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裡的奇怪現象》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8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沙漠裡的奇怪現象》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沙漠裡的奇怪現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事理說明文的一般特點,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

2、探究作者示異釋疑的行文思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語言。

3、認識沙漠裡的奇怪現象,瞭解其形成的原因,培養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沙漠裡的奇怪現象及其成因。

2、體會說明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3、學習示異釋疑的巧妙構思。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一)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質荒漠,地球陸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為水很少,一般以為沙漠荒涼無生命,有“荒沙”之稱。但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沙漠中還是有許多生物的。沙漠地域大多是沙灘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經常出現。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沙漠裡有時會有可貴的礦床如石油。沙漠氣候乾燥,它也是考古學家的理想之地,因為可以找到很多人類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二)氣候地貌與生活:熱帶高地和沙漠視訊欣賞

(三)古詩中的沙漠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5、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6、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8、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9、黃沙漠南起,白日隱西隅。

10、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11、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12、無數鈴聲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13、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14、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二、感受沙漠

欣賞一組沙漠圖片,並用語言描繪你對沙漠的初步感受。

小結:我所看到的沙漠是空曠的、茫無涯際的、浩翰的、荒蕪的、神祕的、人跡罕至的……

揭題:《沙漠裡的奇怪現象》

三、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竺可楨(1890—1974),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我國近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之一。著作有《物候學》、《竺可楨文集》等。

四、初讀課文,把握生字生詞

(邊讀邊圈畫)

1、結合書下註解,藉助工具書,解決書後“附錄三”《字詞表》中的詞語和自己圈畫的詞語的音形義。

2、與同座交流。

3、教師提示需要特別注意的字詞。

五、走進沙漠

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古人是怎樣看待沙漠的,為什麼會這樣的想。

古人的'恐懼法顯在《佛國記》中說,沙漠裡有很多惡鬼和火熱的風,人一遇見就要死亡。沙漠是這樣荒涼,空中看不見一隻飛鳥,地上看不到一隻走獸。舉目看淨是沙,弄得人認不出路,吤循著從前死人死馬的骨頭向前走。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說,東行入大流沙,沙被風吹永遠流動著,過去人馬真=踏過的腳印,不久就被沙所蓋,所以人多迷路。

探究原因:客觀原因:古人穿過大沙漠時人力不足、物質匱乏。(人不過七八個,既無大隊駱駝帶了大量清水食物,更談不上汽車飛機的支援。)

主觀原因:科學不發達,人們對大自然缺乏正確的瞭解。

問題探討:

1、課文描寫了沙漠裡的哪些奇怪現象?

2、“魔鬼的海”和“鳴沙”

精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結合課外蒐集的知識,用一種方式向別人詳細地介紹“魔鬼的海”和“鳴沙”這兩種沙漠裡的奇怪現象。

方式一:視訊解讀

方式二:文字解讀

1、什麼是海市蜃樓?

要點:大氣中由於光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當空氣中各層的密度有較大的差異時,遠處的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空氣層,就發生折射或者全反射,這時可以看見在空中或者地面以下有遠處物體的影象,這種現象在夏天出現在沿海一帶或沙漠地方,古人誤認為蜃吐氣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樓。

2、鳴沙是怎樣發出聲音?

要點:只要沙漠的表面沙子是細沙而乾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陽晒得火熱後,經風吹拂或人馬走動,沙粒移動磨擦起來,便會發出聲音,這便是鳴沙。

爭鳴苑:

觀點一:沙丘的內部,都有一個又密集又潮溼的沙土層,它的深度是隨著雨水的多少而改變的。夏天的時候,這個潮溼層就比較深,它和上面、下面的乾燥沙土層就構成一個天然的共鳴箱。當沙丘崩塌、沙粒沿著斜坡往下滑動的時候,乾燥沙粒的振動波傳到潮溼層的時候,就會引發共鳴,使得沙粒的聲音擴大無數倍而發出巨大的聲響。

觀點二:響沙的“共鳴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氣裡邊。響沙發出聲響,應該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沙丘高大陡峭。第二個條件是背風向陽,背風坡沙面還必須是月牙狀的。第三個條件是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滲出,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幹河槽。

方式三、圖示解讀

方式四、圖片解讀

六、拓展

你還了解哪些沙漠裡的奇怪現象?能不能用科學道理對這些奇怪現象作一些說明?講給同學們聽聽

1、碎石圈:是一塊大石頭經過數百年熱脹冷縮一次次碎裂後,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圓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為排列的作品,實際上是自然形成的。

2、沙漠綠洲: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融化後變成地下水。這地下水沿著不透水的岩層流至沙漠低窪地帶後,即湧出地面。另外,遠處的雨水滲入地下,也可與地下水匯合流到這沙漠的低窪地帶。或者由於地殼變動,造成不透水的岩層斷裂,使地下水沿著裂縫流至低窪的沙漠地帶衝出地面。這低窪地帶有了水,各種生物就應運而生、發育、繁衍,於是形成了綠洲。

3、旱龍捲:旱龍捲就是沙漠龍捲風,它是近地面空氣強烈受熱後出現的氣流旋轉上升現象,龍捲風把地面的沙塵捲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空中,形成一個旋轉的沙塵柱。在中國的戈壁灘上,常常能看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龍捲風同時出現的景象。

七、思考

1、作者解釋了一些沙漠裡奇怪現象的原因,你認為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沙漠並不可怕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學,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識事物

2、沙漠裡的奇怪現象

奇怪現象—————原因

魔鬼的海光作怪

(海市蜃樓)可用科學道理來說明

流動的沙:鳴沙聲音作怪

3、世界十大沙漠

①撒哈拉沙漠,

②阿拉伯沙漠,

③利比亞沙漠

④戈壁沙漠,

⑤巴塔哥尼亞沙漠

⑥魯卜哈利沙漠

⑦卡拉哈里沙漠,

⑧大沙沙漠,

⑨塔克拉瑪干沙漠,

⑩澳大利亞沙漠,

4、“撒哈拉”之迷

“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無所有”。然而據考證,這裡在很久以前並非一無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學家在這片沙漠上發現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魚的骨骼和生物的遺蹟。地質學家在這裡發現櫟樹和雪松的化石,還發現了5000幅以上刻有人生活場面的壁畫。這些都說明,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決不是乾旱的沙漠,而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那麼,是什麼原因使綠洲變成了沙漠呢。共4頁,當前第2頁1234

5、撒哈拉森林

一個伐木工人去應徵工作,工頭:“你去前面的森林試試看。”過了1分鐘......

工頭:“哇!1分鐘20棵,太厲害了!你以前在哪裡工作的?”

工人:“撒哈拉森林。”

工頭:“沒聽說過,我只聽過撒哈拉沙漠。”

工人:“對啊,後來改名字啦!”

八走出沙漠

1、沙漠的形成還有人為的因素。由於人類濫伐森林、過度放牧和盲目開墾土地,加上區域性性的戰爭又毀壞了乾旱地區的水利設施,這些都加快了沙漠化的程序。

2、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相當於10個廣東省的幅員面積,五年新增面積相當於一個北京總面積,我國每年新增1400萬人口,而耕地卻在逐年減少……內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經沙化,並以每年150萬畝的速度在擴充套件,

3、保持土地的溼潤,加強土地的保溼,保溼度大於乾燥度因是沙漠化逆轉的最關鍵因素。大量的水分來源與保持應為沙漠化逆轉的關鍵。土地的保溼最有效法為水分的提供和儲水耐風寒植物樹木耕種。

4展示沙漠植物圖片

不要小瞧這些面目醜陋的植物朋友們。它們可是我們征服沙漠的急先鋒。有一天當它們成為沙漠裡的常客,我們就離征服沙漠的日子不遠了。所以就記住這些朋友們的名字和模樣。

5、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閱讀本文時,你將關注哪些資訊.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學家,你將關注哪些資訊.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員,你將關注哪些資訊.

4.假如你想學習說明文,閱讀本文時,你將關注哪些資訊.

6、竺可楨先生的夙願

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但是從古代的傳說和史書的記載看來,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區反而為沙漠所併吞……

7、從上面介紹的一些情況,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人類征服沙漠的遠大理想定會更快的成為現實。我們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沙漠變成耕地和牧場,為人民服務。

--《向沙漠進軍》

閱讀全文,完成填空與結構分析。

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

1)沙漠逞強施威的武器是什麼?風和沙共4頁,當前第3頁1234

2)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方式是什麼?游擊戰和陣地戰

3)人類抵禦沙漠進攻的方式是什麼?培植防護林和植樹種草

4)人類向沙漠進軍的主要武器是什麼?水(主要武器是水)

5)如何去利用沙漠?風和日光

共4頁,當前第4頁1234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