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來源:才華庫 1.17W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2、能運用分數基本性質,把一個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大小不變的分數。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及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教學難點:

聯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溝通知識間的聯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白紙、圓片,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新的學期到來了,你們剛入校園時覺得我們學校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換了新課桌,有了新的洗手間,有了文化走廊,有了開心農場),說到開心農場,還有一個小故事,開學初,校長決定把這塊地的三分之一分給四年級,六分之二分給五年級,九分之三分給六年級,四年級同學認為校長不公平,分給六年級的同學多而分給他們的少,校長聽了,笑了,誰能根據自己的預習告訴老師校長笑什麼?

生1:四、五、六年級分的地一樣多。

生2:……

師:到底校長分的公平不公平,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實驗探究。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好的學具,按平時的分組習慣四人一組,用你們的學具來代替這塊地,像校長一樣來分地吧。

2、彙報結果

師生交流:你們是怎樣做的?誰能說一說,請幾個同學上臺演示並口述演示過程。

生1:用三張同樣的長方形的紙來代替這塊地,分別塗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經過對比發現三塊地一樣多。

生2:用三個同樣的圓片分別塗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經過對比發現三塊地一樣多。

生3:用三條線段分別畫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經過對比發現三塊地一樣多。

生4:把分數化成小數,他們的商也一樣,所以三塊地的面積一樣大。

生5:……

3、課件展示,得出結論。師:校長分的和你們一樣嗎?我們再來看看小電腦是如何拼的,(利用優質資源課件演示分地的過程,師生共同觀察總結得到校長分的地一樣多。)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有利於學生主體個性的發揮,在探究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的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想象的空間,進行小組合作式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自由的猜想,使實驗成為自己的需要,同時讓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驗證,使學生帶著濃濃的興趣進入探究新的學習活動之中。)

4、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三個年級分的地一樣多,那麼你們覺得、、這三個分數的大小怎麼樣?

生:相等。

師:同學們請看這組分數有什麼特點?(板書=)

生:分數的分子分母發生了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

師:請同學們從左往右仔細觀察,第一個分數和第二個分數相比分子分母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一個和第二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呢?

生:分子分母同時乘2,……

師:誰能用一句換來描述一下這個規律?

生:給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相同的數。(師隨著板書)

師:同學們在反過來從右往左觀察,分數的分子、分母有什麼變化規律?

生: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相同的數。

師:像這樣給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板書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結合我們的預習,對於分數的基本性質同學們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生:0除外。

師:為什麼0要除外?

生:因為分數的分母不能為0。

師:(補充板書0除外)在分數的基本性質中,那幾個詞比較重要?

生:同時相同0除外

師:(把這三個詞用紅筆加重)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和誰比較相似?

生:商不變的性質。

師:為什麼?

生:我們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被除數相當於分子,除數相當於分母,所以他們是相通的。

師:數學知識中有許多知識如像商不變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致的。因此平時學習中我們要觸類旁通,靈活運用,才會舉一反三。

三、應用新知,練習鞏固。

(一)練一練

(二)摸球遊戲。老師手中有一個箱子,裡面裝有許多水果,水果上面寫著不同的分數,如果你摸到一個水果,說出一個與它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新分數,這個水果就獎勵給你。

(二)判斷(搶答)

1、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過或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2、把的分子縮小5倍,分母也縮小5倍分數的大小不變。()

3、給分數的分子加上4,要是分數的大小,分母也要加上4。()

(四)測一測

1、把和都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把和都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3、的分子增加2,要是分數大小不變,分母應增加幾?

四、總結。

1、這節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誰能說說你這節課你都知道哪些知識?

2、把板書最後補充成一條魚,希望大家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肚子裡裝滿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完成板書)

五、作業

練習冊2、4題

板書設計:

分數的基本性質

給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92頁到第93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2、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拼組圖形,使學生感受教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數學帶給大家的生活美。

重、難點與關鍵

1、探索並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理解並掌握組合圖形的組合及分解方法。

教具準備

教學用三角尺或教學掛圖、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複習。

你們已經學會了計算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2、匯入。

3、大家學會的知識可真多。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你們去欣賞一些美麗的圖案,請同學們欣賞時認真想想:你們發現了什麼?

二、新授課

1、認識組合圖形。

出示課本第92頁的四幅圖。

認真觀察這四幅圖,它們分別是由哪些簡單圖形組成的?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92頁,先找一找,然後在四人小組內互相討論。比比看哪一個小組的分法最簡單?

(1)四人小組討論。

(2)小組各自展示各種分法。

(3)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的組合圖形。

同學們,開動腦筋想象: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組合圖形

2、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師引導:大家真了不起,知道生活中存在著這麼多的美麗組合圖形,那如果我們想知道這些組合圖形有多大,實際上是求什麼?現在我們就來探討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組合圖形的面積

(1)出示例題4(電子教材)

(2)學生獨立解答。

學生解答時,讓他們思考還有其他解法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在小組內互相幫助。

(3)學生彙報。

解法一:5×5+5×2÷2解法二:(5+7)×2。5÷2×2

=25+5 =12×2。5÷2×2

=30(m2)= 30(m2)

學生在彙報時,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說說你的理由。

師生小結: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由於分解的方法不同,解法也就不同,所以請同學們想想。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麼?(圖形分解)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93頁的“做一做”。

問:這塊地是由哪些簡單的圖形組成的?

1、學生獨立計算。

2、學生彙報,展示思路。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你認為自己的表現怎樣?哪位同學表現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在小結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小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評價,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

五、佈置作業

這是我們學校將要開闢的一塊草坪,如下圖。你能算出它的面積嗎?現在有兩家公司聯絡,A公司說種一平方米草要5元,B公司說種同樣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讓你決定,你會選擇哪家公司?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理解分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會安排自己星期日的時間。

教學過程:

匯入

師:今天想和同學們一起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星期日的活動,誰來說說你星期日做什麼了?

生:我在家裡寫作業、我去叔叔家玩了、我幫媽媽洗衣服了……

新課

調查統計活動

師:同學們,星期日能做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們學會統計,我們來統計一下吧!哪位同學想做一個小統計員。(找幾位小統計員)

生:(彙報)留在家裡的同學是8人,佔全班人數的十一分之四,出去玩的同學有五人,佔全班人數的二十二分之三。

師:那還剩下一部分同學,那剩下的這部分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呢?

生:把這兩部分的人加在一起,再用全班人數減去這部分。

師:能用全班人數去減嗎?

生:不能。

師:那麼,用什麼減呢?

生:可以用“ 1 ”減去。

師:為什麼用“ 1 ”呢?

生:把全班人數看做單位“ 1 ”。

師:為什麼把全班同學看做單位“ 1 ”呢?

生:因為我們在全班同學裡調查,調查出來的人數是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所以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 1 ”。

師:那怎麼列出算式呢?

生討論列出算式。

師:如何計算呢?

生小組合作,找出演算法,討論發現了什麼?

師:從這兩道題裡我們可以看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是有一定順序的,誰能說說。

生:按照從前往後的順序,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的'。

鞏固練習

延伸結束

師:我們在統計同學們星期日的安排時,有的同學星期日的時間安排的非常好,大家應學會安排星期日的時間,請同學們安排下你本週星期日的時間吧!

生:做星期日時間的計劃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4

課標要求:探索給定情境中隱含的規律。

課標解讀:

行為動詞是“探索”, 指的是獨立或他人合作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理解或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物件的特徵及其與相關物件的區別和聯絡,獲得一定的理性認識。核心詞是“規律”,本節課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來課標對這部分知識的要求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雜亂無章的去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過三個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四個人小合唱固定一個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簡單的排列,通過列舉等直觀方法幫學生髮現規律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讓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探索、發現現實生活中簡單的排列規律,培養觀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過觀察、研讀、交流、驗證等活動,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的過程,體驗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和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進行數學思考的意識,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難點: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簡單事物的排列規律。

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現實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本節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2)“探究——研討”法: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從而提高思維能力。

教學環節:

第三個環節是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在這個環節,我提出了

“如果於老師帶領我們班A、B、C三個同學到文登學公園遊玩,最後我們四個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師安排在左起第二個位置上,其他的3個同學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髮現,三個人排隊和四個人排隊且確定一個人的位置的排法總數是相等的,讓學生意識到排法總數是不受確定的那個人的位置影響的。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有序思維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統一認識。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80、81頁。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於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數腳有一百隻,幾隻雞來幾隻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開啟書出現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曆的數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隻?)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隻?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學資訊?這道題裡還有隱藏的數學資訊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隻?(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隻雞幾隻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麼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師提供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說說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採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後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增加誰的只數?

師:你們是怎麼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遊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型別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麼特點?

生:雞一隻一隻地增加,兔子一隻一隻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採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採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現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後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麼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麼?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臺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字大時使用,數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複、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臺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採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為ⅹ,兔子的只數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數是7。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彙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後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麼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四、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麼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檯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於“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型別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型別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後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學問題。經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與直觀操作,體驗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進一步理解分數,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主動地觀察、操作、分析和推理,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與挑戰性。

教學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為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深化對分數本質的理解。突出分數意義的建構,使學生充分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深化對分數本質的理解。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教學學情:

對於分數而言,學生是在三年級下冊教材“分一分(一)”中,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在“分一分(二)”中學生初步感知了“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分數。這裡的“再認識”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這裡學習的分數知識與原來學習的分數知識是有區別的:一是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標準”不同,分數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二是結合具體的情景進一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由於學生是在三年級學習的分數初步知識――相隔時間較長,加之這裡學習的分數意義範疇的拓展――概念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讓學生充分的感知。《分數的再認識》是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其次,五年級的學生求知的__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需要動手操作,理解知識需要具體的事物作支援。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在教學活動中,儘可能多地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加之多媒體課件的恰當介入,讓學生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目的在於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探索分數知識的全過程,通過分一分、說一說、畫一畫,從而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刻、靈活、紮實地掌握知識,完成知識的主動建構,在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的同時形成智慧,著力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教學中,我將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複習匯入。

匯入:同學們,聽指令做動作,知道嗎?準備好了沒有?女生起立,男生坐正,全班起立,所有同學坐正。下面聽問題回答,準備好了沒有?全班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男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男生人數佔女生人數的幾分之幾?誰能像老師這樣來提問?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的方式來複習分數,從而來匯入新課,這樣加深我們對分數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再認識。

二、互動探究,學習新知。

活動一:拿一拿。

首先讓學生拿出自己所帶筆的1/2,讓同學之間看看,指名說說你是怎樣拿的。然後老師問:為什麼都是拿了所帶筆的1/2卻支數不一樣呢?同桌說一說。讓學生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理解分數的相對性。

設計意圖:通過拿筆的活動,讓學生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理解分數的相對性。同時,體現了學生的主題地位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對分數有更深的瞭解。

活動二:塗一塗。

老師將準備好的兩根紙條請兩名同學比賽塗它們的1/3,看誰塗得快?為什麼快?猜猜看?接著露出兩根紙條的1/3,將其它的部分藏起來,問學生你有什麼發現?你還想說什麼?師小結:看來都是紙條的1/3,但是兩根紙條的長度不一樣,所以它們的1/3也不一樣。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兩本書的1/3不同,我把教材進行了小小的處理,改成了塗一塗,猜一猜,說一說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1/3對應的整體相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1/3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任何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相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三、運用新知,鞏固拓展。

活動三:猜一猜。

師:我拿出了我全部書的1/2,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書?把你的想法在紙上畫一畫,與同桌交流你的想法。老師巡視,指名把不同的畫法畫在黑板上。然後師問:誰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指名針對黑板上的圖談談自己的想法。師:我拿出了我全部書的1/3,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書?我拿出了我全部書的1/4呢?用同樣的方法學生很容易理解並快速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這時的活動難度加大了,是讓學生知道了部分,讓學生猜整體是多少,在畫一畫,猜一猜,說一說中進一步理解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理解分數的相對性。

四、練習反饋,發展能力。

1、畫一畫。

給出一個圖形1/4小正方形,讓學生畫,無論如何畫,只要是整個圖形的1/4是一個小正方形既可。教師巡視,指名把不同的畫法畫在黑板上,然後再看書中小明、小林和小偉的畫法,看來這樣的圖形的畫法有很多種。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既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分數整體與部分關係的理解,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塗一塗。(練一練第2題重點體現塗法的多樣性。)

3、辯一辯

為幫助四川汶川地震災民重建家園,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錢總數的1/4,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錢總數的3/4。小芳捐的錢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嗎?請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利用層層深入的鞏固練習,引導學生對分數進行充分的再認識,通過1題的練習,在加深學生對分數“整體”與“部分”關係的理解時,進行逆向思維練習,提高學生從部分到整體的意識,又有助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第2題通過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再一次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第3題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初步體會分數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係:同一數量所對應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分數也不同;分數不同,整體不同,所對應的數量無法比較。在練習時,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

五、知識延伸,激發愛國。

你知道嗎?

分數的產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萊茵德紙草書”中就有關於分數的記載。我國使用分數的時間也很早,25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裡,就有許多有關分數及其應用的記載。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閱讀中瞭解分數的來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節課我不僅注重了知識的教學,同時也注意了學習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在經歷猜測、驗證、總結的過程中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暢談收穫,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對分數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這些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那些問題,學以致用。

七、作業佈置,課外學習。

在佈置作業時,我設計了有層次的習題,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使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實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教學理念。

板書設計:

分數的再認識

在本節課中我將採用提綱式的板書設計,因為提綱式的板書設計條理清楚、從屬關係分明,給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於學生對教材內容和知識體系的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