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65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

《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會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會如何根據方向與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位置,並能繪製出簡單平面示意圖。

3、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座標思想,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繪製簡單平面示意圖。

教學難點:

描述任意角度的具體方向,體會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師:每到夏季,咱們浙江沿海一帶就進入颱風多發季節,颱風過境時常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一些影響。瞧,今早氣象專家發現:在A市東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較強颱風,這股5號颱風將直接影響A市。(課件出示資訊)

1、請幫助氣象專家在圖上標出颱風中心的位置。

預設:一片範圍都可能,引導學生理解東南方向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無法確定具體位置。(課件演示:以A市為觀測點,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四個方向標誌)

2、揭題:氣象專家經過精密測量,確定了颱風中心位置。(課件出示颱風中心位置)

現在你能準確描述它的位置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這個問題──位置與方向。(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

【設計意圖】數學問題就是在一個個認知衝突中自然生成的。教師通過創設生動的現實情境,讓學生用學過的有關方向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引發學生認知衝突,從而生成新的問題──如何確定具體位置,激發學生求知慾。

二、實踐感悟,探索新知

(一)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1、理解方向

(1)師:我們怎樣才能準確描述颱風中心的位置呢?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①與哪個方向更接近;②與A市之間的距離;③角度;④數對(經緯度)……

(2)在練習紙上利用手中的測量工具,先測量,再介紹。(課件標出颱風中心位置)

反饋:集體交流自己的發現,要求邊指圖邊說清位置。教師預設:

生1:東南30°方向。(引導正確表述“東偏南30°”,並結合課件動態演示,理解含義:以正東方向為基準,向南偏30°。)

生2:南偏東60°方向。(師加以引導:在生活中,我們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那個方位。)

生3:東偏南30°方向,距離是6釐米。(可進一步引導:為什麼還要確定距離?)

(3)操作活動。請以教室為觀測點,指出“東偏南30°”方向。(引導用肢體動作演示“東偏南30°”,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方位角”。)

2、確定距離

(1)師:確定了方向,現在位置確定了嗎?為什麼?(引導學生髮現:A市的東偏南30°方向上有無數個點,只依據方向不能確定位置。)

(2)師:A市的東偏南30°方向上的點太多了,如果你沿著A市的東偏南30°一直找下去,可能會找到6號颱風、7號颱風。看來光有東偏南30°的`方向還是不行,還得有一個什麼條件?(生述,師板書:距離)

(3)(課件出示)經測量,颱風中心距離A市600千米。現在請看著圖完整地說明5號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3、小結:回顧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確定5號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的?

4、鞏固新知

完成例1後面“做一做”。校對,觀察比較郵局與游泳館的位置,引導學生髮現它們的位置特點:關於正西方向軸對稱

【設計意圖】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較多的思考空間,在不斷質疑中激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更全面地思考問題,明確需要明確方向與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二)學習根據方向與距離標出位置

1.理解資訊。看資訊,說說它的含義。(課件出示:6號颱風中心在A市南偏東30°方向,距離是600 km)

2.討論方法:說說在圖上標出物體位置時,應先找準什麼(觀測點),再確定什麼(方向),最後確定什麼(距離)?

3.嘗試畫圖:學生嘗試繪製出6號颱風中心的位置,教師巡視指導。

4.欣賞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畫法,讓學生上臺展示,重點交流以下問題:

(1)南偏東30°怎麼畫?引導學生明確靠近哪個方向就以哪個方向為基準,即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靠近的方向對齊。(課件演示方法)

(2)怎樣在圖上表示出600千米?(引導學生用一條1釐米長的線段表示100千米,初步瞭解線段比例尺,知道可用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

5.小結:說說如何確定某點在圖上的位置,應注意什麼?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已有了關於方向的知識基礎,並具備一定的作圖經驗,因此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探索完成,在交流反饋時通過同伴欣賞、交流的方式明確作圖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觀察比較,內化理解

讓學生說說5號、6號颱風中心的位置間的聯絡與區別。引導學生結合圖示比較兩者的不同,知道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方向與位置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加深學生對“東偏南30°”與“南偏東30°”的理解,進一步體驗座標思想。

(四)綜合應用:如果你是A市市民,你最擔心什麼情況發生?根據資訊預測颱風到達情況。(課件出示資訊:5號颱風中心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6號颱風中心正以25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設計意圖】結合現實情境,讓學生再次感受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並適時瞭解有關臺風的知識。

三、實踐應用,拓展提升

(一)基礎練習

1.練習五第1題(課件出示)

出示地圖,先讓學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再讓學生用量角器量出這些城市大約在北京的什麼方向上,然後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有興趣瞭解更多城市與北京的位置關係,可以繼續在地圖上測量,並在小組內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我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的分佈圖,幫助學生鞏固確定方向的知識,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練習五第4題(課件演示)

(1)先獨立完成,再集體反饋。

重點討論:學校在小剛家的方向上,距離是米。

思考:以什麼為觀測點,方向如何確定?

提問:這道題當中的兩個設問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想的?

(2)用兩種方式描述出其他同學家的位置。引導學生歸納位置關係的相對性:它們的觀測點不同,所以方向相對,角度相同,距離相等。

(3)請嘗試描述出你家與學校的位置。

【設計意圖】鞏固用方向與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並在觀察分析中引導學生髮現位置關係的相對性的具體關係:方向相對,角度相同,距離相等。

(二)提升練習(練習五第7題)

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反饋時,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三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重點交流如何確定方向,與例題相比,需先由圖中所示北方判斷出其餘三個方向,再確定物體具體所在方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繪製平面示意圖,進一步掌握示意圖中方向的標註方法,鞏固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提高正確繪圖的技能。

(三)綜合應用(練習五第6題)

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1.校對並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再給出一個點(5,5),讓學生確定它的位置。預設:用數對;用方向與距離。

3.比較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有什麼聯絡與區別?(引導學生小結:需要用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一種用“列”與“行”,一種用“方向”與“距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綜合運用“數對”和“方向與距離”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明確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的聯絡與區別。

四、回顧小結,課外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其實大到野外勘察,小到行車走路,方向與距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希望同學們以後能真正地在生活實際中去應用這些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真正目的。

2.課外延伸

在紙上按照確定的比例和方位,繪製校園的平面圖,並說明各個主要建築、主要活動場所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繪製校園平面示意圖的練習,把生活中的物體方位與平面圖中的物體方位聯絡起來,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22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會描述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給出的路線,自己畫出簡單的路線圖。

2.通過描述和畫簡單的路線圖,培養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通過生活例項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教學重點:在描述路線過程中,會正確選擇參照點,會根據參照點正確說出另一個點相對於參照點的方向和距離。

教學難點:根據描述的路線,自己畫出路線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根據平面圖,在作業紙上完成下列問題。

(1)醫院在圖書館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2)圖書館在醫院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3)動物園在圖書館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離是600 m。請在平面圖上標出動物園的位置。

反饋:第(1)題和第(2)題的區別是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複習三方面內容:

1、在平面圖中,用方向和距離描述某個點的位置;

2、方向的相對性;

3、根據方向和距離的描述,在圖上確定某個點的位置。為下面學習描述和繪製簡單路線圖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題圖。此次颱風的大致路徑如下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颱風的移動路線嗎?

1.分段描述,理解移動路徑。

(1)師:從颱風生成地到第一站,颱風是怎麼變化的?

師:沿正西方向移動,你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師:移動了540 km,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師:從颱風生成地到第一站,我們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

生:把颱風生成地作為參照點,發現颱風向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PPT課件演示:颱風生成以後,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

(2)師:到了第一站之後,颱風改變方向了。(PPT課件演示:然後改變方向)。它是怎麼改變方向的、移動了多少距離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西偏北30°方向是怎麼看出來的?移動600 km又是怎麼知道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了?

師:同意他說的嗎?再請個同學來說一說。(PPT課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我們剛才描述颱風第一次移動時是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的?我們發現兩次移動,描述路徑時,參照點是不一樣的。

(3)師:到達A市後,颱風又改變方向了,接下來是怎麼變的呢?(PPT課件演示:接著,颱風又改變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同樣他說的嗎?再請同學來說一下。

師:這次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PPT課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最後又改變方向了,怎麼移?(PPT課件演示:最後又改變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動100 km。)

2.完整描述移動路徑。

同桌兩人一組,看著圖,互相說一說颱風的移動路徑。

全班交流說一說。

3.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如何描述這樣的路線圖。(出示課題:描述路線圖。)在描述颱風移動路徑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每移動一次,參照點都發生改變,要根據新的參照點來描述它的移動方向和距離(PPT演示)。

4、練習。

教材第26頁練習五第8題。

(1)先獨立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集體校對答案。

(2)獨立完成表格的第三行。反饋時提問:書店到商場,以哪個點為參照點?東偏北45°或北偏東45°是怎麼得來的?

(3)獨立完成表格的第四行。反饋時提問:商場到小玲家,以哪個點為參照點?東偏南30°是怎麼得來的?

(4)完成第2個問題,要求平均速度得先知道什麼?怎樣計算平均速度?

【設計意圖】在描述路線圖時,最大的困難是參照點變了,隨之需要確定的方向、距離也不斷變化,使得正確描述路線圖對學生具有挑戰性,而且描述路線圖時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前面“根據兩點的相對位置,用方向和距離描述另一點的位置”的語言表述方式稍有不同,這些無形中給學生解決問題提高了難度。所以在教學時,應採用分段描述的方法,降低難度,以便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描述方法。

三、拓展提升

教材第22頁“做一做”。根據同伴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我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 m到公園。

1、討論:要畫這個示意圖,首先得確定什麼?

(出發時的位置。如果學生講了比例尺也行,如果沒有講,那就到後面反饋時去分析。講比例尺時,重點要討論一下,為什麼選用這樣的比例尺。)

2、自己動手嘗試畫。

3、展示學生作品,請學生分析自己畫的方法。重點解決:“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個點為參照點?“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 m到公園”以哪個點為參照點?

【設計意圖】學生在前面描述路線圖時做得比較細緻,學得比較紮實,所以在繪製路線圖時,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先動手嘗試,根據學生畫的結果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再次體會、理解“參照點變了,移動方向和距離也隨之變化”。

四、應用反饋

教材第26頁練習五第9題。

“1路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向西偏北40°行駛3 km後向西行駛4 km,最後向南偏西30°行駛3 km到達終點站。”

1、獨立完成第(1)題,集體校對。

2、第(2)題:根據路線圖,說一說公共汽車沿原路返回時所行駛的方向和路程(同桌交流,最後全部交流)。

【設計意圖】完全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個練習,一方面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檢驗學生掌握情況。

五、回顧反思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在描述路線圖時,要特別注意什麼?

【設計意圖】在總結回顧中,進一步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六、佈置作業

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上學和放學的大致路線。也可以利用網際網路,查出家附近的地圖,以便更準確地進行描述。

【設計意圖】利用描述路線圖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