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帶給教師職業穩定感

來源:才華庫 1.75W

                 中國教師報     2003-03-09     張榮興 

如果帶給教師職業穩定感

 

     日前,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了首批終身教授聘任儀式,62位教授從此可以免除後顧之憂,專心於學術研究直到退休,學校無正當理由,將不得解聘他們。 

     這是目前為止國內首次提出終身教授概念。雖然很多學校實施了教師聘任制,但明確地提出並設立終身教職,這還是第一次。受聘終身教授的大學教師,由於不受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等定期考核的約束,沒有解聘的風險,他們可以全身心地長期投入到所關注的重大基礎性、原創性科研課題的研究,有利於產生一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成果。由此看來,設立終身教授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從終身教授的設立不由得使人想起了目前中國小教師隊伍的建設。這些年來,以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為主體的學校管理體制已全面推行,這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學校的生機與活力,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作用很大。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由於全社會的整體改革還很不配套,尤其是像失業保障這樣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聘任實施過程中也缺乏必要的規範與約束,一些學校管理者時不時地把“待崗”、“下崗”作為管理的一種手段來威脅教師,使得不少教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大多數教師的職業穩定感已不復存在。 

     客觀地說,教師有了生存的精神壓力和危機感,有其積極的方面,它促使老師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教書育人,這是我們改革的目的;但同時它也使教師沒有了職業的穩定感,生存的問題像一張無形“大網”籠罩在教師的心頭,整天揮之不去,從而使得不少教師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併產生了種種心理障礙和疾患。焦慮、失眠、憂鬱、壓抑、心浮氣躁、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已成為教師常見的心理疾病。《中國教育報》前不久進行的一次關於教師心態的大型調查表明:有近70%的教師患有各種心理疾病,教師的整體生存狀況在各種職業的比較中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時有所聞,為什麼在今天大力強調尊重學生的情況下,還會有這種現象發生?這當中除了極個別教師確實師德太差以外,我以為更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教師屈從於學校和校長的“應試教育”指導思想,體罰就成為他們在以學生考分決定去留的重壓下的不自覺行為。而最根本的原因則是因為它直接影響了教師對自身職業的穩定感:當學生的考試成績太差而影響到自己的生存的時候,作為教師他能不急嗎?他的心態還能平和嗎? 

     教師的工作物件是人,是千變萬化的人,是成長中的人。所以,教師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師除了應該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奉獻精神外,還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境:自己既能對所從事的職業充分認同,外界又能提供一個非常寬鬆和諧的環境。二者兼備,才能使人產生一種對所從事工作的相對穩定感和愉悅感,並心嚮往之。惟有如此,教師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到心無二用,才能從容不迫地研究教育科學和教育藝術,才會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並開拓創新。如果這學期不知下學期的事,如果要把很多的時間和很大的精力花在如何去搞好人際關係上,如果時時刻刻地擔驚受怕、忐忑不安,想著下一個“下崗”的是否是自己,又怎麼能專心致志、一門心思地去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探討教法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呢?大家都抱著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心態去教育學生,我們的教育還有希望嗎? 

     其實,在現有的教師隊伍中,真正“待崗”、“下崗”的人並不多,而那些真正“下崗”的,卻又是不安心於教育工作的,或者是違法亂紀的。從總體上講,大多數教師是熱愛本職工作的,他們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教書育人,表現了人民教師應有的師德風範,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對那些師德高尚、作風正派、業務精湛、自覺教書育人的教師,就應該給他們以“定心丸”,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你們的職業是穩定的。 

     當然,我們不是讓教師職業回到以前的“鐵飯碗”狀態,但對絕大多數教師來說,保持教師職業的相對穩定,讓他們有一種穩定感,無論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還是對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有其積極的意義。因為有了職業的穩定感,教師就會親近它,熱愛它,珍惜它。所以,在大力倡導科教興國戰略的今天,應該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做教育家,而不是讓從教的人有朝不保夕之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