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八篇

來源:才華庫 1.49W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84—86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探索並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程。

【教學關鍵】:

讓學生經歷操作、合作交流、歸納發現和抽象公式的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紙片各一個,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各三組、剪刀等。

【學具準備】:

每組同學準備兩個完全一樣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欣賞畫面,匯入新課。

展示圖片,讓學生找自己會算面積的圖形,並說出計算公式。教師提問:你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嗎?好,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關於三角形,你學過哪些有關的知識。學生回答,師展示。

二、分組操作和討論,填寫實驗報告單。

(一)

1、上節課,我們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圖形來求面積呢?

2、請同學們拿出你們課前準備的完全一樣的兩個銳角三角形、兩個直角三角形、兩個鈍角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3、按照你的想法,和小組內同學一起拼一拼,剪一剪,看一看,可以把三角形轉化成哪些我們會求面積的圖形。

4、學生小組合作,拼剪圖形。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拼剪。

5、各小組填寫發現報告單,填寫我們是用()拼或剪成了()。

6、小組彙報擺出的結果:

7、組織學生討論。

第一種: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所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第二種: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

那麼,我們的平行四邊形跟三角形有沒有關係呢?

引導學生思考:

①兩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②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之間有什麼聯絡?

③三角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

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那麼,我們剛剛得出的結論還可以怎樣寫?(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二)、課件演示:用旋轉平移的方法將三角形轉化成各種已學過的圖形。

(三)、歸納公式

1、(螢幕顯示提綱)學生根據實驗報告回答。

A、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B、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

C、你能根據實驗結果,寫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積,用α和h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麼你能用字母寫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S=ah÷2

3、進行愛國教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一起動手推匯出來的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現了,

請看螢幕。(多媒體出示P85頁的你知道嗎?),學生閱讀後,彙報知道了什麼。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3)三角形面積是S=ah。()

2、課件出示例2

紅領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師:請同學們算一算。(一生板演)集體訂正。

你認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什麼地方容易出錯?(強調“÷2”這一關鍵環節)

3、完成做一做。

4、聯絡生活,做課本86頁的練習第1題。課件出示下圖:

師:你認識這些道路交通警示標誌嗎?知道它們的具體含義嗎?交通標誌對於維護交通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請大家算一算,這個標誌牌的面積大約是多少?(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接著讓學生口頭列算式,不用計算。)

5、拓展題。

四、作業:

P86—3、4

五、回顧總結,深化提高: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今天我們分小組通過動手操作,相互討論、交流,用擺拼等方法將三角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推匯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種“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能幫助我們找到探究問題的方向,相信同學們今後能應用這一數學方法探究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但請大家仔細想想,這節課,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六、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角形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三角形面積=底×高÷2

三角形面積=底×高÷2

S=ah÷2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 學科領域

本教學設計方案所適用的學科領域是:語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術、音樂,突出主要學科語文。

二、 學習目標任務

1、 情感目標

(1)、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認知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 瞭解五彩池神奇、美麗的特點。

(3) 瞭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養唯物主義精神。

2、 技能目標

(1) 培養學生分析、感悟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2) 熟悉電腦網路操作,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資訊處理能力和團結協作、自我表現的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三、 學習難點分析

1、 瞭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2、 理解最後一自然段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 設計思想:

在網路環境下進行個別化教學,讓學生運用網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興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等。

五、 設計思路:

1. 情景揭題,資料收集。(激發學習興趣)

2、討論交流,質疑問難.(培養質疑能力)

3、 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培養閱讀分析、語言積累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交流評價,獲得真知。(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5、拓展學習,昇華感情。(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知識積累能力和資訊處理能力)

6、練習鞏固,大膽創新。(培養自我表現能力和創新能力)

7、作品展示,體會成功。(培養賞析、評價能力)

8、總結評價,談談感受。(培養自我總結、自我評價能力)

六、課件設計思路

1、學習區

(1)、知識窗(有豐富的圖片、文字、視訊、動畫、錄音等與課文相吻合的靜動態資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A、:五彩池的音像畫面。B、媒體顯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體顯示視訊“寶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種形狀,近景、遠景、全景、特寫。D、媒體顯示:各種形狀的水池。E、媒體顯示:視訊“五彩池”,徜徉在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聽著美妙的音樂讓我們美美地讀好課文,再來一起欣賞美麗的畫卷。F、媒體顯示:“流動的水池”:明明是清水,為什麼在水池裡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G、媒體顯示:高低不平的石筍、細膩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的景象。H、視訊“三稜鏡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講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國地圖,九寨黃龍的地理、環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歷史地位和景區介紹以及

風土人情、民間傳說;五彩池的景區介紹以及在旅遊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讀音、書寫筆順、部首、近反義詞、同音詞、組詞,以及相關成語等資料。學生在自學生字時,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資訊,進行自學。)資料來源於第七冊教參書及《字詞句段篇》

(3)、小導師(對課文的重點段句進行導學。,幫助學生進行深入探究。)

3、 展示區(網上學生作品)

4、 賞析區A、寫景美文集錦B、有關九寨黃龍的美術、攝影、音樂作品。C、九寨、黃龍、五彩池的圖文介紹。D、九寨、黃龍的導遊圖。

5、網上探索區(給學生提供相關網站)

七、學習過程

(一)、 情景揭題,資料收集

1、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課件播放五彩池 風光,師指引學生細看池水的斑斕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狀,揭示課題,讓學生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地方?它為什麼這樣美麗,這樣神奇? (課件:五彩池的音像畫面。)

2、那就讓我們通過生活,通過網路走進五彩池,去收集有關五彩池的資料吧。分析:自學能力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是觀察、理解、綜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統一表現。學生在預習、自學中確定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養成良好自學習慣,而學校開發的網路平臺為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質疑提供了極大方便。預習的目的是瞭解學習內容。但切實達到“先學再教”則應首先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困難和盲目性。教師精心設計自學提綱,有助於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學。這樣為理解領悟課文較深刻的內容奠定了基礎。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先學後教的模式在網路環境中充分得到體現。網路平臺已成為課上、課下學生學習的夥伴。

(二)、討論交流,質疑問難

分析:在學生收集到充分的資料以後,我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激動與自信,於是我們組織他們進行交流討論。只見他們就像一個個小專家,利用多媒體平臺,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們或侃侃而談,或爭得面紅耳赤,或洗耳恭聽,或靜靜欣賞。我們驚歎於他們的博學,同時也驚歎於現代資訊科技對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學習(讓學生在集體環境下充分利用網路環境自主學習,探究解決問題。可網上交流、小組協作等方式。)

1、課文圍繞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板書:數量、形狀、顏色、成因)

2、檢查交流預習情況。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找出容易出錯的字,查閱小字典,幫助記憶。

(2)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並說說自己瞭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學能力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是觀察、理解、綜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統一表現。學生在預習、自學中確定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養成良好自學習慣,而學校開發的網路平臺為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質疑提供了極大方便。預習的目的是瞭解學習內容。但切實達到“先學再教”則應首先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困難和盲目性。教師精心設計自學提綱,有助於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學。這樣為理解領悟課文較深刻的內容奠定了基礎。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先學後教的模式在網路環境中充分得到體現。網路平臺已成為課上、課下學生學習的夥伴。

(四)、交流評價,獲得真知

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體會到了什麼?並用朗讀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2、學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體會到:水池很多。從哪裡體會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體顯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據資料統計藏龍山上的水池有400多個。把水池多的意思讀出來。齊讀句子。水池真多,還有誰來交流?

(2)理解句子B:“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象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體會到:水池很美。請學生聽師範,讀邊聽邊想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

生:看到了寶石。媒體顯示視訊“寶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種形狀,近景、遠景、全景、特寫。

師:寶石很美,晶瑩剔透。藏龍山上的水池就像寶石一樣,鋪展在綠地毯上,在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把水池的美讀出來。女同學齊讀句子。水池除了美,還怎麼樣?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

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體會到:水池很好玩。媒體顯示:大小深淺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讀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學齊讀。

(4)理解句子D“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體會到:水池的形狀很多,各種各樣。師:那省略號說明什麼?

生:還有很多形狀,作者沒有都寫出來。媒體顯示:各種形狀的水池。請同學發揮想象力,想想還有哪些形狀的?學生交流。

師:作者運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現給了我們,我們能通過朗讀把它表達出來嗎?齊讀句子。

3、小結:這一自然段作者通過數量、形狀寫出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媒體顯示:視訊“五彩池”徜徉在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聽著美妙的音樂讓我們美美地讀好課文,再來一下欣賞美麗的畫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讓我驚奇。

4、默讀課文第三段,找找課文中用了幾個“卻”字,去掉這些“卻”字再讀讀,看看能體會到什麼?學生交流。媒體顯示:有著各種顏色的水池師生對讀,再次感悟。(顏色的神奇)小組賽讀。指導朗讀。師:五彩池僅僅是五種顏色嗎?請同學換個詞語說說。換詞練習。

分析:重點深究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是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過程。教學中,我們充分網路的優勢,利用創設的情境,扶放並行,引導學習探究,給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做”的機會,精心設計,突破重點難點。兒童學習的過程是認識能力日益提高的過程。遵循兒童的學習思路來組織教材,突破重點,應選擇好適當的方式,組織新的結構型別。如學生自讀二自然段後,教師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進行朗讀體會,通過讀書、探討、查資料,領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淺不同,像寶石一樣美。當教師顯示五彩池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時,學生的發表慾特強,他們說,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燃燒的楓葉,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說話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媒體顯示:“流動的水池”:明明是清水,為什麼在水池裡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請同學讀讀課文,開啟知識庫找找有關的資料,同桌的同學共同探討其中的奧祕。小組交流。

小結成因:(1)池底長著許多石筍,高低不平。媒體顯示:高低不平的石筍。

(2)石筍表面凝結著一層細膩透明的石粉,陽光透過池水,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媒體顯示:視訊“三稜鏡演示光的色散”講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陽光特別強烈,被石筍折射成各種色彩。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計題目:《美麗的摺紙》

摺紙是一種材料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手工創造勞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貼上、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製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服裝,建築,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想象、創造等多種能力。由於摺紙的過程是將點、角、線等反覆重合,構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種形狀,摺紙時必須遵守從前至後的摺疊步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數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間知覺的發展。學生在摺紙的過程中,通過手部肌肉群的運動,能促進學生大腦相應部位的發育,能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做事的順序性、調理性教學重點:摺紙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學難點:學生創作構思的過程

教學方法: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講授法

教具:多媒體計算機、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課

《千紙鶴》flash入課。歌曲的名字是什麼,紙鶴代表著什麼?

二、講授新課

我為學生提前準備好步驟圖,以利於學生自己主動看圖進行摺紙活動。出示《紙鶴》步驟圖,要求同學們先自己研究,然後找個同學上來帶著我們一起來操作。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很高了,這樣在興趣十足的狀態下開始了自己的摺紙過程,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幫助”過程中培養起來了。他們自己進行摺紙的時候,很輕鬆的就折出來了,因為他們已經很清楚摺紙的方法了。

三、實踐練習、展示學生作品

通過摺紙鶴已經初步掌握摺紙技巧,下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創作作品的階段,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摺紙教程,人物、動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選擇一個主題摺紙。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學生可以到老師的網站去查詢,也可以是課下老師讓他們自己到網上去查詢相關摺紙的內容,已經會

的摺紙直接摺疊,自己創作也可以。每一組的成品都讓其他小組去猜測是什麼,比如“守株待兔”、“三隻小豬”、“刻舟求劍”等等。展示作品的時候,不僅僅要展示他們的摺紙,也要講述和表演這個故事,這樣也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致。通過學生自己的創作、講述和表演,學生有了很強的成就感。

四、發散思維

摺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的一種,你們還知道那些民間藝術,有很多民間藝術已經失傳,課後可以關注一下你所喜歡的民間藝術。

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並非只是教師教學的結果,也是學生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這種學習形式是學生自主發現式的學習,即:老師象一個學習者一樣提問問題,他們像教師一樣說出如何進行,教師則根據學生說的方法進行操作。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孩子的探索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總之,通過各種感官,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並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動和成功的樂趣。我覺得,學生通過摺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摺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緻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今後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九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趣味,體會到動物們團結合作、自立自強、機智勇敢地戰勝邪惡勢力,開創美好生活的品質。

3、能夠繪聲繪色地將這個故事。

課時建議: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出示“不來梅市雕塑”圖片讓學生置疑:看到這張雕塑圖片你有什麼疑惑?

“學起于思,思緣於疑”。

二、初讀課文 隨文識字

1、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有感情。

4、小組彙報朗讀。

5、師生評價朗讀,適時給予鼓勵。

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以小組形式認讀課文,再以小組形式彙報,激發學生競爭意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品味課文 感悟理解

1、小組交流、討論:讀了這個童話我感受到了什麼。

2、小組彙報交流成果,教師適時點撥、總結。

3、再讀課文,練習把故事講下來。

4、作業:小組準備表演故事。

小組交流使每個同學都有話說,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體會到動物們團結合作、自立自強、機智勇敢地戰勝邪惡勢力,開創美好生活的品質。

第二課時

一、小組表演故事

小組表演這個故事,師生評價。

二、指導寫字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並注意漢字間架結構,把字寫美觀。

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寫中再去創造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僕僕、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藉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一)情境匯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並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影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影,你想說些什麼?

(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麼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祕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併為全文的學習創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風塵僕僕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麼?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麼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四)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五)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薰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讀書彙報

學生結合蒐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彙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六)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了更多地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

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夥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走進孔子,老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 區域活動內容:

班級區域活動名稱: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公共區域活動名稱:娃娃家、建構區、小餐館、小醫院、美髮屋、小超市。

二、 區域活動創設背景:

小班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是結合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語言交往能力,普通話以及自制能力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思維比較有侷限的年齡特點,與主題活動相融合,兼顧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而創設的。本次區域活動我們小班組以“能幹的小手”為主題,計劃每班開放四個區域——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三、 區域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2、引導幼兒自主地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勵幼兒能夠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遊戲中的樂趣。

4、活動結束能將材料放回原處,在老師的提示下整理場地。

四、區域活動設定以及材料準備:

班級區域:閱讀區、美工區、益智區、生活區

(一)閱讀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看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養成堅持講普通話的習慣。

3.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材料投放:各種幼兒圖書、各種蔬菜水果卡片圖、小白兔、小紅帽等一系列的故事書,點讀筆。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能夠掌握正確的拿書的方法,能一頁一頁地翻,告訴幼兒看書的時候不能大聲講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看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美工區

活動目標:

1、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手指的靈活性。

2、 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會自由地塗鴉和進行簡單的貼上。

3、 嘗試用小手大膽地撕紙和團紙。

4、 學會用橡皮泥搓圓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後要把東西收拾整齊。

材料投放:橡皮泥、舊報紙、印泥(手指點畫)、塗鴉地KT板、髮型設計。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搓圓;怎樣將紙撕成細條。

(三)益智區

活動目標:

1.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會區分常見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

2.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排序,學會簡單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顏色的毛根、簡單的圖形、玩具配對、穿珠(不同顏色、形狀)、毛毛蟲排序(每個班圖案不一樣)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穿珠遊戲,能隨意穿成項鍊、手鍊,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四)生活區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扣鈕釦、拉拉鍊。

2. 學會穿脫衣褲,學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3. 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材料投放:鈕釦拉鍊(每個班5套)、若干套衣褲、剪毛根、切水果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學會扣鈕釦、拉拉鍊。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設計理念: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始終堅持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在本課教學中,我運用對比閱讀、合作探究來學習理解課文內容,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今昔對比,瀑布變化前後景象的對比,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破壞環境所造成的危害,竟能使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逐漸枯竭而至消失。讓學生自主、獨立體會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披情入文,以身體之,以心驗之。採用“合作探究”這一環節,讓學生團結合作、主動探究瀑布被葬送的原因,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在本課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真實地再現情境,是學生身臨其境,加深理解;還努力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鼓勵學生課後收集有關環保資料(特別是環境被破壞的例項,開闊學生的視野,舉一反三。並讓他們作為“巴西總統”,動手寫到此,初步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能夠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瀑布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課文,理解文中談到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深刻內涵及思想感情,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CAI課件(瀑布往昔的壯觀景象和枯竭後的衰敗景象等)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

1、(板書:葬禮)師:什麼是葬禮?(為死人開的追悼會)

2、(補充板書:大瀑布的)看了課題,你們心中有什麼疑問嗎?(為大瀑布舉行葬禮是怎麼回事?誰為瀑布舉行葬禮?為什麼要這樣做?……)

3、過渡:同學們提出的這一連串問題,書中都有答案。請帶著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想象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學生整體感知,瞭解課文內容。

學生默讀後歸納: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過渡:為大瀑布舉行葬禮,而且由總統親自主持,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你可能對此感到奇怪。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到巴西,來到追悼會現場,看看當時的情景吧!(播放課件)

三、情境對比,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你們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播放追悼會場景)

(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為之哀悼;看到他們深厚枯竭的瀑布……)

2、對比閱讀,誇讚曾經的瀑布,惋惜現在的瀑布。

(1)找出描寫瀑布的句子今昔對比,對比閱讀。(運用“讀—畫—品”的方式自學,也可選擇自己喜歡或熟悉的方式學習。)

(2)小組交流:(可採取“甲方乙方”的形式)

如:學生甲1:曾經的瀑布使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

學生乙1:現在的瀑布一個觀光者也沒有,因為風景早就消失了。

學生甲2:曾經,站在很遠,都能聽見瀑布的水聲震耳欲聾。

學生乙2:現在,瀑布卻連一滴水也沒有。

學生甲3:曾經,大瀑布的氣勢雄偉壯觀,每秒種有1萬立方米的水飛流直下……

學生乙3:現在的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此環節讓學生自由讀書,把書讀活,運用文中的優美詞句來說話,與人交流。)

(3)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讀一讀,讀出感情。

如:描寫瀑布雄偉壯觀的句子: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雄偉壯觀,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隨機播放錄影,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

描寫瀑布枯竭的句子: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播放錄影,真實感受)

3、過渡語: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現在人們再也覓不到它的蹤影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4、合作探究,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自由讀課文,找出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總結(原因為上游建起了水電站,水源大減;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制,浪費水資源;沿河兩岸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

5、學文質疑:巴西總統為什麼要給它舉行葬禮?

6、學生思考,交流各自見解。(為了呼籲人們保護生態環境……)

四、再讀課文,談感受。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如果當時你也在場,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2、學生交流各自感受。(再也不能讓悲劇再發生!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觀察圖畫,並展開想象;運用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抓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藉助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一些近義詞,會用“欣賞”“津津有味”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抓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和提高觀察、理解能力。

2.瞭解小守門員和觀眾的外貌、動作、神態,學習藉助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通過查工具書,聯絡上下文理解生字詞。藉助課文明確觀察圖畫的順序和重點,藉助圖畫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藉助課文明確觀察的順序和重點,藉助圖畫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介紹教材中出現的油畫,明確看圖學文的目的。初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聯絡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1.教師介紹油畫作品:

教材中出現的這幅油畫,是前蘇聯一位著名畫家的作品。它生動地表現了一群孩子在緊張的學習生活結束之後的一場小足球賽。

2.明確看圖學文的目的:

學習“看圖學文”這類課文,要求同學們把看圖和學習課文相結合。通過看圖,進一步培養我們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的能力;通過學文,培養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藉助短文明確觀察的順序和重點,藉助圖畫幫助同學們在頭腦中浮現文字所描寫的畫面。

3.初讀課文,糾正生字讀音,解釋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①注意多音字讀音:

課文中出現了四個曾學習過的多音字,教師可以借初讀課文提醒學生加以注意。如:“空地”的“空”,應讀“k^ng”,不要讀成“k#ng”的音;“要數那位大個子叔叔”的“數”,應讀“sh(”,不要讀成“sh)”的音;“蝴蝶結”的“結”應讀“ji6”,不要讀成“ji5”的音;“不相干”的“幹”應讀“g1n”不要讀成“g4n”的音。

②課文中多次出現帶兒化的詞語,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正確。如:“這兒”“兩撥兒”“小男孩兒”“小女孩兒”“快點兒”“那兒”“一塊兒”。

③提醒學生注意課文中應該讀輕聲的字音。如:“地方”“陣勢”“小弟弟”“小妹妹”“大個子”“叔叔”“那個”“身子”“眼睛”。

④下面這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教師要注意糾正。如:“膝蓋”的“膝”應讀“x9”,不要讀成“q9”;“前傾”的“傾”應讀“q!ng”,不要讀成“q9ng”;“往外”的“往”應讀“w3ng”,不要讀成“w4ng”;“津津有味”的“津津”應讀“j9n”,不要讀成“j9ng”。

⑤注意辨析以下字形:

“踢”與“惕”;“億”與“憶”;“磕”與“嗑”;“津”和“律”。

⑥理解詞語: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包括生詞)質疑,引導學生通過查工具書,聯絡上下文理解。

如:“他們分成兩撥兒,把書包和帽子堆起來做球門,就拉開陣勢賽起來”一句中的“陣勢”一詞,學生可能不太理解。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字典裡查一查“陣”字,它的意思是軍隊作戰時佈置的局勢,“陣勢”的“勢”的意思是表現出來的樣子。現在,再把“陣勢”一詞放回到課文中,學生就不難理解了。這個詞,原是指軍隊作戰時佈置的局勢,用在課文中,就是雙方相互對峙的緊張的場面的意思。

出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結合圖畫和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警惕(t@):對可能發生的突然情況時刻注意著。

候補:等著替補缺額。

閉目養神:閉著眼睛,修養精神。課文中把白狗人格化了。

回憶(y@):回想。

精彩:(表演、展覽、言論、文章等)優美;出色。課文中指小足球賽踢得緊張、好看。

欣賞:認為好;喜歡。課文裡指看足球賽的大個子叔叔坐在場邊很有興致地觀看比賽。

(二)初步看圖,藉助圖畫,再認真讀課文,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正確給課文劃分結構段。

1.初步看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

從畫面上看,這是一幅以景物為主,還是以人物為主的圖畫?

(從畫面上看,這是一幅以人物為主的圖畫。)

畫面上畫了一些什麼樣的人物?

(圖畫中畫了一群孩子,還有一位叔叔。)

他們在幹什麼?你從畫面上哪些地方觀察到的?

(圖畫上的人物在看一場足球比賽。從畫面上用書包和帽子堆起來做的球門和站在球門當中的小守門員,以及坐在一邊的觀眾一致的目光裡可以判斷出畫面上的人物在看一場足球比賽。)

2.初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敘述這場小足球賽的。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正確給課文分段。

老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這篇課文敘述的是圖畫中的場景。是放學以後的一場小足球賽。讀一遍課文,想想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哪個自然段是講守門員的,哪些自然段是講觀眾的。

(這篇課文一共5個自然段。第2自然段是講守門員的,第3~5自然段是講觀眾的。)

那麼,課文第1自然段講什麼?

(第1自然段介紹了環境——場地、時間——放學以後、人物——“孩子們”和“小弟弟小妹妹”以及“大個子叔叔”、幹什麼——賽足球)

接著,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這篇課文首先講放學以後,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觀眾,這是文章的第1自然段。接著,介紹了守門員,這是文章的第2自然段。後面的3、4、5自然段介紹了觀眾的表現。你想一想,這篇文章應該如何劃分結構段呢?

(這篇文章應該分三大段:第一段是課文的第1自然段,講放學以後,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觀眾;第2段是第2自然段,介紹了小守門員;第三段是第3~5自然段,介紹了觀眾。)

(三)小結。

這一課是看圖學文。我們在初步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又初讀了課文。從畫面中觀察到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一件什麼事。在初讀課文以後,我們給課文劃分了三大段。這三段,先講放學以後,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觀眾;接著介紹小守門員,之後重點介紹了觀眾的表現。這個寫作順序就是作者的觀察順序。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仔細看圖,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觀察圖畫,並展開想象;運用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藉助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做辨析近義詞和造句的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藉助課文明確觀察的順序和重點;藉助圖畫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浮現文字所描寫的畫面。

三、教學過程

(一)從課文內容入手,引導學生藉助課文明確作者觀察的順序和重點,進一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的能力。

1.《小足球賽》這篇課文分了三大段來寫的,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劃分的。看看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小足球賽》這篇課文分了三大段來寫。作者先介紹孩子們放學以後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的觀眾。接著,作者又寫了小守門員。最後,分3個自然段寫了觀眾的表現。)

2.作者為什麼先向我們介紹“孩子們放學以後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的觀眾”這個內容,接著介紹“守門員”,最後才介紹“觀眾”的表現?

(因為這是作者觀察圖畫的順序。作者是按照觀察圖畫的順序來安排他的寫作順序的。)

3.按照作者的觀察順序,仔細看圖畫,然後自由讀課文,結合課文,想一想作者觀察的重點落在了哪兒?大家一起議一議。

(課文是按照作者的觀察順序來安排層次結構的,我們又知道作者的寫作順序(層次結構)就是作者的觀察順序。課文詳細地向我們介紹、描述了小守門員的表現,以及不同的觀眾的不同表現,因此,作者觀察的重點應該落在“小守門員”和“觀眾”的表現上。)

4.強調觀察的順序和重點:

我們常常提到寫文章要講順序,要抓住重點寫具體。其實,觀察圖畫也要講順序,要能從畫面中觀察到作者所要表現的重要內容。這樣,才能理解圖意,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小足球賽》這篇課文,就是作者在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基礎上,抓住了畫家所要表現的重點,用語言文字生動具體地給我們進行了描述。

(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藉助圖畫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浮現課文所描寫的畫面。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1.指名讀課文第一段,然後仔細觀察圖畫,圖文結合,邊讀邊想:課文中哪一句話介紹了足球賽的環境,也就是地點?

(“這塊空地真是賽足球的好地方”)

“好地方”,“好”在哪裡?看圖畫,想一想。

(“空”字說明來往行人不多,沒有車輛通過,從畫面上看,附近沒有大的建築物妨礙踢球,這樣的地方正是比較理想的簡易足球場,所以,說它是“賽足球的好地方”。)

2.“他們分成兩撥兒,把書包和帽子堆起來做球門,就拉開陣勢賽起來。”你在畫面上看到的是哪一撥兒?

(畫面上只反映了其中一撥兒的一個守門員、一個候補守門員。)

“拉開陣勢賽起來”中的“拉開陣勢”是什麼意思?看看圖畫,從畫面中的哪一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可以看出來?

(“陣勢”,原是指軍隊作戰時佈置的局勢,課文中,是雙方相互對峙的緊張的場面的意思。“拉開陣勢”就是緊張的小足球賽已經開始。從畫面中小守門員叉開的兩腿,手扶膝蓋和專注的一雙眼睛,可以看出足球賽已經“拉開陣勢”,比賽將非常緊張。)

3.看圖,再讀課文,從畫面上看,都有哪些人來觀看比賽?

(有“小弟弟小妹妹”,還有“大個子叔叔”。)

從文章中的哪幾個詞可以看出這場足球比賽很精彩?

(“小弟弟小妹妹”是被“吸引”來了,“大個子叔叔也坐到場邊”“欣賞”。)

4.看圖,學習課文第二段。

課文第二段(第2自然段)是作者重點觀察“守門員”的一段。課文中,作者具體介紹了小守門員和後補守門員;圖畫裡,“守門員”也是畫家重點表現的畫面中心人物。作者在重點觀察的基礎上,用語言文字是怎樣表現的。讀讀這一段,看看作者抓住“守門員”和“候補守門員”的什麼特點來突出這兩個人物,表現球賽激烈的程度的?

(作者抓住“守門員”外貌、神態、動作和姿態等特點來突出這個人物的。)

默讀這一段,在文章裡畫出表現“守門員”外貌、神態、動作和姿態的詞句。從這些詞句中,我們能看出什麼?

(課文先講他的外貌和神態。“留平頭”顯得格外精神。“警惕地注視”,表現他對對手嚴加防備,十分專注的神態。“分腿彎腰,上身前傾”,表現他隨時準備撲救險球的姿勢。)

課文介紹了“守門員”外貌、神態、動作和姿態以後,為什麼說“真正的守門員都是這樣的”?這是作者對畫面中“守門員”的一種肯定嗎?還是讚揚?怎麼理解?

(“真正的守門員都是這樣的”說明小守門員很稱職,是作者對他的肯定和稱讚。)

課文接著介紹“候補守門員”。看看圖畫,作者怎麼知道他是“候補守門員”?他“一心想著快點兒讓他上場,好顯一顯身手”,是作者根據畫面上“候補守門員”的什麼想象出來的?

(作者從他的衣著、神態和站在守門員背後可以看出他是個“候補守門員”。作者根據他“腆著”肚子的動作,那急不可待、躍躍欲試的神情想象出來的。)

5.小結這一段:

作者用精練的筆墨,把全場唯一的兩個隊員的天真可愛、忠於職守的形象,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情、動作和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

6.看圖,學習第三段,根據老師所列出的表格,邊思考問題,邊討論,然後把答案填寫在表格裡。

第三段(第3~5自然段)講觀眾觀看足球賽的情形。看看圖畫,再讀讀這一段課文,看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對觀眾作了具體描寫的?具體描述了幾位觀眾的表現?他們分別是誰?每一位觀眾的表情和形象一樣嗎?作者又抓住他們各自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這些觀眾的表現從側面說明了什麼?

(頭一句先總說觀眾的眼神:“都望著遠處的場地”。接著,按照由中間到兩邊、從小孩到大人的順序對觀眾作了具體描寫。課文一共描述了七個孩子和一個大人(大個子叔叔),還附帶講了一條白狗的樣子。所描寫的人物表情和形象都不一樣,分別抓住這些人物的特點寫得既簡明又具體。)

“摟著小弟弟的紅領巾可能來遲了,他坐在最邊上,也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局勢的發展。”“局勢的發展”指的是什麼?“全神貫注”是什麼意思?其他觀眾全神貫注地看比賽,你是怎麼知道的?

(“局勢的發展”指的是足球場上,比賽變化的情況。“全神貫注”是全部精神集中的意思。從作者對其他觀眾的動作和表情的描寫中看出其他觀眾也在全神貫注的觀看比賽。)

在所有描寫的觀眾裡,哪一個觀眾最引人注目?

(大個子叔叔)

“他面帶笑容,看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是什麼意思?從“孩子們踢得太精彩了,也許引起了他小時候的回憶”結尾的這一句話,“精彩”是什麼意思?可以知道“大個子叔叔”曾經是個足球行家,能把足球行家吸引,說明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場小足球賽十分精彩?

(“津津有味”是有興致、極感興趣的意思。“精彩”是(表演、展覽、言論、文章、等)優美、出色的意思。課文裡形容小足球賽緊張、激烈、吸引人,能把“大個子叔叔”吸引,說明小足球賽水平很高,踢得精彩。

全篇文章沒有一詞一句是對比賽場面的描寫,貫穿全文的內容除了對“守門員”的動作和神態的描寫,就是描寫觀眾觀看比賽時的動作和表情。可是,全篇文章卻使讀者經歷了一場緊張激烈、精彩的小足球賽。)

(三)總結課文:

這篇看圖學文“小足球賽”,反映的是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小守門員警惕地注視著對方的場地,一些小觀眾和一位大個子叔叔正在出神地觀看這場比賽。配合本課的圖畫是一幅著名的油畫作品。畫面角度新穎,人物形象逼真。作者按照觀察順序來安排寫作順序,把看到畫面上的內容生動形象地用語言文字描述出來。使我們藉助課文,明確了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重點;又憑藉圖畫幫助我們在頭腦中浮現出文字所描寫的畫面,從而產生聯想,加深對圖畫和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做辨析近義詞和造句的練習。

1.辨析“注視”“望著”“盯著”三個詞語。

這三個詞語都有“看”的意思,但詞義有一些差別:“望”,有向遠處看的意思;“注視”強調十分注意地看;“盯”,則指視線集中於一點地看。

他警惕地(注視)著前方。

守門員和觀眾都(望著)遠處的場地。

戴紅帽子的小女孩,眼睛(盯著)遠處。

他面帶笑容,(看得)津津有味。

這樣用詞,既準確傳神,又避免了單調重複。

2.引導學生先理解“欣賞”和“津津有味”兩個詞語的意思,再造句。

①解釋:“欣賞”一詞有兩種解釋: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認為好,喜歡。“津津有味”是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②找出課文中帶有“欣賞”和“津津有味”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它們在句子中應該是什麼意思。

“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來了,路過的大個子叔叔也坐到場邊,欣賞他們這場球賽。”這裡的“欣賞”是認為好,喜歡的意思。

“他面帶微笑,看得津津有味”。意思應該是看得有滋味,有趣味。

③在生活中,什麼事物是值得我們欣賞的?學生討論之後用“欣賞”造句。

(生活中,音樂、詩歌、戲劇、舞蹈、繪畫、攝影、體育比賽等事物都值得我們欣賞。例句:週末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音樂廳欣賞音樂。)

④在生活中,當我們想表達看得有趣味,聽得有趣味,吃得有滋味的時候,都可以用“津津有味”這個詞。

例句:這本書,我一氣呵成地把它讀完了,真是看得津津有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