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彙總

來源:才華庫 1.48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彙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彙總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查閱、交流、整理資料,瞭解地球地形、地貌狀況,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知道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蒐集資料。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本課,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瞭解地球物質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義,樹立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意識。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感知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上有什麼呢?這是今天我們要來探究的問題。(板書:出示課題)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課件出示轉動的地球)

師:看,這顆轉動不息的藍色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它的表面積很大,有5.1億平方千米,你發現了什麼?

藍色部分非常大,它代表的是什麼呢?

師:是的,海洋的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呢,這說明在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積比陸地大得多。不過陸地的面積雖然小,但是卻有著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特徵哦,它們是什麼樣子?除了海洋,地球上的水還包括什麼?誰生活在這美麗的星球上?這些問題相信只要你認真觀看下面一段影片,就一定能找到答案的。(播放配樂圖片課件)影片看完了,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地球上有什麼?

板書:高原、山峰、丘陵、盆地、平原、沙漠

海洋、湖泊、河流

動物、植物,人

小結:高原、山峰、丘陵、盆地、平原、沙漠屬於陸地;海洋、湖泊、河流屬於水;人、動物、植物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板書:陸地、水、生物)

師:對於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師:課前同學們也都查找了不少的資料,這個問題誰能來解答?

師:看來同學們都是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孩子,看到同學們把查詢的資料用資訊卡的方式進行了整理,我覺得這是非常科學的方法,課後我們還可以繼續查詢你感興趣的材料,小組為單位制作剪貼報,在班級裡進行展覽,讓大家瞭解更多關於地球的知識,好嗎?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上有這麼多樣的地貌和種類繁多的物種,對於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星球你想說些什麼呢?

三、認識地圖

師:地球這麼美麗,我真想到處去看看,我知道節假日的時候許多同學喜歡出去旅遊,可是如果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該怎麼辦?

師:這位同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查地圖。地圖我們都非常熟悉,同學們,想要了解世界的地形地貌不但可以藉助網路和書籍,還可以藉助它(手指世界地形圖)世界地形圖。它是按一定比例運用符號、顏色、文字註記等描繪顯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的圖片,那麼怎樣來看地圖呢?其實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在數學課上就學習過怎樣看地圖,還記得麼?

師:看,數學上學習的知識也在科學課上得到了應用,真棒!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後來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在地形圖上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地形特徵,為了便於觀察,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張世界地形圖,請小組長過來領地圖。(展示小圖)看看你們這張地形圖和黑板上的地形圖有什麼不同?

師:對,大小不同是因為這兩幅地形圖所使用的比例尺不同,黑板上這張的比例尺是1:33000000,那你們的呢?是1:700000000。比例尺對於地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以後學習更多數學知識我們會進一步瞭解。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研究一下地形圖上有哪些主要的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什麼樣的地形呢?我們先討論到這裡,哪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的發現?

師:那個小組有不同意見

小結:(課件出示)藍色,因為海洋是蔚藍的,所以用藍色代表大海。

淺藍色代表淺海,深藍色代表深海色,海的深度與顏色的深淺成正比。

分層設色等高地形圖中的顏色是與高度相對應的.

藍色:江,河,湖,海.綠色:平原,丘陵.黃色,棕色:高原,山脈,沙漠.顏色的深淺與高度(深度)相對應.

師:在地形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上貫穿世界的四大洋,它們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課件出示四大洋圖片)還有七大洲(出示圖片),它們按面積大小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請你在小組中指一指之說一說四大洋和七大洲。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你已經對世界地形圖的使用有了一定的瞭解,現在請你試著找一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你來說說為什麼找的那麼快,有什麼好方法?

師:真是聰明呀,大家學會了嗎?我們用來檢驗

一下這個方法是不是好用,咱們一起來找找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先找大洲,在看顏色,平原是綠色,找到了嗎?好快呀,看來這種方法還真是好用,那你們想不想下用這種方法來一個找標識的比賽?

師:聽好要求:各小組合作尋找給出的世界之最,並用彩筆圈出來,最快找完的小組獲勝。(出示地圖示識: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最大的鹽水湖——青海湖(中國),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中國),世界最大的湖泊——裡海(歐洲))

師:你們小組上來展示一下吧!(實物投影)每人介紹一個。

四、認識地球儀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認識的地形圖是平面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為了便於觀察更立體的瞭解地球,人們製作了地球儀,請你開啟科學書49頁,閱讀一下關於地球儀知識的資料卡,瞭解一下地球儀又為我們提供了哪些資訊呢?

師: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師,對,根據地面接收太陽光線照射的情況人們地球分為了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師: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地球儀,請你們先來觀察它的形態,說說你的發現。。

師:你說的很對,大家有沒有發現?(出示課件)地球不但繞著太陽公轉,同時還自西向東的自轉,(出示課件)人們設公轉平面為參考面,與自轉平面垂直的那條地球直徑叫做地軸。地球傾斜的角度同人們拿鉛筆書寫時筆桿與桌面的傾斜相仿,人們有時形象地比喻為地球“斜著身體”繞太陽公轉。

師:瞭解了地球的傾斜角度,下面我們再到地球儀上找一找經線、緯線、赤道。

有標識,還有表示航線、洋流的。

師:請你按照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可以看到除了經線緯線之外,上面還有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城市、河流、航線的標識,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呀,你們喜歡地球儀嗎?課後同學們試著來做一個地球儀模型,下節課我們將深入瞭解地球儀,並一起來給我們的模型標出經線緯線和地形地貌。

五、製作小小地球儀

師:拿出問我們的任務單(課件出示學生任務單)

師: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想應該如何來製作一個實用的地球儀。如果你在製作的過程中還遇到哪些困難,請你記錄下來和小夥伴進行討論並試著解決,解決不了的我們下節課繼續探討。製作完成後為你滿意的作品拍照貼在下面的方框裡,我們將進行展示和評比。

六、收穫樂園

師: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穫呢?

師:看來大家的收穫還真是不少,課後可以把它們寫在書上“我的發現”中。

板書設計:

18、地球上有什麼

陸地高原、平原、山川、沙漠、盆地、

水河流、湖泊、海洋

生物動物、植物、人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研究地球表面有什麼,為了讓本節課能順利地進行,課前我先讓學生預習了課本,查詢有關地球地貌特徵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同時自己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圖片,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並找部分學生了解了一些問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思維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相互討論交流,學生的熱情很高,參與度也較高,加以老師的適時指導,本節課各項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光的傳播與折射的基礎上通過模擬實驗等方法來認識彩虹形成的原因,引導學生從身邊的自然現象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然後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並展開積極的探究活動,進而獲得科學結論。

學情分析:

虹,就像一架彩橋,時而橫架在雨後初晴的天空。孩子們熟悉它,喜愛它,當然也願意研究它。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瞭解太陽光是由七種不同的色光組合而成的,我們看到的物體的不同顏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在實踐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形成彩虹的實驗材料──水盤、平面鏡、紙屏、噴霧器、光碟、肥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談話:

(1)(出示彩虹掛圖)你們認識它嗎?說一說彩虹是什麼樣的?

(2)彩虹一般在什麼時候出現?出現在天空的哪個方向?

(3)關於彩虹你還知道些什麼?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

2、講述: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彩虹的形成及關於光的有趣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構成的。

(1)提出問題: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係?

(2)猜想假設:指名猜想。

講述: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們來做個實驗。每一組水盤裡有5釐米深的清水,把水盤端到陽光下,把平面鏡正對陽光,斜放在水盤中,對面放置紙屏,調整平面鏡和紙屏傾斜度。你會觀察到什麼現象?

(3)制定方案:小組內進行。

(4)實施探究:學生分組實驗。

(5)展示交流實驗結果:

你看到什麼現象?

數一數,有幾種顏色的光?它們像什麼?你能按順序說出各種光的名稱嗎?

(6)出示七色光圖,講解七色光的名稱。

(7)小結:陽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鏡上,平面鏡對面的紙屏上就出現了一道彩虹。白色的陽光變成了七種顏色的光。

2、認識彩虹的形成。

(1)提出問題:陽光為什麼會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呢?

(2)猜想假設:小組內進行。

(3)講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個實驗。

每個組都有一個噴霧器,噴霧器的瓶子裡裝有水。我們到室外向陽處用噴霧器揹著太陽向天空噴水,觀察到什麼現象?

(4)實施探究:學生分組實驗。

(5)彙報實驗結果。

①噴水時,看到什麼現象?

②停止噴水後,還能看到同樣的現象嗎?

(6)討論:

①以上實驗對你有什麼啟示?彩虹形成可能與什麼有關係?

②根據以上兩個實驗,推想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7)師生小結: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後轉晴的天空仍然懸浮著很多小水珠,它們像水中的鏡子一樣,將白色的陽光分成七種顏色的光,形成彩虹。彩虹總是出現在太陽的哪一邊呢?

3、拓展創新: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現的實踐不太長,這是為什麼?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雨後,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陽光照射在小水珠上,這些小水珠把陽光分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歷活動,能夠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從多種角度對土壤進行觀察,從而認識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過學生的參與活動讓學生形成會進行一般科學探究的技能。

3、增強學生記錄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過本次活動,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與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

能夠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從多種角度對土壤進行觀察。

教學難點:

收集到證據以後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挖土壤

分組材料:

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隻昆蟲盒、一隻方形盤、一張報紙、一張記錄表、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講述:課前,我們分小組到幾個地方去挖了土壤(板書:土壤),下面就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挖到的土壤是什麼樣子的。

2、學生彙報。

3、講述:看來,大家對土壤瞭解得還真不少啊!老師這兒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後,還寫了一首小詩呢!小朋友,你們想聽嗎?好,那就送給大家吧!

4、學生欣賞小詩:

土壤是位偉大的母親,

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卻很大,很大;

從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樹……

從黑色螞蟻到白象、紅馬……

……

世界上億萬個生命,

在他溫暖的懷抱里長大!

5、師解“土”字。“土”字這裡有兩橫,這表示土壤是一層一層的,植物把根這樣深深地扎進肥沃的表層土裡,吸收裡面的養分。

二、猜想假設

1、學生猜想我們挖來的土壤裡有什麼。

2、觀察:我們可以親自動手來觀察觀察土壤,觀察是我們常用的一種觀察事物的好方法呀!

三、制定方案

提問:小朋友,你們準備用哪些方法來觀察呢?小組商量一下。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來證明你的猜想。

四、實施方案

A、觀察的時候要仔細,如發現有活的東西,請小心地放入昆蟲盒內,因為它們都是有生命的,其它東西可以放在方形盤裡。

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並作好記錄!每一小組要把你們從土壤發現的屬於同一類的物體名字寫在同一個方框裡。

⑤、學生觀察土壤。

五、展示交流

①、請一組派一個代表來交流。(在學生開始交流前,提醒學生要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尊重別人。對於第一個上來交流的同學要及時表揚。)把學生帶上來的記錄表進行實物投影。

學生彙報結束後問:你們為什麼要把這些物體放在同一個方框裡呢?(板書:植物)

這些物體為什麼又要放在同一個方框裡呢?(板書:動物)

這些物體又是屬於哪一類的?(板書:動、植物遺留物)

還有這些呢?(板書:雜物)

②、還有哪一組也要來向大家介紹你們的發現呢?你們為什麼要把這些物體分成這樣四塊呢?

③、請沒有彙報的小組再進行集體交流。

對上來交流的學生要及時地進行表揚,這是對學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因為新的標準指出,對學生的評價時機應全程化,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適時對學生作出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是必要的。

④、講述:大家觀察得非常投入,從土壤裡發現了這麼多的東西,有植物、有動物、有動、植物的遺留物、還有雜物,在這些東西中,哪些是土壤裡本來就有的呢?是呀,土壤本來就是小動物們和植物們的家嘛。

⑤、講述:在土壤裡,有本來就居住在裡面的小動物和植物,還有一些外來的東西,是哪些東西呢?它們是怎麼來的?所以,我們也把雜物叫做垃圾。我們拋給土壤媽媽的雜物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呀,如果我們給土壤媽媽的雜物太多了,會怎樣呢?

⑥、講述:是呀,如果我們亂拋棄廢物的話,土壤媽媽還會生病的呢?為了使土壤媽媽的身體能夠健康,我們應該為她做些什麼呢?

⑦、總結:大家說得多好啊,土壤媽媽有了我們這些環保小衛士,一定會很高興的,而且會越來越美麗的,這樣,我們就能和小動物們、植物們一起在土壤媽媽溫暖的懷抱裡健康快樂地生活了。

六、拓展創新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土壤裡有什麼》,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了土壤裡有植物、有動物、有動、植物的遺留物、還有雜物,裡面有許多祕密呢!這堂課,我們研究得開心嗎?老師看到大家研究得……津津有味更加開心。今天,我們研究了土壤以後,如果你也有什麼感想,也可以寫成小詩或寫一段美文,同學之間在課後可以互相交流體會。關於土壤,你們是否還想知道一些其它問題呢?

2、總結:現在大家的頭腦裡又產生了許多小問號,說明大家都是愛動腦筋的孩子,而且對我們周圍的土壤世界非常關心。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就應該帶著問題去研究事物,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發現,課外,你們可以去自由研究下其中的一兩個小問題,行嗎?

板書:植物、動物土壤、動、植物遺留物、雜物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土壤不是單純的物質,它是由空氣、水、沙、黏土、無機鹽、腐殖質等成分構成。在探究過程中他們想知道,愛提問;尊重證據;願意合作交流。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安排了三個教學活動:一是認識光源,二是認識光的直線傳播現象,三是研究小孔成像。這裡麵包含兩個概念:一是光源,發光的物體叫光源;二是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直線行進的。

解釋小孔成像的原理有難度,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做小孔成像實驗盒的實驗,在此基礎上再組織思考、討論,千萬不要急於把答案告訴他們。

教學目標

1、學會做小孔成像的實驗盒,並能夠用語言和簡圖解釋小孔成像的實驗;

2、瞭解什麼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種類,知道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3、感受光學世界的神奇與奇妙。

教學準備

教師——抄有單元小詩的小黑板、有關光的教學圖片、手電筒、蠟燭、小孔成像道具。

學生——手電筒,三張帶孔卡紙(兩人一組)、製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光源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首優美的小詩。

小黑板出示單元小詩,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2、師:“是誰,讓我們的世界如此繽紛絢麗?”學生猜猜。

3、師:光與我們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對於“光與色彩”方面的內容你們都知道些什麼?

學生談談關於光與色彩都有哪些瞭解。

4、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會發光?我們怎樣給這些光源分類?

(我們可以把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設計意圖:以謎語小詩匯入,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明確了本節課的研究內容。學生沒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因此,應由教師引出這樣的概念,學生以此進行分類。

二、認識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1、師:從我們看到的現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樣行進的呢?

2、學生看教材中的插圖進行推測、舉例,交流。

3、師:這只是我們的假設,有什麼辦法來證明你們的觀點呢?

師生討論實驗方法和要點:怎樣使手電筒的光穿過所有紙板中間的孔照到牆上?

4、出示材料,小組實驗,填寫實驗記錄。

5、交流:你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實驗說明了什麼?

(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直線行進的。)

設計意圖:科學課不能單純地傳授科學知識,應在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後,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再設計實驗驗證,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獲得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光的折射現象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透過現象,嘗試邏輯推理。

教學難點:

對實驗條件的精密控制。

能力目標: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中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能運用光的折射原理對生活中的現象作出解釋。

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喜歡觀察實驗現象,喜歡親自動手實驗並思考,但他還不會探究事物發展的因果聯絡,這是本課立體解決的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究光的折射活動中,願意合作與交流,提出有關光的折射問題。

課前準備:

玻璃杯,水槽,魚缸,燒杯,硬幣,筷子,鐳射器。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感知問題

一、欣賞圖片,提出問題,激發探究慾望。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瞭解了光的有關知識,下面我們來欣賞一組神奇的自然景觀,好嗎?師邊出示投影邊介紹:在茫茫無際的荒漠中,一隊人馬在長途跋涉,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匹非常高大的駱駝,駱駝上還做著一個美麗的新疆小姑娘,不遠處,還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座城堡。再來看第二副。師陸續播放,不只是在沙漠中,有時在平靜的海面、湖面、草原、城市上空等地方,偶爾也會出現這種神奇的幻景。大家知道這種自然奇觀是什麼嗎?

生:應該是海市蜃樓。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二、實驗探究,觀察現象,瞭解概念。

1、筷子折了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小組長操作,組員觀察)。

把一根筷子斜著插入有水的燒杯裡,仔細觀察筷子,你看到了什麼現象?

師板書課題:筷子折了

師:筷子是真的折了嗎?拿出來看看。

師:所以,我要在折字上打“引號”。為什麼筷子在空氣中是直的,一旦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氣中,看上去就像是折了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能大膽的猜想一下嗎?你覺得可能與什麼有關?

師:同學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到底誰說的更科學更準確?讓我們再一起來做個科學實驗,或許能從中發現什麼。哪位同學願意和老師一起合作,為大家做個示範?

師出示實驗器材:鐳射燈、厚玻璃板、紙屏。並強調實驗時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師操作實驗,生觀察現象。

師:你看到什麼現象?

師:為什麼會這樣?誰來試著解釋一下?機會難得,積極參與,說得不好沒關係。

師板書:光、空氣、玻璃。通過剛才這個觀察實驗,同學們仔細分析一下,光在傳播過程中經過了哪幾種物質?光走的路線怎樣了?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同學們設計的這些實驗,都呈現了一種同現象,我們再聯絡剛才的兩個實驗,其中空氣、水、玻璃都是一些什麼樣的物質?生:透明物質。師板書:一種透明物質——另一種透明物質。所以說,光從一種透明物質以一定角度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它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從而給我們的眼睛造成了一種假象。

師:你知道這種現象叫什麼嗎?

、現在,我們認識了光的折射現象,你能再來解釋剛才第一個實驗中筷子為什麼折了嗎?

你能再舉幾個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嗎?有一個小男孩在河邊玩,他看到河水又清又淺,於是他想到河裡捉魚,行嗎?為什麼?

師:為什麼看上去淺實際深呢?

看來,光的折射現象隨處可見,關鍵是你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光的折射現象不僅會使我們的眼睛“受騙”,有時還會產生一些很美的自然奇觀。比如,開課時我們欣賞的海市蜃樓,下面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種罕見的自然奇觀。(師播放投影)除了海市蜃樓,還有一些由光的折射產生的自然幻景,如雲海佛光、三日同輝,一起欣賞一下。

生:筷子在水面處好像“折斷”了,筷子變粗了

生:不是真折,是看上去像折了一樣。

生:光點偏了。

生自由發言:光在傳播過程中,通過空氣再透過玻璃時,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所以看上去光點偏了。

生交流完畢,師生共同總結:在這個實驗中,光在傳播過程中,從空氣透過玻璃時,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

自行設計實驗,驗證現象。

生髮言,這種現象就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平時我們看樹葉的葉脈看不清楚,但是如果樹葉上有水珠,透過水珠看葉脈就非常清楚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生舉例說明,如:魚變大了等,並解釋現象。

生:危險,因為河水看上去很淺,其實很深。

生:光在從空氣進入水中時發生了折射。

拓展延伸應用創新這節課,我們通過觀察實驗,欣賞圖片,解釋現象等活動初步瞭解了光的折射現象,但是關於光的折射現象還有很複雜很深奧的祕密有待於我們去探究和發現,同學們可利用課餘時間繼續探索,好嗎?下課!

板書設計:

什麼是光的折射?

光從一個透明物體以一定的角度進入另一個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式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學生終於瞭解到了筷子為什麼放在水裡之後就折了,站在河邊看到的水比實際要淺些等,不足之處就是學生認識不夠深刻。

國小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裡會變“折”、有水的碗顯得底比較淺等。本課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為例,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解釋,使學生感知到生活中處處皆科學,並能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觀察實驗現象,喜歡親自動手實驗並思考問題,這是利於本課開展之處。但他們還不會去探究事物發展的因果聯絡,特別是運用邏輯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設的能力還有待培養,這本節設計力圖解決的重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對科學實驗的條件控制提供幫助。

教學目標:

1、瞭解光的折射現象

2、願意合作與交流,對光的折射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教學準備:

玻璃磚、塑料水盆、硬幣、筷子,魚和透明魚缸。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觀察現象:將筷子貼近玻璃磚,平行移動,你看到了什麼現象?

學生議論。

提出問題: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麼在玻璃磚後面“折斷”了?

二、探究活動

1、觀察光的折射現象

①硬幣升高

準備一隻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幣,移動盆子,使你的眼睛剛好看不到硬幣。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動。往盆子裡慢慢倒水。

提問:你看到什麼現象,為什麼?

根據你想象,畫一畫實驗中錢幣發出的光線是怎麼到你眼裡的,經過了哪些物質?

②魚兒變大

猜一猜,我們把這條金魚拿出水來,它會顯得大些還是顯得小些?

提問:為什麼出水的魚會變小變瘦了哪?

根據你的想象,魚的光線是怎麼到你眼裡的,經過哪些物質?

③大樹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樹,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樹嗎?

根據你的想象,大樹的光怎麼進入你的眼裡,經過幾種物質?

④列舉例項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類似的現象?從光的傳播角度,在什麼條件下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引導學生髮現光線折射的規律。

2、提出問題:

以上幾個觀察活動中,咱們看到了很多異常現象。分析幾種現象,光傳播的路線是什麼樣的?它在傳播時經過了幾種不同的物質?

3、學習小組討論、彙報。

4、小結:光從一種透明物質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傳播的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動

學生嘗試用光的折射原理進行解釋各種與折射有關的現象。

四、拓展活動

劉謙的魔術表演引起觀眾的好奇。其實,魔術師有時也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騙我們的眼睛。到網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學一檔魔術節目?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現象,並能用學到的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