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泊船瓜洲》教案(精選8篇)

來源:才華庫 2.59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泊船瓜洲》教案(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精選8篇)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感悟中學習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朗讀中體會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感悟中學習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朗讀中體會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預習

瞭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誦以前學過的他寫的古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理解詩題

1.談話: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請問你們還記得以前學習故事的方法嗎?【生回答,教師板書:學習方法1.讀(背);2.理解詩意;3.寫(畫)】

師:學習古詩除了以上3個方法,還要注意的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4.體會感情.)

2.板書詩題,(《泊船瓜洲》)讀題。

3.理解詩題的意思。

問“泊”怎樣讀?(多音字:bó與pó?的區別)“泊”是什麼意思?

(泊:是船靠岸的意思。“泊船瓜洲”就是在瓜洲船靠岸的意思。)

二、整體感知,直撲重點(運用學法1)

1.用自己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多音字:“一水間(jiàn)、數(shù)重(chóng)山、照我還(huán)”。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多讀。

4.指名答。(我覺得它寫得很美、我覺得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哪句呢?

三、賞析詩句,感悟詩境(運用學法2)

1.剛剛同學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一塊兒來讀一讀吧。齊讀。

2.能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麼說什麼。

4.同桌之間互相讀與練說。

5.指數名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可為什麼詩中只有一種“綠”色呢?仔細觀察一下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的高山。

學生口述練習題。

小結: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那麼明顯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來了)。

11.這個“綠”字哦,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呢?。

12.指名答。(感受到春天就單單是個“綠”也各有各的美;這個“綠”有著層次美,遠近各不相同;”綠”也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3.同學們理解的多準確呀!把你感受到的“綠”再讀出來吧。分男女生賽讀。

14.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5.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指名答。

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更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我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6.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讚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讚歎吧。

四、品評詩句,昇華情感。(運用學法3)

過渡:這麼美的綠,這麼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

指名答。

2.理解“明月何時找我還”。

3.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並據詩畫畫。

4.點評學生畫的畫是否符合詩意。(地理位置)

5.你從哪裡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指名答。引導從“一水間”“只隔幾重山”“又”“何時找我還”這些詞句體會。

簡介王安石: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立志於國家改革。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他是在那兒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個故鄉。這首詩是他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巨集圖嗎?千頭萬緒湧上心頭……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迴歸整體,深化體驗(運用學法4)

導: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呀!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牽腸掛肚呀!讓我們一塊再來感受一下詩人的情感吧。

學生有感情地讀。

總結:學到這,我們再來想想為什麼人們對這首詩如此偏愛?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2、使學生能說出詩句的意思,感受並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中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件。

2、學生預習並瞭解詩人王安石的有關情況。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的音樂好聽嗎?大家知道是什麼曲子嗎?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我國的古代詩歌中,月亮一直是詩人們樂於描寫和遐想的物件,據統計在《唐詩三百首》中寫月亮的詩就佔去了五分之一,多達60餘首。當然,宋代詩歌中也不乏佳作。這些寫月亮的詩歌或表達思鄉之情;或抒發喜愛之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有關月亮的宋詩《泊船瓜洲》,看一看這首詩,抒發了王安石怎樣的感情?(板書:泊船瓜洲)

本節課的任務:

(1)通過各種方式的讀,然後背過這首詩。

(2)通過讀和老師的講解理解詩意,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溫故而知新

我們已經學過了許多有關描寫月亮的詩,誰能給大家背幾句?(1-2個同學)學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張繼《楓橋夜泊》、白居易《暮江吟》、劉禹錫《望洞庭》等。(齊背)

剛才大家背的這幾首詩,有二個特點:

1、它們都是寫秋天的景象的。

(“疑視地上霜”,“月落烏啼霜滿天”,“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湖光秋月兩相和”。)

2、都有月亮。

其中《靜夜思》和《楓橋夜泊》是表達思鄉之情的;《暮江吟》、《望洞庭》抒發對月亮的喜愛之意的。那麼,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還是春天的景?思鄉的?還是表達喜愛之情的呢?下面讓我們在讀中來感悟吧。

三、讀(讀出層次)

1、默讀一遍,看一看詩中有什麼不會的字和或不懂的問題,請用筆畫出來。(不動筆墨不讀書)出示第一張幻燈片。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2、指名讀,正音,讀準下面的多音字。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京口瓜洲一水間(jiàn),

鐘山只隔數(shù)重(chóng)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huán)。

3、齊讀:{由快——慢},初步瞭解詩歌大意。

思考: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麼景象?(提問1——2人)綠、明月、山、水。

4、打節奏讀,注意節奏和押韻{由快——慢}。

5、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節奏,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老師範讀。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6、集體吟唱

按照上一學期教給大家唱《暮江吟》的.方法來唱《暮江吟》,大家先自己唱一下。

四、師小結,定感情基調:

常言道:“文讀千遍其意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讀是學習古詩的關鍵和好方法。好了,我們今天的第一個任務已經完成了。

現在,誰來講一講剛才你在讀的時候有什麼感覺?(高興、輕鬆、愉快),還是憂鬱傷感?(提問1——2人)。

生也可能回答:歡快的,樂觀的,憂鬱的、傷感的。

那麼,你們的感覺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詩文。

五、悟(理解、領悟)

1、理解課題

泊船瓜洲,看到這個標題,就令我們想起《楓橋夜泊》,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覺休息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當時沒有導航技術),所以這首詩的標題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這首詩寫作的時間應是臨近晚上,地點是瓜洲渡口。

師: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為什麼說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現在我們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作者。

2、作者簡介——由學生製作一張幻燈片。王安石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板書:江西臨川人)

師:王安石是在一種怎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詩的呢?我們還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援下推行變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馬光為首的大官僚們的反對,他主動辭職,回到了從小與父親一直生活的,被他視為第二故鄉的南京。8個月後,又重新被宋神宗啟用,這一年王安石已經55歲,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同時對前途的憂慮,在赴任途中寫下了此詩——決定了本詩的感情基調(心情愉快、眷戀家鄉、憂慮前程)。我們懂得了這些,這首詩就好理解了。

(1)詩中描寫了那些地點?

學生可能回答出三個:瓜洲、京口、鐘山。

老師補充,還有京城開封,江西臨川(王安石的故鄉)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指南京,王安石的第二故鄉。

開封:今天的河南開封市。(可出示第四張幻燈片,表示四個地方的關係)

所以,就可以解決了最後一句中的“還”——回南京這個問題。

(2)師: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麼景象?當時他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用詩中的字詞來回答。

學生可能回答:“一水、數重山,江南岸,明月”。(板書)

師:站在瓜洲——望京口——想鐘山——觸景生情

產生了:1、愉快、喜悅之情

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數重山都不算遠。

2、思念

從2個方面可以看出對故鄉的思念:

(1)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可是又要離開故鄉,所以不免又思念家鄉。現在故鄉近在咫尺,可是會越來越遠的。

(2)我們可以結合白居易寫《暮江吟》來理解,白居易也是觸景生情,可他——離開京城長安,離開了朝庭的紛爭,一路上感到十分的輕鬆、愉快。王安石是——赴任,雖然可以施展抱負,但前途未卜的擔心,使他想早日告老還鄉。這也是人之常情:“遊子思鄉,他鄉苦,故鄉甜”。

師:還有那些景物使王安石思鄉的?

春風、江南岸、明月。

“春風又綠江南岸”,“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我的家鄉太美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看著天上的月亮,感嘆月是故鄉明,此時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一股濃濃的思鄉情油然而生。

3、憂慮、無奈

“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其實王安石在這裡並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綠”字上,他要表達的是“春風”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又綠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詩人自己呢,卻不得不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違心地重登仕途。這一去,前途吉凶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於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無限鄉愁的真實寫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於景的層層鋪墊作勢,結句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抒寫鄉愁的淋漓之筆,才水到渠成地直瀉出來,把鄉愁的抒寫發揮到了極致。對故鄉欲回不能,欲罷不休的無奈。今日明月送我去,他日明月“何時”送我還?仕途險惡,吉凶難測,那“何時”二字是詩人發自肺腑的一聲沉重嘆息,蘊含了詩人對險惡仕途的擔憂,對施行新法前途的顧慮。詩意憂思深切,格調也十分蒼涼,是如聞其聲的一聲喟然長嘆,是詩人抑鬱消沉心態的真實自然的流露。

以下可做備用環節: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形容詞做動詞,使動用法,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裡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師:“綠”字用得好的原因:(第四張幻燈片)

1、反映了江南水鄉早春嫩綠的色調。

2、表現了春風使大地復甦的神奇。

3、表現了綠的層次美、動態美。

六、賞——意境

這首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寫出了一江之隔的幾個地點,還展示了春的新綠,月的皎潔。色澤鮮明,以及對故鄉欲回不能,欲罷不休的無奈。詩人推敲文字的風範。

七、翻譯:京口”與“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鐘山離這裡也只有幾重山之遠。一年一度的春風又吹綠了江南的大地,什麼時候才能讓我趁著明月再回來呢?(第六張幻燈片)

八、課外拓展

選做題:

1、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2、如果他來到你的身邊,根據你掌握的通訊和交通方面的知識,你會怎樣勸尉他?排解他的鄉愁?

3、繼續收集有關描寫思鄉的詩歌。

板書設計:泊船瓜洲

長江水思念

景鐘山情愉快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江南岸憂慮無奈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意見。

2、緊扣“還”體會作者的思家之切,揣磨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並默寫。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導新課。

1、(配樂播放月亮圖)師:碧空如洗,圓月如盤,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常會以明月來吟詩作詞,寄託思念之情,你們想到了哪些古詩:《靜夜思》、《遊子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回鄉偶書》。

2、師生合作,生生互助,背誦詩句。

3、富有詩書氣自華,詩詞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看看這首詩折射出詩人怎樣的情懷?

二、入詩解題初感知

1、板書“泊船瓜洲”,解詩題(把船停靠在瓜洲岸邊)。

2、多種方式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注意節奏。

3、小結讀詩感受。

三、讀議結合知詩意

1、出示詩的前兩行,藉助註釋,瞭解大概意見。

2、(課件公示)詩中的三個地名,體會詩人離家近還是遠?為什麼?

3、小結:作者想念家鄉,雖然實際距離遙遠,可在作者心裡,家鄉都是那麼近,我們體會到作者想家之情,帶著這份感覺讀詩的前兩行。

4、出示後兩行,說說大意。

四、緊扣“綠”字想畫面。

1、春風又綠江南岸,讀到這行,我們來了解詩人作此詩時的一段小故事(閱讀書上24頁的資料袋,師用課件出示)。

2、文字本是有情物,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耳邊彷彿聽到了什麼?

3、學生小組內交流後彙報,用語言描繪江南的春景。

4、多美的春天啊!同學們,“又”字說明什麼?

過渡:詩人不由地想到了春天去了,又再來了,可我這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回來呀?

五、品味“還”字悟詩情

1、遙望美麗的故鄉,遙想家中的親人,詩人不禁追問明月何時照我還?

2、回顧詩的前兩行,瞭解詩人離家近應該還。

3、想象詩人在家中度過的難忘時光,那是一個的日子,詩人在幹什麼,感受是什麼,寫下來。

4、對比此刻的心境,詩人現在泊船瓜洲,眼前只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不免產生疑問,詩人為何要離開家鄉,為何想家了不能回家看看。

5、瞭解寫作背景,探尋詩人思家切而不能還的心情。

6、通過閱讀資料,我們看到了一個被逼無奈的王安石,一個身不由己的王安石,一個無可奈何的王安石,他只好問明月,只有問明月,只能問明月,發自肺腑地問明月——明月何時照我還?

7、詩讀到這兒,你體會到了什麼?

8、學生暢談體會後,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

六、借問明月話相思

1、同學們自古以來月圓、月缺、悲歡離合,皓月當空,思緒萬千,借問明月話相思,讓我們一起來充滿感情地吟誦下面的詩句(課件出示)。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思鄉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大家在課後可以積累更多有關思鄉的古詩詞。

板書:

泊船瓜洲

靠家近

“綠” 離家久“還”

思家切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直接揭題:泊船瓜洲

2、理解詩題,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自由說說。

(1)“瓜洲”,教師隨機畫畫簡圖。

(2)“泊”,教師提示注意字音與字意的聯絡。

3、瞭解詩人。

學生交流有關王安石的資料,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背背積累的王安石的詩,

並適時提示學生注意王安石與江蘇的關係,瞭解當時的創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親在江蘇南京當過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過的,因此他把南京當作第二故鄉。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詩,就是王安石接到聖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寫下的。)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初讀,讀準字音。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一水間(jiàn)數(shù)重(chóng)山照我還(huán)

2、再讀,理解詩意。

想一想,為什麼這麼讀?查字典,聯絡上下文解決。

(1)解決前三個讀音——理解第一句。

藉助簡筆畫理解。

(2)解決第四個讀音——理解第二句。

引導學生聯絡創作背景進行理解。(明月下,遙望家鄉,自然想回家:“huán”)

(3)學生連起來說說詩意。

3、品讀,深化理解。

(1)讀讀詩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問產生?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

A、、瓜洲隔著寬闊的長江,中山距離京口相當遙遠,但在詩人筆下那家鄉似乎離得很近,這是為什麼?

B、為什麼寄希望於明月將自己照著返回家鄉?

(2)引導學生釋疑,在此過程中體會詩人之思鄉心切。

三、想意境,悟詩情。

1、師描述情境:皓月當空,微風拂面,遠眺家鄉,詩人的心兒早已飛回故鄉。故鄉的美景彷彿宛在眼前。他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景象?

引導學生運用積累的描寫江南春景的詩句進行描述。

2、引導學生將想象與現實作對比,體會詩人思鄉且無奈的內心。

3、有感情朗讀。配樂朗讀。熟讀成誦。

四、品用詞,練語感。

(一)品評“綠”字

1、王安石寫詩每個字都要經過仔細推敲,你知道詩中哪個字是王安石反覆推敲才決定用它的嗎?

2、猜猜他曾用過哪些字?(到、過、入、滿……)

把這些字填進去讀讀,與“綠”字比一比,“綠”字好在什麼地方?

小結:是啊!一個“綠”字,引發了我們學生多少聯想

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

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

(二)嘗試推敲。

現在,老師讓你們也來當一回小詩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該用哪個字合適?並說說為什麼。

1、紅杏枝頭春意()。(旺、鬧、濃)

2、風乍起,吹()一池春水。(動、皺、翻、起)

五、自主小結,自主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總結)

2、你認為這堂課應做什麼作業。(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長進行鞏固或延伸,如配樂詩朗誦,畫畫情境圖,改寫散文或現代小詩等等)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學習《泊船瓜洲》,瞭解詩意。

2、理解《泊船瓜洲》一詩所表達的情感。

3、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4、朗誦、背誦、默寫《泊船瓜洲》。

重難點、關鍵

1、瞭解詩句意思。

2、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在上課之前,老師要考考大家,還記得我們學習過的描寫春天的古詩嗎?(學生舉手發言)

今天這節課,我們再學兩首很有名的古詩,先學習宋朝的大詩人王安石寫的《泊船瓜洲》。

二、揭題

王安石,聽說過嗎?王安石是宋代的一個大政治家,知識淵博的學者,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這首詩,是他坐著船沿著長江行駛旅途中寫的。那麼,是在旅途的哪兒寫的呢?

瓜洲在長江的邊上,如果這是長江,瓜洲呢?就在長江的北岸(畫“ ”標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是什麼意思?誰來說說“泊”的意思?

剛才,我們瞭解了詩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示 卡片),是學習古詩。

三、解詩。

1、學生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指讀。

3、對照註釋,小組合作解詩意。

4、學生交流後彙報,並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首詩的?

小結:

剛才,我們抓住了詩句中難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詩的大意,也就是(示卡片:抓字眼,明詩意)

四、體會意境

1、在這明月之夜,詩人站在船頭,都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呢?我們聽著音樂,看著圖,對著詩來想象,(放《春江花月夜》)

2、明月之夜,詩人鑽出船艙,立在船頭,向南眺望。只見對岸就是京口,由這詩人想……現在已是春天,詩人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青山……綠水……田野……江岸……最後,詩人望著明月,又想到了什麼呢?(音樂停)詩人看到想的情景,你們看到想到了嗎?如果你是詩人,你能說說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嗎?先在下面說說看,一人說,其他人補充。(學生相互議論,教師巡視指導)

3、我請個同學做詩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說出來 。

四、體會用詞的精妙。

1、剛才,我們扮演詩人想得非常好,想到了詩人腦海中浮現的許許多多的美景。這麼多的美景,詩人是用哪句話來概括的?

2、“春風又綠江南岸”七個字就概括了這春天的美景,那麼,這句詩中哪個字用得特別好?

(1)據說王安石在選用這個“綠”字之前,曾經換了十多個字。有“到”、“過”、“入”、“滿”等等,最後選定了這個“綠”字。這個“綠”字好在哪裡呢?我想詩人在吟這個“綠”字的時候,一定翻來覆去吟誦,比較。讓我們也來用“到”呀,

“過”呀……吟誦吟誦,比較比較,好不好?

(2)那“綠”字好在哪裡呢?

3、齊讀後兩句。

這裡還有個“又”字。說明了時間過得?

“何時”呢?表達了詩人的什麼心情?

學到這兒,我們想到了另一首寫詩人在明月之夜思念家鄉的詩,是哪一首?

4、小結學法

“想意境,悟到了詩情”。(示幻燈)

5、下面我們來聽這首詩的朗讀,大家再體會體會,看哪些同學想到了意境,悟到了詩情,我就看你們的表情。(放配樂朗讀)

6、指導背誦

這麼好的詩,我們應該能夠背下來。會背嗎?(同桌互背)

五、總結

六、作業:

選詞填空:

1、旺 濃 鬧

紅杏枝頭春意( )

2、動、拂、翻、皺、起

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資料提供者: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會背誦。

2、瞭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真摯感情。

3、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習慣。

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自讀自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蒐集詩人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導語: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更以它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琅琅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受到人們喜愛,你們喜歡古詩嗎?

哪位同學能背揹你最喜歡的一首古詩。(請學生背背)

看到同學們背得那麼起勁,老師也想背一背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歡迎我嗎?(老師背誦《泊船瓜洲》)

2、揭題:剛才老師背的就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這首詩《泊船瓜洲》。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瞭解大意

1、結合文中的“預習”,讀讀古詩,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引出學習古詩的方法。(1、知詩人,解詩題;2、釋詞語,明詩意;3、入詩境,悟詩情)

三、運用方法,學習古詩

(一)知詩人,解詩題

1、你們知道王安石嗎?

(學生交流蒐集到的資料,教師作適當補充)

2、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題目的?

過渡:詩人把船停泊在瓜洲這個地方,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請你跟自己喜歡的同學一起學習,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學前兩句,也可以學後兩句,還可以整首學,看你們能知道些什麼。

(二)釋詞語,明詩意

1、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教師巡視與學生交換意見。

2、彙報學習情況。

3、引導學生了解京口、瓜洲、鐘山三地的位置關係。

4、指導朗讀一、二句。

隔著一條江、又隔著幾重山,作者的家鄉近在咫尺,可見思鄉之情切,看誰能讀出詩人思鄉之情切。(比較讀、自己讀、齊讀等)

5、重點理解:又綠、何時

6、指導朗讀三、四句。

江南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長江兩岸,這時候的家鄉春暖花開、滿眼新綠、生機勃勃,家鄉是如此之美,但作者卻發出了無奈的長嘆:明月啊明月,你什麼時候照著我回故鄉呢?請同學們試讀出詩人的無奈之情。(找小夥伴互相評價讀,個別讀,齊讀)

7、試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8、交流所知道的資料:作者的家鄉近在咫尺,思想之情切,為什麼不能回家鄉?

(三)入詩境,悟詩情

1、配樂(古箏樂)朗誦全詩。

2、體會“綠”字的妙用。

(1)你認為哪一句詩寫得最美?哪個字用得最好?

(2)據說詩人開始時不是用“綠”字,同學們想想詩人可能用過哪些字?

(3)討論:詩人為什麼選擇了“綠”字?

(4)師歸納:這個“綠”字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風景寫活了,其他字只寫了春天的到來,而“綠”字用在這裡彷彿是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變綠的畫面,盡情地表達了作者對江南家鄉的熱愛和家鄉美景的思念。

3、配樂(古箏樂)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心中無限情,一個“綠”字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情,使《泊船瓜洲》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讓我們再讀讀這首名詩吧。

4、背誦。

四、總結延伸

1、思鄉是人類恆古不變的情懷,許多詩人的詩中都表達了這種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鄉名詩。

2、你還知道哪首思鄉詩,背給大家聽聽。

五、佈置作業

1、背誦《泊船瓜洲》。

2、用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遊子吟》。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泊船、數重、遊子、寸草心、三春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課文。

3.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掛圖、投影片或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2.朗讀課文的錄音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學前談話

1、板書課題:泊船瓜洲

王安石

同學們,一提起家鄉,我們都會感到特別親切,詩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齊讀課題。

2、哪個同學願意起來介紹一下王安石。

3、你背過哪些王安石寫的詩,並說說你的體會。

4、下面我們來看這首《泊船瓜洲》。

二、理解題目。(出示全詩)

(1)泊船是什麼意思?(停船靠岸。)瓜洲是在什麼地方,(出示掛圖,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2)泊船瓜洲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

三、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可多請幾位學生個別讀。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讀音:

數重:讀chóng,不讀zhòng(重量)。

還:讀huán,不讀hái(還好)。

四、理解詩句意思。

1、小組合作學習

(1)先自己對照註釋默讀,思考,再小組互相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2)小組合作畫一幅簡圖,圖上要標有京口、瓜洲、鐘山。

2、討論、交流。

小組選派代表上臺,出示標有京口、瓜洲、鐘山地名的簡圖,並說全詩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間,兩岸只隔數重山的意思。

3、評議

你覺得哪一小組完成的質量最高。

4、教師演示

同學們,我在備課的時候也在電腦裡畫了一幅簡圖,我給大家展示一下。

五、體會古詩思想感情

(出示掛圖)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詩人駕船來到了江邊,望著對岸,想到了家鄉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現在你就是畫中哪位詩人,此時此景,你在想些什麼呢?

六、指導朗讀。

(1)、同學們說得多好啊,就讓我們帶著感情來讀好它讀之前先欣賞兩遍配樂朗誦。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聽;第二遍,我們邊聽邊跟著錄音輕聲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下面我請幾個同學起來朗讀,我為你加上音樂(多請幾個人讀,注意讀出詩的節奏。讀出感情,讀後評價。)

(4)試著背誦《泊船瓜洲》。

七、啟發學生推敲詞句。

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在作詩過程中曾修改過多次,最後定稿時才用了綠字。我們一起來想一下,作者可能用過什麼字?為什麼最後用綠字?

八、拓展練習。

課前我曾佈置我們同學蒐集些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誰願意起來背給大家聽的。

九、佈置作業

1.背誦《泊船瓜洲》,再看看詩中的每個字怎麼寫,準備默寫這首詩。

2.預習《遊子吟》。

古詩《泊船瓜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應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景激情: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調查,發現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在已經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相信大家只要堅持下去,也會成為一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麼意思?(注意:泊是什麼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現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

(師過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詩,據說是詩人被罷官後回到故鄉鐘山,應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願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麼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儘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彙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註釋及你們查詢的有關的資料,小組內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學習一、二句

1.師總結過渡: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麼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提問:王安石的故鄉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麼意思?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麼?

“數重山”什麼意思?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裡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

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為什麼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二)學習三、四句:

(過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瓜洲,發現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提問: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麼意思?

師導:是啊!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麼樣的美景?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用上“我彷彿看到……”

(生說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導: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兩岸,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過反覆推敲,最終定為“綠”。看課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討論用那個字好?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發?

教師小結:是啊!一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為官,什麼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詩什麼意思,那個詞表現出作者的心情?什麼意思?表現出作者什麼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免除宰相職務後回到家鄉,第二年皇帝又啟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情節更濃。想想我們應該怎麼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了,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就想著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願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中華文明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平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思鄉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思鄉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們學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