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作業佈置與批改的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3.11W

國小數學作業與其他學科的作業一樣,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個性化展示,反映了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階段性認知、理解及應用的水平或程度。它不僅是學生展示自我、表達能力、構建知識網路、探索與發現數學奧妙或規律、實施知識創新的舞臺或土壤,同時也是教師瞭解學情、瞭解自我課堂教學得失、為後繼教學調控程序、改進教學方法與策略、激發學生的數學熱情、指導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視窗或途徑,是數學課堂教學的補充或延續。數學作業作為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與反饋的平臺,是一項亟待開發和利用的教育與教學資源,作為一名一線工作的國小數學教師,有必要對家庭作業佈置與批改進行反思,以適應實施新課程的要求。

國小數學作業佈置與批改的反思範文

一、作業設計的現狀分析

傳統的數學家庭作業存在諸多弊端:

1、要求的“劃一性”,不管學生是否學會,也不管學生完成時是易如反掌還是困難重重,教師對每個學生做作業的數量和完成的要求“一視同仁”。

2、形式的“雷同性”,每次作業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書面作業,寫寫算算,缺少變化。

3、完成的“強制性”,學生完成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檢查,因為“不完成作業就不是好學生”,學生有完成作業的義務,卻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

4、內容的“隨意性,”有的老師信奉“熟能生巧”,認為練得越多,學得就越好,同一型別的題目如果不反覆操練,學生很難人人達標,教師不能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佈置有針對性的,形式各異的作業。因此導致學生對家庭作業產生厭煩,逆反、恐懼的心理,把家庭作業當成一種負擔,影響了他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對佈置作業本身的反思

1、對作業“量”的'反思:有的老師總是埋怨學生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實際上,老師往往忽略了作業量的多少這個問題,因為每一個學生他的接收能力是有差異的,所以他做作業的時間也是有差距的。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老師就部應該去埋怨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因此,老師必須對作業量進行嚴格控制,一定要拋棄那些所謂“題海戰術”思想。

2、對作業“質”的反思:通過檢查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老師應該對自己所佈置作業的質量,進行深刻的反思。第一,作業是否具有代表性、針對性。實際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題,是對當天教學活動的高度概括。因為,每一天的教學活動都是有核心的。例如,今天我們學習的題目是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那麼他的核心就是讓學生通過列豎式的方法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乘法的計算。那我們選擇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業題就是15×14,25×13等等。如果這樣做的話,即能對作業量進行控制,又能對當天的知識進行鞏固。第二,雖然我選擇的題,具有代表性、針對性,能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但是,學生往往對一些枯燥的數學題不感興趣。那麼,我們必須將這些題與學生的生活聯絡起來,給他創造一個生活情景,讓他感興趣,從而樂學。

三、對作業評語的反思。

對於數學作業,很少有人會想到用評語,只是習慣性地用等地來評價。其實根據學生不同的年級段,可以選擇不同評價方式。

1.低年級段——“圖批”

所謂“圖批”就是運用一些簡單而生動的圖形符號,對低年級學生的數學作業進行評價或指導的一種主要方式,以順應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及認知特徵。具體說來,就是事先預設幾種不同的圖形符號,告訴他們每個圖形符號所表達的含義,讓他們通過圖形符號來形象地感受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評價及其它學習方面的要求。例如,用一朵“小紅花”傳遞“你做得好極了”,用一張“笑臉”表示“你真聰明”,用一個“大拇指”表示一種讚許或肯定——“你真棒”,再輔以簡短易懂的語言文字或拼音,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老師的意願。

2.中年級段——從“圖批”逐步轉向“語批”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及知識的增加,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水平也就隨之有所發展與提高,所以到了中年級,對他們的作業採用“圖批”與“語批”互動運用的方式,並且逐漸由“圖批”轉向“語批”,結合學生的作業實際及日常表現給予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3.高年級段——“語批”

到了高年級,對他們的作業評價也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語批”階段。對於批語的設計,本著簡約的原則,有針對性的根據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及課堂表現,用無聲有形的語言文字,向他們傳遞老師的讚賞、激勵、引導、啟發、提示、期待以及其他相關資訊,以激發他們的數學熱情,發展他們的數學能力。

總的說來,對國小數學作業評語的設計,我認為,在以鼓勵等正面引導為主的原則基礎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二要切合學生實際,三要重視學法指導,四要體現教師風格,五要實現教育功能。另外還要力求簡約,同時注意連續性及針對性,將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貫穿始終,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悟數學方法,體驗數學美感,領會老師意圖,最大限度地發掘與發揮數學批語的多元功能。

總之,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教師要以發揮學生自主潛能為出發點精心設計作業,變機械重複為靈活多變,變單一的知識鞏固為知、能、創的綜合訓練,變為完成任務而不得不為之的負擔為在探索與創新中品嚐成功的喜悅。給學生一片嶄新的遼闊的發展空間,放飛學生的潛能,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