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精選4篇)

來源:才華庫 1.8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精選4篇)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蘊含了深刻的數學思想,在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都規定了這部分內容。

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而本課時是本單元的起始課,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所以我在本節課教學時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資訊科技等多種工具的強有力支援下,給學生提供多種素材,以實踐活動為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探索出事物的變化規律,並學會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說學情分析

1、一年級的學生直觀感知、形象思維仍佔優勢,他們認識事物的特徵也帶有很大的具體性和直觀形象性。

2、本年齡段學生的有意注意保持的時間不長,因此,應用資訊科技創設新穎、生動、富有情趣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規範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現實生活中有規律排列的事物很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礎,並能體驗到一種美的享受,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發現事物的規律,進而按自己的審美觀點創造規律,體現教學的開放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通過觀察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事物的簡單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通過塗色、擺學具、佈置教室等生動活潑的情境,培養學生概括、推理和創新的能力,主動探究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和資訊科技手段的幫助下,使學生初步學會發現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並學會創造規律,能夠對思考過程進行簡單的描述;運用規律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與態度方面: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規律,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經歷、發現規律的過程,自由發揮想像力創造許多美麗而有規律的圖案,培養學生髮現、欣賞、創造數學美的意識,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體會數學的價值。

其中,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四、應用資訊科技的依據和思路:

1、資訊科技在教學中能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與日常生活經驗聯絡緊密的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日常生活中事物排列規律的普遍性,找出直觀事物的簡單變化規律。

2、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事物規律的發現、欣賞、創造過程中去,並能將創作作品通過多媒體網路教學平臺進行展示,使學生感受到資訊科技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和資訊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知

1、欣賞圖片: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些美麗的照片,一起來看看吧!(請學生邊聽音樂邊欣賞一些有規律的照片和圖片)

[螢幕依次顯示: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新年街上懸掛的燈籠、斑馬線等。]

2.感知規律

這些圖片美嗎?這麼美的照片中有些什麼呀,我們一起來叫叫它們的名字吧!”

學生依次讀出。

3、明確目標:

教師引出課題——這些照片中的事物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都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使用意圖:藉助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可以感知到我們身邊有些事物是有規律的,有規律的事物是很美的,自然產生認識規律、探究規律的慾望。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探究中發現、活動中創造

第一次探究:

1、創設情景

六一節快到了,同學們打算慶祝一下,開個聯歡會。瞧,他們正在佈置會場呢!

[課件出示課本上的主題圖——未佈置完的會場]看了這個會場,你想說些什麼?

2、自主探索規律:

①學生髮言:根據自己的觀察來說說這個會場是用什麼來佈置的;或發現這個會場還沒佈置完;或發現彩燈、彩旗和彩花掛的時候是有規律的……(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我會提示他們)

②小組討論:這些事物有什麼規律?

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一說。

③自由彙報,初步認識規律。

引導學生彙報:彩旗是按一面紅色、一面黃色交替出現的;燈籠是按紫、金黃這樣的順序一直襬下去的;彩花是按紅、綠、黃這樣的規律來佈置的……

3、根據認識的規律佈置會場。

①教師提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彩旗、燈籠、彩花布置的規律,這個會場還沒佈置完,如果繼續佈置的話,該怎樣佈置呢?下面我們就親自動手幫他們把會場佈置完。

②根據剛才初步感知的規律,請學生選擇下一朵花、下一個燈籠、下一面彩旗的顏色,繼續佈置會場。

[計算機適時給予評判和鼓勵]

[使用意圖:通過多媒體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研究的素材,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於有趣的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也有利於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開展有效地探究,促使人人都有發現,人人的發現都有價值。]

第二次探究:

經過大家的努力,看看我們共同佈置的會場漂亮嗎?(展示佈置完的會場。)

【設計意圖:將學生們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現在他們面前,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會場佈置好了,小朋友們在會場中跳起舞來。(課件演示小朋友們手拉手跳舞,並伴隨著有規律的音樂。)仔細觀察,跳舞的同學又是按怎樣的規律站的?(音樂停,小朋友靜止。)

引導學生討論得出:跳舞的同學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他們是按一個女同學一個男同學這樣的規律站的;如果跳舞的小朋友其中兩人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律站的……

大家看:課件演示小朋友其中兩人放開手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加深對最全面答案的理解,突破難點。】

第三次探究:出示入場券(教學例題3)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顯示聯歡會入場券或用練習卡出示入場券]要求學生用塗色工具或彩色筆按規律塗一塗,畫一畫,塗對了,畫對了就能參加聯歡會。

2、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

3、當驗票員,校對結果。

誰來當驗票員?(請幾名學生上臺驗一驗其他學生的“入場券”)。

[設計意圖:通過“填聯歡會入場券”的活動更能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為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

4.參加聯歡會

(1)第一個節目是“請你跟我這樣做”;

①跟著老師做

我做一串有規律的動作,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就跟著往下做。

②每組設計一串動作,展示並帶著大家一起做。

(2)第二個節目是“請你跟我擺一擺”(88頁例題2)

①跟著老師擺

我在上面擺圖形,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擺的那個圖形舉得高高的,好嗎?

②自己擺一條規律

我擺的規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們想自己來擺規律嗎?

(小組合作,用各種圖形創造一條規律。)

③小組彙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創造一條規律,給學生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總結中提高、生活中運用

1、聯歡會結束了,通過今天的聯歡會,大家有什麼收穫嗎?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規律?

2、佈置實踐性作業。

[出示“美麗的校園”圖,旁邊設定許多可移動“小樹”、“小花”和“小草”]

這是我們美麗的校園。春天來了,請小設計師們運用我們課上找到的規律,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我們溫馨的家吧!

[使用意圖: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用多媒體設計我們的校園,使資訊科技與數學課程、美術課程相互融合。學生興趣盎然中,將學到的知識再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新理念。]

六、板書設計

找規律

猜顏色 畫一畫

擺圖形 做一做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數及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於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圖形的排列規律。

2、說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並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交流的活動中,經歷發現生活中有規律排列現象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身邊事物,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美。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發現事物中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 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麼規範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我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我要突出的重點講出。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之後,聯絡生活、發現規律,最後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 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以上理念,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並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 創設情景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2. 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3. 聯絡生活,發現規律

4. 動手動腦,找出規律,鞏固發展

5. 教學總結。

四、 說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遊戲引出規律

(板書:找規律)

2. 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在這一部分,繼續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規律。

老師在這一部分重點指出:有一種規律是事物重複出現,重複的是哪一部分,學生起來回答,老師用圓圈重重地劃出。

之後,過渡到形狀規律。

之後,我領著學生進行拍手遊戲,拍手也是有規律的。我一句話也不說,只管著拍手,當學生聽出我拍手的規律時,不自覺地跟著我拍起來。那種全班同學都動手的感覺,真好!有人說,老師就是一個表演者,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很希望能夠擁有表演的藝術,能夠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

3. 聯絡生活,發現規律

既然在貼圖和拍手中都存在規律,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規律。引導學生找找身邊的規律,生活中的規律。有的同學說:“晴天雨天”,這個時候,老師要指出並分析這不是規律。有的同學說得很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紅綠燈等等。

4、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這一部分,讓學生利用手中課本,按照一定的規律,在書上塗上顏色。擺完後,交流展示的時候要讓別的學生說出是按照哪樣的規律來排列的。

5. 教學總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最後,佈置作業:請同學們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規律?

五、 說教學反思

課堂設計循序漸進,基本上能引導學生把規律認識透徹。這堂課對學生的評價及時、有效。

這節課學生前段時間表現很好,精力集中,接近下課時,學生有點精神渙散。因為知識點簡單,學生在動手操作上浪費了一些時間,這方面我處理得不大好,本應該再講數字規律的,但是我這節課卻沒有涉及到。另外我感覺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夠給我批評指正,我虛心接受,並將努力改善。謝謝大家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有著廣闊的生活背景,也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本課時是《找規律》知識體系中的`起始內容,即讓學生探索,發現最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教材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所熟悉的“六一”兒童節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包含著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同時還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3、教學目標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愛動,好奇心強,因此可以設計一系列的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基於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塗色與擺學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能夠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數學的美。

4、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結合農遠資源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並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學情分析

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我班孩子們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他們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風格——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敏捷。

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已經多多少少接觸到了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和規律性的習題,只是沒有把它作為專項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也就是說《找規律》內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觸,怎樣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規律,領悟規律的內涵,將是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遊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遊戲、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資源,圖文結合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找規律、創造規律的主要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五大教學環節:

(一)遊戲引入,感知規律

以“動作接龍”的遊戲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上課開始,以學生喜愛的遊戲形式引入,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主動參與到遊戲中來,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到規律的存在,增強了學生探究規律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尋找規律

1、看圖找規律

創設情境:“六一”到了,學校組織聯歡會,這是同學們佈置的會場,一起來看看吧。

然後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設計意圖:藉助農遠資源我利用主題圖,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聯歡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探究,在農遠資源的輔助下,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

學生找到圖中有規律的事物之後,再去完成例1,輕而易舉。(課件出示例1)

最後師生共同小結:這些圖形、物體和小朋友都是兩個為一組,重複出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去找規律,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逐步發展其動手、觀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規律的美,並掀起了探究規律的高潮。】

2、擺圖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的活動來探索規律,創造規律。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為學習例2做準備的,我並沒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藉助給定的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擺一擺,並說說是按什麼規律擺的,學生們大膽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並進行相互間交流,創造性的擺出多種方法,在操作和嘗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了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操作後,請學生說說自己組是怎麼擺的,按照什麼規律,緊接著完成例2學習,水到渠成。(課件出示例2)

3、塗色找規律

請學生合作探究:根據從中發現的規律繼續塗下去,看哪個小組塗得又快,又準,又好?塗完後,派小組代表彙報自己組是按照什麼規律塗色的。(課件出示例3)

【設計意圖:我從學生的愛好—畫畫入手,為學生

創設了他們喜愛的塗色比賽情境,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在活動中又一次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4、師生互動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利用掌聲來找規律。

【設計意圖:利用掌聲來找規律,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使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尋找身邊規律的慾望,為後面生活中找規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聯絡生活,創造規律

1、生活中找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絡生活,找出身邊的規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造規律

讓學生自己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創造出美麗的圖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的方式,用塗色活動來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大膽創作中加深了對規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現。】

3、欣賞作品

將學生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們邊欣賞邊評價,並說說作品是按照什麼規律創作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相互間欣賞作品,開闊了視野。在欣賞和評價活動中,學生學會了取長補短,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

(四)嘗試練習,應用規律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應用,為了鞏固新知,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此環節,我設計了三種類型的練習題。(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習題的設計要考慮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戰性,此環節,我設計了不同梯度的練習題,循序漸進,在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驅使下,學生們積極思考,參與創作,增強了應有創新意識。】

(五)課堂小結,欣賞和暢談規律

1、欣賞有規律的圖片。(播放課件)

只要我們留心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規律,比如斑馬身上有規律的條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保護自己;馬路上的斑馬線,提醒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注意安全;還有春天生機勃勃,夏日晴空萬里,秋天果實累累,冬天大雪紛飛,冬去春來,夏去秋來,四季有規律的變換等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有了農遠資源庫提供的課件的展示,使學生感受規律美,學會欣賞規律美,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2、課堂小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然後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麗,精彩。希望同學們能夠做一個善於發現美,創造美的孩子!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習重點,解決知識難點,整個黑板主要用於展示學生塗畫規律和動手創造規律的作品。這樣安排既便於學生觀察,又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例1例3

紅黃一組,重複出現。綠黃一組,重複出現。

綠紫一組,重複出現。藍黃紅一組,重複出現。

紫紅一組,重複出現。

女男一組,重複出現。

例2

正方體、圓柱體一組,重複出現。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一組,重複出現。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4

說教材:

此教學內容節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中《找規律》的第一課時。“找規律”是新教材“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字和圖形的排列規律,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內容,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88——89頁,例1~例4,有一個基本的迴圈組,以它為基礎,重複出現。例1~例3,迴圈組中每種圖形只有一個,例4,迴圈組中有的圖形不止一個,為從數量角度尋找規律做了鋪墊。

說教法:

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於是在設計時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編寫意圖,重視實現顯性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探索找規律的過程,同時挖掘隱性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三位一體的有效課堂教學。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於是我採取了“大班教學小班化”的教學形式,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組長負責,分工合作,交流展示。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認識規律,培養學生觀察、猜測、推理的能力。

說學法:根據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採取了獨立觀察和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通過猜一猜、找一找、塗一塗、擺一擺、演一演等數學活動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依據新的教學理念,把指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尋找規律作為這節課的主旋律,真正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為了使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我實施了六步走教學法,

一、觀察發現,引出規律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有利於學生解決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國小生思維的個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上課開時,我為數學課堂蒙上一層神祕色彩,老師請來了極為神祕嘉賓和我們共同學習,你想認識他嗎?通過讓學生觀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發現規律,接著老師表揚(XX你真棒XX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課題——找規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和知識性。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在這一環節,我出示歡度“六一”的主題圖讓學生探索規律。讓學生獨立觀察這些彩旗、彩花、燈籠的排列有什麼規律?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最後選擇代表全班交流,教師課件演示。最後小結他們都是一組一組的重複出現的,為學生揭示了找規律的方法,也為後繼學習打下基礎。

三、動手操作,體驗規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第一步:塗一塗。塗聯歡會入場券。這種學習將枯燥的簡單機械的練習變得趣味化,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數學活動當中。

第二步:做一做。

第二步:擺一擺。

國小生的有意注意時間較短,不適合長時間不間斷的進行數學學習,於是我設計了請你跟我做一做的環節,旨在通過接動作,擺學具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規律,在輕鬆有趣的活動中自己建構知識體系。

四、小組合作,創造規律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起點,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創造規律,體現了“大班教學小班化”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規律的認識,感悟到規律是可以創造出來的,讓學生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

五、轉換形式,表演規律

根據規律演一演(用聲音或動作)。從學生的作品中選擇規律讓學生用聲音或動作演一演,並及時組織學生相互欣賞,評價。對學生的成績做出充分的肯定,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六、深入生活,尋找規律

讓學生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體驗到規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規律美,然後讓學生找一找藏在身邊的規律,將知識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實現了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

亮點:

1、體現數學—生活—數學的大課程觀。

2、“做中學”自主建構知識體系。

3、“大班教學小班化”教學模式。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體現《標準》的新理念,以“大班教學小班化”模式逐步展開、層層深入,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建構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化思維,實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所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