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語文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7W

教學目標:

再見了親人語文教學設計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噩耗、剛強、雪中送炭、同歸於盡、深情厚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4.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錶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友誼。

教學難點:

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開展讀書活動,瞭解志願軍抗美援朝,英勇犧牲的戰鬥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發興趣

1.每個同學都在愛的海洋裡成長,最關心你、與你最親的人是誰?他們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

這些有血緣關係、關係親密、給了你無限幫助的人,我們都稱之為“親人”。

2.我們中國人民與鄰國的朝鮮人民跨越國界,並無血緣關係,可是當年,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卻把朝鮮人民稱為至親至愛的親人,分別時情真意切地說“再見了,親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學習魏巍寫的《再見了,親人》。(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學生簡介時代背景,教師作適當補充。

二、初讀感知大意

1.提出初讀要求: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詞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中“親人”指誰,想想他們的哪些事感動了你?

2.學生初讀課文,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反饋、交流

(1)教師抽讀生詞,強調“妮”(ní)、“誼(yǐ)”、“耗”(hào)等生字讀音,注意“噩”、

“嫂”的寫法。

(2)學生彙報:課文中的“親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課文的語句說出她們為志願軍戰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讀感悟親情

1.是什麼使不是親人的兩國人卻比親人還親呢?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最使你感動的小故事,劃出讓你特別感動的內容,抓住詞句說說體會,並把自己的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交流,抓重點詞句感情親情:

(一)“志願軍與大娘”之情:

(1)句子:記得五次戰役的時候,由於敵機的封鎖,……這真是雪中送炭哪!

A.引導學生抓住“帶著”、“頂著”、“冒著”、“穿過”等詞語,想象當時這樣做的危險和艱難,從而體會大娘為志願軍不顧生命危險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這個成語來體會,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語的含義,接著聯絡句子具體談談這個成語“雪”、“炭”分別指什麼,最後想象“雪”——志願軍當時的困境及困境會給他們帶來的後果,從而進一步體會大娘想志願軍所想,急志願軍所急,為他們而將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質。

C.感情朗讀:朝鮮大娘願意為志願軍付出生命,給了志願軍及時的幫助,她把志願軍看成比自己還要重要的人,能不算“親人”嗎?讀出你的感動吧!

(2)句子:我們還記得,我們的一個傷員在您家裡休養……您為了我們失去了惟一的親人。

A.引導學生抓住“惟一”、“丟”、“背”等詞來體會,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談談“惟一的親人”對大娘意味著什麼,接著體會大娘這一“丟”丟下的是什麼,“背”起的又是什麼,從而理解大娘對志願軍的感情勝過親人。

B.感情朗讀:朝鮮大娘為救志願軍不顧最親最愛的小孫孫,這能不算“親人”嗎?

[這兩句教學不一定按以上順序,根據學情而定。學生還可能談到大娘洗補衣服幾夜不眠、大娘八年來像慈母般地關心戰士們等情節讓人感動,老師都要予以肯定。]

(3)朗讀比較,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師引:大娘為志願軍所做的一切,怎麼能不感人呢?難怪志願軍對大娘說一一

“這比山還高比沒得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會忘記?”(出示句子)

A.請學生改成陳述句。

B.比較兩句話,哪句更能體現志願軍戰士和朝鮮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讀:

師:在五次戰役的時候,是大娘帶著全村的婦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讀

師:在敵機來的時候,大娘把傷員背進了防空洞而丟下了自己的小孫孫,所以——生接讀

[設計理念:比較反問和陳述的語氣,指導朗讀反問句的語調,採取不同形式反覆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反問句,體會反問句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

(二)

“志願軍與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來以後,焦急地等待著媽媽,可是……小金花,你是多麼剛強呀!可是今天,跟志願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麼落淚了?

A.引導學生抓住“把腳一跺”、“嘴角抽動兩下”、“狠狠地說”等詞句體會小金花內心失去媽媽的悲痛。

B.感情朗讀,演讀。

C.“媽媽犧牲不落淚”,可“跟志願軍告別卻哭成淚人”,你感受到什麼?

D.再讀句子。

(2)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方法同上)。

(三)“志願軍與大嫂”之情:

(1)句子:我們清楚地記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傷好以後,您只能靠著雙柺走路了。

A.可抓住三個“挖”來理解它們的不同背景,再想像這三個“挖”字背後,大嫂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挖的,從而理解大嫂不顧生命危險為戰士們挖野菜的可貴品質,感人至深。

B.感情朗讀

(2)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方法同上)。

3.朗讀體會惜別深情

(1)師引:現在志願軍就要同她們分別了,此時此刻,戰士們是怎樣抒發自己那依依惜別之情呢?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來讀一讀,想想怎樣讀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讀)

(2)評讀。(注意體會與大娘告別的不捨,對小金花的疼愛,對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讀1-3自然段,昇華情感

(1)選擇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個自然段朗讀,注意表達出志願軍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樂朗讀:

A.在這分別的日子,當我們想到大娘為我們洗補衣服幾夜沒閤眼,想到大娘為給我們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時,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動情地對大娘說――(配樂齊讀第一自然段)

B.當我們看到淚流滿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說要為媽媽報仇時的情景,禁不住對小金花說:――(配樂齊讀第二自然段)

C.當我們面對拄著雙柺,揹著孩子,走過崎嶇的山路,送了我們幾十裡的大嫂,想到她為了給我們挖野菜而倒在血泊裡的情景時,我們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對大嫂說――(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讚頌親人

1.前來送行的人只有三個嗎?課文為什麼只寫這三個人呢?

2.這三個人代表著千千萬萬的朝鮮人民。光她們三個就為志願軍戰士做了那麼多的事,付出了那麼多的血汗,可想而知,當年的朝鮮人民為志願軍付出了多少代價,怎麼不令人感動呢?說出你們的感動,說出心中的讚揚,最好能合適地選用反問句。

[設計意圖:情感噴湧時,讓學生適時地抒發,並嘗試用反問句來表達情感,既能讓學生抒發自己對朝鮮人民的讚美之情,又加強學生對反問句表達效果的認識。]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第1-3自然段

二、課內連結課外,仿寫段落

1.為了志願軍,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國籍,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顧惜親人的生命。她們為什麼能為志願軍付出這樣高的代價呢?能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嗎?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讀課文,體會無數志願軍戰士也在朝鮮這片土地上灑下了鮮血,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兩國人民的鮮血凝成的。]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故事?

3.讀《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片斷(節選志願軍戰士感人的故事),讀後談感想。

4.師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會說些什麼?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為角色,以她們的口吻,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同樣可以按“勸慰――敘事――抒情”的結構,用第二人稱來寫。

5.交流評析。(評析可重點引導學生從事例描寫是否感人,反問句運用是否恰當等方面展開)

三、學習最後三個自然段

1.戰士即將啟程,列車就要開動,兩國人民捧著一顆顆赤誠的心向最親最愛的人告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三個自然段,體會怎樣才能讀出這份感情。(學生個人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學生評讀。

(從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現的眷戀、依戀、留戀之情。“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似乎列車再停留片刻,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親人,也可以慰藉我們充滿離愁的心。)

3.創設情境引讀。

(1)師:戰士們登上了列車,望著這些可敬可愛的親人,望著這片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志願軍從心底裡發出了喊聲――生: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2)師:列車開始啟動,緊緊拉著的手鬆開了,列車前行,親人向後退去。戰士們多想再看他們一眼呀!於是,他們只好請求隆隆前進的列車――生:列車呀,請開得慢一點,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3)師:然而,列車飛快地向前駛去,親人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戰士們只好揮手,大聲呼喊著――生: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4)告別的情景感人至深,現在你就是志願軍戰士中的一位,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向朝鮮親人揮手告別――生齊讀4-6自然段。

四、小結

列車開走了,然而中朝兩國人民的心永遠連在一起。正如金日成首相所說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之間結成的深厚友誼將永遠留在朝鮮人民子子孫孫的心中。”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推薦閱讀《誰是最可愛的人》。

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