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來源:才華庫 1.02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頤和園》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頤和園》教學設計通用15篇

《頤和園》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

【學習目標】

1、藉助拼音認讀7個生字:頤、聳、閣、舫、眺、堤、態;會寫11個生字:殿、廊、柱、栽、築、閣、朱、堤、雕、獅、態;能自如地運用多音字幾。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4、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策略】

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重、難點】

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裡嗎?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瞭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瞭解?

指名說。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彙報,相機板書: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 昆明湖

5、引導、點撥:

作者是按一定的遊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

聘請導遊(怎樣才能做好導遊)

四、再讀課文

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麼喜歡它。並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五、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對於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後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六、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採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

(自由組織導遊詞)

2、同伴合作,演導遊。

3、競聘導遊、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頤和園》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課文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遊覽順序大體是: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4個生字。按照課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頤和園的;課文的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哪些自然段聯絡比較緊密。

學情分析

學生沒有去過頤和園,對於頤和園的情況瞭解不多,但學習興趣比較高。

教學構想

教學中,在學生對全文有一個大致瞭解後,再深入到描寫每一景點的部分,通過讀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感受到祖國的美麗。

教學準備

圖、投影片、錄音機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瞭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陶冶愛美情趣。

學生學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頤和園吧,你們一定會很喜歡這個又大又美麗的公園。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像展開的一幅畫卷,把園內的湖光山色,亭臺閣榭、長廊石橋等景物生動地描繪出來。我們隨著筆者一同前往中外聞名的頤和園,看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園內的美景?(教師板書課題。)

二、認真讀文,理清脈絡。

(一)學生小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出不懂的詞語;標出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二)請6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思考:作者遊覽的順序是什麼?

(三)說一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這實際上也是作者遊覽的順序。

(四)總結全文共分5段。本文是按遊覽的順序寫出頤和園的美麗。

三、朗讀課文,劃句欣賞。同學們,頤和園的風景美嗎?你怎麼知道的?

(一)以開火車的形式,每人讀一段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認真看書,注意描寫景色的句子。

(二)自己快速默讀,邊讀邊找並劃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三)在學生髮表意見的基礎上,出示投影。齊讀,欣賞頤和園景點之美。

四、逐段學習,理解內容。

(一)默讀第1段。思考:頤和園的特點是什麼?(又大又美)

(二)指名讀第2段。

1、頤和園的長廊是什麼樣兒的?

2、長廊的最大特點是什麼?(三個意思)

(l)長是從哪兒看出?從整體和外部介紹。(出示投影片)

“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這一句用翔實的數字,突出長廊的長和間數多的特點。

長(一眼望不到頭),具體數字700多米,273間(說明很長。)

(2)從內部介紹長廊,橫檻上五彩的畫。

(3)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這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學生體會長廊彩畫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什麼?展開討論。(內容豐富、體裁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的燦爛和能工巧匠的智慧。)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齊讀第三段。思考:

1.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建築有哪些特色?(出示圖)

佛香閣:八角寶塔形、三層、黃色琉璃瓦。

排雲殿:一排排、金碧輝煌、聳立。

2.聳立說明什麼?(排雲殿高)一排排說明什麼?(佔地面積大)

3.登上萬壽山,眼前呈現怎樣的景色?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劃出表示顏色的詞)重點講了昆明湖景色及特點。(出示投影片)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讓學生體會:這句抓住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的特點。先用靜物“鏡子、碧玉”作比喻,說明昆明湖非常靜,光潔照人;昆明湖水非常綠,如碧玉一般。然後又以動的畫面進一步描述昆明湖的靜。“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一個“滑”字與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指名讀第4段。

1.這段都介紹了什麼景物?長長的堤岸湖中心小島十七孔橋

2.重點介紹了什麼?怎樣介紹的?(出示投影片)

“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句讓學生體會:句子是抓住橋洞多、石柱多、雕刻的小石獅子多的特點來描述十七孔橋。再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五)齊讀第5段。結尾一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師生討論,暢所欲言。(表達了作者讚美的感情,與第1段相呼應。)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聽錄音

六.總結全文

(一)課文記敘的遊覽順序是什麼?(指板書)

(二)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生動優美,如一幅展開的山水畫卷,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三)文中蘊含著對建造頤和園的古代勞動人民的讚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作業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愛的句子。

板書設計

頤和園

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特點:(長、美)(建築美)(靜、綠) 橋洞多

石柱多

小石獅子多

課後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從課文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學會領會表達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再讀課文,複習回顧。

1、自由讀課文。

2、聽寫,檢查生字詞。

3、回顧課文主要內容。課文的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二、從課文內容入手,領會表達方法

1、啟發學生通過具體詞句,回顧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出示投影片:

(1)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2)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

(3)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先讀一讀句子,再說說這些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特點的?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

(1)作者用具體翔實的數字,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的多的特點。

(2)作者從萬壽山腳下,取仰視佛香閣的角度,用“八角寶塔形”“聳立”“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等詞語,生動描寫了佛香閣的高大、富麗和壯觀。

(3)作者抓住昆明湖靜和綠的特點,用“鏡子”“碧玉”做比喻,把昆明湖水靜和綠的特點,生動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再聯絡下文的“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的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的動態描寫,反襯昆明湖的靜。

2、引導體會寫作順序及每個景點段之間的聯絡。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再讀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三、擴充套件練習,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課文,重在方法指導。

2、檢查背誦情況(2---4自然段)。

四、全文總結。

作業設計

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摘抄在作業本上。

板書設計

10 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頤和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板書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螢幕。

視訊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 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 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遊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遊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螢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麼什麼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麼特點。

學生讀書。

3、彙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閣 排雲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雲殿” 讀讀句子,說說有什麼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這句話把什麼比著什麼?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 “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麼特點。從哪裡看出。

獅子多 橋洞多 柱子多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麼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後一段。

課後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後查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模擬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我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區域性的重點朗讀。

《頤和園》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杆、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硃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匯入

1、頤和園在什麼地方?

(在北京西郊。)

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

(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

指導讀準:

平舌音(栽zāi蔥cōng)

翹舌音(朱zhū)

前鼻音(殿diàn)

後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

3、開火車朗讀課文:

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

弄清作者遊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麼?

2、學生自學。

3、師生交流。

4、討論分段,並指導概括段意,明確:

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⑴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⑵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哪兒嗎?

(頤和園)

誰去過頤和園,頤和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

(又大又美)

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遊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

板書:

頤和園

二、講授新課

1、講讀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遊覽頤和園的?

填空練習: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 )。走完長廊,就到了(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 )。”

明確: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開啟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麼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⑴長廊的顏色美: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⑵長廊的形狀美:

“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像一條長成臥在萬壽山腳下。

⑶長廊上的畫美:

“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⑷長廓周圍的風景美:

“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⑸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

“神清氣爽”看出遊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小結:

這一段描寫了長廊的顏色、形狀、畫、花、遊人的心情等幾方面的美,突出了長廊的精緻美觀,以及那些創造者的高超技藝。

4、指導朗讀:

⑴誰願意帶領大家去遊覽一下著名的長廊,通過你的朗讀,讓同學們體會到長廊的美。

⑵教師評議,再指名朗讀,找同學評議。

三、講讀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裡?

明確:

萬壽山

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麼?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

佛香閣、排雲殿

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

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雲殿金碧輝煌。

⑴“聳立”指高高的直立,這個詞說明了佛香閣巍峨雄偉。

⑵“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亮”表現了佛香閣的建造氣勢恢弘。

⑶“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體現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⑷“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說明排雲殿很多,“金碧輝煌”指宮殿十分雄偉,像一朵朵金光閃閃的雲排列在佛香閣下面。

2、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萬壽山的這種美?

明確:

第四自然段

請同學們默讀這一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⑴“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這裡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為作者的觀察點是在佛香閣前面,所以後山的景色看不到。

⑵“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很高,從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綠樹中的屋頂和紅紅的宮牆。

⑶“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這句話也體了萬壽山的高大,向前望,美麗寬闊的昆明湖變成了一面鏡子,一塊碧玉。

⑷“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由於山高離得很遠,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靜靜的湖面上淺淺的波紋。

⑸“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這一句更加說明了萬壽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見城裡的景物。

3、指導朗讀:

⑴指名讀:

注意重點詞要讀出重音。例如“大半”、“靜”、“綠”、“一點兒”等。

⑵教師評議,找學生練習讀。

⑶齊讀第三段,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4、小結:

這一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裡?

四、自學第四段

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說一說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1、同學自由討論。

2、指名發言,檢查自學情況,其他組的同學補充發言。

3、每組選出代表讀課文,比一比,那一組讀得好。

4、教師小結:

這一段寫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的風景畫。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

明確:

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5、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作者按遊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佈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遊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杆、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硃紅、痕跡、堤岸、玩賞”等詞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麗。

2、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並充分領略作者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收集頤和園有關的資料及圖片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匯入

1、頤和園在什麼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準平舌音(栽zāi,蔥cōng)翹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後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

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遊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麼?

2、學生自學,師生交流。

3、討論分段,並指導概括段意。 明確: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⑴ 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⑵ 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學習隨著觀察位置的變化有順序地觀察和抓住景物特點描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準備: 教科書、多媒體課件、相關補充材料

教學步驟

(一)、理清脈絡,把握順序

1、欣賞頤和園課件填空:頤和園是一個( )的公園。

2、今天作者會帶我們去遊覽公園的哪些景點呢?默讀課文(2—5)小節,用--------畫出表示作者遊覽路線的句子,並把線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

3、生上臺交流遊覽線路圖。並完成板畫。

(1)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2)通過線路圖你知道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嗎?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自己遊覽的先後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換順序或遊覽順序。

(二)、講練結合,細品韻味

1、作者是如何把這些地方的景物描寫具體的呢?在聽讀課文、欣賞畫面的基礎上,你對哪個景點最感興趣?自己再去細細品味。 (用“ ”畫出景物,抓住景物特點)

▲長廊

(1)小導遊講解長廊。(邊講邊演示圖片)

(2)其他學生對導遊的解說進行評價。

(3)長廊的長和美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通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分成273間。)學習作者用數字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這種方法的用處。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描寫長廊的長嗎?(……)

(5)如果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長廊的一頭,會看到什麼?(用向前看……向上看……向兩旁看……的句式說一說)

(6)漫步長廊,欣賞著五彩的廊畫,聞著微風送來的淡淡花香,你會說: 長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閣和排雲殿

(1)請學生介紹佛香閣和排雲殿。

(2)聽完講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閣和排雲殿的特點嗎 (雄偉高大,金壁輝煌)

(3)這些特點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聳立、金壁輝煌、一排排)

(4)指導朗讀,讀出氣勢。

▲昆明湖

(1)導遊講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鑲嵌在頤和園的一塊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語言表現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3)品讀句子,理解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練習: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綠呀,。

(4)換詞法體會“滑”字。(通過滑——劃的互換,體會昆明湖的靜,遊船,畫舫的慢,間接表現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這句話。

▲十七孔橋

(1)導遊講解十七孔橋。

(2)發散思維:十七孔橋上的獅子有哪些形態呢?(出示練習題: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著小獅子,它們有的()、有的()、有的( )……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這17孔橋真( )!

(3)師小結: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三)讀寫結合,臨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叫敘述順序。

2、分男女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聯絡剛才我們學過 的內容,想想這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指名答,歸納小結板書)

3、學習《頤和園》這篇文章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作者按地點變換的順序敘述、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四)佈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遊樂場等),模仿《頤和園》的描寫手法進行小練筆,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象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寫作順序。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入,匯入新課

她,構思巧妙,建築精緻,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徵”,是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遊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

頤和園

讀課題,認讀“頤”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遊覽頤和園。

(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遊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

⑴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⑵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並想辦法記住生字。

⑶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⑷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絡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⑴議議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⑵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麼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⑶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師:說說作者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生說,師板書:

長廊──萬壽山腳下──佛香閣前──昆明湖

你怎麼知道的?

師小結:

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遊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遊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

板書:

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

(引導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麼寫法?

(首尾照應)

3、指導朗讀:

看到這麼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

(生說:驚喜、喜愛)

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四、總結

同學們真不錯,遊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作業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頤和園的美景,激發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按遊覽的順序遊覽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呢?

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景點的?今天,我們再一起走進頤和園吧!

二、學習課文

1、師:各位“遊客”,帶上攝像機或者照相機,讓我們一起走進頤和園吧。你最想在哪裡“留影”,就把描寫那裡風景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吧!

學生自主選擇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教師巡迴指導。

2、師:你最想在哪兒“留影”呢?為什麼?

(生自由說,師點撥)

⑴有的想在長廊留影,為什麼?

出示長廊課件。

師: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來到了長廊,啊!好美呀,你們最想把長廊的哪兒拍攝下來?

(生說:柱子、欄杆、橫檻、花木)

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長廊的特點是,文中用了具體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這一特點。

板書:

長、美

誰來向遊客介紹這麼美、大的長廊?該用什麼語氣?

(喜歡、驚奇)

指導朗讀。

⑵有的想在萬壽山腳下留影,為什麼?

出示課件:佛香閣、排雲殿。

用上面學過的方法學習這一段,並突出佛香閣、排雲殿的特點朗讀時讀重,表示強調。

板書:

閃閃發光、金碧輝煌

⑶有的想在佛香閣留影,為什麼?

師:一轉眼,我們就登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趕快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板書:

蔥鬱的樹叢,黃綠屋頂,硃紅的宮牆,昆明湖的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

師:這些景點按什麼順序來描寫的?

(從遠到近)

誰來介紹一處景點,按從遠到近的順序。

師:這些景色中那些詞用得好?

(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形容詞)

文中“滑”這個動詞,為什麼不用“劃”?

生談,師引導:“滑”字讓昆明湖更靜、更美,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來讀讀。

⑷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為什麼?

自學這一處美景,師板書:

橋洞多,石柱多,石獅子多,且姿態不一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遊覽了頤和園,在各處留影了吧!感覺怎樣?我們帶著對頤和園的喜愛來讀一讀全文吧!

4、再次感受頤和園的美:

美麗的頤和園讓我們流連往返,我們把剛才拍攝的頤和園的錄象,大家一起來共享一下吧!

師放錄象。

三、創設情景,拓展練習

這一節課,我們跟隨作者遊覽了頤和園的美,所以作者在課文最後發出感嘆“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究竟頤和園還有哪些美麗的景點?你們能根據自己對頤和園的瞭解,來噹噹導遊,向大家介紹一下,介紹時,請用今天學過的遊覽的順序來介紹。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景。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那你們還了解哪些“世界遺產”呢?請同學們去了解了解。

五、作業

1、回家,用遊覽的順序,把頤和園介紹給爸爸、媽媽。

2、用遊覽的順序,向你的朋友介紹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板書設計】

遊覽順序 景物特點

長廊 長、美

萬壽山腳下佛香閣 閃閃發光

(抬頭看)排雲殿 金碧輝煌

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蔥鬱的樹叢

登上萬壽山 黃綠屋頂

(向下望) 硃紅的宮牆

昆明湖 靜、綠

古老的城樓、白塔

昆明湖堤岸、石橋、楊柳

小島、宮殿、十七孔橋、石柱、獅子

【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以“情感”為紐帶,以學生觀賞為主,讓“頤和園”的美景深深地打動了學生。語文教學具有審美性的特點,把學生帶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學冶情感。

我還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導學生品讀、賞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另外,我還注重學生的自學,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還通過拓展訓練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頤和園》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杆、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硃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

2、初步朗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讀生字並組詞:

殿、廊、柱、栽、築、閣、朱、堤、雕、獅、態。

2、注意部首:

殿、栽、朱。

3、注意字形:

殿、廊、栽、朱。

4、讀詞:

大殿、長廊、綠漆、欄杆、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硃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

5、組詞:

郎( ) 堤( ) 欄( ) 昆( )

廊( ) 提( ) 爛( ) 困( )

二、初讀課文

1、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讀課文,要求:

正確、流利。

2、課文先後寫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3、小組合作讀讀課文。

三、作業

1、寫生字詞。

2、查詢關於頤和園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佔地約300公頃,其中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瀏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1、指名讀課文,填空:

頤和園是一個( )的古代皇家園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

二、分析

1、請你當個小導遊帶我們去遊覽頤和園:

⑴ 默讀課文:

你最喜歡頤和園那個景點?讀完有什麼感受?

⑵ 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能背下來就更好了。

⑶ 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彙報(讀、說、演、畫、貼)。

2、請幾位小導遊分別向我們介紹:

⑴ 長廊:

① “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700多米、273間,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多的特點。

② “每一間的橫楗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這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構圖多樣,從中感悟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 觀看錄影,體會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④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⑵ 萬壽山:

① 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a、間接地感受到佛香閣非常高。

b、記住好詞:

聳立、金碧輝煌的宮殿、閃閃發光。

c、有感情讀一讀。

② 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讀後有什麼感受?

b、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條件的可以放錄影。

c、再讀一讀。

③ 體會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⑶ 昆明湖:

① 昆明湖佔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寬闊。在這裡可以欣賞垂柳、堤岸、小島、十七孔橋……

② 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又一次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 有條件的可以展示圖片或者錄影。

三、小結

1、學完這篇課文有什麼感受?

自豪,高興,陶醉,喜悅……

2、帶著這種感受,把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有感情地讀讀(最好配有古箏伴奏)。

4、再次強調一下寫作的順序(尤其是表示遊覽順序的詞語)。

四、作業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2、觀察熟悉的一個景點,寫一段話。

《頤和園》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 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

2、 學習本課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和生字詞的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那些地方旅遊?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出頤和園)你知道關於頤和園的哪些事情?(學生彙報資料)師補充:她,構思巧妙,建築精緻,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徵”,是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遊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讀“頤”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作者都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2、再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快速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多讀幾遍。

3、指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4、你能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嗎?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先指讀生字。

2、這些字按結構分,可分成幾類。

3、重點指導。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 匯入

1、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會了生字、生詞,你們學得很好。那誰來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頤和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師: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個擁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無與倫比的園林藝術的魅麗,傾倒了無數的中外遊客,被人們讚譽為人間天堂。

3、 誰能說說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具體描寫頤和園的?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課文哪個自然段寫長廊?長廊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它有什麼特點?

⑴ 感覺到長廊的長,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來的?

⑵ 那麼,你又從哪些句子體會到長廊的美?

⑶ 長廊不僅又長又美,而且連它周圍的環境也怎麼樣?

⑷ 在這麼美的長廊遊覽,遊人的心情怎樣?

三、 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來我們學習寫萬壽山的這部分內容,請大家默讀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萬壽山的景色的?

2、、誰來讀讀描寫佛香閣和描寫排雲殿的句子?其他同學想想佛香閣和排雲殿有什麼特點?指讀,出示句子,自讀談體會。

3、誰再來帶著感情讀讀這一自然段,讓同學們通過你的朗讀,體會到萬壽山的雄偉壯麗。

4、接下來我們看看作者登上了萬壽山,又看到了怎樣的景象?請大家邊讀邊劃出描寫顏色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作用。

5、這段中還有哪些景物也寫得很美?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過渡: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裡?

2、指讀,思考:作者描寫了哪些景點?重點描寫了哪個景點?

3、那麼十七孔橋有什麼特點呢?你能不能從文中的語句中體會出它的特點?(橋洞多,獅子姿態不一。)

五佈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遊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課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按照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教學難點藉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三)練習按作者的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難點

(一)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二)練習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裡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瞭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用聲韻兩拼法和三拼連續法讀準字音。重點指導“栽、爽、蔥、朱、賞”的讀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用拆合法記“殿、昆、爽、蔥、鬱、堤、雕”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屍體的“屍”;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煌、廊、蔥”的字形。“閣”屬於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煌”屬於左形右聲類,左邊“火”形旁表意,右邊“皇”表聲。“蔥”屬於聲佔一部類,“匆”表聲只佔中間一部分。“廊”屬於外形內聲類。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侷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於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恍、晃”兩個字就不能念成(gu1ng)。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用比較法(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④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漆、朱”的字形。

⑤突出強調“殿、廊、蔥、爽、漆”的字形。“殿”字的左下角是個“共”字;“廊”字“廣”的裡面是“郎”字,右邊是“阝”不要寫成“卩”;“蔥”字中間部分是“匆”字不要少寫一點寫成“勿”;“爽”字的寫法,筆順應是“”要把字寫美觀;“漆”的右下角是“”不要寫成“氽”。

記憶字形時,不一定就是一個生字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可以幾種方法並用。比如“雕”字,我們可以用形近字區別對比的比較法來記字形;也可以用拆合法來記,把“雕”字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周”,右邊是“隹”(zhu9)。學生要能夠根據漢字特點靈活選擇記憶字形的方法。

(3)藉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製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豔、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蔥鬱:青翠茂密。

介紹幾種常用的解詞方法:

1)、直觀、演示法。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而又是學生沒有掌握的,可以用實物、標本、圖片、幻燈等,讓學生直接看到詞所表示的具體事物形象,以獲得清晰的印象。例如“琉璃瓦、橫檻、畫舫”這三個詞語,教師就可以出示幻燈或圖片指給學生看,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遠眺”一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去做,以理解詞義。

2)、形象描繪法。有些形容詞的詞義可以用語言描繪形容詞所表示的情境,啟發學生想象,以達到理解。例如:“金碧輝煌”、“蔥鬱”這兩個詞語就可以用形象描繪法來解釋。

3)、講解詞素法。有些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詞素組成的,講清學生不理解的詞素,把各個詞素的意思合在一起加工整理一下,學生就能理解詞語的意思了。例如:“姿態不一”、“神清氣爽”就可以用這種方法。

4)、舉例說明法。

5)、和同義詞、反義詞比較法。

6)、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7)、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以上是常用的幾種方法,講解一個詞時,不一定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幾種方法並用,會更便於學生準確地掌握詞義。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宮殿 堤岸 掩映 雕刻 長廊 蔥鬱 楊柳 聳立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細細遊賞 隱隱約約

4、聽寫詞語,當堂檢查識字效果。

宮殿 堤岸 雕刻 長廊 蔥鬱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細細遊賞

(五)齊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質疑問難,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決學生中的疑難問題,做到“講其所當講”。

(六)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1、用自然段歸併法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位置相鄰的自然段哪些聯絡比較緊密?(第3、4兩個自然段的聯絡就很緊密。第3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仰望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我們可以把第3、第4自然段合併為一段。這種分段方法叫自然段歸併法。)

(2)利用自然段歸併法給課文分段,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訂正,其分段結果是:一(第1自然段);二(第2自然段);三(第3、4自然段);四(第5自然段);五(第6自然段)。

2、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

(2)看書上的插圖或出示風光圖片從感性上領略頤和園幾處景觀的美景。

(3)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讀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在課文中的作用:這些句子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遊覽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這些句子可以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遊記這類文章的特點是“移步換景”,一般是一處景觀為一段。

(4)劃分段落,標出起止。分段結果:同上。

3、兩種分段方法進行比較:

自然段歸併法適用於任何一篇課文,應用範圍廣,在理解了各個自然段的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運用自然段歸併法比較費時費力;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適用於遊記、參觀訪問記、寫活動的文章,應用範圍較窄,但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

(七)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1、分段的方法步驟:

(1)通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確定分段依據。

(2)細讀每個自然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看課文有沒有可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的標誌。

(3)精讀全文,按照分段的依據,正確標出段落的起止。

2、分段的依據:

(1)按時間順序分段。

(2)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3)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

(4)按不同內容分段。

(5)按組織材料的邏輯關係分段。

①總分式(包括總—分段式;總—分—總段式;分—總段式)

②順承段式

③並列段式

④因果段式

⑤轉折段式

⑥遞進段式

⑦點面段式(先概括後具體的段式)

3、分段的標誌:

(1)以時間詞語為分段標誌。

(2)以地點詞語為分段標誌。

(3)以總起、總結的句段為分段標誌。

(4)以過渡句、段為分段標誌。

教師要依據課文特點適時地教給學生的分段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段能力,不要急於求成。學生要善於抓住課文的特點,找準分段的依據和標誌快速準確地給課文分段,在練習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分段能力。

(八)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組詞。

堤( )閣( )漆( )昆( )殿( )爽( )

提( )各( )膝( )混( )臀( )大( )

栽( )堂( )廊( )

裁( )黨( )郎( )

載( )賞( )朗( )

3、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課後思考·練習中的1、2、3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對照,學習課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頤和園裡長廊、萬壽山佛香閣這幾處景觀的景色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會解答課後思考·練習中的第1、2、3題中的有關問題。

(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第2、4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具體的。

三、教學難點

憑藉課文內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麼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瞭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佔地範圍廣。)

(2)作者有什麼希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遊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遊覽那裡的美景。)

你們想去頤和園嗎?(想。)那好,就讓我們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來遊覽一下頤和園的美景吧!

(二)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2)長廊的特點是什麼?(長,“一眼望不到頭”。)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來說明的?(作者是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分層次寫具體。重點段分層,這是把文章寫具體的常用方法。)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1)分層的提示是: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2)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杆。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麼?(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1)教師在語氣、語句輕重音、停頓等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2)教師範讀,學生模仿。

(3)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朗讀或齊讀。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5、完成課後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1)小題。說出頤和園的長廊是什麼樣的?

(1)明確要求:先說出長廊的整體特點“長”;再分層說出長廊的外部、內部和兩旁各是什麼樣的,並以長廊的內部為主。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雲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麼?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鬱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硃紅的宮牆,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五)完成課後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2)小題:登上萬壽山,呈現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樣的景色?

1、提示說明:作者的觀察點是固定的,在萬壽山上,地點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作者的觀察視角(方向)發生了變化,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這與整篇課文“移步換景”的特點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善於發現這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部分。讓學生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通過對比,在這種比較中更好地來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這個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按照方向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學生可以按照書上的方向順序來說,也可以變化一下方向順序來說。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六)完成課後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2)小題。

1、出示這段話,說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2、說說這段話是抓住什麼來描寫景物的?

3、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訂正,歸納總結:

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綠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好。”“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滑”字與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這是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要邊讀邊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靜的美來。

(七)學生對課文第二、三段這部分內容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八)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2、思考課後思考·練習中還沒有講的問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對照,學習課文第四段,瞭解頤和園裡昆明湖及十七孔橋的景物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會解答課後思考·練習中第1、3題中的有關問題。

(三)指導用“聳立”和“隱隱約約”兩個詞語造句。

(三)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具體的。

三、教學難點

憑藉課文內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裡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並且這麼多獅子姿態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麼?(獅子“姿態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教師在範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3、完成課後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3)小題。

(1)出示句子,讀句子。

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

(2)說說這個句子是抓住什麼來描寫景物的?(這段話抓住了景物“多”的特點來寫具體的。首先是十七孔橋的橋洞多有17個;其次是橋欄杆上的石柱多有上百根;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獅子多。)

(三)指導用“聳立、隱隱約約”兩個詞語造句。

1、找出詞語在課文中的位置,讀其所在的句子,明確課文是怎樣運用的。

2、弄懂詞義: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3、明確詞語的使用範圍。思考:詞語經常在哪些方面?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可以和什麼詞語搭配合理使用?

4、學生能按指定的句式練習。(或者不給出固定的句式。)

例:________聳立在________。________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遠處的________。

5、造出的句子要豐滿,可以填加一些修飾性成分。做到語法完整和語意完整。

例:我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眺望遠處的高樓大廈,因為有霧,所以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大概的輪廓。

6、讀一讀句子,檢查一下有無寫錯的字;用錯的標誌;句子是否通順、完整;能否使人明白;是否合情合理。

(四)默讀課文,體會遊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遊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遊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五)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六)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七)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第下一課。

《頤和園》教學設計10

教材簡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典範。課文共六個自然段。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課文記敘的遊覽順序大體是: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全文蘊含著對建造頤和園的勞動人民的讚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思路

在品讀、欣賞中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瞭解並學習本課按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哪兒嗎?(頤和園)頤和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遊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

(板書:頤和園)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大致瞭解了課文,作者是按什麼順序遊覽頤和園的?畫出二--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你發現了什麼?(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2.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開啟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麼特點?你從哪句話看出的,說一說?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的形狀美,“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像一條長成臥在萬壽山腳下。

(3)長廊上的畫美,“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4)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5)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遊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小結:這一段描寫了長廊的顏色、形狀、畫、花、遊人的心情等幾方面的美,突出了長廊的精緻美觀,以及那些創造者的高超技藝。

4.指導朗讀。

(1)誰願意帶領大家去遊覽一下著名的長廊,通過你的朗讀,讓同學們體會到長廊的美。

(2)教師評議,再指名朗讀,找同學評議。

三、學習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裡?(萬壽山)

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麼?請同學看圖回答。

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你從哪些詞或句子感受到的?

(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雲殿金碧輝煌。)

2.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萬壽山的這種美?(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

(1)“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2)“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滑”可以換成“劃”嗎?為什麼?

3.指導朗讀

(3)指導朗讀。注意重點詞要讀出重音。例如“大半”、“靜”、“綠”、“一點兒”等。

3.小結:這一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裡?

四、自學第四段。

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說一說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1.同學自由討論。

2.指名發言,檢查自學情況,其他組的同學補充發言。

3.每組選出代表讀課文,比一比,那一組讀得好。

4。拓展練習:說說石獅子有的在( ),像在( )。

5.教師小結:這一段寫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的風景畫。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

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五、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1、當小導遊介紹你喜歡的一處景點。

2、作者按遊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3、。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你知道遊覽景點的文章應怎樣寫了嗎?(按順序、抓特點、突出重點)

六、佈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遊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教學設計11

【情景說明】

《頤和園》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五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共三篇課文,兩篇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一篇略讀課文《秦兵馬俑》,介紹的都是我國的“世界遺產”。《頤和園》這篇課文描述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 的興趣。

4、學習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法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準備】

教材中配有三幅圖片,分別是長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橋,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教師在課前可讓學生查詢更多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對頤和園有更深刻的瞭解,並在學文過程中適時展示收集的資料,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自學課文,質疑問難。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領略美景,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為了保護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觀評為“世界遺產”,編成《世界遺產名錄》。我國已有多處景觀名列其中。

播放cai課件:

《世界遺產名錄》一書,翻開扉頁,上面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文化景觀”。

今天,我們再去領略我國另一處景觀——頤和園的風光。

板書課題:

頤和園

二、交流蒐集到的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

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頤和園的有關資料。請你介紹和展示收集的資料或圖片。

三、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之處多讀幾遍,並做上記號。

2、同桌分段對讀課文,互相檢查,互相幫助。

四、檢查學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糾正字音。並做簡要評價。

2、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遊覽順序:

師:讀了課文,你已經瞭解了什麼?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可相機出示文中三幅插圖:長廊、佛香閣和二七孔橋。)

師: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來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引導學生找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理清課文條理。)

(cai課件出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遊覽路線。)

師:請同學們讀讀大螢幕上的句子,注意句中記敘遊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遊覽觀景,過渡連線的表達方式。

3、cai展現頤和園地形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遊覽順序的記憶。

五、佈置練習

自己最喜歡文中哪一處景點?把相應的段落多讀幾遍,想象文中描繪的美景。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舊知

課文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主要介紹了頤和園的哪幾個景點?

板書:

長廊 佛香閣 昆明湖 十七孔橋

二、精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想想頤和園裡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寫該處景物的段落多讀幾遍,說說這處景物有什麼特點?

2、學生小組間交流學習情況:

教師巡視,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師:頤和園裡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並說說為什麼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學生可能會抓住重點段(課文的2~5自然段)來談體會:

⑴ 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

描寫長廊的長,橫檻上的五彩畫沒有哪兩處是相同的,長廊兩旁花木成蔭。

① cai出示句子: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 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② 學生讀後談理解:

讀了這幾句話,你感覺長廊這個景點有什麼特點?

(長廊“長”的特點可與“教室”的長做個比較來感受長廊的長。)

③ 出示長廊圖片:

欣賞長廊,感受長廊的長、美。

④ 指導朗讀:

長廊真是長呀,橫檻上面幾千幅畫又各不相同,畫家真偉大呀!請同學們感情朗讀這幾句話。

⑤ 請同學們仿照這幾句話來說說教室走廊的特點,如:

走廊地面的水磨石被同學們拖得發白發亮,一側的水泥柱子非常堅固,不鏽鋼欄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⑵ 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描寫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

① cai出示句子:

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② 指名讀句子,談體會:

我讀後感覺佛香閣閃閃發光,排雲殿金碧輝煌。

③ 師指導寫法:

比起“長廊”,“佛香閣、排雲殿”兩處景點所花的筆墨非常少,是略寫。

④ 出示“佛香閣”插圖:

齊讀大螢幕上的句子。邊讀邊觀插圖,感覺佛香閣、排雲殿的雄偉。

⑶ 抓重點,體悟第四自然段:

① cai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② 學生讀後談感受:

昆明湖非常平靜,非常綠。昆明湖湖面像鏡子一樣光滑。……

③ 點明比喻句: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比喻形象、具體。

④ 師:“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句話更強調了湖面的平靜。句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形象?為什麼?

(體會“滑”字用得準確、形象,與“劃”字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

⑤ 啟發想象:

作者注意觀察,又發揮想象,把昆明湖的靜與綠寫活了。由昆明湖的“靜”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靜”的句子?

(課文《我們的民族國小》中“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⑥ 欣賞美景,感情朗讀。

⑷ 賞讀第五自然段:

① cai出示句子:

“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② 學生讀後談體會:

這段話詳細描寫了昆明湖的美景,有長長的堤岸,有不同式樣的石橋,有湖心小島。主要寫了湖中十七孔橋。

③ 教師總結:

這段話詳細描寫了昆明湖的美景,是詳寫。

④ cai播放昆明湖的美景,並配音朗讀出示的語句。

⑤ 學生感情朗讀該段,想象美景。

三、總結全文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作者按遊覽的順序向我們描繪了長廊的長、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昆明湖的靜、綠和十七孔橋上的石獅子姿態不一,形象而生動。

四、課後小練筆

學習了《頤和園》移步換景的寫法,課後同學們記一次遊覽活動。注意按一定順序描寫,抓住特點描寫。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前,我自己通過網路蒐集了大量文字、音像資料,精心設計了教學結構,整合了許多文字、音像資料。課堂活動中,學生在閱讀文字、想像畫面的同時,欣賞頤和園的真實景象,既豐富了視野,又增添了熱愛頤和園的情感。特別是頤和園的地形圖的再現,讓我們這些遠離北京的孩子能深刻記憶遊覽頤和園的路線。

學生在學習本課後,能按一定的順序記敘自己的遊覽經歷。有的學生按照遊覽順序記敘了參觀校園的過程:“一進大門,就看見一條筆直的水泥路通向教學樓。水泥路兩旁……穿過教學樓走廊,順著又寬又幹淨的樓梯,扶著光亮的扶手,上了二樓就來到我們的教室……”學生仿照課文第二至五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句話,清楚地交代了自己的參觀經過。

【專家點評】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頤和園》一課結構清晰,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的每段開頭第一句話很明顯地交代了作者的遊覽順序。該教學設計藉助多媒體再現真實景象、展現課文重點語句,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交流的過程中拓展了文字,豐富了學生語言。比如:學生不僅收集到關於頤和園的歷史資料,還收集到文中各景點的具體文字介紹及優美圖片,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語言表達流暢,用詞恰到好處,充分調動了學生動手收集資料的能力和整理、表述語言的能力。注重啟發想象,學生由昆明湖的靜想到了《我們的民族國小》中學生讀書時窗外的靜,學生從書中跳到書外,展示了學生對以往所學知識的回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熱情。注重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學習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的寫法,並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完成“課後小練筆”,做到了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頤和園》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課後兩個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2、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3、掌握背誦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煥發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

目標1。

學習難點:

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同制定目標。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課文的生字詞的讀音,理解了課後的第①個問題,用“聳立”造了句,練習背誦了第二自然段。這一節我們繼續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學完,請同學們看看課後要求,想想還有哪些任務需要完成的。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導歸納。)

2.出示目標樹,並板貼。

⑴能回答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⑵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⑶掌握背誦的方法。

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前提測評

哪位同學還記得我們用什麼方法學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貼在目標樹的樹根部:學習方法:

⑴明地點。

⑵看景色。

⑶理解欣賞。

三、導學達標

(一)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

1.聽課文錄音。

練習:

①用“——”畫出地點變換的句子。

②用“~~”畫出登上石壽山,眼前呈現怎樣的景色的句子。

2.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訂正,並板書:

宮牆、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3.出示句子,並理解欣賞。

“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指名讀。

出示從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視訊、圖片。

體會顏色美:

A、蔥鬱的樹叢是什麼顏色?(一片綠色)

B、一片綠色中出現了什麼顏色?(黃色、綠色、硃紅色)

體會形態美:

A、掩映是什麼意思?

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襯托。

C、指導看圖:什麼和什麼相互掩映?

指導朗讀。要求掌握好:掩映、黃的、綠的、硃紅的這幾個詞的語速和語調,把綠樹與宮殿互相遮掩相互襯托的顏色美、形態美讀出來。

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指點名讀。

出示昆明湖的視訊、圖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麼?(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麼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麼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為什麼課文寫遊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滑——遊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指導朗讀:要求讀得舒緩,讓人感到昆明湖的靜。

出示: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遠眺是什麼意思?(遠眺——往遠處看的意思。)

隱隱約約是什麼意思?(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隱隱約約”和“遠眺”有什麼關係?

隱隱約約與遠眺有因果關係。因為遠眺,所以遠處的景物只能看得隱隱約約,作者用詞注意前後的照應,用詞是多麼準確啊!

齊讀句子。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匯入: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第五自然段。

出示練習:

用“”畫出作者遊覽地點變換的句子。

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

十七孔橋是什麼樣的?請用“~”畫出有關句子。

自由朗讀,同位討論共同完成練習。

提問檢查: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板書: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出示句子: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齊讀

出示投影十七孔橋的視訊、圖片。

這個句子介紹了十七孔橋的什麼特點?

(橋洞多、石柱多、獅子多)

思想教育: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指導朗讀:讀出民族自豪感。板貼: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齊讀。

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總結全文,與開頭照應)

充分利用板書,總結全文,給全文分段。

全文有幾個自然段?

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作者主要遊覽了幾處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紹同一地方的景物?

課文應分幾自然段,怎樣分段?請同學們按作者的遊覽順序用“‖”給課文分段。

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四小組討論。

四、達標測評

(一)用“隱隱約約”造句。

1.理解詞語: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2.齊讀課文例句。

3.補充句子完整。

①我站在白雲山向西遠眺,隱隱約約可以看。

②初冬的早晨,晨霧迷漫,我走在上學的路上,隱隱約約。

③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我站在陽臺上,隱隱約約看見。

④清晨,我走在林間的小路上,隱隱約約聽到樹叢中。

4、小結哪幾種情況下用“隱隱約約”一詞。

看遠處的景物。

煙霧影響視線。

光線不足的情況下。

從遠處傳來的聲音或傳來的聲音很微弱。

5、口頭造句。

(二)指導背誦方法。

我們用什麼方法背誦第二自然段?

板貼在目標樹根部分:理清順序,分層記憶。

第四自然段有幾句話,可分層進行記憶。

根據回答歸納,第四自然段有五句話,可分四層記憶:

第1句:交待地點,總概括。

第2句:向下望。

第3、4句:向前望。

第5句:向東遠眺。

自由分層練習背誦。

五、小結學習情況,佈置作業。

在造句本上,用“隱隱約約“造句。

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頤和園》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讀及會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敘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頤和園的美,培養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

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學習完位於北京的長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位於北京的一處被錄入世界遺產的景觀。同學們知道現存的三大皇家園林是哪三大嗎?北京西郊的頤和園和圓明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現在大家來看看這幅景區地圖,你們知道這是哪嗎?我們今天學習《頤和園》。

板書:18、頤和園(邊寫邊說頤字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認讀

自由朗讀,開火車,再全班齊讀。

(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了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多音字是哪一個啊?)

老師黑板展示易錯字。

2.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

(1)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幾處美景,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有關作者遊園路線的詞語。)按照什麼遊覽順序寫的?

(3)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依據是什麼?並說說每一部分的意思。

(遊覽先後順序,總分總結構)

作者向我們主要介紹了哪幾處美景?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文章是按照什麼瀏覽順序記敘的?

三、文段分析

1.找出課文中有關作者遊園路線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什麼作用啊?將每個轉換的景點,段與段形成一個過渡連線。所以,這些句子是什麼句呢?過渡句。有什麼作用?承上啟下。

2.作者先遊覽了哪一個景點?長廊。全班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長廊有什麼特點?

(1)長廊長,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這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列數字。 用具體翔實的資料來表現長廊“長”“間數多”的特點。

(2)畫多,漂亮,美麗。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你們從“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中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呢?上一課學習長城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修築長城時,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那麼,你們從這裡感受到了什麼? 智慧。

(3)長廊兩旁給你怎樣的感受? 自然美景。風景美。

全班齊讀,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那麼,作者是怎樣介紹長廊的呢?

從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3.走完長廊,作者還去到哪些地方呢?

讀一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我們先看第三自然段,誰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點?

萬壽山上的景物:佛香閣、排雲殿。

介紹完佛香閣、排雲殿,作者向我們介紹了?

萬壽山前的昆明湖

最後呢?從萬壽山下來,我們跟隨著作者看到了什麼景物?

昆明湖的長堤、湖心島和十七孔橋。

同學們知道了這些景點了,你們有沒有對哪些景物是特別喜歡的。

現在:

自學要求:

1.選擇最喜歡的景物,把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用“_______”劃出來。

2.劃完後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3.想想景物有什麼特點。

彙報要求: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景物;

2.讀一讀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

3.講一講景物有什麼特點。

現在,我們一起來到了萬壽山的佛香閣,有誰喜歡佛香閣的,請舉手。

(學生彙報) 外形精美。高。

只回答了高:佛香閣僅僅給你們的感覺是高嗎?佛香閣的外形是怎樣的啊,黃色的琉璃瓦又如何?說了外形的精美,皇家建築的巨集偉氣勢。

只回答了外形:老師給你們提示:從“聳”字感受到佛香閣的什麼?高。

走完了佛香閣,我們來到了排雲殿,有哪些同學是喜歡排雲殿的呀?

(學生彙報)雄偉壯觀。“一排排金碧輝煌”。

那麼,這一段作者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觀察點是什麼?

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壯觀景象。

離開了排雲殿,我們站在佛香閣前面向下看,正前方看到了什麼?喜歡昆明湖的同學又在哪裡呢?

(學生彙報)靜、綠。

還有哪裡寫出了昆明湖的“靜”?

我們看一下這句的“滑”字,如果老師將“滑”改為這個“劃”字好不好呢?為什麼?

為什麼第一個“滑”字會顯得更靜?滑,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這樣的滑,湖面的波紋痕跡會很大嗎?

如果用“劃”,你們想一想,划船的時候,船槳使水蕩起波紋,這種時候你們會覺得湖面是靜的嗎?

所以,這個“滑”字,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作者又是怎樣介紹景色的呢?

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哪裡呀?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我們繼續跟隨作者的腳步,離開了美麗的昆明湖,我們看到了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誰喜歡十七孔橋的呢?(學生彙報)

哪裡看出了獅子姿態不一?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你們從這裡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 智慧。

四、佈置作業

1.陽光評價2.小練筆

3.家聽、抄詞、拼音

五、板書

長廊(內-外)

頤和園 萬壽山(下-上,上-下) 頤和園

(又大又美) 昆明湖(遠-近) 美景說不盡

《頤和園》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生字。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背誦第7自然段。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以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1、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2、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課時安排:2 課時

第1 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生字。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體會同為遊記但《記》與《頤和園》的寫作順序不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學生在頤和園中照的照片,說一說你們去過頤和園中的哪些景點。

新授

(一)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本課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

兩個同學互相讀這些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2.生字從課文中走了出來,出示會認的生字,你們認識嗎?

找同學讀

全班齊讀

回憶課文中所組的詞語

全班齊讀詞語

3.出示會寫的生字

分成小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這些生字註上拼音

小組內讀這些生字,把字音讀正確

讀課文中的詞語

4.記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寫錯的地方

同學互相交流

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漂亮

自己練寫生字

全班進行交流

5.這些生字你們都認識了,能把課文讀得更加熟練嗎?

自己練習朗讀課文

請同學讀課文

全班齊讀課文

6.課文中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還不理解,畫下來

查閱漢語詞典,掌握詞語的意思

請同學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說一說他們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什麼?把每一個自然段的內容進行批註

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訂正

再讀全文,思考《記》與《頤和園》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小組內交流,請同學發言。

2.你們在讀書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提出來。

認為能夠解決的同學之間相互解決

最後提出解決不了的

三、鞏固

朗讀課文

作業

1.讀課文

2.寫生字詞語

作業

收集有關的資料

課後小結:幫助學生比較了《記》與《頤和園》的寫法的不同,並且進行了分段,還給學生補充了一篇按照遊覽順序記敘《頤和園》的例文,學生更是對寫作的順序一目瞭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背誦第7自然段。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以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1、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2、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她,構思巧妙,建築精緻,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細細遊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二、新授

1.認真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思考:這段寫了哪裡?景物有什麼特點?

自由選擇最喜歡的一處景點,結合課外資料,變文中語句為自己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要求突出景物的特點;語言簡練。

2.學習並背誦第7自然段。

自由默讀,思考:這段是圍繞著哪一句話寫的?介紹了哪些景點?各有什麼特點?

放到全文中體會與其他景點的描寫有什麼不同?

師引讀,生接讀,引導背誦,體會特點。

獨立背誦。

3.出示兩個句子比較,體會逗號和句號的用法不同。

幫助學生進行總結用法的不同,練習朗讀這樣的句子

三、鞏固

以競賽的形式訓練詞語積累。

課後小結:文章語言優美,內容十分容易理解,因此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請學生多讀書的方面上,採用了品讀,學生在反覆的讀書中,能夠感受景色的壯麗與優美。

《頤和園》教學設計15

教材簡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典範。課文共六個自然段。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課文記敘的遊覽順序大體是: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全文蘊含著對建造頤和園的勞動人民的讚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思路

在品讀、欣賞中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瞭解並學習本課按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情感目標: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匯入。

1.頤和園在什麼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準平舌音。

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遊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麼?

2.學生自學。

3.師生交流。

4.討論分段,並指導概括段意。

明確: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哪兒嗎?(頤和園)誰去過頤和園,頤和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遊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

(板書:頤和園)

二、講讀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遊覽頤和園的?(填空練習)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 )。走完長廊,就到了(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 )。”

明確: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開啟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麼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的形狀美,“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像一條長成臥在萬壽山腳下。

(3)長廊上的畫美,“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4)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5)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遊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小結:這一段描寫了長廊的顏色、形狀、畫、花、遊人的心情等幾方面的美,突出了長廊的精緻美觀,以及那些創造者的高超技藝。

4.指導朗讀。

(1)誰願意帶領大家去遊覽一下著名的長廊,通過你的朗讀,讓同學們體會到長廊的美。

(2)教師評議,再指名朗讀,找同學評議。

三、講讀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裡?

明確:萬壽山

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麼?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佛香閣、排雲殿

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雲殿金碧輝煌。

(1)“聳立”指高高的直立,這個詞說明了佛香閣巍峨雄偉。

(2)“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亮”表現了佛香閣的建造氣勢恢弘。

(3)“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體現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說明排雲殿很多,“金碧輝煌”指宮殿十分雄偉,像一朵朵金光閃閃的雲排列在佛香閣下面。

2.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萬壽山的這種美?

明確:第四自然段

請同學們默讀這一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1)“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這裡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為作者的觀察點是在佛香閣前面,所以後山的景色看不到。

(2)“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很高,從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綠樹中的屋頂和紅紅的宮牆。

(3)“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這句話也體了萬壽山的高大,向前望,美麗寬闊的昆明湖變成了一面鏡子,一塊碧玉。

(4)“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由於山高離得很遠,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靜靜的湖面上淺淺的波紋。

(5)“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這一句更加說明了萬壽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見城裡的景物。

3.指導朗讀

(1)指名讀,注意重點詞要讀出重音。例如“大半”、“靜”、“綠”、“一點兒”等。

(2)教師評議,找學生練習讀。

(3)齊讀第三段,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4.小結:這一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裡?

四、自學第四段。

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說一說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1.同學自由討論。

2.指名發言,檢查自學情況,其他組的同學補充發言。

3.每組選出代表讀課文,比一比,那一組讀得好。

4.教師小結:這一段寫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的風景畫。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

明確: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5.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作者按遊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佈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遊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