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44W

學習內容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課本第39頁的例6及第41頁練習九的第7~13題)。


第 11 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運用具體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具運用


一個雪花梨,一個量杯,一塊橡皮泥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複習匯入】


1.填空


6.7m3=()dm3=()cm3


2L=()mL3450mL=()L


0.82L=()mL=()dm3


提問:單位換算你是怎樣想的?


2.判斷


(1)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從裡面量出長、寬、高。


(3)一個量杯能裝水1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mL。


(4)一個量杯最多能裝水100mL,我們就說量杯的容積是100mL。


(5)一個紙盒體積是60cm3,它的容積也是60cm3。


通過判斷的練習,要讓學生理解容積與體積的區別與聯絡。


【新課講授】


出示課本第39頁教學例題6。


(1)出示一塊橡皮泥。


提問: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把它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用尺子量出它的長、寬、高,就可以算出它的體積)


?(2)出示一個雪花梨。


提問:你能求出這個雪花梨的體積嗎?


學生展開討論交流並彙報。


最優方法:把它扔到水裡求體積。


?(3)給每個小組一個量杯,一個雪花梨,一桶水,請大家動手實驗,把實驗的步驟記錄下來,讓學生分工合作。


?(4)彙報試驗過程,請一個組一邊彙報過程,一邊演示,先往量杯裡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計倒入的水要能浸沒雪花梨,看一下刻度,並記下。接著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讓其完全浸沒再看一下刻度,並記下。最後把兩次刻度相減就是雪花梨的體積。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問:為什麼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雪花梨的體積?學生展開討論後並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要注意什麼?要記錄哪些資料?(要注意把物體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記錄沒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後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麼?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把它們完全浸入水中。


【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41頁練習九第7~13題。


第7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要根據已知條件算出水深是13cm時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放入土豆後高是13cm,根據“底面積×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後的體積,再從中減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體積。


第13題:一個大圓球加一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個大圓球加四個小圓球排出的水是24mL,這樣可知3個小圓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個小圓球的體積是12cm3,則1個小圓球的體積為4cm3,所以大圓球的體積為12-4=8(cm3)


第16題:這是個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弄清圖意,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全班反饋時,可讓學生說說思維過程。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都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在今後的計算中要多加小心。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容積和容積單位(2)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排水法


把物體扔到水裡,兩次的體積差則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