰彈,滿面春風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請再讀最後一句。

(四)千古傳唱懷知音

1、同學們,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才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迴腸。從此,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地在傳誦著它!課文後邊有個資料袋,就講述了這個故事的源遠流長,請你快速地瀏覽一下。

2、伯牙和子期,這知音的故事感動和溫暖著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靈犀、心心相印的中國人。

就在故事發生300多年後的戰國時期,古書《列子》就記下了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記下了這對知音的名字——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

時間在流逝,500多年過去了,秦朝的《呂氏春秋》依然為我們呈現了這對知音相遇時那最美好的瞬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1000多年後的唐代,人們在古詩中也都為那伯牙的破琴絕弦嘆息不已——女生一起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000多年後的明朝,人們又用小說傳誦著這個千古佳話。

2500年後的今天,就在這個課堂上,我們六(4)班的孩子也在無限神往地傳誦著這個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

同學們,學習了今天這個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稱他是你的—知音。

蒐集古今表現真摯友誼的故事,交友名句。

3、配樂朗誦。

四、總結:

高山依舊,流水依舊,只是高山流水之間多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話,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難覓”,讓我們在這曲《高山流水》的音樂中背誦課文,記住這個千古流芳的故事,延續這段永遠不變的友情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