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作教學設計7篇

來源:才華庫 2.98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會合作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7篇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學會合作》,選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屬於交往心理的範疇。

現在的國小生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沒有養成合作的習慣。本活動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滲透,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快樂、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根據以上的活動理念,我制定了這樣三個活動目標:

1、認識合作,懂得合作的力量大,培養合作精神。

2、學會合作,使學生明白怎樣才能很好地合作,合作中應該怎麼做。

3、體驗合作,讓學生充分體驗合作過程中的快樂,從情感上認同合作,養成合作的習慣。

在活動方法上,我以“活動和遊戲”為主線,採用活動體驗法、交流彙報法等進行教學。

為了達到以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活動過程四部曲:

一、情境匯入,感受合作

二、遊戲引領,學會合作

三、迴歸生活,體驗合作

四、實際行動,真誠合作

下面,我具體說說我是怎樣教學這一課的。

一、情境匯入,感受合作

(一)匯入新課,初步感受合作

一開始上課,我就播放MTV《三個和尚》動畫版,(課件出示)詼諧有趣的動畫,輕快活潑的旋律,加上通俗易懂的歌詞,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他們對三和尚的做法十分不瞞,私底下都紛紛議論起來了,於是我提問:為什麼人多了反而沒有水喝了呢?圍繞這個問題,小朋友們展開了討論,他們很快地明白三個和尚沒有水喝的原因:有的說和尚們自私自利;有的說和尚們不團結一致;有的說和尚們斤斤計較……我適時引出課題:合作,讓小朋友們對合作的概念得以感性認識。

(二)遊戲激趣,感受合作的力量

我告訴小朋友們,要和他們一起做個“折筷子”的遊戲,他們個個興高采烈,爭著上臺折筷子,班上力氣最大的小胖子劉小洋沒能折斷十根筷子,這回只能灰溜溜的逃到了座位上。(課件出示)我適時提問: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十根筷子則很難,從這裡我們可以想到什麼?我聯絡生活啟發:個人的力量是很弱小,而眾人、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讓小朋友們明白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二、遊戲引領,學會合作

這是本節課的高潮部分。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讓孩子們參與兩個遊戲,領會合作過程中的技巧。我首先出示情景:“火海逃生”(課件出示),觀看完短片錄相,孩子們被緊張的氣氛吸引住了,因此,當我提出模擬情景表演時,他們早已躍躍欲試了,課堂氣氛也異常熱烈。我將事先準備好的矇眼布兩塊,分別將兩個孩子的眼睛矇住,讓他們分別背上另外兩個孩子。兩人一組,蒙著眼睛的孩子在背上同學的指點下,通過一條有障礙物的過道,最快完成任務者勝。(課件出示)(可多幾輪比賽)我分別採訪獲勝隊和失利隊,他們一致認為:只有各自發揮優勢,密切配合才能獲勝。

然後,我出示遊戲二“穿針引線”,剛才沒有參與遊戲的孩子們踴躍報名,一隻只陌生的左手和右手合作著,有的靈活地穿著線,有的笨拙地移來移去,好久找不準針眼……(課件出示)遊戲結束,我採訪獲勝隊合作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引導他們發現合作中需要技巧,讓他們進一步懂得生活中的很多事,只要大家密切合作,靈活處理,一定會做得更好。

三、迴歸生活,體驗合作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間“休息室”:智慧屋裡作客(課件出示)。讓孩子們透過智慧屋體驗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合作,孩子們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展開交流討論,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和幸福,從情感上認同合作。

四、實際行動,真誠合作

在這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安排的是:實際行動,真誠合作。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集沙成塔,聚腋成裘”……於是我啟發小朋友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子說說在今後的學習上、生活中如何與父母、夥伴、老師和同學愉快地合作?思維一開啟,孩子們馬上聯想了很多,有的想回家做媽媽的小幫手,幫媽媽分擔家務,讓她輕鬆快樂;有的想與隔壁的小夥伴和好如初,繼續完成他們的泥塑大作;有的想向某同學道歉,因以前他倆對一道數學難題意見分歧,還一直彆扭著呢,他打算與“對頭”繼續爭論下去。

這時,有個孩子悄悄地舉起了手說:老師,我想做班級的小小勸說員,勸說有矛盾的同學化干戈為玉帛;勸說不愛學習的同學努力讀書;勸說心情不好的同學,做快樂的主人……讓您少操點心。(課件出示)多可愛的一群孩子啊!我當即豎起大拇指表揚了他們,並要求他們把這些想法付諸行動。然後以《眾人划槳開大船》這首歌結束本節課。

最後,我簡單地說一下這節課的活動反思:

1、活用教材,體現開放性

本活動不拘泥於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靈活安排了遊戲:智慧屋裡作客。目的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與他人合作,感受合作的快樂和幸福,讓學生從情感上認同合作。

2、遊戲活動,體現自主性

遊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因此,我設計了遊戲活動:火海逃生、穿針引線。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學到合作的好方法,親身感受合作的力量,感受合作過程中的快樂。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為什麼要合作和怎樣合作,激勵學生要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合作。

2、懂得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側重點不同,領悟這兩個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激勵學生要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合作。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擺事實講道理的寫作方式,並能簡單運用。

學會用上關聯詞來構句,進行歸納性的表達。

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實驗器材、蒐集合作的事例、名言、成語、相關視訊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學會合作。

2、一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篇寫“理”的文章。(板書:講道理)

3、通過上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關於合作的道理呢?

4、有時,看明白一個道理相對容易,但要說明白一個道理比較難。

上節課,我們接觸過這麼一段話,我覺得值得同學們再來溫習溫習(出示:你是……;你是……總之)

研究研究作者的`表達,他怎樣來講明白這個道理的呢?(有展開,有歸納;有一系列的事例來佐證)

5、師歸納,總結:有了相關的事例作依據,你的道理才會深入淺出,讓人明白,才有說服力,這就是俗話說的:擺事實,講道理。(板書:擺事實)

二、新授

1、擺事實,講道理,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結合課文,來感受這一特色。

2、開啟課本,默讀課文4-6小節,找找看,課文舉了幾個事例,講了哪些道理?(1、理清事例和道理之間的對應關係,2、這些內容最終的寫作目的。師板書歸納)

講:樂團演奏

1、讀讀第4節,哪句話體現了樂團演奏時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呢?精確到具體詞語呢?指名讀好、齊讀。

2、觀看視訊:談談自己的觀後的感受,可用詞句概括,再讀相關句子。

3、音樂非常美妙,能奏出這樣動聽的樂曲,容易嗎?

抓住關鍵詞語: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

3、引讀:是什麼力量使上百位……

4、師結:作者寫這個事例,就是為了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再讀。

5、除了文中的事例,你還能舉出其它的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嗎?(生舉事例、師幫助梳理,統一的目標是什麼?有哪些分工?)

6、小組合作,選擇一個事例完成完整的段落練習,看誰說得最多:我是……,就要……;我是……,就要……,總之……

7、由同學們的發言也可見,成功的合作……

8、比較比較,哪個事例更好?(樂團演奏更加龐大,複雜,因此更有說服力),所以文章說,這是一個人與人合作的“典範”,什麼是“典範”呢?你看,作者舉事例多麼有典型性啊。

瓶口逃生

1、讀一讀,劃一劃,這個事例中哪裡體現了“卓有成效”

生自讀,圈劃。

2、交流:哪看出來了呢?正面:才、三秒鐘,側面:情不自禁鼓掌,外國專家的讚美之詞,指導讀好相關句子。

4、老師也帶來了相關器材,哪些同學願意上來嘗試一下這個實驗?

製造情境:(瓶――屋子 小球――人)

七人上臺演示,其餘同學讀秒。

預設:

a、失敗後的採訪,請分析一下原因。(歸納成語:爭先恐後)  對比讀文章,找關鍵詞語:依次,一個接一個(歸納成語:井然有序)

體會:這就意味著有先有後,後者犧牲了什麼?這樣的犧牲值嗎?

再次嘗試,直到成功。

b、成功,(給點掌聲、模仿外國專家來讚揚一番)採訪,你為什麼成功了?請說說你成功的經驗,這個經驗是從何而來?找關鍵詞語:依次,一個接一個,再對比失敗的原因。下面環節同上。

5、如果都謙讓行不行?(歸納成語:坐以待斃)

6、這個實驗只會出現三種情況,你覺得哪一種才是真正卓有成效的合作呢?說話練習,試著用上關聯詞歸納:

( )井然有序,( )能快速逃生。

( )爭先恐後,( )不能快速逃生。

爭先恐後,( )不能快速逃生,( )可能同歸於盡。

為了快速逃生,我們( )不能坐以待斃,( )不能爭先恐後,而應該井然有序地出來。

總之,要想快速逃生,……

7、你看,作者通過這兩個生動的事例,向我們闡明瞭這樣一些道理,他也用關聯詞來歸納了。(讀)

這兩個事例和相應的道理啊,也可以分開來論述,現在課文用上了一對關聯詞放在一起歸納,我們來比較比較,你覺得哪個更好?

1、原文

2、從“樂團演奏”可見……;從“瓶口逃生”可見……

師總結:在歸納語言時,用上關聯詞,可以讓語言更精練,層次更清晰,句子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8、從文中找找類似的寫法。讀讀相關句子,體會體會,這一對關聯詞是對哪些句段的歸納總結?(不論……都……;只有……才……)

三、遷移運用

1、結合板書,總結,用上關聯詞:只有擺出具體的事實,才能有說服力,才能讓你的語言有理有據(板書)。

2、其實啊,生活中處處都有理,但有時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的理才是真理?擺事實,講道理!

3、今天,我也想請同學們來講講道理,用上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練習來說明一個道理,可藉助學過的相關課文(從課內逐步引申到課外)

練習格式:有這樣一個故事……可見……。

四、延伸拓展

1、學了這篇課文,想到了哪些有關合作的成語?名言?

2、師出示,積累訓練。

3、你能自己寫上這麼一句話嗎?生自寫。

4、師酌情請生上板書寫,修改、署名。

板書:學會合作

擺事實 講道理

樂團合奏 目標統一,分工協作

瓶口逃生 自我犧牲精神

有理有據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我們學會了合作》是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二個單元“講誠信,多合作”中的第五課,本課的脈絡或重點在於通過社會生活事例以及實踐活動,讓學生初步具有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學會與人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合作意識作為一種重要的集體主義精神,是國小生初步形成的公民道德系統在集體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昇華,但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對合作方法的瞭解,與人合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工具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合作的重要性,學會與人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交流、遊戲、體驗等活動學會與人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願意與人合作,感受成功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明確分工在合作中的重要性,並讓他們懂得一些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人成功的合作。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課。

二、 課件演示。

三、 說一說自己與別人的合作。

四、 故事討論會。

對《天鵝、梭子魚、和蝦》的故事進行討論。

五、 三場足球比賽的啟示。

根據比賽,說一說怎麼合作才能成功?

指名彙報,教師總結:原來互相商量,互相配合,齊心協力合作才會成功。

六、 觀看動畫,認識合作。

1.看動畫《三個和尚》的故事:

2.說一說三個和尚為什麼沒水喝?

3.那你們認為這三個和尚怎樣做才會有水喝呢?(合作)

4.師生共同小結。

5.請同學們說一說生活中那些事需要合作?

(可用《三個和尚》雙簧表演,或拼圖遊戲。)

七、我們的發現。

我們的發現,總結合作的技巧,什麼是合作,其含義。

八、 學習兒歌。

一人力量小,合作力量大。

遇到困難時,合作解決它。

團結心一致,合作靠大家。

眾人齊合作,心裡樂開花。

九、 再次講解《三個和尚》的故事。

三個和尚好好合作的情況(效果)。

十、 綁腿遊戲。

1、 遊戲規則

2、 做遊戲。

3、 遊戲點評。

十一、關於合作的名言和警句。

思品教育,生活中不能合作的事情。

十二、暢所欲言。

十三、團結口號。

十四、師生共同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十五、作業佈置

1.同學之間合作表演雙簧戲。

2.小活動:拼圖遊戲競賽。

十六、板書設計

5.我們學會了合作

同心協力團結一致

互相配合互相幫助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我們學會了合作》是粵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個單元“講誠信,多合作”中的第二課,本課的脈絡或重點在於通過社會生活事例以及實踐活動,讓學生初步具有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學會與人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合作意識作為一種重要的集體主義精神,是國小生初步形成的公民道德系統在集體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昇華,但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對合作方法的瞭解,與人合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橡皮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合作的重要性,學會與人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交流、遊戲、體驗等活動學會與人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願意與人合作,感受成功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明確分工在合作中的重要性,並讓他們懂得一些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人成功的合作。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動畫,認識合作

1.看動畫《三個和尚》的故事:

2.說一說三個和尚為什麼沒水喝?

3.那你們認為這三個和尚怎樣做才會有水喝呢?(合作)

4.教師小結,引出課題;

5.請同學們說一說生活中那些事需要合作?

二.參與遊戲,學習合作

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事需要合作呀,那麼怎麼合作才會成功呢?讓我們到遊戲中去尋找答案吧,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數水果”的遊戲。

1.課件出示水果圖

2.進行“數水果”比賽,比比哪組數的準?

3.討論:為什麼大多數同學都沒有數對呢?我們應該怎麼合作才會成功。(明確分工)

1.四人小組分工合作,再進行一次比賽。

2.比較兩次比賽,說一說怎麼合作才能成功?

3.指名彙報,教師總結:原來互相商量,互相配合,齊心協力合作才會成功。(相機板書)

三.暢談合作,分享快樂

其實與人合作不僅非常重要,而且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現在就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與他人合作一件事,可以說成功的也可以說失敗的,不過要說說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四.親身體驗,運用合作

同學們,通過學習你們已經知道了合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運用合作呢?現在就通過一個“捏小熊”的遊戲來考考大家。

1.課件出示遊戲規則

2.以組為單位做遊戲

3.評出優勝的小組。

4.遊戲點評。

五.總結拓展

同學們,從上面的遊戲中我發現大家已經學會了合作,老師真高興,那三個和尚學會了嗎?大家請看:

1.看《三個和尚》故事的結尾;

2.拓展:說說三個和尚現在怎麼樣了?

3.教師總結.

六.作業佈置

1.和爸爸媽媽合作完成家裡的一次大掃除。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份以“團結合作”為主題的手抄報。

七.板書設計

5.我們學會了合作

互相商量 明確分工

互相配合 齊心協力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學會合作》是一篇演講稿,也是一篇議論文。本文以“合作”為題,圍繞什麼是合作?為什麼要合作?怎樣合作?這三方面來闡明不論從事什麼職業,不論在何時何地,都離不開與他人合作的人生道理。文章觀點鮮明,條理清晰,論據充分,說理透徹,可以說是一篇學寫議論文的範作。

教學建議:

基於以上認識,我認為教學本文可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讓學生自已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在教學時可遵循作者的思路,從審題質疑匯入,引導學生提出三個問題,然後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自讀探究。從整體上把握全文。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審題質疑。

1、上次我們和六(3)班舉行了一次拔河比賽,誰能來說說我們班為什麼會輸?

2、“人心齊,泰山移。”的確如此,看來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合作。今天我們就要來(板書課題:14.學會合作),學生讀課題

3、齊讀課題後,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生自由質疑:

(1)什麼是合作?(2)為什麼要合作?(3)怎樣合作?……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寫上問題。

4、看來,同學們的問題還真不少呢,趕快讀讀課文吧,愛動腦子的你一定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讀課文。

1、初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 自學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思考審題時提出的幾個問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 出示詞語。

鑰匙 孤立 典範 嘴脣 悠揚 傾瀉 和諧 協作 瓶子 犧牲 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帶點的字,隨機瞭解學生詞語的掌握情況。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顧:看到。

卓有成效:成績效果顯著。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脣邊、指縫裡飛揚出來。

典範: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團:大型的管絃樂演奏的團體。由絃樂器、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組成,參加者能達上百人。

(3)指名回答審題時提出的問題。重點解決前二個,第三個可放到第二課時。

三、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文後練習2。

第二課時

一、檢覆匯入。

1、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幾個問題?你解決了哪幾個?

2、的確,我們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圍的人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也不論你在何時何地,都離不開與別人的合作。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難有什麼成就。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與他人合作呢?這節課我們就要重點來研究怎樣合作?

二、初讀重點,明確事例作用

1、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板書:怎樣合作)請同學們趕快瀏覽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可見,成功的合作不僅要有統一的目標,要盡力做好份內的事情,而且還要心中想著別人,心中想著集體,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2、分析講了幾層意思。

3、讓學生自悟事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原來,四五兩節的兩個事例分別說明了第六小節的兩層意思,那我直接說道理不好嗎?為什麼非要用上這兩個事例呢?

5、我們不妨來仔細看看,作者分別舉了哪兩個事例?

三、研讀事例,感受合作之美

(一)樂團演奏

1、我為什麼非要用樂團演奏這個事例呢?為什麼不寫我和同學來了個二重唱,所以合作要怎樣怎樣?(學生回答後板書:典型事例)

2、樂團演奏這個事例怎麼就稱得上是“卓有成效”的合作呢?你能用書上的語言來告訴大家嗎?

(二)實驗

1、學生自讀課文,瞭解實驗步驟。

2、我這裡也有一幢房子(拿出教具),房子起火了,誰也敢冒著生命危險來做這個實驗?

3、我們不知道外國教育家的規定時間是多長,但是根據經驗,能在30秒鐘內跑出房子,都是可以成功逃生的。給你們30秒鐘,夠不夠?好的,只要你們能在30秒鐘之內成功逃生,就是成功的,對不對?

4、x秒,你們同樣是在規定時間內成功逃生,祝賀你們!我最想採訪的是最後一個出來的同學,請問,你為什麼讓選擇最後一個出來,難道你不知道危險嗎?你是怎麼想的?

5、先人後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同學們,讓我們再次為他鼓掌!(學生鼓掌)不過我想,你也應該逐一跟你的合作伙伴握手,你的成功逃生也離不開他們的配合,對不對?(提示學生可以與同伴握手)

6、真是令人感動的一幕啊!經歷了一次生與死的考驗,真是患難見真情啊。讓我們把掌聲再次送給這七位用生命來合作的同學!(請學生回座位)

7、但是,我們跟書上的小朋友的3秒鐘比起來,還是有那麼一點小差距,我們不妨也總結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了,找出了問題,以後我們就可以合作得更加完美和諧。

8、是的,有比較才知道差距,讓我們再來讀讀外國教育專家的話,再跟國外的小朋友比一比,相信大家就知道應該怎麼讀他的話了。(朗讀外國教育專家的話)

9、那這個實驗的事例又說明了第六小節的哪一層意思呢?

10、這兩個事例說明的道理你覺得哪個更難做到!

是的,所以這兩層意思,作者用“不僅……而且……”這個關聯詞連線起來,體現了遞進的關係,讓我們把兩個事例所蘊涵的道理再來完整地讀一讀,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

四、總結內容,指導合作實踐

1、看來,合作真的很重要,合作可以產生超過個人的力量;合作能為集體贏得榮譽;合作能給我們帶來愉快的體驗;合作能夠幫助我們戰勝困難;合作是幫助我們開拓美好明天的一把金鑰匙!有了合作,我們的人生之路才會變得絢爛多彩,才會變得賞心悅目。

2、學了這篇文章,我們瞭解了議論文的一般的結構特點:先談這個話題的重要性,再談怎樣做的問題,最後發出號召,如果要你寫《學會自信》,你可以怎麼安排文章的結構?

3、看來,你已經注意到了事例在議論文中發揮的作用,我們運用的事例必須典型,但不是唯一的,比如在這篇文章當中,你覺得還可以通過那些事例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

4、是的,大合作的事例有很多很多,有些你習以為常的事情,卻也是大合作的結果,而怎樣才能與人卓有成效地合作,不是每個人都能懂得並且做到的,相信學了這篇課文你會有所收穫的。

[動物故事] 動物的互惠互助

你知道嗎?動物之間不光有生存競爭,還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導蜜鳥是一對好夥伴,它們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常把巢築在高高的樹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銳的導蜜鳥發現了樹上的蜂巢後,使去尋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動著翅膀,做出特殊的動作,併發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訊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後,再去獨自享用蜂房裡的蜂蠟。

海葵蝦和紅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蝦的兩隻大螯(áo)各自夾著一隻紅海葵,整天東遊西蕩。一旦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為安全擔憂;而紅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蝦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飽腹了。鱷魚和千鳥的互惠互利更為有趣。千鳥不但在凶猛的鱷魚身上尋找小蟲吃,還進入鱷魚的口腔中,啄食殘留的魚、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裡面的水蛀,幫助鱷魚清潔口腔。有時鱷魚把大口一閉,千鳥就被關在裡邊。然而你不必為千鳥擔心,只要千鳥輕輕用喙擊打鱷魚的上下顎,鱷魚就會張開大嘴,讓千鳥飛出來。

有關合作的名人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鋒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 —毛澤東

我的作品全歸功於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於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馬克思、恩格斯

只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 ——列寧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6

巧妙設問,綱目分明。 課文多處運用設問,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做到綱目分明,如“什麼是合作呢?”“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麼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等等,都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典型事例,驗證觀點。 課文運用了兩個典型事例,一是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是從瓶中拉出七個綵球的實驗;分別從要有協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同側面,驗證了要獲得成功,必須與他人合作的觀點,令人信服。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7 學會合作

2.齊讀課題後,提問:你們都想知道什麼?

3.課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麼?

4.人們為什麼必須相互合作?

5.怎樣才能與人搞好合作?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8個生字。 (3)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典範悠揚傾瀉和諧協作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情不自禁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鑰匙嘴脣傾瀉協作瓶子犧牲一幢顧名思義 情不自禁 (2)指名讀,注意讀準帶點的字。 (3)瞭解詞語掌握情況。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脣邊、指縫裡飛揚出來。 典範: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團:大型的管絃樂演奏的團體。由絃樂器、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組成,參加者能達上百人。 (4)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分自然段讀課文。

5.默讀課文後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文後練習2。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導人新授內容

二、精讀訓練

1.理解第一段。. 激發思考:作者圍繞合作,首先談了什麼? 自由朗讀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點句。 聯絡生活實際,理解: “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論……也不論……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舉出在實際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 通過第一段的學習,歸納演說詞的語言特點。 小結:這一段說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讀第一個事例,隨後播出一段交響樂錄音,學生置身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之中。樂止,介紹交響樂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他們是怎樣合作的呢? 思考:“團體目標”的“高度統一”和“協作精神”分別形容“合作”的什麼?(合作的“完美”與“和諧”) 從這個事例中,同學們明白了什麼? (2)理解第5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這個實驗的目的、要求、經過和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聯絡課文想想“依次”是什麼意思。 外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這句話說明了麼? 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麼? (3)理解第6自然段。 讀讀,想想: 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結:文章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說明只有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問:為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舉了兩個事例。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麼?(不夠。因為只舉前一個例子只說明合作需要有協作精神,而後一個例子是說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只有舉兩個例子,才能把問題說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讀,談談你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體會。

三、總結全文

四、指導學生練習演講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乃至國力競爭的基礎。在國小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是國小生團體發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城市國小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學校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不合群,不善於與人合作的弱點。因此,培養國小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輔導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輔導重點】

通過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團結合作的力量,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並學習如何與人合作。

【輔導難點】

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總結分析有利於合作的行為與方法,從而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

【輔導形式】

情景體驗、活動實踐、討論分析、交流體會

【輔導時間】

40分鐘

【輔導年級】

三年級

【輔導準備】

多媒體裝置、電腦課件、皮球、凳子等。

【輔導步驟】

課前談話

快樂的童年總是伴隨著遊戲度過的,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玩遊戲,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有趣的遊戲,想玩嗎?糟了,玩遊戲的凳子忘了搬進來了,這凳子比較多,我一個人可能搬不進來,哪位同學願意幫幫忙?非常謝謝你們,你們的幫助不僅讓遊戲順利進行,而且還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們看我們大夥的力量多大,齊心合力就把這個凳子都搬進來了。

(設計意圖:以身邊平凡的小事,很自然匯入本課的主題,不帶痕跡地讓學生初步感受合作的力量。)

一、遊戲引出合作,初步感知合作。

1、體驗遊戲:《一指抓皮球》

師:我們玩的第一個遊戲,名字叫《一指抓皮球》,如果你能不借助任何東西,用你的一個手指在20秒內將它抓起,這個皮球就屬於你了。誰來挑戰一下?

2、學生嘗試,並根據學生情況給予鼓勵安慰。

3、你覺得怎樣才能把球抓起呢?

師:實踐證明一指是抓不了皮球的。遊戲做完了,思考留下了,通過這個遊戲,你們有什麼感想或啟發呢?

4、板書活動主題。

師:是啊,只要幾個手指合作起來就能輕而易舉地將皮球拿起了。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題——學會合作(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一指抓皮球”的小遊戲,讓學生懂得一個個體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單靠個體是很難完成,藉助他人的幫助才能更好的完成。)

二、聯絡生活了解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1、老師看圖片講述身邊合作的事例。

六一兒童節中的拔河比賽需要每個人都全力以赴、圖上同學正在幹什麼?參加早操比賽。是呀!一致的步伐,整齊的動作,這都需要大家的配合與默契。這是我們學校合唱團參加廣州市第十屆學校合唱節的照片,由於同學們的齊心協力和共同努力,我們的合唱隊還獲得了廣州市的第一名呢!女排姐姐們憑著齊心協力的配合、頑強拼搏的精神終於為祖國贏得了無數的榮譽……你們看小到拔河比賽,大到為國爭光都需要合作,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現在把你們聽到的、看到的或者親身經歷的有關合作的事例說一說,也可以分享合作的擔心與疑問讓我們一起去分享,去感動吧!

2、學生討論列舉合作的事例與分享合作的擔心與疑問。

小結:同學們列舉的事例真多,其實剛才我們把凳子搬進來,也是一種合作。看來合作真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現在請同學們再聽一個故事,相信你們對合作將會有更深一層的瞭解。(放《天鵝、梭子魚和蝦》的故事錄音)。

3、放《天鵝、梭子魚和蝦》的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要和大家分享?(學生髮言)

小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原來幾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齊心協力,就要勁往一處使,要合作就必須“目標一致”。(板書)

(設計意圖:以圖片創設情境,以列舉具體事例感受,讓學生充分體會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硬把道理塞給學生。)

三、實踐活動中嘗試合作,學習如何合作。

過渡語:原來一致的目標在合作中真是那麼重要,下面就讓我們在遊戲中嘗試合作,希望同學們能在合作中體驗成功,感受合作的快樂。

1、學生分組遊戲——同舟共濟(以組為單位進行遊戲,每組6人)

遊戲前創設情景:春天就要來了,大家喜歡春遊嗎?好,那我們今天啊就一起去郊外春遊。不過得過一條大河。此時我們幾個人只有這一葉扁舟,靠著它才能到達安全的彼岸?我們以組為單位,這凳子就是那葉扁舟,參與人員必須全部牢牢地站在船上,否則就沒能順利到達河對面去欣賞美麗的春景了。遊戲必須在1分鐘完成,老師說開始才能站上凳子。這個遊戲是老師為同學們學會合作而設計的,但必須在老師的看管下才能玩,而且要注意安全.老師想請四個安全小衛士,每組兩人)

2、遊戲結束後請學生交流分享。

①請參與遊戲的同學說說你們剛才的想法、感受。

②剛才暫時沒有參與遊戲的同學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板書(互相關愛、互相配合、互相謙讓)

小結:是啊,合作是非常講究技巧的,它需要我們設定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然後一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互相關愛、互相配合、互相謙讓,這樣才能更順利的成功完成任務。其實要合作成功還有許多因素,例如寬容、諒解、知識、能力、技巧等方面。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合作的好處,懂得怎樣合作。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總結分析有利於合作的行為與方法,從而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明白合作和協調精神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

四、交流合作感受,增強合作意識。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課快要結束了,這堂課讓你們收穫了什麼?

總結:是啊!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合作把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把手緊緊地攜起來了,合作讓我們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請同學們回家收集合作名言,老師這裡有些關於合作名言,讓我們一齊來欣賞。

希望大家能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當中,更好得合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