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7.3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竊讀記》優秀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竊讀記》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竊讀記》優秀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簷、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5.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讀書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中。

學習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學習準備

課前蒐集讀書名言;製作由重點詞句組成的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學習過程

品讀書滋味(第一課時)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進行了讀書交流,從交流中我感覺到讀書真的很重要。在閱讀中,我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學會思考,而且會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這節課,就讓我們去品讀書滋味,跟著《竊讀記》融入書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讀書的滋味吧。(板書課題)

二、一品讀書滋味,豐富閱讀體驗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2.談一談,通過第一遍讀文章,你讀懂了什麼味?

三、二品讀書滋味,體會音樂美

1.接讀課文。

2.接讀的學生來說說讀書的滋味;聽書的學生來說說聽書的滋味。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到書給我們帶來的聲音美、音樂美,這也是一種讀書的滋味。

3.根據自己對竊讀的理解,對接讀的同學進行評價。在評價中進一步朗讀,評價後進一步練讀。

四、三品讀書滋味,感悟讀書樂趣

是啊,讀書有千百種滋味。讓我們回到林海音的時代,回到她竊讀書的書店,一起來感受一下竊讀的滋味。

1.自由讀課文。讀完後劃出說明竊讀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我們此時此刻無法親身體會到竊讀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寫得好,就能讓我們如臨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動。再去仔細的讀讀課文吧,這種竊讀的滋味──我很快樂,也很懼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把描寫作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畫下來,多讀一讀。

結合畫出的描寫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說說自己的體會。

“急匆匆地趕”,“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鑽過去”,“總算擠到裡邊來了”,“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急切地尋找”,“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心裡卻高興地喊”,“依依不捨”……從這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心裡非常的高興,特別想讀書正好讀到了書的高興滋味。

“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作者什麼也沒吃,卻嚥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心裡非常高興。

“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鬆。”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鬆,說明她讀完書後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身邊,彷彿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為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它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我已餓得飢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作者讀書,常常忍飢挨餓的。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從這些動作中可以看出,作者讀書太累了,腰痠了,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穫很多,也付出很多。

……

五、四品讀書滋味,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

現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竊讀的複雜滋味了嗎?看來,讀書還真得要細讀,遇到像這樣的好書(指課本)得細細地去品讀,才能讀出書中的更多味道。

小組內分段朗讀課文,各自說說自己讀後的新滋味。

六、我的收穫

通過讀《竊讀記》,你有哪些收穫?

《竊讀記》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梳理敘事類文章的脈絡;

2、通過描寫,體會作者竊讀時的心情;

3、激勵學生珍愛讀書,奮發向上。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學習記敘與描寫的語句,體會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扣題眼,順勢匯入

①查字遊戲。師板書“竊”字,看誰最快查到。

②指名讀字音、記字形、說“竊”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釋。

③師接著板書“讀”,過渡:在“竊讀”這個詞語中,“竊”應該選擇哪個解釋合適呢?先不要急著回答,讓我們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感知,整體把握

①自由讀課文。師:讀課文後,你會怎麼理解“竊讀”這個詞呢?請在課題旁邊寫上批註。(或默讀、或輕聲讀、或和同桌分段讀等)

②指名答。

③再次瀏覽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④指名答。

⑤小結:原來課文記敘了(師板書:記)“我”因買不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裡讀書的事情。

⑥齊讀課題。

三、再讀題,鼓勵質疑

①再讀課題,說說自己最想知道的內容或最感到困惑的問題是什麼?

②質疑。

③師將問題的.大致意思板書於黑板上。

可能會問:“我”為什麼要偷偷的讀書呢?“我”是怎樣竊讀的呢?“我”這樣子讀書又是怎樣的感覺呢?難道不怕被發現嗎?……

④師:古人云:“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你們能提出這麼多好問題,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懂這篇文章。

⑤師:帶著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反覆讀通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四、品詞句,積累內化

①你最感興趣的上哪個問題呢?從課文中找到了答案嗎?

②根據學生的回答,機動教學。

a、課文中的“我”是怎樣竊讀的呢?

(1)指數名學生答。

(2)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課件展示)

◆“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

◆“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彷彿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3)師:再用心讀讀這些句子,你能從中感受到什麼呢?一句或幾句都可以,感受長短不限。

(4)學生練習在書上批註。

(5)全班交流批註心得,指名答。

(6)教師適時點撥,重點引導學生扣住“擠”“鑽”“貪婪”“裝著”重點詞語以及“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這個句子。

(7)指導朗讀。指名讀,肯定性評價;分組讀,激勵性評價;分男女生讀,感悟性評價。

b、“我”這樣子讀書是怎麼樣的一種感覺呢?難道不怕被發現嗎?

①過渡:讀書在我們面前是何等的簡簡單單,而文中的“我”卻是怎樣一番滋味“湧上心頭”呢?

②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抒發作者“竊讀”感受的句子。

③指名答,師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課件展示)

④師:我們都知道,朗讀講究抑揚頓挫。那麼你在朗讀時,會怎麼處理呢?可以打上朗讀記號並寫出這樣處理的理由。

⑤生邊練讀邊打上記號。

⑥指名讀,體會重點詞語。

你為什麼把“我很快樂”讀的重些呢?明明是“偷偷摸摸”的,也能感受到快樂嗎?你是從課文哪裡讀懂的?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急匆匆”“急切地”“飢腸轆轆”“依依不捨”“最令人開心的就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等重點的詞句中感悟。

“我”是怎麼假裝來掩人耳目的呢?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這樣的句子中感悟。

心口不一、口是心非這幾個詞用在這裡恰當嗎?

五、讀全文,整理思緒

①師:那麼此時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個怎樣的學生呢?

②指名答。

③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共同感受一下這個“嗜書如命”的孩子吧。

④齊讀。

第二課時

一、聽寫字詞,加強積累

(本課較難寫的生字和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裡的詞語。)

二、析詞句,感悟寫法

①齊讀“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這個句子,你喜歡它嗎?能說說原因嗎?

②指名答。

③小結:寫得多好的句子呀,它寫出了──生答:作者的動作和心理,它寫出了──生答:矛盾的言和行,正是這樣截然相反的描寫,將一個想盡一切辦法讀書孩子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④師: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能學著樣子寫上幾句嗎?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⑤學生練寫。

⑥交流點評。

三、誦語句,昇華情感

①過渡:“我”一放學就急匆匆地趕到書店,“我”一讀書就是二個多小時,我腰痠腿疼肚子餓得飢腸轆轆,而這一切都是源自國文老師的一句話──生答:“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②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感想。

③師:古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今有論:“我們要終身學習。”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是件多麼可怕的事呀,就象是魚兒離開了水,生命離開了陽光。讓我們再次來讀一讀這句至理名言吧。

④生聲情並茂地朗讀。

⑤總結全文: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不一樣”的人,他為了讀書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餚,他為了讀書可以──生答: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他為了讀書可以──生答:象一匹“餓狼”,他為了讀書更可以──生答:“口是心非”!而這個“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號的,因為他和我們一樣!我們都一樣明白了──生答:“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四、辨字行,熟記書寫

①交流熟記字行的方法。

②觀察書寫位置。

③學生書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