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最新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67W

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最新教學設計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麼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課文講的是一隻烏鴉口渴了,發現了一個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進石子喝著了水的事,可以看出烏鴉很聰明,遇到困難能想辦法解決。

學習目標

1、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話。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懂得遇到問題時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逐步養成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誦課文,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懂得在遇到困難時要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動腦來解決問題的道理。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瓶子、小石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1、講故事,學生認真聽。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話說出故事內容。

2、板書課題:烏鴉喝水

二、複習生字、詞,書寫本課生字。

1.找朋友遊戲──連字成詞。

2.心有靈犀猜詞遊戲。師生互動猜詞遊戲,老師根據出示的詞語,以動作演示,學生根據老師動作猜出詞語。

3.指導寫字。引導學生先觀察再完成課後生字的書寫。

【在“找朋友”及“心有靈犀”的遊戲中鞏固認字,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讀中感悟(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什麼一開始喝不著水?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出烏鴉喝不著水著急的語氣。

【以讀為主,通過範讀、引讀、自由讀、指名讀的朗讀方式,指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多讀中悟得讀的方法,在多讀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烏鴉為什麼喝不到水,體會烏鴉著急的心情。

2、過渡語: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可瓶裡水不多,瓶口又小,怎麼辦呢?

3、思考:小聲往下讀,把烏鴉想出的辦法用橫線劃出來。他又是怎樣想出來的?請同學們找一找。

4、小結:烏鴉的辦法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一邊觀察周圍的事物,一邊想出辦法的。

5、師生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瓶子裡的水是怎樣升高的?(學生邊做邊說出操作過程。)

6、理解“漸漸”一詞的含義,能用它說話。

7、你們喜歡這隻烏鴉嗎?用一句話誇誇他。

8、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9、體會烏鴉心情的變化,指導讀出感情並試著背誦。引導學生學會巧背: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等。

【根據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徵,把實踐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合作動手做實驗,激發興趣,調動思維,讓其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達到“以做促讀”的目的。】

五、討論思考、拓展思維:

1、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該怎麼辦?啟發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況以及自身的生活體驗,說出一些可行的辦法。

2 、當瓶子裡的水少於一半時,放石子的辦法還能喝到水嗎?請你動手試試吧。

【新課標主張語文閱讀應向課外延伸,向生活開放。《烏鴉渴水》是一篇傳統教材,應引導學生大膽實驗,敢於懷疑,學會更為客觀地認識事物。】

板書設計

19 烏鴉喝水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畫簡筆畫的方法來板書課文內容。畢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採用簡筆畫的形式更形象,更直觀。沒有放小石子是什麼樣的,放了小石子後又是什麼樣的,讓學生說,老師畫,通過形象的簡筆畫,學生可以很輕鬆的理解小烏鴉是怎樣喝著水的。

課後反思

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在教學中就讓學生做一回小科學家,讓學生將小石子一顆一顆往瓶子裡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變化過程。看著水漸漸升高,學生們不禁發出:“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時,講解是多餘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麼喝著水的。由於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