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五篇

來源:才華庫 3.3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體育教學工作計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五篇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各任課教師:

為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落實“三課兩操兩活動”的順利開展,保證學生每天在校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本學年各班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特作以下安排,並建立體育活動課的檢查制度,望各位任課教師認真落實貫徹為盼!

1、各班每週兩節活動課,除雨天外,一律到戶外參加活動。(第二週開始)

2、星期一、星期三、為一、三、四年級

星期二、星期四、為二、五、六年級

以上各班的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活動地點嚴格按體育室排定的場地和內容進行活動。

3、每次輪到體育活動的班級,在活動課鈴響前由體育委員負責到體育室領取活動器材。在活動課結束後,由體育委員負責檢查清點體育器材,並經負責老師核實後,歸還到體育器材室,並安放整齊。

4、輪到活動課的班級,在上課鈴響後,教室裡不能滯留任何學生(除傷殘同學外)。

5、如班級要自行安排練習內容時,請告知負責教師。

6、課外體育活動課負責教師:柳巧平

各年級課外體育活動課具體安排(略)

二、器材名稱及數量

1、籃球10只2、三毛球15付3、羽毛球15付4、籃球10只5、接力棒4根

6、長繩4根7、飛盤10只8、排球10只9、橡皮筋8根10、足球8只

11、籃球10只12、羽毛球15付13、乒乓球5付

三、活動場地安排

1、輪到接力棒的班級在直道上活動。

2、籃球活動場地:1在1幢行政樓前東邊籃球場4在1幢行政樓前西邊籃球場

11在操場邊的籃球場

3、輪到其他活動的班級可自行在操場上選擇活動場地。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在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結合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所任教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年齡在16歲左右,處於青春發育的高峰期,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趨於文靜,不愛好活動。因此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學期內容有:體育理論基礎知識、田徑類、體操基礎動作、五步拳、籃球基礎知識。

三:目的任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 到的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為秋季運動會做準備)。

2、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重點與難點

1、重點是田徑的耐久跑與跳遠。

2、難點是耐久跑的呼吸,跳遠的助跑與踏跳,單槓的高槓慢翻上等。

五: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隨著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遊戲。

2:高中生對抗性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組時採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分組,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

六:本學期考核專案

男: 跳遠 、雙槓支撐臂屈伸 、五步拳。

女: 跳遠 、仰臥起坐、五步拳。

籃球基本運球技術和三步上籃技術。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玩樂可以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孩子正處在發育期,除了需要足夠的營養外,在玩樂中可以使孩子精神愉快;心情開朗。玩的過程是孩子重要的學習過程;是孩子獨特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本班幼兒年齡平均年齡在3歲左右,孩子對繩十分感興趣,雖然他們能用心的玩繩。但是由於對事物認識的侷限性及身體協調能力的不成熟,玩的花樣不多。

1、幼兒本身很喜歡玩繩,用幼兒的興趣,對他們展開指導,本教案主要通過創設情景,提供材料及使用一定的匯入方式來引發幼兒的遊戲願望,促使幼兒較快的進入遊戲狀態。

2、鼓勵幼兒創編出更多的玩法和技巧,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計劃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計劃。

走S型線 走拱橋 搭建 跳S型線 開火車

幼兒園小班體育計劃二: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計劃(1063字)

幼兒體育教育是以健康為目標,以衛生科學、體育科學為內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兒進行保護自己身體和促進心理健康的教育。

小班幼兒身體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各個組織都柔嫩,其身體素質還相當薄弱;同時,他們又處於生長髮育十分迅速的時期,這有利於幼兒培養髮展良好的身體素質。教師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則有利於幼兒形成有益終身的健康行為方式。

首先: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教給幼兒促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為,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

可以用豐富的知識、動作和行為練習、講解示範、體育遊戲,訓練行為,培養習慣等方式進行。

其次: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發揮健康教育的各種功能。

1、結合日常生活進行

日常生活每一個環節都有可以用來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例如:怎樣上廁所,就可以隨機進行;又例如: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可通過戶外遊戲時進行滲透

體格鍛鍊通過早操、體遊、運動器材等進行……

2、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

使其變得生動活潑,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計劃工作計劃。例如:將健康知識用兒歌形式傳授等……

最後:在培養幼兒健康行為過程中,要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先針對群體進行教育,改變整個群體的行為衛生習慣,來影響個體行為的形成,“大家都這樣,我也要這樣”。再針對個別特殊幼兒多提醒、多關心、多指導,使整體幼兒獲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在制定本計劃的最後,還要考慮到幼兒健康教育必須得到家庭的積極配合,才能使幼兒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篇4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各學段學習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規定的活動或內容要求,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學校場地裝置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內容的教學檔案。它是體育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全面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克服教學盲目性、片面性和隨意性的基本保證。

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計劃主要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和課時工作計劃(教案)四種。現依據課程標準各領域“水平一”的目標及其規定的活動和內容,對上述四種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方法及低年級教學計劃試舉例如下,僅供參考。

一、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

學年教學工作計劃也稱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它是以年級為單位,依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對全年教學內容和考核專案的規劃,是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其他教學計劃的依據。

(一)制訂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思路

國小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水平一”各領域規定的活動和內容,選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並把這些教學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年中去。然後,再根據學年授課週數、每週授課時數,以及每年級的各項教材及其設定的課時比例,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期中去。並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確定測試體能和動作技能的專案。

(二)方法和步驟

1、分析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加強計劃的針對性

在制訂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時,教師應對一、二年級學生的情況有儘可能多的瞭解。一般說來,一年級國小生多數來自幼兒園,他們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佇列隊形如站隊、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等動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動作和活動性遊戲等,但對體育的知識概念還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作基礎即接受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訪問幼兒園教師和檢測學生的體能情況以及與學生聊天、詢問等了解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情況。

到了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體育課體驗,對課的活動過程、學習與練習方式等逐步瞭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課堂常規意識和習慣,體能、心理適應能力及同伴關係、群體觀念等都有明顯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問題等。

這些情況都是制訂學年教學計劃的有效資源和依據。因此,從瞭解和研究學生入手,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有助於教師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和難易程度,將本學段教材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年級中去,對於提高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實際意義。

一學期除節假日外,一般按18周計算;國家教學計劃規定每週上4節體育課,全年實際上課總時數為:

18(周)×2(學期)×4(每週課時)=144(課時)

144×2(每課時按上兩項教材計算)=288(課次)(1)(2)(3)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篇5

1,指導思想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行為。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

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原來體育素質較較好的同學能樹立新的拼搏目標,而對於體質較差的“困難戶”能在新的環境下樹立自信,發揮長處,

本學期我將通過教學實踐,確實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使學生掌握田徑及籃球運動專案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同時加強思想教育,確實完成教學任務,以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2,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高一新生,由於他們來自各間校風不同,師資要求有異,體育風氣有別,場地器材條件有差異,這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學生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感情豐富而強烈,表現為情緒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

上籃一般稱三步上籃或三步跨籃,是一項基本的投籃技術,上籃按出手時手與肩的相對高度,分為高手上籃和低手上籃;上籃包括單手和雙手兩種手部動作,同時又還包括行進間和跳起兩種身體姿態。手部動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區別。本學期以行進間單手肩上上籃為主要學習內容。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3,教材與教輔分析

(1)內容和結構

高一上學期主要進行田徑運動的必修課教學。田徑是其他體育專案的基礎。高一年段進行田徑運動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田徑運動,作為基礎運動專案的功能,為學生進入後期的選項學習打好運動技能和體能等多方面的基礎。田徑模組教學內容為:短跑和跳遠。

4,教學目標

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其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

5,教學措施

強調運動愛好與習慣的養成,強調運動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應用,要求學生學習的運動技能內容少而精,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生個體發展和需要的聯絡;以目標統領內容的選擇,地方,學校和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很大的選擇餘地;增加了健康教育專題的學習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