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彙編9篇

來源:才華庫 2.3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彙編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為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和課件製作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深化課程改革,學校決定舉行優質教學設計評比活動。

一、活動物件

全校各學科專任教師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

三、活動要求

1、教案要求

教案應該力求體現“三性一特色”,即:規範性、科學性、先進性和突出課堂教學改革的特色。

(1)規範性

教學目標:體現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

目標制定的依據:學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課時設計:課時安排要求合理。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板書設計:新穎、明確、簡潔。

課後小結:思得、思失、思改。

(2)科學性

(1)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突出,教材分析透徹,語言準確,切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2)教案中既能體現傳授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又能體現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多樣化。

(3)先進性

(1)教案能很好地反映本學科的知識特點,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做到教書育人有機結合。

(2)能恰當合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課改的基本理念。

(3)教案要能有利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能體現師生互動的活動空間,並能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4 )突出課改特色

①合作學習 ②自主學習 ③探究學習 ④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 ⑤增強德育教育實效性

2、作品必須是原創的。

3、將作品壓縮打包發至學校教研郵箱lphhzxjy@163。com。

四、評比及設獎辦法

1、由抽調教師組成評委小組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優質教學設計評比標準》對參評作品打分,按得分高低評定獲獎等次。

2、評選優秀課件設計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若干名,並對獲獎教師予以獎勵。

優秀教案評比標準

1、(20分)書寫整齊、圖表規範、板書設計科學合理。

2、(20分)教學設計能體現教學全過程,對課堂教學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3、(20分)教學目的明確,重點、難點突出,教材分析透徹,語言準確,切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4、(15分)教案中既能體現傳授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又能體現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5、(15分)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課改的基本理念。

6、(10分)能恰當合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1、引入:

有一種水,能讓人喝醉,這種水叫做母愛,因為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做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年紀大了,孱弱的雙肩已經不堪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2、聽文入境

問:從文中的字裡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生:……

師小結:大家的的用詞非常豐富,團結友愛、幸福美滿、互敬互愛,最後我們都可以把它歸結為一個詞“和諧”。(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到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跟著舒緩地音樂讀起來,開始!)

3、讀文生情

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何人?何景?讓一個平凡的家庭盡顯和諧。

(聽著大家剛才投入的朗讀,我也彷彿沉醉在親情的世界裡,我想通過剛才的朗讀,一定讀出了很多)請大家回答問題。

A:歸納文章寫了什麼事情?

B:散步過程中出現了哪些人?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第一段……,除了這一句,還有哪些句子也能現人物之間的這種關係?

(幫老師解決疑問:莫懷戚的《散步》語言非常精煉,但文章第一句寫到……,我覺得很囉嗦,直接寫“我們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有何不好呢?我弄不明白,誰幫幫我。)

C:寫了何景呢?(第四自然段)

※ 生讀

※ 生評析(情感角度、重音、節奏)

※ 寫了初春的哪些景物呢

※ 生回答並進一步談感受

D:景物描寫在全文中到底起到怎樣的一個作用呢?

——情節安排上、結構上、鋪設一種和諧的氛圍,為後文描寫做好鋪墊……

E:文中有很多句子很美,比如,……我為什麼喜歡這些句子?

“我的母親老了,他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使文句有音韻感,文句對稱,形成一種和諧的句式,使文章增添亮點。

還有嗎?找找看。

※ 找讀

※ 一起朗讀這些句子,一人與大家對讀

4、這一家人在散步過程中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裡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很是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母親本不願意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

D: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願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願意為了自己攪了一家人的興致.

E:“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世界“這是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線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小結:親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願望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這篇文章所告訴我們的。

對於這種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5、品文入理(一個和諧的家庭,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下面我們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 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認為誰做的最好?

※ 在這個家庭中,誰的權利最大?

——一家人每個人都做得好,權利一樣的大。問題的提出是在進一步引導我們不斷地品析人物形象,而不在於非得每個人的觀點一樣。

A:討論,師巡視

B:交流

C:小結(這種互相聽從,構成了一條親情鏈,始終鏈在了一起,確實一個家庭不存在著權力的大小,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於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其實孝順父母古來有之,我們的孟子曾經說過:“老吾老……”,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課堂總結:

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無不體現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美的旋律吧。最後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萬千感慨吧,請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筆,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下你現在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課題研究

創意說明:

閱讀這類較長的文章,應當引導學生自己學習,不僅要學會閱讀理解,還要學會主動發問:

有疑而問、於無疑處生疑或者依據文中有關事實,向作者、老師或同學提出商榷性的疑問。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沒有發問,就沒有研究,沒有研究就不可能解答,不能解答就不能發展。因此,要鼓勵學生善於敏捷地發現問題,積極地探索,敢於打破常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能夠以新穎的形式表述結果。

〖教學步驟

一、閱讀全文

二、對課文發問

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閱讀提示”及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從不同的角度來發問,並將自己發現的所有問題羅列出來。

三、課題的選擇

指導學生在他所羅列的問題之中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有價值、最值得探究的問題。選擇課題也是一種學問和能力。在選擇課題時,要引導學生注意以下事項:

1、量力而行。課題儘量小一點,容易突破,以免半途而廢。

2、問題明確。在選擇一種課題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其意義價值,以及其先進性和科學性。

3、避免重複。儘量避免與別人的課題重複。當然,如果認為自己的觀點比別人的更深、更新、更透、更高一籌,也是可行的。

四、資料準備

課題研究必須建立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才能有所見地,有理有據。資料的準備,包括平時的閱讀資料收集和根據此課題而有目的、有系統地查閱文獻兩種。

五、深入研究

在資料準備就緒之後,就要展開研究了。研究的時候,要指導學生理論聯絡實際,深入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六、小論文撰寫

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敏捷地發現問題,積極地探索,敢於打破常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還要引導學生以新穎的形式表述其研究結果,富有創意地進行小論文的撰寫。

七、交流總結

先小組交流,後由小組選出代表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

提供以下課題範例以供參考:

1、為什麼作者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和巨大貢獻沒有作詳細介紹?

2、有人說,本文作者是大手筆,表現在哪裡?

3、有人說,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見得?

4、從鄧稼先和奧本海默的截然不同的個性風格來看中西方文化傳統的差異。

5、本文的語言有何特色?

6、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景仰的?“德才兼備”的傳統價值觀如今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你認為“做事”與“做人”哪個更為重要?這二者之間會有一些怎樣的相互影響?

7、人應當怎樣在事業中完成自己的生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會寫“拉、把”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穫。

3.願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 課 時

聲像引入

邊放動畫課件(或投影)邊講述: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請小白兔和小灰兔來幫他收白菜,勞動結束後,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給他的一車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子拿回家,可到了後來,運回一大車白菜的小灰兔沒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白菜,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26課《小白兔和小灰兔》。(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教師範讀全文。

2.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在要求會認的生字下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朗讀課文,找出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插圖。

4.指名試讀課文,大家評議、糾正。

5.小夥伴或小組合作互查生字認識情況。

a.交流自己會認的字,並說說識記的方法。

b.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娃娃交朋友?為什麼?(字詞練習)

如:我最喜歡和“種”交朋友,因為我喜歡種花、種草。

6.鞏固識字。

a.抽讀,快速識記。

b.看字卡說詞語。

7.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生字。(詞語順序可隨意安排)

翻土 澆水 澆花 施肥 肥胖 飢餓 時候 等候 挑水 擔菜

拉力 拉開 把門 把手 送給 發給 活動 種花 吃飯 吃驚

寫字

1.觀察“我會寫”中生字的結構。

如:拉,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你找到每個字關鍵筆畫的位置了嗎?和身邊的小夥伴說說吧!

3.重點指導“拉”“把”的寫法。

指導寫好“扌”:橫要往右上斜,豎鉤要寫在橫的右邊,提的傾斜要大一點,不要寫平了。

4.學生描紅、練寫。

第 二 課 時

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在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邊讀邊體會內容,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請幾個孩子朗讀全文,大家評議。(儀態是否得體,聲音是否響亮,字音是否準確,情感是否到位)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後,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3組)

學習時間: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談話匯入

⒈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那老師就讓你們看動畫片,請你們一邊看一邊想:動畫片中的人,他們遇到不高興的事時是怎麼處理的?

⒉播放多媒體課件(一),讓學生欣賞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興的事,但這些事通過人們動腦筋,也變成了好事。

⒊談話激趣

⑴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們一塊兒看了動畫片之後,老師覺得動畫片中的人真聰明!他們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快樂的事,通過動腦筋變成好事。今天,老師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處理的呢?請同學門開啟課本116頁,教師(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

⑵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指名讀、齊讀。)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⒈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裡寫了一件什麼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⒉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⒊合作學習

⑴小組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⑵出示多媒體課件(二),讓學生看大螢幕,再自由拼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

⑶將詞語的拼音去掉,又讓學生練讀,開火車讀,最後,再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鈴、詳、幅、獎、催、叭、髒、筋”。

⑷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⑸將這些生字打亂順序讓學生進行搶讀。(獎勵讀得好、記得快的小朋友。)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看課文插圖(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次讀課文,讀後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推薦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並讀出相關的句子

4、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5、在小組、班級中進行讀書評比擂臺賽,比一比誰是我們班的金嗓子?然後學生進行評議:誰讀的好?好在哪裡?還有什麼不足?

6、通過讀,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些什麼。

7、教師再指名交流,並相機進行點撥,重點指導理解詞語:“端詳”;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8、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四、啟發思維、訓練表達

⒈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把你遇到過的事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⒉推薦小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五、聯絡實際、滲透思想

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麼辦?

第二課時

一、遊戲激趣、複習生字

⒈出示多媒體課件(三):遊戲“大轉盤”(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

⒉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二、指導觀察、練習寫字

⒈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後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後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⒉教師重點指導並範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⒊學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並引導學生評一評。

七、做一做: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瞭解人們的主觀認識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制定法令、制度必須注重“察今”即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

二、學習古漢語知識,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方面的知識。

三、瞭解並學習本文運用的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瞭解本文用寓言故事說理的特點。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文言議論文,教學重點應是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要求學生要切實掌握論點,並瞭解作者是怎樣論證論點的,運用了哪些論據,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要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層次。

2.積累一定的實詞、虛詞,熟悉主要的句式特點,能講會譯,是閱讀分析課文的必備條件,教師應當重視這一教學環節,給以足夠的時間保證。教師可以根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給學生明確具體任務。

教學時數 兩至三教時

用一教時指導預習,作為起始課,以疏通文句為主。用一至二教時研習新課,以分析課文為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指導預習

本教時完成以下任務:

1.瞭解有關《呂氏春秋》及其編著者的知識。

2.能講解,會翻譯,疏通文句。

3.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方法

4.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教學步驟

一、簡介《呂氏春秋》和呂不韋

教師可指導學生看“預習提示”和有關注解,要求學生知道《呂氏春秋》是怎樣一部書,知道是呂不韋請人編寫的,可不再補充其他內容。

二、疏通文句,指導學生試講、翻譯

指導方法:可以讓學生邊讀邊講,教師給以指導;也可通過練習形式給以指導,教師出示檢測練習題,學生解答,教師講評;也可以由學生自學、質疑,教師在答疑過程中再適當擴充套件內容,給以指導,等等。

指導重點:

1.讀準字音

弗(fú)損益 要(yào )於時

一脟(luán)肉 一鑊(hu)之味

一鼎之調(tiáo) 澭(yōng)水

悖(bèi)亂 殤(shāng)子

鏌(m)鋣(yé) 驥(jì)驁(ào)

遽(jù)契(qì) 時已徙(xǐ)矣

2.確切理解詞義(包括實詞和虛詞)

對文中一些重要詞語,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並掌握書上的註釋,再適當作些補充。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後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說,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係選擇恰當的解釋。這裡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樣。

以近知遠:形容詞用作名詞,近處的、遠處的。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於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堂下之陰:陰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執行。

先表澭水:標誌,標準,名詞作動詞,設標誌。

循表而夜涉:標誌,標準,名詞。

千有餘人:相當於“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敗也:……原因。所以敗,失敗的原因。

有似於此:類似,像。似於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裡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向之壽民:先前;長壽者。即本來可以長壽的人。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是故:因此。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以故法:用;舊。用舊有的法令制度。

為其國:治理。

時已徙:變遷。

人問其故:原因,緣故。

其父雖善遊:雖然。

三、自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思考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怎樣論證的?

2.本文講了荊人夜涉澭水、楚人刻舟求劍、有人慾引嬰投江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分別說明了什麼道理?可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3.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用這些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四、教師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明確提出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任務,佈置預習作業,為下節課分析課文作準備:按上面三個自學思考題閱讀課文。

第二教時

研習新課

本課時完成以下任務:

1.理清文章層次。

2.把握中心論點,並理解這一觀點的進步意義。

3.會分析主要論證方法。

教學步驟

一、分析中心論點

教師提問:學習議論文要把握中心論點,學習文言議論文也是如此。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教師可作提示:有些議論文的標題可以作為中心論點,這篇文章的題目行不行?有些議論文可以從文中選出恰當的句子作為中心論點,這篇文章裡有沒有這樣的句子?如果有,選哪一句合適?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本文的題目揭示了中心論點。“察今”,即明察當今實際情況。本文針對當時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對變革的錯誤思想,提出了應當隨著時代的改變來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張,即“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教師提問:本文的基本觀點就是制定法令制度應當從當今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這一觀點我們應當怎樣評價?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這一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作者反對的“法先王之法”的頑固守舊的思想,提倡的是變法革新從實際出發的主張,這對於推動時代,社會的向前發展,無疑起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說“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主張以人為依據,從人出發,來制定法令制度,這就掩蓋了統治階級制定法令制度的階級實質。在階級社會裡,一切法令制度都是為一定階級服務,不可能有、也從未有過為所有“人”服務的法令制度。這是作者認識上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

二、分析文章的層次

教師提問:閱讀議論文,要能理清層次。怎樣分析這篇文章的層次?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總的說文章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2兩段)提出“察今”的論點,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第二部分(3─6段)進一步論證論點,提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主張。

第一部分

開頭用設問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觀點。為什麼先王之法不可法呢?兩個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在漫長的年代裡,“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已非本來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於時”,既“有要於時”,那麼,“時不與法俱在”,就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來制定適應現實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這兩個原因之後,作者提出了“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主張,以“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為依據,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論點,就是說,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

第二部分

以“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為核心,從多方面論證中心論點。這一部分裡,作者講寓言故事、打比方,反覆強調先王之法與現實情況已經不適應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國家,就要改變先王之成法;“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就進一步證明,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法令制度對治國是十分重要的。

三、分析論證方法

教師提問:關於本文的論證方法,“預習提示”作了簡要說明,我們依據提示的內容研究幾個問題。舉例論證的方法。文中舉了什麼例子,論證了什麼問題?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觀點,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易懂的三個例子:“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幾個例子說明了“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的道理,從而論證了“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的觀點,治理國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應當在“察今”上下功夫。

教師提問:下面研究比喻論證的方法。文中什麼地方用了這種方法?論證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之後,以良醫治病為喻進行論證。由“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講到治國的道理:“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因時而化”就是要察今、變法,從而論證中心論點。

教師提問:“預習提示”講到運用寓言故事進行論證的方法,並要求瞭解寓言的含義以及跟論點的關係。課後練習也有這方面的題目。本文講了哪幾個寓言?各說明了什麼道理?(各包含著怎樣的寓義)根據這三個故事可以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本文講了三則寓言,各有不同的寓義。荊人襲宋夜渡澭水的故事,諷刺了不顧時間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時間不同了條件就應有所變化,做事就應從具體的時間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楚人刻舟求劍的故事,諷刺了不顧地點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地點不同了,條件就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地點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引嬰兒欲投江中的故事,諷刺了不顧人的條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人不同了,條件就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人的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這三則寓言是從時、地、人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教師提問:上面研究了比喻論證和用寓言故事論證這兩種方法,運用這兩種方法論證事理有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主要作用是把比較抽象、複雜的道理講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同時,也能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采,更吸引讀者。

完成上面幾項任務,教師小結本教時內容,提出具體要求:1.把握全文的中心論點;2.理清全文的層次;3.分析主要的論證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小通訊,記者用特寫的鏡頭記錄了神舟五號宇航員出征前的場景。這篇通訊打算一課時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照片和錄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文充滿民族自豪感,描寫、議論、抒情中洋溢豪情。學習時應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還可以藉助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熱情。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航天員出征的深刻意義。

3.體會並學習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的場面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明白楊利偉作為一名宇航員所應具備的優秀素質。

2.學習場面描寫的作用以及寫法 ,學以致用。

3.培養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聯絡時事,匯入課文

20xx年,中華騰飛,百年夢圓。8月我們沉浸於北京奧運會精彩比賽的場景;9月神州七號成功發射與回收,又奏響了一曲讓國人為之興奮的凱歌。思考:

神州七號是中國人第幾次問鼎蒼穹?那第一次是在什麼時候?

我們把鏡頭拉回到五年前英雄楊利偉出征場面。(播放楊利偉出征錄影)。

二 朗讀課文,走入錄音棚

模擬播音員播報新聞 ,要求:

吐字清晰,讀準字音 ,聲音響亮,飽含激情

1 學生自由播報新聞;

2 小組播報新聞;

3 全班播報新聞。

三 研讀課文,暢遊智慧泉

1 獨立思考三個話題,然後小組討論:

話題一:不寫第四段不行嗎話題二:不寫楊利偉的簡歷和人類航天史所走過的歷程不行嗎話題三:文章結尾不寫楊利偉告別的場面不行嗎要求:自由選擇話題,然後結合文章內容、結構、人物、情節來思考問題。

2 同學設計話題,研讀,交流。

小結:要寫好一個場面,做到以下幾點:

一 抓住場面中環境的烘托,渲染氣氛

二 刻劃人物(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三 語言簡潔,用恰當的詞語和修辭手法。

四 牛刀小試,來到創作室

想一想 ,運動會入場儀式和熱烈的比賽場景;

試一試,用飽含感情的筆來描寫其中的一個場面。

要求:選擇其中的一幅照片進行場面描寫,也可以選擇你最難忘的一幕場景進行描寫。字數150字左右。

五 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當我們......

教學札記:

這節課從教學情味上說是關注了“情境生動”方面的創新。從教學程序上來說運用的是一種“板塊式”教學思路:進入錄音棚,讓我們的心情激盪;暢遊智慧泉,讓我們的發現閃光;來到創作室,讓我們的思緒飛揚。可以看出第一板塊的教學活動就是朗讀,第二板塊是品析,第三板塊主要是表達。教師設定了一定教學情景,渲染了一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優雅的教學情景及濃郁的情境氛圍中進行靈動的、多種感官並用的語文學習活動,從而讓教學過程清新明朗,詩意濃郁,別具一格。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提出嗜學,然後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並採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有的態度和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後,由字詞理解到內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主要貫穿朗讀,以朗讀帶動文章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匯入 新課

參照教學設計(A)。

二、介紹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有關內容參照教學設計(A)。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句,疏通課文內容

1.教師播放朗讀帶,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能否流暢地朗讀課文和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有極大的關係。因此,要求學生至少將課文讀上兩遍,而且必須是以讀得流暢無斷續現象為標準。要求學生在自由朗讀時,注意結合課文註釋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詞語和句子。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

(1) 指名學生朗讀第1段,然後要求學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難以把握的字詞。

(2)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註釋自行翻譯第1段。

(3)教師評點學生翻譯,特別提醒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2段。

(1)學生齊讀第2段,然後標註出其中的重點字詞。

(2)學生結合註釋自讀第2段後,向老師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指名學生翻譯全段。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3段。

(1)要求學生筆譯第3段。

(2)學生相互檢查,討論對方翻譯中的不足之處。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翻譯的內容。

然後教師進行評價,要求學生按照信、達的標準修改自己的譯文。

(4)學生齊讀第3段。

6.學生齊讀全文。

四、品讀課文,鑑賞課文內容

1.請學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細讀第1段,從中找出一個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詞語。

3.默讀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寫出自己讀書時條件的艱難的?請引用課文中的原句回答。

4.提問:請複述作者讀書時的勤奮的情形,想一想:這勤奮和前面所說的艱難的生活條件有什麼聯絡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5.提問:與作者讀書時相比,現今太學生的讀書條件怎樣?文章是如何進行對比的?

6.提問:通過這種對比,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請用課文原話回答。

7.請簡要介紹馬生,談談作者對馬生所持的態度。

8.讀完這篇文章,你對學習有什麼感受嗎?

五、學習遷移

學生交流討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讀書要勤奮、專心,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請結合你的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佈置作業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內容:

國小語文第一冊第七課《爺爺和小樹》。

教學目的:

1、學會5個生字和一個詞語。

2、會認8個字。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

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電腦教學。

教學準備:

自制CAI課件、生字卡片、小紅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

新課。

1、導: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在篇課文的生字並初讀了課文。現在請大家來認讀生字。看誰認得快?(指認5個生字)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齊讀課題《爺爺和小樹》)

3、複習小。

(1)(遮住課題小)問:你還記得這是什麼字嗎?(齊讀小)對嗎?誰來噹噹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它的音。(指名讀,齊讀)

(2)課題裡用小組的詞是小樹。(教師範讀)樹是翹舌音,要讀準。爺爺和小樹第二個爺是輕聲。(帶讀,齊讀)

 二、檢查讀書。

1、自由讀。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誰讀得好就可以為本組爭得一朵小紅花,比比哪組紅花多。先請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不會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2、檢查讀書情況。

3、齊讀課文。

4、總結小組獲獎情況。

 三、讀講新課。

1、學習第一段。

(1)請小朋友齊讀第一段,找找裡面哪個字是這篇課文裡學過的生字?(口)

(2)你會用口組詞嗎?課文裡組的詞是(門口),誰家門口?(我家門口),我家門口有什麼?(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3)指導朗讀。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指讀、引讀)

(4)、指導背誦。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開啟CAI課件,顯示冬天圖)這是什麼季節?(冬天)(貼:冬天)

對。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兒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著大雪,小朋友都要穿著厚厚的棉衣。在這麼冷的天氣裡,爺爺在幹什麼?請女同學齊讀地二段。(CAI顯示飛來小花,擋住衣裳)同學們猜猜,被擋住的是什麼字?(衣裳)

(2)複習衣字。(重點複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3)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麼?(板書;暖和的衣裳)(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聯絡動畫圖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4)擴散思維:你還會說暖和的()(CAI顯示暖和的()句式)(讓學生自由說,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5)問:穿上暖和的衣裳後,小樹怎麼樣?(板書:不冷)

(6)指導朗讀:用你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

(7)指導背誦。

 四、學習第三段。

過渡: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嫩綠葉子。那麼夏天小樹又長得怎麼樣?它又是怎樣對爺爺的呢?(男生齊讀第三段)

(1)提問:小樹是怎樣做的?(板書:綠色的小傘)

(2)指導讀:撐開。

(3)綠色的小傘是什麼?(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看動畫圖片,理解綠色的小傘就是樹冠,也就是樹茂密的樹葉。問:爺爺在樹下怎樣?(板書:不熱)

(4)擴散思維:你還會說綠色的()(CAI顯示綠色的()句式)讓學生自己說,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5)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用喜歡的語氣讀。

(6)檢查讀,背的情況。

 五、環保教育。

1、同學們,爺爺這麼愛護小樹,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也要愛護小樹)小朋友你們再看看我們的校園怎麼樣?(很美麗)那你們又應該怎樣做呢?(CAI顯示學校綠化地帶畫面,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美麗的校園風景,討論後再自由發言。)

2、小結。

剛才,小朋友個個都說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後也會做得很棒,那麼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綠。你們就很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們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六、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2、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小朋友都明白了要愛護小樹,愛護花草,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3、作業

做一份關於保護環境的手抄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