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何時才不會那麼忙和累

來源:才華庫 1.3W

      中國小教師的忙碌與勞累,有多方面的因素。這裡只能簡單談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體制因素,二是社會文化因素。教師負擔過重,和學校編制緊、行政管理人員過多、勞逸不均不無關係。觀察市區縣教育行政序列,可以發現“教育部門”及相關事業機構龐大雜亂,為顯示存在的必要,這些機構常常召集專項“檢查”、“評比”、“驗收”、“調研”、沒完沒了地折騰學校。學校管理層也因此枝蔓叢生、頭緒紛繁,每所學校都有一批教師兼任管理工作,只能承擔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教學任務,這就佔用了相當一部分教師編制。同樣,為了“顯示存在”,學校臃腫的管理層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彙報等任務,具體事務全轉移到一線老師身上,這些額外的折騰造成教師的忙與累,而且毫無價值。10年前,有位班主任把一學期學校各部門發到他辦公桌上的通知報表整理了一下,A4紙,一百二十多張(據說這還不是全部)。學校領導無言以對,事後有校長表示他們接到的上級會議通知和報表更多。有校長埋怨,因為兼一個班的課,不敢總是調課,幾次派副校長代表他應付開會,竟被市裡罵回來。教師按部就班地工作,究竟能有多累?很多老師都表示,如果學校能保持正常教學秩序,班級不超員,不加班加點、不節外生枝,不沒事找事,即使“滿工作量”,只要能保證必要的休息,不一定能把人累倒;可是,這些年應試壓力大,教育局甚至暗中下達“大學聯考升學指標”,學校順勢把升學指標分解到班,由任課老師承受壓力;而部分家長喪失理智,要求學校加班加點,學校不肯補課,家長甚至組織上訪,教育行政不作為,不敢依法管理,老師們的負擔日益加重。人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些骨幹教師原本就感到待遇過低,面對步步緊逼的應試壓力,不得不一步一步退守,瀕臨職業絕境,最終一走了之,對此,誰也無權責備他們。但是,比教師流失更可怕的,是教師在這種無休止的折騰中逐漸消磨教育理想。社會文化決定了教育的性質與品質。當下社會對基礎教育存在諸多誤解,類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民粹性質一直沒有被認真地分析。中國小教師每週工作時間遠高於社會其他行業,缺乏基本保障,多年前就不存在“八小時工作制”。社會不太瞭解教師職業特點,比如,人們一般只問“你每星期幾節課”,至於教師日常如何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如何應付突發事件、擔負社會工作,等等,就未必知道了。臨退休前,我的課務不算重,但很多與教育教學有關的事讓我疲於奔命,我有時統計自己一週內的工作,很吃驚,不知不覺間,健康就這樣垮了。有次臨下班,來了個家長,要諮詢作文方面的事。我對他說,這是學科教學內容,課上會教的,你沒有必要問;家長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做家長的也應當瞭解瞭解,望老師能說說。--給家長上課,比教學生累多了,但這個缺乏語文能力的家長硬是刨根問底地問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天黑,有趣的是他告辭時一再關照:老師,你千萬要注意身體呀,學生全靠你啦。--回想這幾十年,不知遇到多少這種愛折騰的家長,而作為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稍有怠慢,很容易招來一片批評或投訴。像這樣每天意外地被糟蹋一小時生命,在中小教師來說是家常便飯。家長們想到過要體恤教師嗎?“人民”,你們滿意了嗎?教師勞累,學校也有責任。不少學校每週安排超量課時和輔導任務,教師無法休息。有些中學,高一年級起,學生每月只放一天假,教師的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學校為追求升學率違紀違章,行政部門視而不見,媒體一聲不吱,匪夷所思。體制的壓力和社會文化的壓力,最終全壓向老師。發展中的社會,會在較長時期存在種種不均衡,是客觀事實,但不能認為這種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能因為社會存在諸多困難就放棄努力而不作為,更不應當在長期等待中,以社會利益及“人民滿意”的名義加重教師的勞動負擔,更何況目前政府和社會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不應當推諉拖延。如果能有一個遵守教育常識的社會文化環境,有嚴格的法規來約束教育行為,保證教師的職業自尊,如果家長不干預學校教育,學校和教師能自覺抵禦來自社會和權力部門的“反教育”行為,教師忙碌勞累的狀態是應該能得到緩解。

教師何時才不會那麼忙和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