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來源:才華庫 3.12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通用1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通用14篇)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1

《莫泊桑拜師》敘述了法國作家莫泊桑青年時請福樓拜指導寫作,經過老師的細心指導,莫泊桑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敘述條理清楚,層層推進,由指導如何觀察到如何寫作一目瞭然。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主動參與,構建高效課堂,下面談談我印象最深的幾點:

1、抓主線,突破重難點。

文章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是師生二人善教與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務必從哪些方面去努力。教學設計時我是以第一條線索為主,重點品讀福樓拜的品質,引導學生總結一些寫作方法,對於莫泊桑的品質只讓學生瀏覽課文簡單地談體會。

2、深層挖掘突破重難點。

莫泊桑第二次請教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如何進行細緻的、有效的觀察是此刻的孩子所欠缺的,那裡一連串的問話也體現了福樓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導。在幫忙學生理解“怎樣會沒有什麼好寫的呢?這一主題時,我設計了先讓學生從人物品質及寫作方法上談體會,之後引導學生明白怎樣觀察生活,進一步理解福樓拜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但是還有以下幾方面有待努力:

1、該讓學生總結的老師不能代替。

2、課堂的調控潛力還需再加強。

3、課堂上該落實的務必要落實。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2

《莫泊桑拜師》主要是寫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得到了悉心指導的事。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緊扣該篇文章題目的特點——凝練地概括文章的資料,在匯入新課審題時,引導學生進行了閱讀預測與質疑,從課題開始嘗試著引導學生作閱讀探究。

一、抓住課題進行閱讀質疑,能夠指引學生的閱讀探究方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是思維之始,也是學生閱讀探究之始。在教學之中,學生對課題進行了一番閱讀預測之後,即產生了閱讀探究的濃厚興趣。此時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扣題質疑,學生從剛才感性的閱讀預測之中一下子就進入了理性的思維之中,這樣就為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指明瞭方向。

二、抓住關鍵詞語質疑,能夠幫忙學生理解課文資料。

在教學中,我抓住對“功夫”一詞的理解展開教學,區別“功夫”和“下功夫”。是功夫不到家中的“功夫”指的是寫作水平、寫作潛力、技巧等,“下功夫”就是肯吃苦、勤練習,引導學生質疑: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莫泊桑在下功夫?透過反覆研讀文字,學生們發現那裡的“功夫”也內含“還需要再努力”的意思。

三、寫作探疑,培養潛力。

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學習福樓拜把文章寫具體。我著重指導學生學習福樓拜把話說得清楚明白,有條理,而且言之有據這種表達的方法:第一讓學生學習他說話的條理性。比如莫泊桑第三次去福樓拜那裡,福樓拜在第二次教導莫泊桑學會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一步:寫作要有特色,就要抓住特點寫。這樣,由淺入深,步步深入,使他的話很有條理和層次。第二讓學生學他說話有理有據。福樓拜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並不是只講原則性的標準,而沒有實在的例子的。他在說道理的過程中注意聯絡實際的事例,從而使他說的話令人信服。比如莫泊桑第二次去他家拜訪傾訴觀察馬車沒有結果時,福樓拜便列舉不同場景下的馬車,啟發莫泊桑。而這樣鮮活的事例在莫泊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最後使他有所收穫。

在教完《莫泊桑拜師》後,我安排了一次小練筆。要求學生週六仔細觀察身邊熟悉的人,要把各種不同的人物特點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然後在週一進行交流,結果由於學生觀察仔細,記錄及時,寫得都很生動。我想如果我們經常要求學生這樣去做,那麼學生捕捉、收集寫作素材的潛力必須會逐漸提高,寫出來作文也肯定會生動、具體。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光是滿足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還就應在此基礎上,加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讓語文雙基得到紮紮實實地訓練。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3

《莫泊桑拜師》一文重點講了莫泊桑三次拜師的經過,凸現了“莫泊桑誠心求師”的那種迫切的心情以及福樓拜熱心關心文學青年、毫不保留的大師風範。學生通過反覆閱讀相關莫泊桑拜師的經過,即可感悟到兩位文學大師不同的人格魅力,受到人文價值觀的薰陶、感染。因此,在教學第一課時中,我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師生二人的對話,初步體會出莫泊桑的好學和福樓拜的善教!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進行詞語的理解和重點語句的朗讀指導,以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徵。

如:教學第二段

1、當莫泊桑初次登門求教時,莫泊桑說了什麼?請同學們默讀2~5自然段並畫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老師,我那——

2、從這兩段話中,莫泊桑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

教師小結

4、那福樓拜對於莫泊桑文章不生動,他說了些什麼?我請一個同學起來讀。

出示:你的功夫還不到家

1、是怎麼說出這句話的?

2、從“直截了當”一詞中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3、那麼他有沒有告訴他解決的方法吶?

出示:肯吃苦,勤練習

4、其實也就是要莫泊桑學會——觀察!

5、好,能一眼就看出問題的所在並就問題給予馬上準確的給予解決的方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善教

由於這篇文章人物間的對話較多,且語氣、神態各不相同,因此適合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朗讀的形式使學生更好地內化課文的語言。這兩位文學大師的鮮明個性特徵已烙在他們頭腦中。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4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首先注意激發學生主動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針對本文“讓學生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聯絡是提高習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感受並學習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奮聯絡的精神”這一教學目標,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首先通過課始談話,使學生明白寫好文章的好處,反省自己習作的不足,交流習作中的困惑,以“莫泊桑也曾和大家一樣,有過這些困惑”拉近和著名作家的距離。對“福樓拜給予他怎樣的指導和教誨,使他最後成為世界著名作家”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我們也隨莫泊桑一起去拜師,聽聽大師的教誨,從而解決我們心中的困惑”,使學生作為教學的行為主體一開始就主動參與,融入文字。

其次,在學生理清三次指導的主要內容後,“在這三次指導中,哪一次最能撞擊你的心靈,正好解決了你目前習作中的困惑,你就反覆讀那部分的描寫,用心咀嚼大師的話,簡要寫下你的心得”,這一環節的設計,將教學訓練目標轉化為生活主體的學生的內在需求,使學生自主地獲取有活力的知識和能力。尊重了學生學習需求和個性差異,打破了傳統的程式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選學對自己有用的部分,而教師根據學生的選擇靈活組織教學,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凸顯了學生的主體,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

學生通過研讀文字、探究學習知道了“仔細觀察”、“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寫過的特點”是寫出好文章的要領,但這還只停留在“知”的層面上,對於如何運用於寫作中還沒有體驗。於是我在教學中“第二、三次指導”中分別針對“仔細觀察”和“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別人沒有寫過的特點”這兩點,出示莫泊桑的作品《騎馬》和《羊脂球》的片斷,讓學生閱讀賞析,從片斷中發現及感悟“仔細觀察”後的細節描寫及“獨到的發現”運用於寫作中的效果,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使學生髮現“學以致用”的奧妙。另外,在教學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了“觀看馬路實錄,寫一段仔細觀察後的描述。”學生從文中學會了“仔細觀察”,在補充的課外閱讀中借鑑了“‘仔細觀察’的實踐運用”之後再來觀察實錄完成練筆,已是水到渠成。學生體驗了“學以致用”的。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5

《莫泊桑拜師》一課主要寫了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三次拜訪福樓拜,得到悉心指導的事,表現了莫泊桑對文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福樓拜熱心提攜後輩、關心文學青年成長的風範。課文緊扣課題,圍繞“拜師”這個重點逐層敘述,層層緊密關聯。鑑於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因此,本節課,我主要讓學生帶著一個總領的問題靜思默讀,結合關鍵詞語感悟人物形象,再通過感情朗讀加深印象,並從中學習一些寫作的技巧,學會表達的方法。這堂課的教學,我主要把握了這麼幾個度。

一、務實和務虛的尺度。

熟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語文課堂最基本的活動。視訊、連線網路、整合生活、拓展閱讀,這是語文課堂離開課文務虛的地方,毋庸置疑,這也是體現新課程思想的語文學習,但這些要全在課堂裡展示出來很困難。因此,課堂上,我只拓展了一段精心挑選的莫泊桑《養脂球》中關於“馬車”的描寫,我的用意是讓學生體會哪怕一輛普普通通的馬車,經過仔細觀察,用心揣摩,就能寫出它與眾不同的精神與本質。也同時感受莫泊桑因為“全神貫注地觀察馬車”而有了收穫。

二、主體和主導,誰是課堂的主人?

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學是一種互動。說起來明白,操作起來卻很難。學生為主體,你就得放手讓他質疑,讓他對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大組交流,這樣的課並不好看。教師為主導,步步為營,讓學生入套,設計完善了,過程流暢了,又被批評為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想,我的這節課還是體現教師為主導,也考慮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給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朗讀,感悟,理解,內化。

三、朗讀和感悟的關係。

不管朗讀、默讀、齊讀、指名讀,我盡力讓學生直接與課文對話,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如第一個環節,精思默讀課文,就化了八分鐘時間。隨後的悟應該是讀的結果,讀的收穫,悟後再回過去感情朗讀。讀中生悟,讀中生情,讀中得法。

四、教學環節的疏與密。

這節課的教學可以用“一二三”來概括。

“一”、一個問題,課伊始,出示一個總領問題,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主題:“品讀三次請教,抓關鍵詞句,探討莫泊桑是個怎樣的學生,福樓拜是個怎樣的老師,莫泊桑有什麼收穫,給我什麼啟發。”這樣的教學,做到了“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二”,兩條線索,一明一暗,明線是莫泊桑拜師,前後三次請教的經過;暗線是相機引導學生從中學習寫作的一些要領,如“勤苦練習,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等。

“三”,重點品讀三次請教中福樓拜的話。既體現了福樓拜熱心提攜後輩、關心文學青年成長的風範,又從中學習到一些寫作的技巧。這應該是學生最大的收穫。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選擇的是第二課時,課前接觸學生只有二十分鐘,我還想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一定要切分清楚。熟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是第一課時的事,漂亮的導課也是第一課時的事,所以直接匯入第二課時的學習。而因為缺少第一課時的基石,也由於教學環節設計過於緊密,導致有些環節急急趕場子,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成長。譬如在教學福樓拜的第二次指教時,應充分地讓學生讀透文字,感受為什麼莫泊桑認為“沒有什麼好寫的”,而福樓拜卻認為寫的東西很多。應該引導他們自主發現福樓拜是誘導莫泊桑可以從“馬車的裝飾”、“當時的天氣”和“馬車上下坡”等不同角度去仔細觀察的,讓學生聯絡寫作實踐體會平時觀察事物也應是多角度的。而不是心想著趕著下一個環節,教師告訴學生這一發現。總之,教師應銘記“以生為本”這個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課程竭力推崇的新理念。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6

留白是中國畫的一種手法。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這種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作畫是如此,語文教學要講究“留白”藝術,巧妙的利用文字中的留白,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在空白處放飛思緒,進入文字,重視“留白”,進入“虛靈”的佳境,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在這堂課中,文字語言雖說是比較平淡,但從故事中揭示的道理卻是比較雋永的。課文記敘了一個小男孩9歲那年的一段難忘的經歷,表現了有付出就會得到回報的人間真情。如何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深刻理解“誠實的勞動,換來的是難忘的關懷與愛意。”,就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文字的留白來展開教學。

一、抓住情節的留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思維是想象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教材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因素,著力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課文主要寫了因為小男孩的認真負責的送報工作,贏得了訂戶的信任,但是,課文中並沒有把小男孩是如何送報的過程寫具體。因此,在教學時就緊緊抓住課文最後一段文字“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裡。”中的兩個“依舊”來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並且大家一起來給小男孩一個平時送報的特寫鏡頭,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人物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反映逐漸清晰豐滿起來,更是對小男孩的工作態度、精神有了深一層次的瞭解。

二、利用插圖的留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文字不僅僅是課文教材的中的文字,它可以是由語言文字構成,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圖象等,課文中的有關插圖也是文字。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的,反映的是某個瞬間的形象。要想使畫面“活”起來,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以補充畫面上的形象和情節。在這篇課文中,插圖描繪的是“我”的訂戶們集體在聖誕前夜給了我一個莫大的驚喜與回報。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想象大媽會對我說些什麼,周圍的人又會對我講些什麼話,而我面對此刻的情景是什麼表情呢?我就讓學生圍繞“目瞪口呆”這個詞語,幫助“我”把內心的感激、激動之情說出來。

因此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依*平時儲存的表象,從圖中的靜止到變化,從外表到內心,從畫內到畫外進行創造想象,就能表達得生動、形象。想象力得到拓展,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重視文字中的“留白”能突破時空,在有限中求無限,可以調節教學節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意境。巧妙利用“留白”可以讓學生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打破思維定勢,集中注意力將“空白”造成的斷裂用思維和想象來“焊接”合縫,並增強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習更富有成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7

《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法國作家莫泊桑青年時請福樓拜指導寫作,經過老師的細心指導,莫泊桑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敘述條理清楚,層層推進,由指導如何觀察到如何寫作一目瞭然。

學生學習本課不僅能體味名師風範,更重要地能學到寶貴的寫作知識、技能這是多好的教材呀!為了上好這一課,我從認真鑽研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再到研究學生,確定教學方法都進行了不斷的思考和修改,力求讓學生主動參與,構建高效課堂,現將成功的幾點做法歸納如下:

一、整體把握,遵循閱讀教學規律

閱讀是一種複雜的語言活動和心智活動一個完整閱讀過程大致可分為認讀、理解、鑑賞這三個縱向層次閱讀的規律是“整體——部分——整體”閱讀教學過程必須符合學生的閱讀規律因此,我們教學也就是讓學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對作者的情感有初步的理解,在這樣的基礎上去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內容,通過深入的理解語言來真正的讀懂文章最後更應回到整體,可談談對全文的感受也可說說對人物的評價……進而概括、提煉,從而獲得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性把握執教《莫泊桑拜師》我就是力求體現整體把握的思想,讓學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對莫泊桑這個人物有一點初步的感受,然後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莫泊桑三次是如何求教的,從中感受人物的品格,最後回到整體,讓學生談談學完課文後,莫泊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樣不僅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而且莫泊桑和福樓拜這兩個人物形象是學生在品讀中逐步樹立起來的——可敬可佩,值得學習!工具性和人文性達到和諧統一

二、交給學生品味語言的方法

走進文字,品味語言,這是學習語文的根本任務之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語言的品味,學生的'思維能力便得以發展,審美能力便有所提高課堂教學就應交給學生品味語言的方法,授人以漁《莫泊桑拜師》是六年級的課文,我根據年段、單元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後,然後遵循作者的寫作思路——三次求教進行教學,課堂上我注重教給學生品味語言、體會情感的基本方法如當莫泊桑第一次求教福樓拜時,福樓拜說: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我抓住“功夫”這個學生感到疑惑處,先教給學生查字典方法理解本意,再通過全課的學習,說說“功夫”到底指什麼?還有對“烙印”、“全神貫注”理解,先要求學生說說本意,再教給他們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而對第二次“全神貫注地觀察”的體會,我引導學生將第一次“看“和第二次“全神貫注地觀察”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再聯絡生活發揮想像莫泊桑在狂風暴雨時,在烈日炎炎時,在一輛馬車飛馳而過時會是怎樣“全神貫注地觀察”……教給學生比較、聯絡、想像還有朗讀這些品味語言的方法,不僅對文章的內容和情感逐步深刻理解體會,更為他們將來自己學文奠定基礎

三、小組合作,做好與學生的對話交流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的目標、任務、價值都是在師生交流碰撞的過程中生成和實現的讓學生的閱讀探究活動始終在教師、學生、文字之間不斷迴圈往復的對話中遞進從帶著問題走近文字,淺層次閱讀感悟到走進文字,品詞析句、個性化閱讀感悟;從互動交流互動式閱讀到以聲傳情,立體化閱讀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生思維飛躍和心靈昇華的過程。

在這節課教學設計中,我最滿意的就是第二次福樓拜對莫泊桑的指點,設計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環節,給了學生充分和文字、夥伴、教師對話的時間。我先引導學生自由地讀第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從中發現了什麼?學生很快就能發現有8個問句我接著說道:“是啊!這麼多的問句到底福樓拜想告訴莫泊桑什麼呢?下面,請同學再讀課文,小組內合作交流,認真思考思考。”這一次是學生充分和文字對話,進行閱讀思考,在小組交流中,知道了福樓拜要告訴莫泊桑有很多可寫的,並且要仔細觀察師生交流到這裡,按說這個環節可以結束了,可是我並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又進行了追問:福樓拜的每一個問題都會引起莫泊桑內心什麼想法呢?引導學生再自由地讀讀這段話,讀完後,同桌再次互相交流一下,一個同學讀福樓拜的每一個問句,另一個同學在他讀的每一個問句後面說說莫泊桑是怎麼想的?這一發問把問題引申到了體會文字內涵——體會福樓拜的發問用意和莫泊桑的勤奮好學,真可謂有畫龍點睛之妙同學們各抒己見,紛紛議論開來生和生充分地交流後,我說到:“剛才老師仔細傾聽了你們的交流,我發現大家都能聯絡福樓拜的話,走入莫泊桑的內心世界!現在和你們一起合作地把這段讀好,你們讀福樓拜的問句,在你們讀的每一個問句後面我來補白莫泊桑的內心想法”這是師生融洽和諧的交流過程,其實也是學生與文字的對話過程,更是學生走進福樓拜這位大師心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迸發,大師和莫泊桑的形象得以昇華,一個充滿智慧、循循善誘的大師和勤奮好學莫泊桑形象彷彿就出現在同學們面前同學們彷彿在聆聽著大師那不絕於耳的點化,從教師補白中更感受著大師充滿溫馨和智慧的諄諄教導,從而與大師有了一次完美的心靈對話學生在交流對話中有效地突破了難點,深刻感受到福樓拜循循善誘和莫泊桑勤奮好學、心領神會的形象,為後面感受莫泊桑全神貫注地觀察打下基礎。

四、拓展課外資源

隨著語文課改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師不再視教科書為唯一的課堂教學資源,與文字相關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性課程資源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拓展了文字的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適時、適合的課外資源補充,能讓學生對文字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莫泊桑拜師》一文中,福樓拜多次指導莫泊桑觀察馬車,描寫馬車在學完文字內容後,我在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中選取一段關於馬車的描寫,這段資料是對文字的有機補充,讓學生真實地感受莫泊桑把司空見慣的馬車描寫得是這樣出神入化,這樣即印證了福樓拜對莫泊桑的教誨,也印證了莫泊桑的勤奮好學和才氣了得,加上接下來他大量的名著介紹,更是增加學生學習習作的信心:只要仔肯吃苦、勤練習、細觀察、善發現、抓特點,也同樣可以把自己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點的作文寫好!達成本課人文教學目標。

在總結自己成功的做法同時,我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還有許多的不足: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係還不夠快速、機智……遺憾中總是讓人充滿新的期待我想這些不足,正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一個小細節體現的是語文教育的大思想,我願意在今後從教的道路上,不斷地思考,實踐,總結,尋求教學技藝的日臻成熟與完美。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8

今天是我的校公開課教學,我執教的課文是《莫泊桑拜師》,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上網查找了一些這課的教學實錄和ppt,從中獲得很大的收穫,也借鑑了其他老師的一些優秀的教學設計,打算在課堂上予以運用,本想這節課應該很精彩吧,可是……

在執教這課時,我的總體的設計理念就是:“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莫泊桑的勤學好問和福樓拜的善於教導。課開始我設計了默寫本科詞語的環節,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於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感覺效果不錯!下面就是本課的重點環節,讓學生默讀課文2—9自然段,思考三次拜師莫泊桑請教了什麼?福樓拜分別又怎樣指導的呢?在每次的指導中哪次是最關鍵的呢?從中感受到莫泊桑和福樓拜是怎樣的人呢?下面就是學生自讀課文、自悟,邊讀邊做批註。在這一環節學生大約花費了近10分鐘,說實話我幾次想提前結束這個環節,儘快地來和學生一起交流,但是我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批註幾乎是0,或者做了批註那也是非常表面的,例如我看到有個同學在自己的書旁做了這樣的批註:“怎樣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肯吃苦,勤練習。”你說這能叫批註嗎?我一看,不行,還得繼續讓學生再讀課文,只有充分地讀,學生才能有所感悟。

古人不是這樣說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很想讓我的學生達到這樣的境界,那該有多好啊!10分鐘後,我和學生開始交流第一次拜師的過程,用時有點多,但是我覺得學生是真的自己感悟的,但也不乏有個別同學參考了《課課通》;交流第二次拜師時候,我主要是學習了網上人家實錄中的,讓學生做福樓拜,我做莫泊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就是福樓拜沒問一次,我就簡單回答一次,和學生情景再現當時拜師情景,並讓學生在讀中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我覺得這個環節也很好!學生的臉上都有種滿足感,因為他們既做了我的老師,又扮演了福樓拜的角色,煞是興奮喲!此時離下課還有8分鐘左右,還要進行第三次拜師經過的交流,我知道其實第三次拜師比較重點,尤其是其中的關鍵兩句話:“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堅持寫作的結果。”“對你所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別人沒有寫過的特點。”這也是課後習題,對於這兩句話的理解學生也說了一點,但是還不夠具體,大體意思有了。此時離下課時間還有2分鐘,我只好匆匆結尾,也學習了網上實錄中的名師方法,出示了莫泊桑作品中的片段,讓學生感受莫泊桑寫的獨特之處,與眾不同之處!最後簡單概括了莫泊桑的勤學好問以及福樓拜的善於教導。本來我還打算安排這按的環節,讓學生替莫泊桑寫首小詩,感謝老師當年的諄諄教導。可是已經下課,只好佈置學生課後去寫了,還有沒讓學生說說從中隊你寫作有什麼啟發呢?在整體的時間把握上不是很好,重點出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如果再讓我上一次,我相信會控制好時間以及把握住重點,引導學生多感悟!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9

《莫泊桑拜師》是十二冊語文的第十課,主要寫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得到悉心指導的事情。在學習了福樓拜三次指導莫泊桑寫作的經過後,我明白了,寫作不光靠平時閱讀積累與勤奮練習,更重要的是在於作文時要認真選取材料。正如福樓拜說:“對你所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那些“別人沒有發現的,沒有寫過的”,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在平時去學會發現,用“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捕捉一閃而過的美麗。

此刻學生作文貧乏,沒有新意,正是他們沒有學會發現,沒有學會很好去使用自己的“慧眼”,不會用“慧眼”去觀察。在教完《莫泊桑拜師》後,我也安排了一次活動,要求學生週日下午在家門口仔細觀察來來往往的各種車輛,要把各種車輛的特點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然後在週一進行交流,結果,由於學生觀察仔細,記錄及時,寫得都很生動。我想如果我們經常要求學生這樣去做,那麼學生捕捉、收集寫作素材的潛力必須會逐漸提高,各人有各人觀察評判事物的角度與標準,寫出來作文也肯定會生動了。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10

《莫泊桑拜師》是國小第十二冊的資料,課文記敘的是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福樓拜給予悉心指導的事,表現了莫泊桑對所酷愛的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樓拜熱心提攜後輩。關心文學青年的名師風範。透過寫莫泊桑三次對向福樓拜求教,針對“沒有什麼好寫的”,福樓拜指出要仔細觀察,多作比較。文中福樓拜還指出寫作時要寫別人沒有注意過的、與眾不同的人和物。學生學習本課不僅僅能體味名師風範,更重要地能學到寶貴的寫作知識、技能。我在備課時是把第二點作為重點、難點來把握的。

在備課之前,我有目的地佈置了一道學生觀察練筆題:《放學時》,要求學生觀察家長接送學生的情景。學生觀察肯定不細緻,描述泛泛而談,有例為證:

放學鈴響過,我們從教室裡一湧而出,直奔校門口,只見校門口被堵住了,許多學生家長有的三三兩兩不知在說些什麼,有的老人坐在花壇欄邊,耐心地等待,不時探著頭向校園裡張望……

這就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真實的寫作狀態,是備課的起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學到福樓拜指點莫泊桑觀看門前過往的馬車,要仔細觀察,細緻刻劃時,我適時插入學生以上的寫作案例,勾起學生學習的需求。怎樣依託教材尋找學生學習的“生長點”,像莫泊桑一樣提高寫作潛力?在備課中我剪輯了我國老舍先生的名著《駱駝祥子》中的名段《在烈日和暴風雨中……》,出示了黃包車伕在烈日和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成功的片斷讓學生品味、揣摩:

1、這時已將正午,烈日當頭,每一條光都像火鏡的焦點,晒得東西要發火。街上空曠無人,祥子走在街上,低著頭,拉著車,慢騰騰的往前走,沒有主意,沒有目標,昏昏沉沉的,身上掛著一層粘汗,腳心跟鞋襪粘在一齊,見了井不由得又過去灌了一氣,喝完後連連地打嗝,水要往上漾,他從清晨到此刻喝下的水,漲飽了肚子。

2、天空,墨雲滾滾,遮黑了半邊天……雨直砸著他的背,橫掃著他的臉,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只覺得透骨涼的水往身上各處澆,他什麼也不明白了,只茫茫然地覺得心裡有點熱氣,耳邊一片雨聲……他想放下車,卻不知往哪兒放,想拉著車跑,水裹住他的腿,跑不動,只得那麼半死不活地,低著頭一步一步往前跑前拽……

這就是契合點,讓教材和經驗、備課資料到達“和諧統一”的“粘著”狀態。

教材第9自然段福樓拜要求莫泊桑描述工廠的守門人,“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守門人的身材、姿態、面貌、衣著及全部精神、氣質都表現出來,讓我看了以後,不至於把他同農民、馬車伕或其他任何守門人混同起來”,即要寫出別人沒有寫過的、沒有發現過的與眾不同的素材。在備課時,我又設計了一次小練筆:寫一種職業人物的精氣神,要求學生在學習教材後向縱深處延伸。學生深受啟發,躍躍欲試,紛紛以“電視節目主持人”、“運動健將”、“拾荒者”、“女醫生”等作為練筆的素材,寫出一份份人物百態“眾生相”。這就是不斷豐富和生成的新的資料,又緊密地聯絡著學生的生活、社會經驗。

備課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要融入教師的科學精神和智慧,瞭解學生的學習意向、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設計真正關注學生充分發展的教學策略。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導學生吸取教材的精華,把教材用活,讓學生學活,學有實效。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11

《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法國作家莫泊桑青年時請福樓拜指導寫作,經過老師的細心指導,莫泊桑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敘述條理清楚,層層推進,由指導如何觀察到如何寫作一目瞭然。為了上好這一課,我從認真鑽研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再到研究學生,確定教學方法都進行了不斷的思考和修改,力求讓學生主動參與,構建高效課堂,下面談談我印象最深的幾點:

一、抓主線,突破重難點。

文章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是師生二人善教與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去努力。教學設計時我是以第一條線索為主,重點品讀福樓拜的品質,引導學生總結一些寫作方法,對於莫泊桑的品質只讓學生瀏覽課文簡單地談體會。

二、深層挖掘突破重難點。

莫泊桑第二次請教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如何進行細緻的、有效的觀察是現在的孩子所欠缺的,這裡一連串的問話也體現了福樓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導。在幫助學生理解“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的呢?這一主題時,我設計了先讓學生從人物品質及寫作方法上談體會,接著引導學生明白怎樣觀察生活,進一步理解福樓拜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三、轉換角色,以讀促悟。

這節課,我在引導學生任何一個環節的學習上,都是通過角色的轉換,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課堂上很好的體現了語文性。其中重點指導朗讀莫泊桑第二次拜師福樓拜的話,揣摩寫法,突出人物的形象,感悟福樓拜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品質。通過朗讀,學生投入了;通過朗讀,學生理解了;通過朗讀,學生感悟了?

四、引導、點撥學生對文字的品析。

在課堂上,學生交流讀書收穫時,我盡力引導、點撥,使學生能夠很好地瞭解人物的品質,輕鬆地總結習作方法,以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但是還有以下幾方面有待努力:

1、該讓學生總結的老師不能代替。

2、課堂的調控能力還需再加強。

3、課堂上該落實的必須要落實。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12

《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福樓拜給予悉心指導的事,學生學習本課不僅僅能體味名師風範,更重要地能學到寶貴的寫作知識、技能。

一、整體把握,遵循閱讀教學規律

閱讀是一種複雜的語言活動和心智活動,一個完整閱讀過程大致可分為認讀、理解、鑑賞這三個縱向層次。閱讀的規律是“整體──部分──整體”,閱讀教學過程務必貼合學生的閱讀規律。因此,我們教學也就是讓學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對作者的情感有初步的理解,在這樣的基礎上去深入的理解文章的資料,透過深入的理解語言來真正的讀懂文章最後更應回到整體,可談談對全文的感受也可說說對人物的評價……進而概括、提煉,從而獲得對課文思想資料的理性把握。

《莫泊桑拜師》就是力求體現整體把握的思想,讓學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對莫泊桑這個人物有一點初步的感受,然後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莫泊桑三次是如何求教的,從中感受人物的品格,最後回到整體,讓學生談談學完課文後,莫泊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樣不僅僅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而且莫泊桑和福樓拜這兩個人物形象是學生在品讀中逐步樹立起來的——可敬可佩,值得學習!工具性和人文性到達和諧統一。

二、交給學生品味語言的方法

走進文字,品味語言,這是學習語文的根本任務之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語言的品味,學生的思維潛力便得以發展,審美潛力便有所提高課堂教學就應交給學生品味語言的方法,授人以漁。

《莫泊桑拜師》是六年級的課文,我根據年段、單元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後,然後遵循作者的寫作思路——三次求教進行教學,課堂上我注重教給學生品味語言、體會情感的基本方法。如當莫泊桑第一次求教福樓拜時,福樓拜說: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我抓住“功夫”這個學生感到疑惑處,先教給學生查字典方法理解本意,再透過全課的學習,說說“功夫”到底指什麼?還有對“烙印”、“全神貫注”理解,先要求學生說說本意,再教給他們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而對第二次“全神貫注地觀察”的體會,我引導學生將第一次“看“和第二次“全神貫注地觀察”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再聯絡生活發揮想像莫泊桑在狂風暴雨時,在烈日炎炎時,在一輛馬車飛馳而過時會是怎樣“全神貫注地觀察”……教給學生比較、聯絡、想象還有朗讀這些品味語言的方法,不僅僅對文章的資料和情感逐步深刻理解體會,更為他們將來自己學文奠定基礎。

三、做好與學生的對話交流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的目標、任務、價值都是在師生交流碰撞的過程中生成和實現的,讓學生的閱讀探究活動始終在教師、學生、文字之間不斷迴圈往復的對話中遞進從帶著問題走近文字,淺層次閱讀感悟到走進文字,品詞析句、個性化閱讀感悟;從互動交流互動式閱讀到以聲傳情,立體化閱讀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生思維飛躍和心靈昇華的過程。

四、拓展課外資源

隨著語文課改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師不再視教科書為唯一的課堂教學資源,與文字相關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性課程資源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拓展了文字的資料,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適時、適合的課外資源補充,能讓學生對文字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莫泊桑拜師》一文中,福樓拜多次指導莫泊桑觀察馬車,描述馬車在學完文字資料後,我在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中選取一段關於馬車的描述,這段資料是對文字的有機補充,讓學生真實地感受莫泊桑把司空見慣的馬車描述得是這樣出神入化,這樣即印證了福樓拜對莫泊桑的教誨,也印證了莫泊桑的勤奮好學和才氣了得,加上接下來他超多的名著介紹,更是增加學生學習習作的信心:只要仔肯吃苦、勤練習、細觀察、善發現、抓特點,也同樣能夠把自己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點的作文寫好!達成本課人文教學目標。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13

很少在正場上上課,今天居然有我,心裡十分緊張,第三節是我的語文課,還有兩節課的時間可以準備,看可能教參,看看教材,可能看備課手冊,心裡沒底,只好拿著<莫泊桑拜師>的第一課時來打發。

可是眼高手低,準備的和要上的還是有些衝突,上課的氣氛不是和活躍,但想想自己也沒有給學生的機會活躍,匯入課題,我直接提出問題:"莫泊桑是怎樣拜師學寫作的?"讓學生帶著這樣的一個問題自瀆課文,給孩子一個充分讀的時間,檢查自讀效果,我出示生字詞檢查,並讓學生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結果大家居然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於是乎我讓學生再讀課文,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詞義,有點注重知識點的教學了,這是失策,在逐段朗讀課文的同時,我覺得學生的朗讀有所欠缺,而且我本人也缺少那些上課的激情,學生雖然讀了,但讀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似乎並沒有反映出自主朗讀的味道來。

但細想來,六年級的學生自主讀課文,按照四步導讀裡讀課文,表面上都做到了,但深層次的東西似乎沒有發掘出來,而且這也不是偶一朝一夕就能把學生應到成功的,說到這裡,偶也在那反省,教學這個東西,教無定法,但裡面的精髓還是在於教師自己的挖掘,這節課也給我一個教訓,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的朗讀空間,讓學生真正的體會文字之美。

希望自己以後真正能夠的能做到與文字,與學生髮至內心的對話。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 篇14

教材中的課文“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獲得語文能力、得到思想情感滋養的主要載體,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依託,還是教師自己從課文中汲取營養,滋潤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下面以蘇教版六下第21課《莫泊桑拜師》為例,談談這一課對我們語文教育教學的啟示。

一、加強課堂評價語的洗煉。

當莫泊桑初次登門求教時,福樓拜“直截了當”地指出:“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這就要肯吃苦,勤練習。”既表現他對莫泊桑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能一眼看出,又表現了他毫無保留,直言不諱,本著真心指點的精神講話,不愧是莫泊桑精神上的導師!作為今天的語文教師是否要學習福樓拜的這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明察秋毫的專業水平?在日常的評價中,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實質性的幫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激發出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

第一,評價應該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而不應該含糊其詞,模稜兩可,或不置可否;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表揚,也不能一味的批評,既要讓發言的學生知道好在那兒,還要讓聽的同學知道怎麼向他學習思考;錯在何處,應該怎麼修改,怎麼補充。如“是的,‘熱愛’和‘酷愛’都是寫莫不桑喜愛寫作,但哪個詞形容“愛”程度深?你再從上下文中的‘孜孜不倦’‘焦急萬分’體會體會。”這樣的評價針對性強,能提醒學生、幫助學生,學生就會對此處的學習行為有一個清晰、理性的認識,今後遇到類似的學習情況時,就會心有靈犀,信心百倍。

第二,評價要及時。當學生的思維高度活躍之時,教師能夠及時地給予點評,以自己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那麼,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更高,學習興趣會更濃,學習領悟力會更強。如要學生讀一大段文字時,有時就可以中途適時的點評哪句讀得好,哪個字或詞讀出了味,甚至可以要其領同學們讀一下,不要等學生辛苦地讀完再點評。如讀課文第7自然段時,要指導學生讀出福樓拜“滔滔不絕”的語氣、動作、神態。

第三,評價要有啟發性。學生在學習中,思維有時會陷入困境,甚至走進死衚衕,此時,教師只要稍微點撥啟發一下,就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如結合課文讓學生觀察介紹兩個人時,就會有“你是從他倆的高矮上介紹的”、“你是從他倆臉型上介紹的”、“你是從他們服飾上介紹的”等啟發、指引的評價,學生就會順著搭起的思維之梯,自己摘取學習的果實,收穫甜美的佳釀,併產生強烈的成就感。

第四,評價應情真意切,不能過分誇張,矯揉造作,虛情假意。只有真情才能換取真情,只有真愛才能換取真愛。教師的評價應該是發自內心深處,真誠而親切得自然流露,就像一縷溫柔的春風撫摸孩子,就像點點春雨滋潤孩子一樣。這樣才能博得學生信任,才能蠃得學生的心。如“××同學,我為你進步而高興!”“××同學,這個問題老師都還沒想到,你想到了,真了起!”(師豎起大母指)“你讀得很流利,沒打結,沒添字,沒漏字,就是過快了點,如果能注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會更好”、“你每個字音咬得很準,句子讀得再連貫些更好”……學生聽了這樣的評價語肯定很高興,很自豪,這對全體學生也是有益的。相反,那種虛情假意,表裡不一,沒有用“真心”的評價,不僅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可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習失去信心。

第五,評價應多層次、多角度,並配以肢體語言,一個眼神,一個頷首,一個聳肩,一個大拇指,甚至一句俏皮話都是給學生的評價。這樣更好地調節師生的情緒、激起課堂的氣氛,讓學生想聽、愛聽、百聽不厭,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仍以讀第7自然段為例,“三個‘不’讀得好,讀出了一位毫不留情的嚴師。”“你‘九個’問句一氣呵成,讀出了福樓拜的‘滔滔不絕’。”“從你的朗讀中,我聽出了福樓拜的耐心指導,循循善誘。”“啊,你還有侃侃而談、娓娓道來的神情。”“你讀出了一位寫作經驗豐富,指導有方的福樓拜。”

二、加強自己的言語表達修煉。

針對莫泊桑第二次求教“沒有什麼好寫的”錯誤看法,福樓拜首先以三個“不”字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接著連用了九個問句既包含了作為老師的嚴厲,對莫泊桑的輕微責備,而更多的是耐心指導、循循善誘。從“繼續說”、“喝了一口咖啡,又接著說”可以想象出福樓拜在指導時滔滔不絕、娓娓道來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水平、會指導的老師。不是嗎?“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教師所講內容應該是科學的、正確的,使用的言語也應該是科學的、準確的,決不能講錯。如不能把課文中的“情節、細節”“寫作特點、寫作方法”“材料、素材”“身材、姿態、面貌、衣著”“手法、方法”等說法混為一談。

其次,話語要具有深刻精闢的思想,要飽含真摯濃烈的情感,才具有令人折服的威力,動人心絃的魅力。教師講話時的喜悅或悲憤、讚譽或貶斥、激動或低沉……都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相應的情感和認識,使他們嚮往真善美,鄙恨假惡醜。如果教師言不由衷、虛情假意或冷漠麻木,教學效果必定不佳,甚至會起反作用。

第三,表述要留有餘地,力求激起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爭論探討。不講空話套話,杜絕陳詞濫調,不斷地以社會上的新資訊、新事物、新現象、新觀念充實和更新自己的講話內容;不斷地以語言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詞彙、新語義等豐富和更新自己的言語。這樣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才能使教師的講話對學生具有吸引力。

第四,講話要流利通順,不夾冗字、廢話或口頭禪,既不能斷斷續續、停頓太久或羅唆重複,讓學生厭倦不耐煩,也不能連珠炮般一口氣說到底,讓學生過分緊張,難以留下清晰的印象。提出問題或講完一層意思、一段話之後,要留有給學生以思索回味的餘地,講話也不能過於簡略或大幅度跳脫,以免學生聽不懂或誤解。

第五,對學生說話要生動有趣、具體形象,輔以恰當的表情、動作和手勢。特別是當教學內容難以使用直觀教具時,言語直觀尤其顯得重要。當教師使用描述性言語時,要讓學生感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當教師使用講解性言語時,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摹聲等手段,把抽象變為具體,深奧變為淺顯,枯燥變為有趣。如果只是乾巴巴地講解規則要領,搬出一堆專門術語,學生必然不愛聽,也不易聽懂。

三、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鍛鍊。

當莫泊桑把老師第二次指導以後完成的作品給老師看時,福樓拜很認真地看了幾篇,可見福樓拜是很嚴謹地對待的。然後福樓拜及時地肯定了學生的進步,但他也語重心長地告誡道:“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堅持寫作的結果。”然後提出了新的要求——觀察時要抓住特點,發現別人未曾發現的獨特。為了使自己的主張更容易理解,福樓拜還舉了描寫篝火和綠樹的例子,更形象的說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層層深化,有觀點,有例子,非常有說服力,從中,我們再次看到福樓拜悉心指導學生的風範。也告訴我們:廣泛的語文實踐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第一,中高年級學生課文後問題用筆回答。現在我們已很難看到學生在課堂上用筆回答課後問題了,好多人認為課後問題只要學生思考思考就行了;課堂上集體討論討論就行了;口頭回答可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筆答批改麻煩……殊不知,高年級學生,筆答一個問題相當於一次小練筆。獨立思考是必要的,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需要大家討論、補充、完善;課堂上學生的發言一般比較零散,你一言,我一語,需要總結、篩選、提煉;筆答時,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全面性都會有所培養與提高;還是對問題的理解與掌握,課堂聽講與記憶的一次檢驗……希望多一些語言實踐操作,少一些“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天橋把式”。

第二,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選擇一些課外閱讀作品。每個星期組內交流一次閱讀心得,每個月召開一次班級交流會,看誰讀得多,看誰讀得透,評出優秀小讀者。有數量才有質量,沒有量就談不上質。每學期都能讀十幾本名著,幾十首詩詞,幾十篇文章,這就大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閱讀能力,語文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

第三,鼓勵學生寫日記、辦班報。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和記,精讀博覽和大量練筆。我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或記錄當天看到的文章中名詞雅句,或抒發內心所思所想,或進行文學練筆,或評述班級發生瑣事。組織班級學生每四人一小組,每組每月辦一期報紙,要求報紙要真實的反映大家的生活,刊登同學們的習作,發表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各小組辦完之後,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就這樣在共同學習中提高了語文水平。

第四,開故事會、辯論會。語文的學習不僅要重視書面語言的培訓,更要重視口頭語言的練習。有資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在進行人際交往時有40%的時間在說話,可見,口頭語言對職中生來講是多麼重要。可以通過開故事會,辯論會的形式,來鍛鍊學生開口說話的能力。

但是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實踐活動的訓練,教師都要牢牢記住自己的職責,既不能包攬包乾,也不隨意放羊,而要時時關注,主動參與活動的組織、開展、總結工作,真正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才氣,就是堅持寫作的結果。”語文學習,就是語文實踐的結果!

以上所述意在拋磚引玉,目的是讓我們教師明白課文不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工具,也是教師獲得教學思想滋養的極佳原材料,我們要從文質兼美的課文中獲得深刻的啟示,反哺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語文課的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