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案《氓》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76W

教學目標 :

高中語文教案《氓》教學設計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培養學生結合註釋理解詩作的能力。

2、反覆朗讀並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初步培養鑑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1、熟背本詩,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2、比興手法的運用,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放錄音)讓學生聽歌曲《在水一方》。

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詩經》中的'《蒹葭》,

教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詩經》中的其他作品。

二、 簡介《詩經》

《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社會生活。

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共160篇,大都是民間的歌謠,最富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我國

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表現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與 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義。

三、 引入《氓》

在春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漸產

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傷。

四、 指導誦讀

放錄音:第一遍,提醒學生注意 字音和節奏(二二節拍)

指名兩位學生朗讀,並讓其說明這樣讀的理由。

集體朗讀(要求讀出詩歌的語氣 語調,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 詞彙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於—籲 無—毋 說—脫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詞語(至於 以為 泣涕 子 賄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詞語並解釋

其黃而隕:黃,名詞活用作動詞,變黃。

士貳其行:貳,數量詞作動詞,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數量詞作動詞,經常改變。

4、匪:fēi 愆:qiān 將:qiāng 載:zài 於:xū 說:tuō

徂:cú 湯: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六、小組討論 理清思路(用兩個字概括詩歌大意)

明確:戀愛 婚變 決絕(板書)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

敘事,採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請一位同學說說故事情節。

1. 學習“戀愛”部分(一二章)

⑴學生集體朗讀此部分後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明確:相見 定情 送別 約期 (佈置作業:將這一部分改寫成現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約送別”場景中的語言,概括兩人性情。

明確:氓:急噪 任性

姑娘:溫柔 體貼 痴情 遷就男子 這也預示兩人今後的悲劇婚姻生活。

[3] 從“子無良媒”到“秋以為期”,女子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討論) 明確:女子先言“子無良媒”,是出於對“禮”的一種遵從,古禮認為女子嫁人,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後又言“秋以為期”,說明女子衝破了“禮”

的束縛,勇敢地與“氓”私訂終身。

[4]朗讀第二章,請學生展開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體表現是什麼?讓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當時女子的心理細  微變化。(“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

載笑載言。”)

提問:從這兩章中我們能不能對當時的社會風俗習慣有所瞭解?

明確:

A、當時的商業活動是物物交換—“抱布貿絲”

B 、占卜文化—“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2. 學習“婚變”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讀第三章,提問:

① 本章講述了什麼內容?(明確:勸誡女子不要痴情。)

② 既然是勸誡女子不要痴情,為何又要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否多餘?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同樣提到了桑葉,有何特殊含義?

明確:

不多餘。使用的是比興手法。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意濃密;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之情狀,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由桑樹引發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興手法可以激發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

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⑴ 請一學生朗讀,提問:開頭幾句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試舉例說明。

[明確]比興,“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⑵文中的比興有何特點?

[明確]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又桑葉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後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n 朗讀4、5兩章,提問:

① 女子婚後生活如何?(明確:女子嫁給男子后辛勤勞作,任勞任怨,盡妻子的職責,而

男子卻“至於暴矣” “二三其德” “士貳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 兄弟為何嘲笑她?(學生討論)

總結:(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後會對兄弟說什麼話?)

a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終身,違背當時禮節。

b兄弟認為女子不懂得順從丈夫。

③ 推測當時社會女子的地位和命運?(由於社會政治歷史原因,女子將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託在愛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聯絡現實,不要喪失自我個體的獨立性。)

④ 面對男子的背棄,女子是否是忍聲吞氣,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轉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