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察今的學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6.88K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的變法觀點和人的主觀認識必須適應時代和客觀形勢的道理。

2.學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3.瞭解設喻在論證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本文擬用誦讀教法,在誦讀中逐段疏通文義,使學生能當堂基本成誦。應當注意的是:

1.誦讀方式力求多樣化,使課堂上有生動活潑的氣氛;尤其要重視背誦的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使粗知大意、誦讀練習、發現問題、深入理解和鞏固記憶諸環節形成一條“教學活動鏈”。

2.疏通文義的重點不在詞語註釋,而在上下文意的貫穿理解上。教師可以只提出問題或作出指點,讓學生在誦讀中自行領悟,不搞“對號入座”式的翻譯。

3.努力減少其他環節所佔用的時間,例如關於呂不韋和寫作背景的介紹不宜過多。

本課擬用三課時進行講讀,具體分配如下:

第一課時:介紹《呂氏春秋》和呂不韋,介紹時代背景,大略劃分結構,誦讀第1、2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複述故事練習。

第三課時:誦讀第5、6段,分析設喻的種類及其在論證中的作用,整理詞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舊課匯入新課。

1.學生以《採草藥》《雁蕩山》為例說明小科學論文的特點,強調以說明為手段。

2.教師指出,《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論。察今,就是要察明當今的實際情況。察今的目的是要變法。要變法,就要說明變法的必要性,就要批駁沿襲先王成法的主張,這樣才算得旗幟鮮明。

二、齊讀課文一遍。

〔說明〕 讀前提出要求:注意文中哪些話是說明變法的必要性的,哪些話是批駁沿襲先王成法的主張的,它的論證的主要手段是什麼,但不要求作答。

讀後再指出,課文中批駁沿襲先生成法的主張的話很多,這說明本文的針對性很強,因為當時確實存在著一股反對變法的勢力。

三、寫作背景、《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簡介。

1.《呂氏春秋》是在呂不韋任秦國丞相期間編寫的。呂不韋開始任丞相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罷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統一全國的前夜,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察今》.示例一.》。當時秦的變法已有百年曆史,但六國中反對變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書”,就是由齊人淳于越提出“師古”引起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師古”的主張寫的。

2.《呂氏春秋》是雜家代表著作,其編寫經過見於《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目的是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結構。

〔說明〕 這裡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於誦讀分段進行。在學生基本上達於成誦後,再作比較詳細的解釋。

1.先劃出各段的'關鍵語句。(用討論方式進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第3段:“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法之”,“豈不悲哉”。

第4段:“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時已徙矣,而法不徙”,則難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簡答:

①作者對“先王之法”是否持絕對否定的態度?(不是,他認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學習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

②文題是“察今”,這跟學習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有什麼關係?(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就是從當時人們的實際狀況出發的,學先王就要學習這一點,所以必須察今。)

據此可見,第1、2段為第一部分,論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為法”必須“察今”的觀點。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設喻──分別以人、事、物設喻,這些設喻的共同點是什麼?

由此可見,這四段可合併為一個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闊悖謬。(要指出各個設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細微差別,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誦讀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①注意對設問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實質上是解釋;後一答“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順序不能顛倒。

②“損”“益”是固定的反義詞,類似的有“徐疾”“優劣”“虛實”“浮沉”等。

③既有“損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雖”,這裡表示假定,相當於“即使”。這是退一步的說法。為什麼“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呢?這要留待下文作解釋。

(以上內容也可以採用提問形式使學生了解。)

2.學生自讀三四遍後進行檢查。

六、誦讀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也可採用提問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為需要。“有要於時”就是時代的需要,這是推論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猶若不可法”是解釋上段末句的,“法雖今而在”呼應上文“雖人弗損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題:“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即不學條文學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為了突出先王為法的精神,用設問方式,又重複了“問點”(即“先王之所以為法者”)。

⑤“故察己……人與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古今一也”應讀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樣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

⑥“貴”,這裡是“以……為貴”的意思。這句話也可以寫成“貴乎以近知遠……”,可譯為“貴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魚鱉之藏”的“之”,都是助詞,只有調整音節的作用。

2.學生分層練習誦讀。

第一層:“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層:“故察己則可以知人……一鼎之調。”

3.檢查背誦。

重點是第二層。如果學生背不好,可以這樣提示他們:本層有三組排比句,第一組採用“察……則可以知……”句型,是總提;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