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六篇

來源:才華庫 1.95W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說明文,但所說明的物件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容並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後設定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鑽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通過篩選資訊,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並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瞭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後”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資訊,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xx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訊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祕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隻複製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製造克隆人。(選自20xx.11《文匯報》)訊息披露後,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來參加戰鬥。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蹟”,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並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複製羊的誕生為什麼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閱讀,然後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髮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衝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並揭示了複製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複製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誌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著它既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能危害於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說明“克隆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說明“克隆是什麼”,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後”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於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誌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後……然後……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複製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於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於“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遊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於文章最後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麵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後查詢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佈置作業

1、課後閱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小兒歌,認識8個漢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漢字偏旁與字義之間的聯絡,提高歸類識字的能力。

3、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4、進一步鞏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識,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5、正確朗讀並背誦四則歇後語,大致瞭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後語這種語言形式的特點。

6、閱讀故事《狐狸和烏鴉》,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形聲字的構字規律,練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初步瞭解歇後語這種語言形式。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小兒歌,認識8個漢字,進一步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漢字偏旁與字義之間的聯絡,提高歸類識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關聯舊知,激趣匯入

1、出示《識字3》的內容,生自主朗讀,說說在這一課中“青”字加上偏旁組成了哪些新字。

2、師激趣:其實在漢字中,像“青”這樣特別愛交朋友的漢字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再來認識一位(板書:包,指名生認讀)。

3、師質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變成哪些新的漢字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趣味識字”吧!

二、學習“趣味識字”

1、生自主閱讀小兒歌,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生朗讀小兒歌,正音識字。

(1)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出示詞語卡片:吃飯、能幹、吃飽、茶水、泡茶、輕輕、抱著、鞭炮。

(2)指名生認讀,相機正音強調:“能”既是鼻音,又是後鼻音;“茶”是翹舌音;“輕”是後鼻音。正音後再次抽讀卡片,鞏固學生認讀。

(3)生再次練習朗讀小兒歌,將兒歌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3、鞏固識字。

(1)單獨出示兒歌中出現的八個生字,指名生認讀,口頭組詞,加強理解。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教師識記方法。在此過程中,師適當指導:“飽、泡、炮”這三個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構成的;“飯、茶”也可以通過藉助偏旁來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輕”與“經”比較記憶。

(3)師再次隨機出示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4、發現規律。

(1)師引導學生找出兒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組成的六個漢字,交流這六個漢字是由“包”加上什麼偏旁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師出示六個漢字:飽、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說說這六個漢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師適當小結:相同點是六個漢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讀音與“包”相似;不同點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3)鼓勵學生結合兒歌內容說說這六個漢字的偏旁與漢字的意思有什麼關係。

(4)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小結:“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了六個漢字,這六個漢字的讀音與“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漢字不同的意思。像“飽、泡、跑、抱、袍、炮”這樣的漢字叫做形近字,與我們在《識字3》中學習的由“青”字組成的一組漢字一樣,聲旁表音,形旁表義。漢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聲字。

三、學習“我的發現”

1、師過渡:同樣的漢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很多新的漢字,同樣,同一個偏旁加上不同的漢字也可以組成新的漢字。中國的漢字就是這麼神奇有趣,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2、生自主認讀“我的發現”中的三行漢字,讀準字音,並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發現。

3、指名生分行朗讀漢字,並說說自己有什麼發現:第一行漢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漢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漢字都是足字旁。

4、進一步引導學生髮現每一行漢字在字義上有什麼相同之處,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第一行四個口字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都與嘴巴的動作有關;第二行提手旁的漢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動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漢字是與腳部動作有關。

5、拓展鞏固。

(1)鼓勵學生想想還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漢字,看看這些漢字的意思是不是與偏旁有這樣的關係。

(2)指名生交流,師適當板書:喊、喂;打、抱;路、躍。師教讀,並適當講解意思。

(3)師出示三點水旁、木字旁,鼓勵學生寫出幾個帶有這樣偏旁的漢字,進一步體會帶有相同偏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與這個偏旁有關。

6、師小結:我們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可以通過關注漢字的偏旁來理解這一類漢字的意思,這樣識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很多的漢字朋友,而且發現了漢字的字形和字義之間的有趣聯絡,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識字中,也能關注到這一點,進一步提高自己認識漢字、理解漢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2、進一步鞏固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3、正確朗讀並背誦四則歇後語,大致瞭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後語這種語言形式。

教學過程

一、出示漢字,談話匯入

1、師出示幾組同音字:香—鄉;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認讀,說說這幾組漢字有什麼特點。

2、生交流,師小結:每一組的兩個漢字讀音相同,意思卻不一樣,這樣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師談話:漢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雖然它們的讀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卻不一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區別它們。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讀“選一選,填一填”中的句子,嘗試將正確的漢字填在括號中,再讀一讀。

2、指名生朗讀句子,並交流自己所填的漢字是什麼,為什麼填這個漢字。

3、根據生的交流情況師明確:

“青”指的是一種顏色,“清”是三點水旁,一般用來表示水很乾淨,所以第一句話應該這樣填;“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見、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等”,所以第二句話的括號中應該填:“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4、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師出示相關練習:

qīng:()色、()水、()蛙、()潔

zài:()會、()哪裡、()也不會了、我()早晨讀書。

(2)生根據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進行填空,並說明原因。

5、拓展練習。

(1)師出示另外兩組同音字:香—鄉;夕—西。指名生認讀。

(2)鼓勵學生分別用“香”“鄉”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別,師小結:“香”指的是味道;“鄉”指的是家鄉、故鄉。

(3)鼓勵學生分別用“夕”“西”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別,師小結:“夕”指的是傍晚、夕陽;“西”指的是一個方向。

6、師小結: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根據漢字的意思來正確區分。

三、鞏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語文園地三”中學習的《音序查字法口訣》,生齊讀,並指名生說說音序查字法的幾個步驟。

2、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帶領學生複習:第一步:找漢字音節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欄下找到相關音節,看看它在第幾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這一面,依次尋找,就能找到這個漢字。

3、根據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裡查到“溪、解、準、樓、伯”五個字,師巡視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這幾個字的,在交流中進一步鞏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驟。

四、學習“日積月累”

1、生自主朗讀這四則歇後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短語。

2、指名生分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師適當正音。

3、正音後再次讓學生練習朗讀,師提醒學生每行短語的中間部位要注意停頓。

4、師舉例引導學生體會歇後語的表現形式:

(1)出示第一則歇後語,指名生朗讀,指名生交流這個短語中出現了什麼物品(小蔥、豆腐),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蔥拌豆腐”。

(2)師出示“小蔥拌豆腐”的圖片,生結合圖片和生活體驗說說這兩種物品放在一起是什麼顏色(有綠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讀第一則歇後語,師引導學生體會前後兩部分有什麼關係。

5、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生自主朗讀並比較每則歇後語前後兩部分之間的關係。

6、指名生朗讀剩下的三則歇後語,並說說自己的理解,師適當講解並小結:這幾則短語,前半部分講的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現象,後半部分則是一種比喻的意思,整句聯絡起來十分生動有趣。像這樣的語言形式就叫做歇後語。

7、大致理解這四則歇後語的意思。

師描述一種情況,鼓勵生說一說用哪一條歇後語比較適合。(如:一位同學期會考試沒有考好,當他拿著試卷回家的時候,心裡十分緊張,擔心爸爸媽媽會批評他,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來形容。)

8、通過師生對讀、自由朗讀、聯絡意思等方法指導學生熟讀並背誦四則歇後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漢語表現形式十分豐富,歇後語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到歇後語,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它們,並且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它們。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狐狸和烏鴉》,分角色朗讀對話。

2、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明白狐狸是怎麼騙到烏鴉口中的肉的。

3、通過閱讀,讓學生明白愛聽好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4、初步瞭解《伊索寓言》這本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匯入

1、出示狐狸和烏鴉的圖片,指名生說說這兩種動物的瞭解。

2、師相機小結:在人們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壞主意;而烏鴉呢,渾身長著黑色的羽毛,叫聲也很難聽。這兩種動物遇到一起,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3、師板書故事標題:狐狸和烏鴉。指名生朗讀題目。

二、初讀故事,瞭解故事大意

1、師播放故事的錄音,引導學生認真傾聽。

2、生藉助拼音自主朗讀故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相機正音,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在朗讀中引導學生學生或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第1自然段:狐狸看到烏鴉嘴裡叼著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狸主動向烏鴉打招呼,烏鴉沒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狸問候烏鴉的孩子,烏鴉還是沒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狸誇烏鴉的羽毛漂亮,嗓音動聽。

第5自然段:烏鴉得意地唱起了歌,結果肉從嘴中掉了下來。

第6自然段:狐狸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在交流的過程中,師適當引導學生把故事的內容說清楚,說完整。(狐狸想騙烏鴉嘴裡的肉,就主動向烏鴉打招呼、問候烏鴉的孩子、誇烏鴉的羽毛和嗓音,結果烏鴉上當受騙,嘴裡的肉被狐狸騙去了。)

三、再讀故事,理解被騙原因

1、師過渡:狐狸是怎樣一步一步騙到烏鴉嘴裡的肉呢?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故事,看看狐狸都用了哪些方法?烏鴉的反應又如何?

2、生自主閱讀故事,邊讀邊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

3、指名生交流,師在以下地方重點指導:

狐狸的表現:

(1)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眼珠一轉”體會狐狸在動腦筋,想辦法與烏鴉套近乎;抓住“親愛的”“您”這兩個稱呼體會狐狸對烏鴉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賠著笑臉”體會狐狸為了達到騙到肉的目的,不在乎烏鴉的不理睬,通過問候孩子來向烏鴉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搖搖尾巴”這個動作體會狐狸繼續討好烏鴉的心理。

(4)師質疑:狐狸是真的喜歡烏鴉,才會主動與烏鴉打招呼、問候烏鴉的孩子、誇讚烏鴉的嗎?引導學生在剛才閱讀交流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狐狸是為了騙到烏鴉嘴裡的肉,才主動與烏鴉打招呼套近乎、問候烏鴉的孩子、說假話來拍烏鴉馬屁的。

(5)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狐狸的話,結合狐狸的動作和表情讀出狐狸的虛偽和討好的語氣。

烏鴉的表現:

(1)指名生交流烏鴉的變化:沒有回答—看了一眼還是沒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來。

(2)引導學生思考烏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結合狐狸的表現和語言,引導學生體會烏鴉在狐狸一步一步的討好下,逐漸放鬆了警惕,把狐狸的假話當成了真話,最終上當受騙。

4、鼓勵學生探究烏鴉上當受騙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愛聽好話和假話,喜歡別人奉承,就會讓別人抓住你的弱點,從而上當受騙。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閱讀了《狐狸和烏鴉》這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本書(師多媒體出示《伊索寓言》這本書),在這本書裡,還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學們課後可以讀一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①知識和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②過程和方法目標:聯絡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通過反覆朗讀,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

教學重點:朗讀訓練。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主旨。賞析詩歌的語言。

 教法:自主探究

教具:課件

 課前準備:①蒐集有關為理想而奮鬥的名人名言及其優秀事蹟。②預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準備發言材料。

教學內容:

①反覆朗讀這首詩歌。②把握詩歌的結構。③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設計

1.匯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裡,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學們,這裡的海指的是什麼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麼,什麼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麼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板書課題。)

2.整體感知

範讀:由教師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教師不必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行調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感知課文內容: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麼?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主旨的?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構

集體朗讀,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迴指導。

課堂發言:小組代表發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構。(展示課件)

理想的意義(1)

理想的歷史意義(2、3)

理想的人格意義(4、5、6、)

理想的人生意義(8、9、10、11)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12)

3.研討與賞析

①精讀逐段(1~7節)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②課堂討論研討詩歌的思想內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它對於表現思想內容有什麼作用?這一節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有關提示:採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環相扣,在內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第2節,表達了什麼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教師應啟發學生舉例證明。

第3節,這一節是從什麼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樑骨的比喻作用。

有關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理想,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理想也如同脊樑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4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麼深刻含義?

第5節,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理想的重大意義。

提示:a.理想使人積極樂觀。b.理想使人鬥志頑強。c.理想使人永遠年青。d.理想使人充滿活力。

第6節,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你對詩歌所說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7節,副產品的本體是什麼?有理想的人為什麼也會酸辛?

有關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理想的實現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品不是主要的。在這裡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

 作業:背誦這首詩歌,完成研討與練習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

2、朗讀課義,能照老師的樣子,讀出狐狸說話的語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抬導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狐狸說的三次話及烏鴉受騙上當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在大森林裡,住著這樣一對鄰居:一隻長醜,叫聲難聽,但喜歡聽奉承話的烏鴉。一隻好吃懶做,而又狡猾的狐狸。這一天,在它們之間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讓我們未看一看…

板書課題 5 狐狸和烏鴉

二、學習課文:

第一段:

①指名讀,思考:狐狸和烏鴉往在哪?

烏鴉:住在 大樹上面的窩裡。

孤狸:住在 大樹底下的洞裡。

②指導朗讀:這一段要用敘述的語氣。

第二段:

①齊讀,思考:這“段上要寫了準,幹什麼,結果怎麼樣?

(烏鴉給它的孩找到一片肉,非常高興,〕

②請你在課文中找一找烏鴉為孩了找食的動詞:

飛 找 叼 站

想一想,飛已這兒個次能個能顛倒?為例麼?

③烏鴉只找到一片肉,可它為什麼高興呢?

(它非常辛苦地哺育它自己的孩子,儘管只是一小片肉,也是它辛苦找來的。,所以很高興。)

④指導朗讀:這一段要讀快一些,讀出高興勁兒來。

第三段:

想一想: 當烏鴉找到食物時,狐狸也出來找食,她看見了什麼?它心縱會怎麼想呢;

詣名讀,思考:狐狸那麼想吃到那片肉,乾脆人跟烏鴉要,行不行?(鳥鴉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一定不給)

那狐狸去硬搶烏鴉嘴裡的肉,行不行?

(樹高,狐狸不會爬樹,烏鴉又不會給,就搶不到肉了。)

那麼,狐狸要想得到肉,烏鴉又不會給,想去搶又夠不著,

它會怎麼辦呢?

(想辦法騙到手。)

第四——七段:

狐狸既不能去向烏鴉要,又不能去硬搶,可它又很想吃那片肉,於是它想出了個辦法——讓烏鴉開口說話?這樣,那片肉就會……那狐狸到底是怎樣把肉片到手的呢?

自由讀,思考:狐狸對烏鴉說了幾次話?說了些什麼?用“~~”畫出來。

每一次烏鴉怎麼表現的?用“…”畫出來。

集體討論:

第一次——狐狸的話是隨口說的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想了想”——狐狸在暗暗打主意(怎麼才能得到肉〕

狐狸這麼熱情的和烏鴉打招呼,目的是什麼

狐狸這麼熱情的和烏鴉打招呼,目的是什麼?

假惺惺地表示親熱、討好,用假裝尊敬地問候語氣。

烏鴉這時什麼表現?說明什麼?

“不作聲”頭腦清醒,保持警惕。

第二次——狐狸看到烏鴉不作聲,又說明了什麼?它真的關心烏鴉的孩子嗎?

那它為什麼要這樣問候呢:

關心烏鴉的孩子,是為了討好烏鴉,讓它放鬆警惕開口說話。

想一想,狐狸的話該怎麼讀?

要用親近、關心的語氣和感情來讀。

烏鴉的反應與第一次一樣嗎?為什麼會有變化?

聽到狐狸問候色的孩子,覺得挺順耳,心裡有所動,覺得狐狸

還不算壞,但又怕張嘴掉了肉。還是不作聲。

第三次——狐狸看到烏鴉看了它一眼,心裡怎樣想?

知道烏鴉喜歡聽奉承話,心想:有門兒,還得好好誇誇它。

狐觀誇烏鴉“羽毛漂亮,嗓子好”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狐狸是故意奉承,就是想讓烏鴉開口,好得到那片肉。

想一想,狐狸這次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讀出讚美的語氣,再說麻雀的話是要用瞧不起、奚落的語氣。

烏鴉還從來沒有聽到過有誰如此稱讚它,這時它有什麼反應?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結果怎樣?

心裡一高興,真的唱起歌來,結果,肉掉下來,狐狸叼走了。

想一想,烏鴉的叫聲怎麼讀?

“哇……”的一聲,聲音適當放低,拉長。

聽老師範讀後練習,再分角色朗讀。

小結課文內容:

1、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烏鴉為什麼會上狐狸的當?

烏鴉明明知道狐狸假意問候它,討好它,是為了得到它嘴裡的肉如果它飛回窩就不會丟掉那片肉,但它還想聽狐狸的奉承話,所以上了當。

2、你學完這個故事,從中明白了什麼?

知道……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所以平時個能光愛聽別人的好話和誇獎。

課後練習:

1、造旬:

一……就……

教學方法:先在課文中找出聯詞。

想一想什麼時候用這個關聯詞?

自己練習說一句話,再寫下來。

2、按課文內容填空:

烏鴉( )給他的孩子找東西吃,它找到( ),( )回來,( )窩旁邊的樹枝上,心裡( )。狐狸抬起頭看見烏鴉嘴裡的肉,饞得( )。笑著說:“( 〕。”它見烏鴉不作盧,又說:“( )。”接著又說:“( )。”

3、給句子加標點符號,再有語氣地讀一讀:

烏鴉的嗓子好嗎

烏鴉的嗓子不好

親愛的烏鴉您唱幾句吧

4、讀一讀,寫一寫:

烏鴉 做窩 狐狸 底下 山洞 一片肉

旁邊 一直 羽毛 漂亮 句子 差不多

板書設計 狐狸 和 烏鴉

第一次 您好,親愛的烏鴉! 不作聲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嗎? 看了一眼,還是不作聲

第三次 羽毛真漂齋嗓子真好 得意極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位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小博士要求:

1、任意背一首詩,開火車背。

2、別人背過的不能得復背。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後,讓學生自讀《春曉》、《村居》。

2、師:這兩首古詩的題目分別是──指名讀,區分春、村的讀音。

3、出示生字:

⑴ 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一讀。

⑵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⑶ 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⑷ 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4、鞏固識字。

5、比賽背。

二、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

指讀。

搶讀。

同桌互讀。

2、比賽:

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三、寫字

逐一指導書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裝飾資料,認識居室裝飾的特色

2、通過分析和評述,認識和感受不同表現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術作品對居室裝飾的影響,八年級下美術第二單元活動一教案。

3、結合實際,通過分析和評述提高審美實踐能力。

重點與難點學習重點:

能夠認識和體會美術作品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學習難點:

能夠提高審美實踐能力。教學方法講解、欣賞、討論

教學用具教具準備:課本。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引導階段

1、介紹居室裝飾的基本特點,展示多種居室裝飾設計作品。應儘可能選擇居室型別(如書房或學生房)相同,但表現方法不同的居室設計作品。以便進行類比和分析。2、重點介紹居室裝飾設計的特點空間對裝飾設計的影響。以引導學生在認識居室裝飾的基本特點的同時,進行有目的的欣賞和分析活動。

3、重點介紹居室裝飾設計的人文特色對裝飾設計的影響。以引導學生在認識居室裝飾的基本特點的同時,能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進行有目的的分析和評述活動。

(二)發展階段

1、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何根據居室的特定空間選擇合適的裝飾風格。教師可有意的提供幾種不同的居室空間,或由同學們畫出自己的居室空間草圖供同學們分析、比較並提出各自的建議。

2、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何根據居室的人文特點選擇合適的裝飾風格。教師可有意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圖片,或由同學們給出自己的居室圖片供同學們分析、比較並提出各自的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