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學設計(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27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童趣教學設計(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趣教學設計(通用5篇)

童趣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熟練朗讀文言文,把握正確的語氣、語調,並進而讀通文句;

2、感受物外之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重點:準確朗讀,讀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難點:背誦課文,讀懂文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課文序言匯入課文講述,板書課題及作者姓名,簡介之:

1、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陳芸感情甚篤,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歷盡坎坷。妻死後,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2、《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三分鐘。

三、一生讀課文,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難讀字音:

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p áng

童稚 藐小 擬 強 唳 怡 礫 壑 龐

四、齊讀課文,教師指出注意點(句讀、字音等)。

五、學生自讀課文五分鐘,要求讀通課文。

六、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插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並說出理由):

1、請簡要描述這張插圖的內容。

2、畫中的少年是誰?畫中的白鶴是真的嗎?這些白鶴實際上是什麼?

3、蚊子為什麼會變成白鶴?

4、“飛蚊成鶴”,表現了少年時期的“我”的什麼特點?

5、用文中的語言概括“我”這樣做的好處?

6、“我”為什麼能獲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備什麼條件)?

7、文中除了“飛蚊成鶴”之處,還寫到了什麼“物外之趣”(即把什麼看作什麼)?

8、為什麼“我”“呀然一驚”?文中的龐然大物指什麼?

9、“我”為什麼要打癩蛤蟆並“驅之別院”?

七、師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問題,瞭解全文大意。

八、集體朗讀課文,請一學生簡述故事內容。

九、小結本堂課所學內容,佈置作業:

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譯全文;

2、熟讀全文,背誦全文。

童趣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全文,自學自悟幾種理解文言字詞的方法。

2、體會作者的觀察想象,發展自主想象能力。

3、感受作者的物外之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意識。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內引生活,激趣匯入

以猜謎的方式內引生活,調動經驗,縮國小生與文字的距離。

二、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散讀,初步把握:

要求在對照註釋的基礎上,大聲朗讀,讀準字音節奏。

2、學生試讀,師生評價:

學生嘗試在初步瞭解基礎上讀清文句節奏句讀。

3、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要求學生在聽讀過程中感知文章的情味並基本會意。

4、師生齊讀,整體把握: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寫了我兒時的那幾件事?

(物外之趣三件事:

一、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二、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三、觀蟲鬥、驅癩蝦蟆之趣。)

三、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1、學生採用小組合作方式,進一步研讀課文。

2、對小組間提出的疑問等進行互動解讀。

四、體驗昇華,拓展延伸

學生根據自身體驗暢談,體驗遷移,內化學習成果。

1、挑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說理由。

2、在文句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說想象。

3、通過聯想想象,感知物外之趣,說發現。

4、交流類似的經驗、樂趣,說感受。

5、拓展文字,朗讀、討論、體會成年人的童心詩意。

五、總結激勵,結束全文

1、在學習的基礎上吟誦讀背。

2、收束教學,鼓勵總結。

童趣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童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朗讀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體味人生。《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七年級學生又剛接觸文言文,因此,本課教學應當把朗讀放在第一位,讓學生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印發資料指導)進行朗讀訓練,在此基礎上,課堂上教師激趣引導,讓學生在讀中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學習,體會物外之趣,再聯絡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想像,感受童趣,體驗人生,培養審美情趣。

二、教學設想: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為此,教學中擬從課前預習、課堂介入、拓展延伸、課外活動等環節進行設計。自主性學習最看重課前預習。因此,課前教師要為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導以及朗讀的方法技巧等,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感知文字,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課堂介入是對學生課前預習成果的展示以及對課文內容等的進一步討論探究的過程,擬採用競賽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以及小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在討論合作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拓展延伸,就是通過拓展,讓語文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增加學生思維的深度、擴大學生思維的廣度、鍛造學生思維的強度等等。本課的拓展要求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講述自己的童趣,培養學生聯想、想像的能力,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課外活動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進一步複習、鞏固、提高。擬從讀、寫方面加以訓練開展活動。

(說明:語文課堂教學應當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在設計上應特別重視課前預習訓練,把課內、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文字對話。)

基於以上分析和設想,我的設計是:

教學目標:

1、朗讀以至背誦課文,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利用文下注釋、工具書,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複述內容大意。

3、體會文中的“物外之趣”,培養學生聯想、想像的能力。

教學重點:反覆朗讀,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的“物外之趣”,培養學生聯想、想像的能力。

教學方法:誦讀法競賽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探究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前預習準備:

1、教師印發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的資料給學生。

2、教師以資料的形式提供本文的朗讀節奏、停頓。要求學生課前反覆自主朗讀,儘量讀出語氣。

3、要求學生利用註釋、工具書,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幻燈展示幾幅童趣圖——捉蟬、捕鳥、打陀螺,教師談話引入。

(說明:影象可以創設情景,為課堂注入活力,進一步激發興趣,創造閱讀期待。)

二、簡介作者。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簡介作者,教師再補充。(說明:學生根據註釋介紹,教師補充,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結合起來。)

三、課堂介入。

1、朗讀競賽。

①學生與老師競賽。課文共四段,分別指一名學生與老師進行朗讀競賽,其他同學當評委,要求從音準、節奏、語氣對老師和學生朗讀的情況加以評價。

②學生評委評價,教師總結強調字音、節奏、語氣。

③學生齊讀課文。

(說明:競賽的形式,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讓學生進行評價,培養學生敢說話、說真話的習慣;與老師競賽,其實是教師在進行朗讀的示範。)

2、搶答賽。(落實文言詞語)

①幻燈逐一出示詞語讓學生搶答解釋。

第一組詞語:細、察、昂、首、項、果、林、興、方、鞭、驅。

第二組詞語:明察秋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夏蚊成雷。

②學生根據各組搶答次數和正誤情況,評價那組好。

③教師補充,引導學生看課後“研討與練習二”,強調解釋詞語的方法:加字,換字,講述大意等。

(說明:在搶答中再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望中學習積累文言詞語,教師再進行方法的指導,這樣既注重過程,又重視方法。)

3、擂臺賽(落實課文的內容大意)

①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用五分鐘的時間再次朗讀課文,並藉助註釋嘗試複述內容大意。

②以打擂臺的形式學生複述(每人一段)。

③學生對複述情況用掌聲的多少來評價,教師強調總結。

(說明:七年級學生剛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翻譯,不求字字落實,基本原則是為他們創造主動求知的氛圍,讓學生自主學習。)

4、合作探究。

幻燈出示問題,要求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然後六人一組進行討論探究,最後派代表發言,教師總結。

問題:

①、文中寫了哪幾件事?作者從中獲得了什麼“物外之趣”?

②、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情趣豐富的人?

(說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5、學生自由朗讀,進行背誦訓練,教師巡視指導。(說明:通過自由朗讀,進行背誦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與文字的反覆對話中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展開聯想、想像,口頭講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說明:拓展延伸,把課堂與課外、語文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體味人生,同時也培養學生聯想、想像的能力。)

五、課外活動。

1、背誦課文。

2、寫作:《我的童年趣事》

童趣教學設計4

【設計思路】

《童趣》一文是學生進入國中階段後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且篇幅相對較長,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教學設計上重在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本文作者童年之趣,不讓學生探究過難、過深的問題,就不至於讓學生對文言文產生畏懼心理,從而讓學生對文言文簡潔典雅的特點產生好感,為今後學習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整節課的教學過程分:激趣──讀趣──探趣──品趣──找趣──創趣六個環節,一“趣”串珠,思路清晰。既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落實與文言文的誦讀訓練,又給學生充分的想象和創造空間,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學會創造的能力。

【教學方法】

1、誦讀發:重視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習得語感,培養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法: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難點問題可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以四人為一小組較合適),合作解決,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與同學交流,與老師交流,老師適當引導、點撥和評價。

【學法指導】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用心學,並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還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歷史,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要注意熟讀、領悟、積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能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文言文閱讀要注意語氣、節奏、速度和情感等問題。

⑵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內容。

2、過程與方法:

⑴過程:六大環節為:匯入(激趣)──朗讀(讀趣)──翻譯(探趣)──研讀(品趣)──練習(找趣)──拓展(創趣)

⑵方法:運用“誦讀法”和“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法”,教師授之以法,學生得其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去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會變得美麗而又奇特,從中可以獲得許多“物外之趣”。作者明察秋毫的觀察力,和那顆鮮活生動、充滿奇思異想的童心,使這篇文章洋溢著新奇爛漫的童趣,向作者學習藉助觀察和想象,尋找生活樂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多遍,做到讀正確、讀流暢。

2、看看課文下的註釋,瞭解作者,能結合註釋試著翻譯課文,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工具書找出答案,查工具書仍找不到答案的等到課上和同學老師一塊解決。(可設定“質疑卡”“疑難卡”交給老師,老師選擇典型性問題在課上提出與同學一起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室、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首詩《童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可邊朗誦,邊出示幻燈片,讓學生邊聽邊看邊理解)

童年

童年,是我們人生旅程中極其美好的一段時光。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純真的詩;

童年是一顆晶瑩的露珠;

童年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童年是一隻飛向憧憬的小鳥;

童年是一顆閃爍不定的星星

今天我們要學的《童趣》就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

二、朗讀(讀趣)

1、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2、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正音: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鶴唳lì 雲端 凹凸āo tū 土礫lì 溝壑hè 怡yí然

3、教師提示、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

明確:文言文朗讀要根據句意停頓,不要讀破句子。

⑴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⑵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⑶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⑷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⑸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

4、老師範讀,生體會朗讀的情感與語調:

明確:文言文閱讀要注意語氣、節奏、速度和情感等問題。本文應該以一個老人回憶往事的那種恬淡、悠然,但又飽含愉悅的情感來讀。

5、指名朗讀。

6、佈置學生再讀,邊讀邊體味情感。

三、翻譯(探趣)

1、學生分組合作,用現代文翻譯課文,教師走下講臺指點。

2、指名翻譯,意思合理就加以鼓勵。

3、分小組創造性翻譯課文。

(目的: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出示幻燈片)

從下列三種假設的情景中任選一種:創造性翻譯課文

⑴假如這些事是你親身經歷,你在翻譯中需加進你自己的感受。

⑵假如你是童年沈復的朋友,要求你以“童年的夥伴”為題創造性地翻譯課文。

⑶假如你是沈復的師長(父親、母親、老師),請以“兒子(學生)的傻事”為題,創造性地翻譯課文。

四、研讀(品趣)

1、教師提出問題:作者記敘了兒時哪幾件“物外之趣”?

⑴觀察蚊飛的樂趣。

⑵把草、蟲、土礫擬作森林、野獸、丘壑。

⑶懲治蝦蟆,為小蟲打抱不平。

(這一步要讓中下生有發言的機會,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指導,讓學生敢說、樂說。)

2、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解決:

⑴作者所說的“物外之趣”指什麼?這種物外之趣是怎麼產生的?(讓學生各抒己見)

引導理解:指根據事物的特點,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從中得到的樂趣。這種“物外之趣”是藉助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創造出來的。

教師小結: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會變得美麗而又奇特,從中可以獲得許多“物外之趣”。作者明察秋毫的觀察力,和那顆鮮活生動、充滿奇思異想的童心,使這篇文章洋溢著新奇爛漫的童趣。所以說,觀察是寫作起步的基礎,聯想是文章飛翔的翅膀。

⑵品味語言特點,自由發言後,教師小結:作者以生動的筆調,簡潔的語言,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運用比喻、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描寫,並通過“怡然稱快”“怡然自得”“呀然驚恐”等語句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動,寫出了一種“物外之趣”。

3、學生疑難問題解答、質疑(學生疑難卡和質疑卡上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可提出來讓全班同學討論):

可小組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全班商討,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究。如學生可能會提問:癩蛤蟆已捉在手,作者打了它幾十鞭子,它竟沒有死,為什麼?“我”為小蟲抱不平,對癩蛤蟆為什麼只是“驅之別院”,而不是將其處死?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將癩蛤蟆打死,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答案不求一致,學生言之成理,能自圓其說即可。)

五、練習(找趣)

1、請同學們邊讀邊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尋找梳理文中字詞:

⑴找出文中義同字不同的字。

⑵找出文中字同義不同的字。

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簡單講解什麼是通假字)。

⑷找出文中的'成語

2、學生分類尋找、整理:

整理內容大致如下。

義同字不同的字:察──觀 視──見 唳──鳴 素──白

字同義不同的字:觀 昂首觀之(看)

作青雲鶴觀 (景象、景觀)

察 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必細察其紋理(觀察)

神 定神細視(精神、注意力)

神遊其中(感受、想象)

時 餘憶童稚時(時候)

故時有物外之趣(經常)

成語:明察秋毫 龐然大物 怡然自得

通假字:項為之強 “強”通“僵”。

六、拓展(創趣)

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有這類趣事麼?如有的話,告訴我們大家,我們都來分享你的樂趣。

(教師可說自己小時侯的趣事:過家家,視布娃娃為孩子、騎小板凳想象為騎馬開火車等)

學生互相說,指名說。

七、總結

童年的確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滿陽光、充滿詩意、充滿幻想、充滿希冀。童年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祝願大家在國中階段善於尋找、體味更多的樂趣,讓你的青少年時期過得比童年還要美好。

八、課後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檢測學習效果。

建議:本課內容較多,也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為兩課時完成。

童趣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常見文言詞語,感受語言特點。

2、培養語感,豐富語言倉庫。啟發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瞭解文言常用詞。(第一課時)

2、能把言和意融合在一起。(第二課時)

【教學難點】

培養語感。

【關鍵點】

熟讀成誦。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文言文是我們祖國的文化瑰寶,我們有責任繼承併發揚它。今天我們就學習清朝作家沈復所寫的《童趣》。

二、作者簡介

沈復,清朝常州人,工詩畫、散文。本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記趣》。

三、默讀課文

利用課下注釋及字典掃清文字障礙。

四、生齊讀

五、師範讀

六、生自由朗讀

七、找單個同學讀

引導學生們糾正同學讀錯的字音,並及時在投影上出示容易讀錯的字引起學生們的注意。然後強調句子的停頓。

(用個別示例,使學生明白現在的讀法跟以前有所不同。)

如:能/張目·對日 昂首/觀之 項/為之·強 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表示明顯停頓,·表示極短停頓)

八、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措施:

1、學生提出有疑問的字詞,學生老師共同解決。教師用投影出示下列關鍵詞關鍵詞:細(仔細),察(觀察) 昂(抬)首(頭)項(頸項,脖子) 果(果真)驅(趕)強(同“僵”僵硬。是通假字)

2、出示特殊句式:

判斷句:(“蓋……”表判斷)

省略句:(“使”後省略賓語“之”)

被動句:(“為”在這句話中解釋為“被”)

九、翻譯全文

措施:幾個學生試譯全文,有不同意見同學之間可隨時提出來,大家一同探討。最後老師用投影出示譯文。

十、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目的:加強理解課文。

十一、進行背誦比賽

十二、作業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有人說,童年是一首詩,雖然短暫卻令人回味無窮。也有人說,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不管怎麼說,兒童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幻想。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屬於自己的童趣。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童趣》這一課。

二、首先我們一起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出示投影片:

1、本文選自___的著作______,作者字__,__代的文學家。

2、解釋下列加線的字或詞:

昂首觀之____________

見藐小之物___________

項為之強____________

凹者為壑____________

作青雲白鶴觀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蹲其身,使與臺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接下來請同學們試著齊背課文

四、問題探究

問題一:文章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怎樣一幅畫?

明確:群鶴舞於空中的青雲白鶴圖。

問題二:本文的思路是怎樣的?

明確:第一部分:總寫童年時善於觀察細小的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看不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的樂趣。

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這一部分依次寫了三件物外之趣。

問題三:三件趣事你最喜歡哪一件?

問題四:三件趣事可否調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三件事在程度上是加深的。

問題五:作者年幼時的想象合理嗎?為什麼?

明確:圍繞聯想與想像來答。

問題六:本文的主旨是怎樣的?

明確:寫作者童年的物外之趣。

問題七:本文語言有什麼特點?請舉例分析。

明確:語體簡約、含義深刻、用詞準確。

措施:學生進行討論總結。

五、同學們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回答的不錯。

下面請同學們提出疑問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六、再次請同學們背誦課文

七、請問同學們,學了此文你們有什麼感受呢?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八、小結

同學們,熱愛大自然吧,不但要善於觀察,而且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像,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九、作業

寫自己童年中有趣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