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教學設計2篇

來源:才華庫 1.5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搭一搭》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搭一搭》教學設計2篇

《搭一搭》教學設計1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看,老師這裡有幾個正方體,老師把它們豎著疊起來搭好,從上面看是1個正方形,請你猜一猜,這裡有幾個正方體疊在一起?(1、2、3……)

看來,答案有很多種,的確,1個正方體時,從上面看是1個正方形,2個、3個……正方體這樣搭起來,從上面看到的都是1個正方形。

這節課,我們就用正方體來“搭一搭”(板書課題)

看了這個題目,很多同學就想:肯定有好玩的、有趣的活動。不過,這些活動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需要你開動腦筋,仔細觀察。

(二)動手實踐

活動一: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根據指令搭正方體。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許多同學很喜歡它,有時候忍不住、偷偷地想去摸摸它,這是不好的行為?為了上課的需要,我們要聽從指揮,千萬不能自己單獨行動,能做到嗎?現在請根據老師的指令搭出相應的圖形,看誰搭得又快又準。

(1)先橫著放3個。

(2)中間正方體的上面疊上去放一個。

想一想,剛才老師說了幾個指令,第一條指令是什麼?第二條呢?你真是認真聽講的好孩子,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你才會變得更聰明!

2、再聽指令搭正方體。

(1)先豎著疊起來放2個。

(2)左邊放1個。

(3)右邊再放1個。

擺好後,你們發現了什麼?(生:與剛才擺的一樣。)對!但我說的指令一樣嗎?(不一樣)第一次是兩條指令,第二次是三條指令,如果你是指揮官,你會選擇哪一次的指令?為什麼?

所以我們在今後擺正方體時要儘量用最少的指令去搭。

3、同學之間搭正方體。

現在給你們一次自由搭的機會,你可以用3個或者4個正方體搭出自己喜愛的圖形,要求一邊搭一邊說。

現在給你一個當指揮官的機會,你就用剛才說的指令來指揮大家搭,好嗎?

現在誰先來當指揮官來給大家下指令。

(一生上前發指令,2生上講臺搭,餘生自己搭。)

反饋:問發指令者:同學們搭出的圖形是你想要的圖形嗎?

其他同學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指令可以搭出這個圖形?

這個小指揮官真不錯,誰還想來當指揮官,現在給每個同學一個機會,你們同桌之間活動,先聽清楚要求再動手。左邊的同學先下指令,右邊的同學搭,搭好後下指令的同學要判斷同桌搭得對嗎?搭的同學想想有沒有比這更少的指令可以搭出這個圖形。然後再交換,聽清楚了嗎?咱們比一比哪兩個同學搭的最快,指令最清晰。

剛才我發現有兩位同學合作得最好,現在我們來請他們展示一下。

(同桌二人上前展示,要求其他同學當裁判。)

4、觀察物體。

老師把你們搭的圖形搬到了紙上,現在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圖形。你能說說從上面看你看到了什麼形狀?有幾個正方形,是怎麼擺的?

側面呢?正面呢?

你能連一連嗎?(出示連線圖)

小結: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5、鞏固練習。

你們的表現真不錯,現在我們來做幾個練習。

16頁的'第1題:看完題目後可以開始做了,如果在做題目的過程中感到有困難的,可以拿出正方體進行搭一搭,看一看後再選擇。

反饋。你覺得哪個圖形是最難的?我們就先來研究這個圖形。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反饋:一起讀題後問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麼嗎?(上面看)像這種種關鍵詞語我們可以圈一圈來提醒自己。

小結: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活動二:通過提問來判斷並搭出立體圖形

猜一猜。

下面讓我們玩一個猜一猜的遊戲,比一比誰最聰明。請拿出3個正方體,把多的那一個藏到抽屜裡。請你們任意擺一個立體圖形,我不看,但我能猜到你擺的是什麼?信嗎?試一試。趕快搭好,我會提問搭得最快,坐得最好的同學。

(1)你用了幾個正方體?(3個)問其他同學:你知道是什麼圖形了嗎?為什麼?

(2)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體?你們能確定是什麼圖形了嗎?

(3)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體?

(隨著問題在展示臺上展示各種可能的圖形。)

回憶一下這個遊戲是怎麼做的?(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從哪幾個方面來問問題?(完成板書)

要求問題要從黑板上的幾個方面來問,還要注意問題要儘可能的少

再來一次,師搭抽生猜。

學生小組內開展遊戲

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這個遊戲?

同桌兩人,一個人搭,搭好後要用手遮起來,別讓猜的同學看見。一個人猜,要從黑板上的幾個方面來問,通過回答,發揮想象,搭出相同的圖形。注意兩人都要面向黑板,因為面對面搭出的圖形的相反的。

師及時參與點撥、指導。

反饋:請一組學生上前展示。

(三)反思小結。

下課的鈴聲要響了,現在我們回憶這節課我們都學會了什麼?只善於總結才會讓我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四)實踐性作業。

在這節課中我們只用了3塊正方體猜一猜。那麼如果用更多的正方體去搭立體圖形會出現什麼情況?請同學們回家後與家長這個遊戲,看看你最多能用到幾塊積木?

反思:

我剛確定這個內容時,心中很是不安,一方面是認為這節課學生理解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對自己能不能把握好也沒有信心。通過試教,通過同年級老師的幫助,我還是順利完成了任務。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穩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國小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搭一搭》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搭建“小小建築物”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體驗,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徵的認識和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問題解決的全過程,瞭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他人幫助下,感受數學活動中的成功,能嘗試克服困難。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於學生了解立體圖形基本特徵基礎上的。通過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於立體圖形特徵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加深對於立體圖形特徵的認識和理解是基礎,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是載體,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把球搭放在什麼位置,保證建築物又穩又高,深化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四、教學準備

積木(每人1套)、數碼相機(1臺)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理解題意

1.簡單分類

今天我們一起用積木搭建小小建築物。

教師要求學生開啟學具盒,由學生介紹學具盒中有哪些形狀的積木,這些積木與學習過的什麼知識有關。

教師要求學生按照立體圖形的特徵給積木分類。

2.明確要求

分類的生物積木來做遊戲師:你們平時在家玩積木喜歡搭什麼?真了不起,看來大家都很會玩積木。既然這樣,我提一個有難度的任務,你們有信心完成嗎?

出示課件,“比誰搭得又穩又高。所有積木都要用上。”

師:看到這個要求你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在複習立體圖形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著重理解要解決問題的含義,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

(二)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1.操作交流,聚焦難點

師:你們的“小小建築物”能做到又穩又高嗎?試一試。

學生操作一會兒後,組織學生討論。

教師在各小組之間進行巡視。

師:好,大家暫停一下。剛才我看到不少同學都遇到了困難。誰說說在你搭的過程中,哪塊積木有點不聽話?為什麼它老不聽“指揮”呢?

師:圓柱也容易滾,為什麼你不覺得它難搭呢?

小結:看來給這個“不聽話”的球找到一個好位置是關鍵。

2.獨立操作,突破難點

(1)其實球早有話想說了,我們看看。

課件演示:“我生性好動,你們拿我有辦法嗎?”聽了它的話,你有什麼想法?

師:看來它還有點小囂張。你們有辦法把它制住嗎?自己試試。

教師用相機記錄學生各式各樣的想法。

(2)彙報交流。

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觀察:他把球和誰放到了一起?你認為他搭得怎麼樣?可以按他的方法搭出來試試。

小結:把球放在3個長方體上面,可以放穩。

(3)創作自己的作品

師:可以借鑑同學的好方法,還可以重新再嘗試。用上所有的積木,比一比誰搭得又穩又高?

教師用相機記錄每位學生的作品。

【設計意圖】在第一次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題意,加深對於立體圖形的認識,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第二次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和學習。

(三)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要求:誰也不能再動自己和別人的作品。下課之前你們的“小小建築物”還沒倒的,“穩”這個要求就算達到了。

1.小組互評:比一比,誰的最高。

2.全班互評

每組介紹自己組的代表作,並說明高度(幾本數學書的高度等)。

分析優勝者取勝的原因。

原因1:球要放在最上面,要用3個長方體固定這個球。

原因2:要把長方體立起來,這樣“小小建築物”就長高了。

原因3:圓柱體不能躺下,也要站起來,這樣保證圓柱體站的穩穩地,而且站的高高的。

3.展示學生作品,頒獎

小組優勝、全班優勝、最有創意獎、持之以恆獎等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的作品,肯定其作品的優勢,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在交流中迴歸圖形特徵,引導學生調整解決問題的方向,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

(四)回顧過程,暢談收穫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總結:就像大家說的那樣,看到問題我們不要忙於解決,要想清要幹什麼,自己有什麼;還要想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什麼地方最困難、最關鍵,應該怎樣解決。這樣我們不僅能把事情做完,還能做好,做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