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教學設計的暢想

來源:才華庫 2.64W

《行道樹》是一篇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章篇幅短小,主旨突顯,容易把握。所以我儘量把讀書的權利、表達的權利讓給學生(當然這種讀包括課前的習讀以及課上的演讀),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解讀文字,藉助生活中種種普通的意象讓學生感悟出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奉獻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並能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初步感知文章的內涵。

《行道樹》教學設計的暢想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育在於培養人,而不僅是人力;在於促進人的進步,培養人的智慧,發揚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進人的價值體現。為實現這一宗旨,我積極引領同學思考:奉獻者是偉大的,又為什麼說: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行道樹”有哪些痛苦啊?進而回顧,它的家原來在山上,現在被人為的`安放在道路兩旁,從一身抖不落的灰塵到夜晚的孤獨、寂寥、苦熬,以及所能承受的種種有關痛苦的設想,並就“行道樹”的遭遇想到人生,當人處於這種不可選擇的人生境遇時,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是存在於整個時代中的,個人對時代有責任,有義務,有機遇,也有挑戰。像石縫間的生命,磚縫裡的香瓜子以及懸崖間的奇鬆怪柏一樣,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生命的價值。而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能為別人創造價值。並及時引入《鋪路石》、《乞丐和露珠》兩篇文章,讓學生進一步感覺到: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巍峨的高山,騰飛的巨龍,就像“行道樹”一樣,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麼渺小、普通,我們也應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並要善於觀察,不斷感悟,學寫託物言志的文章。

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將一個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非常抽象的人生話題,非常清晰明瞭地展示出來,體現了教育既教書又育人的思想,讓他們小小年紀就開始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妄自菲薄。教學方法上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通過討論交流,共享他人的探究資源,啟迪自己的思維。

語文外延的廣博性決定語文教學決不單純是記兩個生詞,學一篇文章的問題,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視野,切實感受到生活處處是語文的觀念。要讓學生感悟:語文是大海,而教材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每一篇文章只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以捧住教材、啃住教材為主的語文課該是多麼單調蒼白,對課外豐富鮮活的語文素材的擴充才是探究主動學習有良好效果的基礎和前提。有人把語文與生活的關係比作樹與土的關係,只有根深扎於土,方能枝繁葉茂。基於這一點,我採用多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如類文品讀、講名人、說名言、作仿寫、擬廣告、進行個人創作等,內容涉及古今中外,連結自然、社會及人生等諸多話題,引領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讓他們體悟:學語文不單單是學知識,而是學習感悟作家是如何個性化地感受事物、體察自然、社會、人情及如何創造性地表達人生的。

我在教學上追求的是感動,感化,共鳴。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少指責,多讚美,少否定。例如教師說:你很有見解;你分析得如此透徹;你真令老師感動,這麼小就有這麼深刻的思想;同學生的掌聲就是對你最高的評價等等。甚至對有些回答並不令人滿意的同學,你都可以讚美幾句,比如:你非常有勇氣,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你的語言非常流暢;你的某個詞拿捏得特別準確。教師要有從沙堆中找金子的智慧,讓學生從老師的讚賞、教師的微笑中感到溫暖,真正在課堂上敢說、敢問、敢辯。探究式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標新立異的心理得以張揚,新觀點、見解就會不斷湧現,這樣,將豐富的文化知識,內化為人格,積澱為素養。一堂課不僅僅完成了知識的積累,它的影響更是無比深遠的。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教學沒有輕車熟路,我們要常教常新,真正把學生培養成我要學、愛學、會學、能學的學習主體。將一次次的收穫變做語文教學改革的奔流長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