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的顏色》教案

來源:才華庫 1.77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會變的顏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變的顏色》教案

《會變的顏色》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體驗四季不同的色彩美,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2、能充分發揮想象,創編故事情節,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會變顏色的房子》

2、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匯入——出示空房子和小豬

1、師:這是誰呀?(出示小豬)幼:小豬。

2、師:(出示空房子)看,小豬呀蓋了座新房子,她想給房子塗上漂亮的顏色,可是塗什麼顏色好呢?今天呀就請小朋友來幫小豬想想,房子應該塗什麼顏色呢?為什麼要用這種顏色呢?(幼兒說說)

二、分段欣賞

1、師:小朋友的主意可真棒!小豬呀還打電話請他的朋友們一起來出主意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打電話給誰了?(出示小動物)

幼:小羊、小狗、公雞和小兔。

2、師:朋友們給他出了什麼主意?我們一起來聽聽。

(1)師:他問小羊,小羊說,什麼顏色最好看?幼:綠色。

師:我們來看看是不是,(出示顏色)哇,你們真棒,老師表揚你們。小羊是怎麼說的呀?(可以讓幼兒嘗試下)我們一起來聽聽,學學。

小羊說:綠色的房子,綠油油,綠色一定很好看!一起學學小羊的話。

(2)師:他問小狗,小狗說(什麼顏色最美麗呀)?幼:黃色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恩,那有沒有小朋友能學學小狗是怎麼說的。

小狗說:黃色的房子,金燦燦,黃色一定很漂亮!(個別說,再集體說)

(3)師:他又問公雞,公雞會說什麼顏色呢,小朋友們來猜猜看?(幼兒試說,引導他們用“綠色的房子,綠油油,綠色一定很好看!”句式)我們來看看公雞會說什麼顏色好看呢?幼:紅色

師:恩,你能像剛剛小羊、小狗那樣用好聽的話來說說嗎?(幼兒試說)我們來聽聽看公雞是這麼說的嗎。(聽錄音)我們一起來學學公雞的話。

公雞:紅色的房子,紅彤彤,紅色一定很美麗!

(4)師:小兔呢?小兔會說什麼顏色?(幼兒猜猜)幼:白色。師:誰也可以像其他小動物一樣用好聽的話來說說。(幼兒試說)我們來聽聽小兔是不是這樣說的。(聽錄音)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兔說的話。

小兔:白色的房子,雪白雪白,一定很棒!

3、師:小豬的朋友幫他想了這麼多漂亮的顏色,小羊說(綠色的房子,綠油油,綠色一定很好看!放慢讓幼兒說)、小狗說(黃色的房子,金燦燦,黃色一定很漂亮!)、公雞說(紅色的房子,紅彤彤,紅色一定很美麗! )、小兔說(白色的房子,雪白雪白,一定很棒!)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的表情!

4、(1)師:小豬很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它覺得朋友們說的顏色都很好,要照他們說的辦,但怎樣才能讓每一種顏色都用到房子上呢,請你們幫小豬想個好辦法?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

(2)師: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說說)

5、師:小豬呀眼珠子骨碌一轉,有了好主意,它說(放錄音):“你們的顏色都很好,就照你們說的辦,到時候,請你們來做客!”

師:小豬到底想到了什麼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播種)用了什麼辦法呀?

幼:他在新房子的周圍播下了一粒粒的種子。

(1)師:請你動動腦筋,到了春天,小種子會怎麼樣?幼:種子會發芽。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的房子會變成了什麼顏色呢?(圖片:春天)幼:綠色。(春天,種子發芽了,屋頂上蓋滿了綠油油的葉子。小羊說:“綠色的房子真好看!”)

(2)師:春天種子發了芽,長出了綠綠葉子,小豬的房子變成了綠色,那到了夏天又會怎麼樣呢?幼:開出漂亮的花朵。

師:那小豬的房子會變成什麼顏色呢?(圖片:夏天)幼:黃色。(夏天,新房子上開滿了金燦燦的小黃花,小狗說:“黃色的房子真漂亮!”)

(3)師:夏天的小黃花真漂亮,到了秋天,花朵會怎麼樣?幼:結果。

師:新房子又會變成什麼樣了呢?(圖片:秋天)幼:紅色。師:春天,種子發芽了,屋頂上蓋滿了綠油油的葉子。夏天,新房子上開滿了金燦燦的小黃花。那秋天怎麼說呢?(根據春天、夏天引導幼兒試說)(秋天,新房子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子,公雞說:“紅色的房子最美麗。”)

(4)師:冬天呢?冬天天氣很冷會怎麼樣?幼:下雪。師:那是什麼顏色呢?幼:白色。(圖片:冬天)師:誰能用剛剛學的話來說說看。(冬天,新房子上鋪滿了厚厚的白雪。小兔說:“哇,白色的房子太棒了!”)

6、(1)師:看完了新房子一年四季的變化,你們覺得小豬怎麼樣?幼:很聰明。師:朋友們說的四種顏色都用到了,看到朋友們對他都很滿意,小豬心裡怎麼樣?幼:很高興。

(2)師:小豬的這座房子呀真特殊,一年四季會變顏色的,春天是(綠色)、夏天變成(黃色)、秋天變成(紅色)、冬天變成(白色),我們一起給它取個名字叫——會變顏色的房子。

三、完整欣賞故事(課件:完整)

1、師:接下來老師把故事完整的講一遍,請小朋友們認真得聽一聽。(輕音樂伴湊,教師邊操作簡報邊講故事)

2、師:小朋友們會講了嗎,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用好聽的話講給我們的客人老師聽。

四、創編故事

1、師:如果你是小豬,你想讓房子變幾種顏色?怎麼變呢?(幼兒說說)

2、師:小朋友們都有一座會變顏色的房子了,待會呀請小朋友們把你的會變顏色的房子畫下來。

《會變的顏色》教案2

活動目標:

1. 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重點: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活動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麼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1.遊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先請幼兒說說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後根據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遊戲“大灰狼來了”

(1)、(先在地上鋪上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報紙,報紙上分別畫有三種顏色的大圓圈),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一個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遊戲兩邊)

(2)、提出新的遊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遊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會變的顏色》教案3

一、活動目的:

1、知道兩種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2、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和對顏色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薄手工紙、裝有紅、黃、藍、綠、紫等眼力的盤子。

三、活動一:

1、出示紅、黃、藍的玻璃紙,讓幼兒說出顏色的名稱,在說一說活動室裡及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哪些東西的顏色和這些相同。

2、幼兒自由擺弄、重疊色紙相互交談自己的發現。

3、師以變魔術形式把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出另一種顏色,激發幼兒興趣和好奇心。

4、組織幼兒自己動手將兩種顏色混合,倒在一起,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四、活動二:噴焰火。

1、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介紹玩法。

3、請幼兒與教師合作噴焰火讓幼兒說一說噴的焰火有什麼顏色?顏色混在一起是有什麼變化?

4、指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噴焰火,提醒幼兒不弄髒衣服、桌面。

五、自由觀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會變的顏色》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會前後連貫地欣賞、理解、講述圖片內容。

2、學會用好聽的詞語說出四季不同顏色的色彩美。

3、理解故事內容,能充分發揮想象,創編故事情節,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會變顏色的房子》幻燈片

2、幼兒圖色的房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內容:

1、出示小豬手偶玩具:

小豬:小朋友你們好呀!上次請你們幫我給房子圖上好看的顏色,你們圖好了嗎?能拿出來給我看看嗎!有誰願意把你的顏色房子介紹給我聽聽!(幼兒介紹自己的顏色房子,抓住好聽的詞語,進行敘述讓幼兒掌握)

小豬:小朋友你們的顏色房子都很漂亮,那我到底選哪一種呢?(做想問題動作?)啊!有了,我要變一座會變顏色的房子,把你們說的顏色變出來。到時候請你們來做客哦!(拿走小豬)

二、故事介紹:

1、師:小豬要變一座會變顏色的房子,小朋友你們猜猜看它會怎麼樣變呢?(幼兒講述)

師:那小豬到底是怎樣會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幻燈片)你們看小豬在幹什麼呢?(播種)哦!小豬在新房子屋頂周圍播下一粒粒種子,小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2、師:那是和小朋友們說的一樣嗎?我們來看一下(出示幻燈片二)一邊出示春天圖,一邊慢慢講故事(春天,種子發芽了,屋頂上蓋滿了綠油油的葉子,綠色的房子真好看)

提問:(1)房子變出什麼顏色的呀!(2)小豬是怎樣變出來的呢?(幼兒敘述,教師引導半句話)

師:原來小豬是這樣變出來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教師和幼兒一起說)

3、師:那夏天房子還會是綠色的嗎?它會變成什麼顏色呢?(幼兒猜)那夏天小豬的房子到底變成了什麼顏色的呢?(出示幻燈片三)(先請幼兒敘述,教師在引導,並完整敘述:夏天,新房子上開滿了金燦燦的小黃花,黃色的房子真漂亮)

4、師:金燦燦的房子真的很漂亮,那到了秋天房子又會發生變化了,這次又會變出什麼顏色呢?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商量商量吧!(幼兒討論,個別指導,不固定顏色儘可能多說出秋天水果的顏色,並用好聽的詞語表述)

師:小朋友變的顏色真漂亮,那小豬變的什麼顏色呢?(出示幻燈片四)(請幼兒看圖敘述:秋天,新房子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子,紅色的房子最美麗)

5、師:那冬天來了,房子又會有什麼變化呢?變成什麼顏色了?(個別幼兒說說)(出示幻燈片五)房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呢?(白白的雪)(請幼兒說出:冬天新房子上鋪滿了厚厚的白雪,白色的房子太棒了!)

三、結尾總結:

1、完整欣賞故事:師:小豬的房子變了哪些顏色呢?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完整看幻燈片,教師慢慢講述)

2、師:小豬的房子一共變了哪幾種顏色呢?(4種)(幼兒討論)

小朋友你們喜歡小豬的房子嗎?為什麼呢?其實小豬的房子很神氣哦!還會變出很多種顏色的房子,你們回家想一想,用好聽的詞語編出故事來,下次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嗎?

《會變的顏色》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對水變色現象感興趣,能知道水變色是由顏料加入產生的。

2、能大膽的嘗試操作搖瓶娃娃,並對瓶娃娃按顏色進行分類。

3、能大膽嘗試探究水變色的顏色,能大膽的將顏料加入到水中,觀察水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隻透明礦泉水瓶(瓶蓋上放好顏料紅、黃、藍)、三個大筐子(紅色、黃色、藍色標記)

2、四組透明塑料盒子,裝上清水,每組三個滴管、三色顏料(紅、黃、藍)

3、三色卡每種顏色四張。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對水變色科學現象感興趣,並能準確的對顏色進行分類與辨別。

難點:幼兒能自主的進行科學的探索,能大膽的進行活動操作,活動過程秩序井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吧!仔細看清楚咯,老師的瓶娃娃會發生什麼變化!老師又是怎麼變的!

2、老師雙手用力搖瓶娃娃,邊念“咒語”:“變、變、變!”

3、引導幼兒說說瓶娃娃發生了什麼變化。

二、引導幼兒嘗試操作搖瓶娃娃。

1、剛才老師是怎麼變的?(雙手握瓶子,用力搖,邊唸咒語“變變變!變變變!”)

2、請小朋友做一回小魔法師來變一下魔法,嘗試將瓶娃娃變身!

3、幼兒操作搖瓶娃娃。

4、檢驗魔法師是否都合格,給魔法師貼上相應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將瓶娃娃進行分類。

1、請小朋友將瓶娃娃分別送人相應顏色的家。

2、檢驗是否有瓶娃娃送錯家。

四、引導幼兒探究水變色的原因。

1、教師拿出同樣有顏料蓋子的瓶娃娃。小朋友,你猜猜看顏色會是哪裡變出來的?

2、引導幼兒找找變色的原因在哪裡。(嘗試在瓶蓋上找一找)

3、小結:原來是瓶蓋上裝上了顏料,顏料加入水中,水就會變顏色了。

五、變色遊戲。

1、小朋友真能幹,居然能把魔術的答案接開了。老師還想到一個好玩的遊戲“顏色變變變!”

2、老師拿一個大滴管,將顏料(紅色)吸到水箱裡,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在那攪拌棒將顏色攪拌均勻。

3、教授滴管使用的方法:小滴管,小腦袋擠一擠,鬆一鬆;小水箱上再來擠一擠,鬆一鬆。

4、引導小朋友上來嘗試將自己喜歡的顏色滴進去,觀察變化引起興趣。

六、活動延伸。

我們去班級裡,每個寶寶都去嘗試玩一下顏色“變變變”遊戲。

《會變的顏色》教案6

活動形式;分組

選取此活動的原因:離園活動時,幼兒對玻璃紙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自言自語的提出問題。所以選取此活動使幼兒興趣點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周圍有各種顏色,感受顏色的美。

2、通過操作知道顏色會變化,把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就能變成另一種顏色。

3、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操作結果。

4、發展視覺,提高歸類能力。

準備:

1、每個幼兒家裡帶一件顏色漂亮的物品。

2、幼兒實驗的透明小瓶子、吸顏料瓶子;每組桌上有紅、黃、藍、白四色顏色水。教師實驗用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顏色的美。

1、幼兒自由欣賞、分享帶來物品的顏色。

2、教師小結:許多東西都有顏色;有了各種漂亮的顏色,世界才顯得這麼美麗。

二、顏色會變。

1、幼兒自由配色。提問: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發生什麼變化/?誰能用桌面的顏色配出老師出示的顏色。

2、幼兒進一步配色。提問;你能配出更多的顏色嗎?怎樣配的?

幼兒配色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3、幼兒表達自己操作的結果。教師“數一數,你一共配出幾種顏色;說一說,你能叫出其中的幾種顏色的名稱。”

4、顏色分類。把配好的顏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能把顏色分成幾類。

5、教師小結。把兩種顏种放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三、 玩玻璃紙。

分給幼兒各色玻璃紙,請小朋友把不同顏色的兩張玻璃紙合起來看,有什麼變化。

《會變的顏色》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四季不同的色彩美,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想。

2、能充分發揮想象,創編故事情節,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圖片:四種顏色的房子、沒有顏色的房子、小動物。

2、《幼兒畫冊》

三、活動內容:

1、匯入,引出小豬的房子。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都見過什麼顏色的房子呢?

(2)出示小豬圖片

小豬蓋了間新房子(出示沒塗色的房子),想給它塗上漂亮的顏色,可是塗什麼顏色好呢?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小豬也請他的朋友幫忙出主意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自主猜想、閱讀。

(1)教師出示故事中的小動物(小羊、小狗、公雞、小兔)

師:4個朋友給了4個建議,是什麼呢?(教師出示綠、黃、紅、白色卡)

(2)幼兒自主閱讀

師:小豬為了讓4個朋友都不失望,便將房子變成了這四種顏色,這四個小動物分別最喜歡什麼顏色的房子?小豬想出了什麼方法滿足所有朋友的願望的呢?答案藏在書裡,請小朋友們自己去看一看,找一找。

(3)提問:小羊說的是什麼顏色的房子?(貼上綠房子)小羊是看到綠色的房子怎麼說的呢?(一起跟著老師複述)“綠色的房子,綠油油的,綠色一定很好看!”;小狗又是怎麼說的?“黃色的房子,金燦燦,黃色一定很漂亮。”(貼上綠房子,並複述。);出示紅房子,問:紅色房子是誰的主意?(公雞)房子,紅彤彤,紅色一定很美麗。”;最後一個是誰?(小兔)它說什麼顏色的房子最棒呢?“白色的房子,雪白雪白,一定很棒!”(一起復述)

(4)提問:小豬想了什麼辦法滿足朋友的呢?為什麼用了這種方法可以變出四種顏色使朋友的心願得到滿足?(注意強調四季不同的色彩)

(5)你最喜歡哪種顏色?哪個季節?為什麼?

3、完整複述故事。

(1)提問:剛剛老師講的這個故事裡面最主要的是說了一樣什麼東西?(房子)那誰來給我們的故事起個名字呢?

(2)師生一同複述故事。

4、創編故事。

(1)如果你是小豬,你想讓房子變幾種顏色?怎麼變呢?

(3)幼兒大膽在集體中講述自己的房子會變哪些顏色,是怎樣變的。

《會變的顏色》教案8

設計理念:在平時的美術活動時,老師都要求幼兒在使用水粉顏料時,水粉筆不要從這個顏料盒拿到另一個顏料盒,以免將顏色混雜。在一次美術活動中,班上有小朋友大叫:老師,潘峻把水粉筆亂放。我走過去,正想制止這個調皮的小傢伙,小傢伙卻抬頭對我說:老師,顏料會變的。小傢伙一說完,周圍的小朋友都吸引過來了,大家都看著一瓶黃色顏料因為放進了紅色筆,上面都變成了橙色。孩子們都很驚奇地叫著:“老師,顏色會變!”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以此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大膽創造。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

2、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3、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紅、黃、藍顏料若干,小桶(每組一個),每位幼兒一個大的調色盤,人手一支調色筆。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紅色,黃色,藍色顏料。請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

2、告訴幼兒:“我們今天都是小小魔法師,要變魔術。

3、老師操作實驗,引起幼兒興趣,並請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

——將紅色顏料(部分)到入一個乾淨的杯子裡,然後再到入黃色顏料。用攪拌棒攪拌,請幼兒仔細觀察顏料發生的變化,並與原來的紅色和黃色的顏料做比較。

4、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回憶實驗過程,說出實驗發生的變化。

5、給幼兒提供顏料,鼓勵幼兒自己變色,比比誰的顏色變得多。

6、給幼兒提供大幅白紙,讓幼兒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

7、和幼兒一起將作品進行展示。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多配色,並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會變的顏色》教案9

教學目標:

1、對操作活動感興趣,並在操作中體驗快樂,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2、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色,對科學活動產生探索慾望。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教學準備:

1、視屏儀,紅、黃、藍色寶寶各兩個,“小花貓”一個,“白色老爺爺”一個,教學背景圖三幅。

2、紅、黃、藍顏料若干瓶,空杯子若干。

3、棉籤,操作圖若干張,抹布,紅、黃、藍透明膠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利用視屏儀,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紅寶寶和藍寶寶怎麼不見了?

2、猜猜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情?

3、最後是誰幫助了傷心的小貓?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老爺爺怎麼說的?

二、操作活動“變變變”

1、教師:剛才白色老爺爺說顏色寶寶有時在一起會變色,你們誰想來試試?

2、個別幼兒操作示範,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操作習慣。

3、教師交代分組操作要求。

4、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①幼兒自由選擇顏色操作,教師觀察、尋找有討論式集體實驗價值的機會。

②引導幼兒比較發現兩種顏色的多與少會配出深淺不同的顏色。

5、展示“操作圖”,師幼一起小結。

①圖上都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這三種顏色的?

②圖上的顏色為什麼不同呢?

③師幼共同小結。

三、延伸活動

每個幼兒一張透明膠片,看幼兒去觀察彩色的世界。

附:科學童話故事—《會變的顏色寶寶》

顏色王國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兒有許多可愛的顏色寶寶。小花貓非常想去參觀。這事被顏色王國中的紅寶寶、黃寶寶、藍寶寶知道了,便主動邀請小花貓來做客。

瞧!顏色寶寶們正帶著小花貓參觀呢。他們首先來到了一片桔園,那滿樹的桔子黃橙橙、沉甸甸,引得小花貓直流口水。看著小花貓的樣子,顏色寶寶們忍不住笑了,一個紅寶寶和一個黃寶寶笑得抱在了一起。小花貓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當它抬起頭時,忽然少了一個紅寶寶和黃寶寶,眼前多了一個和桔子一樣顏色的寶寶,它呆住了。

“咦?紅寶寶和黃寶寶怎麼少了呢?這個顏色寶寶又是誰?”

“小花貓,你在發什麼呆呀?快走!”小花貓被大夥兒催著離開了桔園,可它還忍不住回頭看了幾眼,它實在不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切。

它們又來到了葡萄園,又大又紫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藤上,隨風輕輕地擺動,好像在說:“歡迎!歡迎!”小花貓高興地笑了。

藍寶寶說:“小花貓,我去摘串葡萄給你嚐嚐。”

“藍寶寶,我來幫助你。”紅寶寶也跟著跑了過去,抱起了藍寶寶。

奇怪的事又發生了——紅寶寶和藍寶寶漸漸地也不見了,慢慢地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寶寶在摘葡萄。小花貓著急地說:“我不吃葡萄了!我不吃葡萄了!”可是,紅寶寶和藍寶寶還是不見了。

小花貓見自己的好朋友越來越少,心裡很難過。剩下的黃寶寶和藍寶寶連忙勸說:“小花貓,別難過!我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變成其它顏色的寶寶這是很正常的呀!走,我們到草地上去玩。”說完,拉著小花貓就往草地一直跑去。

它們在柔軟的草地上高興地打著滾兒,黃寶寶說:“哎,我們來玩捉迷藏吧!”

“好!”

小花貓首先閉起了眼睛。當它睜開眼睛時,顏色寶寶一個都不見了,地上的小草更綠了。小花貓忍不住大聲地哭了起來,“顏色寶寶,你們都在哪兒啊?”這時,走來了一位白色老爺爺,“小花貓,你為什麼哭呀?”小花貓就把剛才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說了一遍。老爺爺哈哈地大笑起來,“孩子,別再哭了。我們顏色王國裡的任何顏色寶寶都是會變的,只要它們和在一起,有時就會發生顏色變化。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可愛了!”小花貓想了想,笑著說:“現在我知道它們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了!”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 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變化的神祕,感受顏色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我設計的魔術演示非常吸引幼兒,孩子對我投放的這些操作材料也非常感興趣,雖然最後他們的操作結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把顏料混在一起,而有的由於不能把握顏料的用量而影響到調出的色彩的明暗效果,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最本能的反應: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他們從活動中學到自己需要的本領,他們知道了:紅+黃=橙;紅+藍=紫;黃+藍=綠色;他們通過語言交流,獲得自己沒有的,但又想要的顏色,就是這樣的過程讓他們懂得遇到問題時如何想辦法解決。在生活中,我們就很需要培養孩子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這一次快樂的體驗,幼兒一定會在下一次表現得更好。

又是什麼?水是什麼顏色的?那那杯水怎麼會有顏色呢?(幼兒自由發言)

(2)師:王老師會變魔術,可以將這杯水也變成有顏色的,你們想不想看看啊?

(3)師“變魔術”,分別將紅色、黃色、藍色三種顏色溶入水中。讓幼兒邊看邊說水的變化。

3、出示第二杯清水,請個別幼兒上來變魔術。

師:剛剛這幾位小朋友學的真棒啊!可以將透明的水變成有顏色的水,你們想不想變一變。

4、交代要求分成四組操作,並指定個別幼兒用毛筆蘸顏料,其他幼兒觀看顏色變化。

5、將四組幼兒的成果放於講臺桌上,一起欣賞變色後的水。

師:好,小朋友真能幹啊,透明的水都被你們變成有顏色的水了,我們來看看,你們都把水變成什麼顏色了?

6、出活動室,觀察水池裡水的變化。

師:原來水會變顏色,那你們知道水池裡的水會變顏色嗎?讓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多數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個別幼兒在活動中能協助教師完成活動, 有的幼兒能自主的參與到活動中,使得整個活動很好的開展,以往不原意參加活動的現在能積極參加到活動中。

《會變的顏色》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2.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展幼兒大小肌肉動作。

3.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一瓶黃顏色的水。

2)每組三個透明的小玻璃杯,分別裝有紅、黃、藍色三種顏料及棉籤等。

3)記錄材料每組一份,塗色紙若干。

4)水果籃樣圖人手一張。

2.經驗準備:認識顏色、熟悉葉子、橘子、茄子的顏色和氣球的畫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匯入

師:孩子們,今天咱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猜他是誰?

魔術師扮演者:大家好!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想不想看啊?

二、基本部分

(一)魔術展示。

魔術師:“我這有瓶什麼顏色的水?”(黃色)

“接下來,請你們跟我一起喊一二三,它的顏色就會改變,好不好?”“一、二、三”“變成什麼顏色?”(綠色)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教師揭開謎底,將藍色和黃色的顏料混合就會變成綠色。

(二)幼兒動手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看看你們用這些顏色都能變出什麼新顏色?然後把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當魔術師有個小小要求:不能把顏料塗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3.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三)總結結論。

1.師:紅和黃兩種顏色變出了什麼顏色?還有哪一組和他們是一樣的?紅和藍拉手變出了什麼顏色?藍和黃手拉手變出了什麼顏色啦?

2.幼兒說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調色卡。

紅+黃=橘黃

黃+藍=綠

紅+藍=紫

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橘黃色畫橘子;

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3.幼兒用變出的顏色給水果上色。

三、結束部分

1.總結收穫,評價幼兒的表現。

2.展示幼兒作品。

《會變的顏色》教案13

一、選材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啟用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髮展的影響。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動手動腦的美術創作活動--美麗的色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寬鬆的環境,尊重個體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幼兒考慮。通過"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蠟筆塗畫"等多種美術活動形式,讓幼兒去體驗、感受色彩的美麗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及具體的美術活動能力,我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活動內容、材料。"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等這些在平常美術活動中是很少見的,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欲、積極性,最關建的是這些活動形式對幼兒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動手就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體驗審美愉悅以及滿足感、成功感。還給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可以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自由選擇活動形式;自由構圖、用色;大膽表現自我;促進個性發展。

2、目標分析知識性目標:

⑴黃、藍、綠四種顏色

⑵讓幼兒學習掌握吹畫、滾畫、拓印、塗色等美術基本方法、常規。

⑶體驗色彩的美,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社會性目標:

⑴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⑵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造後的愉悅體驗。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絢麗多彩的世界裡,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⑴讓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

⑵體驗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難點:

⑴用語言表達對色彩的感受。

⑵吹畫時氣流的大小、方向。

三、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年齡在3歲半左右,處於塗鴉期、表現期,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喜歡明亮的色彩如、紅黃藍綠和有變化環境;不適宜學習臨摹。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看,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操作中畏首、畏腳怕出錯。

四、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談話法維護寬鬆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2、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通過欣賞課件(強烈明亮的色彩組合)感受色彩的美麗,激發創作慾望。

3、示範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範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範、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分組操作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據活動內容、材料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設定四個活動組:吹畫組、滾畫組拓印組、塗色組。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形式,分組活動。給每個幼兒自由的創作空間。

5、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五、教學準備

1、活動前兩天,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紅、黃、藍、綠顏色,並從家中帶來有顏色的東西。

2、吸管、彈珠、彩色水、廣告顏料、蠟筆;四開、十六開白紙;方篩、擦手帕若干。

3、課件製作(美麗的色彩組合圖)

六、教學程式設計

第一部分:談話、提問引出主題老師以談話的方式,逐一提問

①你們帶來了什麼?它叫什麼?⑵有什麼用途⑶什麼顏色?你喜歡嗎?幼兒集體回答,再個別細答。

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引起對色彩的確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觀察色彩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老師逐一出示色彩組合圖,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或表現出感受。

本環節中難點⑴的突破主要通過老師用表情、動作、適合小班幼兒的重疊詞如: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綠綠的、作相應的引導。

第三部分:幼兒分組創作第一步:示範創作方法

1、老師簡單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幾種美術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規。

吸管吹畫是難點做最後一個示範,並放慢速度反覆兩次。

2、個別幼兒上前來按老師的講解操作,老師瞭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3、老師據幼兒掌握情況再示範1-2次。

第二步:介紹活動內容、材料,幼兒按意願選擇活動組。

第三步: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迴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製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主要採用講解和示範突出教學重點;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第四部分:幼兒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採用談話法,通過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後的愉悅體驗。

第五部分:延伸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後,添畫、加工成比較形象的畫如:手掌拓印畫添上刺成仙人掌、畫上翅膀成小鳥。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匯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會變的顏色》教案14

一、說教材:

剛升中班幼兒可能會對調色活動本身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所以本活動的主要是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使幼兒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中出現的科學現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進一步探索的願望。因此我選擇了科學活動:《會變的顏色》這節課。

二、說教學目的: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現顏色的奇妙變化,激發幼兒對調色的興趣。

2、在示範的基礎上,教幼兒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並引導幼兒進行一定的創編。

3、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三、說教學準備:三個裝了不同顏料的瓶子、碗、畫筆、紙。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

四、說教法:

在這一活動中,我為了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的瞭解顏色的變化,我將在活動中採用講解法、示範法、操作法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環環緊扣,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五、說教學程式:

活動流程為:

1、採用教具與故事相結合匯入主題。

2、老師示範表演魔術。

3、幼兒操作活動。

4、幼兒作畫。

教學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多配色,並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會變的顏色》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在探索操作的過程中初步瞭解光的反射原理。

2、能夠仔細觀察、學會用表格記錄,並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二、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1、幼兒瞭解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

2、幼兒已經掌握了三原色的變化

材料準備:

1、教具白色房子、電筒人手一個

2、紅、黃、藍三色透明玻璃紙若干

3、記錄卡(1)、(2)人手一份

4、油畫棒若干盒

三、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你們覺得白色的房子好看嗎?我覺得白色的房子太單調了!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這個房子變顏色呢?(教師出示教具—白色的房子)

幼兒猜想:可以用油畫棒給房子塗上顏色、可以用彩色的紙貼……

教師:你們的方法都很好!但姚老師不用你們說的這些辦法,就能夠讓房子變顏色。你們相信嗎?看,這是什麼(出示電筒、有色玻璃紙)?我只要用這兩樣東西就可以讓房子變顏色。

2、初步探究如何利用電筒和彩色玻璃紙讓房子顏色發生變化

教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電筒、彩色玻璃紙,請你們去玩一玩、試一試,看看怎樣做可以讓房子變顏色!

幼兒嘗試探索

教師:你們的房子變顏色了嗎?你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我來聽一聽。小朋友們講得可真熱鬧!誰來說說看,你剛才是怎麼做的?

幼兒:可以用玻璃紙矇住電筒……

3、探究不同顏色的玻璃紙會讓房子的顏色產生什麼變化

教師:你們的方法都不錯,等會兒老師再請小朋友去試一試。現在請拿出椅子下面的記錄卡,看看上面有什麼?

幼兒觀察、交流

教師:手電筒+紅色的玻璃紙照在房子上,房子會變成什麼顏色?就用油畫棒塗上什麼顏色。(引導幼兒依次看記錄卡)

請小朋友帶著你的記錄卡,去試一試,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小結:為什麼電筒+紅色的玻璃紙照在房子上,房子會變成紅色的呢?因為電筒的光和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一樣的,由7種顏色組成的,是哪7種顏色啊?(紅、橙、黃、綠、青、藍、紫)當手電筒照在紅色的玻璃紙上,只有紅色的光能透過玻璃紙,其他的光被擋住了,所以房子變成了紅色。下面的黃色、藍色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4、探究不同顏色的玻璃紙會讓紅色的房子產生什麼變化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張記錄卡,上面有什麼?和剛才的記錄卡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觀察並講述……

教師:現在你們去試一試,手電筒+玻璃紙照在紅色的房子上,看看房子會變成什麼顏色?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小結:為什麼電筒+藍色的玻璃紙照在紅色的房子上,會變成紫色的呢?因為當電筒照在藍色的玻璃紙上,只有藍色的光能夠透過去,其他的顏色被擋住了。藍色的光照在紅色的房子上,房子就變成了紫色!

5、評一評,保持幼兒探索興趣

教師:大(4)班的小朋友,你們真是太棒了!你們把房子都打扮得很漂亮,讓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小小粉刷匠》音樂起,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律動,把我們的成果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四、活動延伸

孩子們嘗試探索了電筒+彩色玻璃紙照在紅色房子上,感知了房子顏色發生的變化;如果是黃色、藍色等等顏色的房子,用電筒+彩色玻璃紙照射後,房子的顏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幼兒可和教師、同伴或者家長一起探索、實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