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來源:才華庫 7.92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雪》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雪》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江雪》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色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會學習古詩的方法。

3.會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古詩的方法步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冬天來到了,慈祥的冬爺爺又快給咱們送禮物來了。他的禮物十分神奇,會使光禿禿的枝條一夜間開滿美麗的白花,會使綠油油的麥苗一夜間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同學們說這禮物是什麼呢?(生答)咱們是中原的孩子,見慣了平原的雪景,那麼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江上雪景的古詩--《江雪》。(板書)

二、初讀課文,正音辨字。

1.學生輕聲自由讀全詩,再指名讀,齊讀全詩。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釣魚 孤獨)

讓學生舉例加點字與何字相似。(衰鉤狐)

三、學生析題,教師簡介作者。

1.《江雪》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認為這首詩該寫什麼內容?

2.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這是他被貶官之後所寫的一封來信。他對江上雪景的描繪是不是和我們談的一致呢?下面我們就學習這首詩。

四、精讀,理解詩句。

出示詩句卡片(千、張)邊貼邊讀。(領讀——自由讀)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學生齊讀此句,逐句理解,試譯全句,可自學可討論。

(2)檢查自學效果,學生訂正補充。

千山是什麼意思?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絕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 鳥飛絕的意思是什麼?

指名意譯此句的前半句。

徑是什麼意思? 你是從何處知道這個字的意思的?萬字是否就是一萬呢?

人蹤什麼意思? 滅什麼意思?選義項(消滅、熄滅、消失)。

指名意譯此句的後半句。

(3)讓學生思考品味:該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冷清、寂靜、淒涼的畫面,)

讓學生讀、思、議,教師啟發學生想象品味。

(4)指導朗讀。(由畫面、感情啟發到語氣、語速、停頓、重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5)過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為描寫物件的景物有千千萬萬,作者只是抓住了兩個典型的環境進行描寫(千山、萬徑),因為山林是平日鳥兒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現在連山林中都沒飛鳥,連路上都沒有行人,你說這天氣怎麼樣?這樣的天氣環境給人一種寂靜、冷清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沒有人呢?請自學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學)

(6)⑥檢查自學效果。

學生齊讀此句,逐一提問對以下宇詞的理解。

孤、舟、翁、獨。學生如果回答正確,則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啟發其他學生知識的遷移。

難點理解:釣寒江雪是什麼意思?有人釣雪麼?從而讓學生理解雪置於句尾原因;A.為了押韻,B.突出環境惡劣,C.點題。

(7)指名意譯第二句,學生互相糾正補充,教師最後總結。

(8)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第二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老翁孤舟獨釣的圖景)

(9)指導朗讀。(除語氣、語速、停頓、重音外,寒字的顫音要讀出來,以符合其淒涼、冷落的感情,師示範)

孤舟/蓑笠/翁,獨釣/塞江/雪。

再讓學生反覆朗讀全詩,以體會感情。

五、品讀,體會詩句深意。

1.啟發學生再次品讀想象這首詩的第一句所描繪的畫面,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由人鳥絕跡可以想象環境的寂靜,給人的感受是清冷、淒涼)啟發學生再晶讀咀嚼第二句詩,在人鳥絕跡的環境中,在雪花紛飛的寒冷江面上,一個孤獨的老人獨自垂釣的畫面,又給人以怎樣的感受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覺得這位老人有著怎樣的精神品質?(讓學生讀、思、議、發言)

其間可啟發學生求異思維:

(1)在寂靜清冷的環境中獨自垂釣可見其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2)在這樣寒冷、靜寂的大江上卻能獨自垂釣,也可以看出這位老人堅強不屈的性格,透出絲絲生氣。詩言志,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樂範讀,生閉目想象畫面,再次體會詩的意境。

3.出示幻燈片(2)(本詩畫面)。生口述畫面內容,意譯全詩(語言訓練)。再指導背誦,默寫全詩。

六、總結學法。

讓學生回憶後回答學習《江雪》的過程,再出示幻燈片(3):

A. 解題,瞭解作者。

B.朗讀,弄準字音。

C.講析,試述句意。

D.晶讀,體會詩境。

E.賞讀,背默全詩。

七、默寫《江雪》一詩。

《江雪》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古詩《江雪》,並能用自己的話語來說說這首古詩的意思。

2、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柳宗元(唐代)學生補充作者的簡介。

二、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1、千山:周圍的群山。絕:斷絕

詩意:許多山嶺看不到一隻飛鳥。

2、萬徑:數量很多的道路。蹤:腳印。滅:消滅,消失(沒有了)

詩意:條條道路上都不見人走動留下的腳印。

3、孤舟:孤單單的一條小船。蓑笠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

詩意:孤單單的小船上,有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漁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詩意:獨自一人冒著滿天飛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四、說古詩,讀古詩,背古詩。

五、聯絡實際,發揮想象

六、整首古詩給人一種什麼感覺?

學生交流(淒冷、孤傲)

七、學生質疑:解決問題

八、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九、作業

《江雪》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擴大閱讀量,打造人文課堂。

 【設計特色】

在關鍵處提問,觸動學生情感的需要。

【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古詩。

2. 體會詩人孤獨、苦悶、彷徨而又頑強不屈的精神。

教學重點:意境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 課前鋪墊,匯入課題。

1. 說幾個表示冬天的成語

2. 揭題,並說說詩題《江雪》的意思。

二、 初讀課文,瞭解概況。

1. 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麼寫的。

2. 把課文讀正確(這裡應該進行多種形式的讀,多讀,大面積的檢查。)

3. 猜猜課文大概寫了些什麼?(用一個“猜”字能減輕學生的`心裡壓力,發言的同學就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三、 教給方法,自主學習。

1. 仔細觀察,今天學的古詩與以往學的在內容的編排上有何不同?

2. 板書“註釋”。利用註釋幫助理解古詩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今天就請大家用這種方法自己去學懂古詩。(五年級的課文中第一次對古詩作出註釋,讓學生根據註釋學習古詩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方法。)

3. 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四、 集體交流,適時點撥。

(一)理解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 “千山、萬徑”難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萬條路嗎?

2. 這裡的“千山、萬徑”並非確數,乃是概述連綿不斷的群山和許許多多的路。“千”和“萬”在數學上都是很大的數,在文學上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用“千()萬()”說幾個成語?(既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又進行了詞語的積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 寫景是為了抒情,抒什麼情?讀讀後兩句。

2. 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 老漁翁獨對寒意襲人的江流,冒著風雪垂釣。你感受到了什麼?

4. 這短短的二十個字中,字字都浸透著詩人難言的孤獨。找出表示數量的4個詞。師板書:千萬孤獨。

(三)瞭解背景,體會意境。

1. 讀到這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詩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獨自一人在江面上釣魚?)

2. 瞭解詩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順宗永貞年間,柳宗元協同王叔文進行積極的政治革新,慘遭失敗。王叔文被殺,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被貶為邊遠地區的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馬案”。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在永州整整度過了十個顛沛流離的春秋。政治上,他處處遭到黑暗腐敗朝廷的打擊、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淪落天涯,杳無音訊。

面對此情此景,詩人寫成了千古絕唱《江雪》。

3. 瞭解了這些,你認為老漁翁真的在釣魚嗎?

五、 課外延伸。

唐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詩人常常藉助景物真實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立體側面。我們再來欣賞幾首唐詩。

(一)《漁歌子》

1. 這首詩是作者厭惡了官場汙濁的生活,而寧願過那種“不須歸”的隱居生活。

2. 自己根據註釋,讀懂這首詩。

3. 背誦古詩。

(二)《楓橋夜泊》

1. 根據註釋自己讀讀這首詩。

2. 猜猜看,寫這首詩時,作者的心情如何?

3. 背誦古詩。

六、 總結。

【教後感悟】

優秀的古詩文不僅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筆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瑰寶。之所以綿延數千年而不絕,正是因為她們凝結著作者個人的魅力、氣質、靈魂,是情感的真實流露。因此,在教學古詩時,除了讓學生理解詩文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關注背後的人文因素,這樣,短短的幾十個字,才會有血有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