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詩歌賞析習題及答案

來源:才華庫 2.76W

【原文】:

三月詩歌賞析習題及答案

三月

韓偓

辛夷①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②,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註釋】:

①辛夷:一種香草。②蹋青與寒食是古代的節日,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說前兩天)。

【翻譯】:

辛夷花剛剛凋謝,小桃花又接續開放了。三月三踏青過後,直到清明前,三月裡的這段日子,正是四季裡最美好的時節,可是年少青春卻一去不返。當此之時,遙遠的吳地,江流入海,長安漢家陵墓春草連天,惹人腸斷。新愁舊恨縈繞心頭,自知無法消除,還得在鄰家酒甕旁爛醉而眠。

【賞析】

人們在寒食節前紛紛到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氣息。三月,萬物復甦,草木吐綠的季節,迎春花剛剛凋零,含苞待放的桃花悄悄露出粉紅的花蕾,盡情吮吸春雨甘露。一年四時中,最好的是霏霏細雨浸潤一切的陽初春三月,而人生中一去不復還的也正是如同三月一般令人不捨的青春歲月。吳國遠離京都,那縱橫交錯的每一條江河都將最終流入廣闊的大海。昔日雄偉的漢家陵闕,如今也隱沒在一片悽迷的野草中了。現時的煩惱加上往日的遺憾讓我倍感無奈,不如沉醉在鄰家甘醇的美酒中,忘掉一切的煩惱。

韓偓的七言律詩《三月》主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盛景不再的感慨,其中也寄寓了詩人壯志難酬的無奈。這與詩人所處的時代不無關係。晚唐早已沒有了盛唐的雄壯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剩下的僅有頹廢和衰弱,作為始終堅持反對朱全忠篡唐的有氣節的士人,身處這種時代,面對危亂的時局,卻只能無奈嘆息,這首《三月》正是詩人無奈的哀嘆,一方面是借哀嘆美好的初春三月來哀嘆國勢頹危的晚唐王朝,另一方面也在為自己盛年易逝,無可挽留,功業未就的現實感慨萬分,詩的結尾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萬般無奈的心情表露紙上,借酒消愁卻愁更愁。

詩歌藝術特色上,詩人採用了《詩經》中“比興”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詩人慾表達韶光易逝的悲哀,不直接表達,而是先寫“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剛看這兩句似乎這是一首描寫春色的詠春之作,頷聯“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筆鋒突然一轉,無盡的悲嘆流於紙上,這正是“比興”的藝術手法的運用。

頸聯“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詩人突然又從現實回到歷史中,眼前的吳國江海,漢家宮闕寄寓多少了歷史的感慨,演繹了無數歷史的興衰,體現了這首詩的時間跳躍性,給人一種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現實的感覺。

尾聯“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詩人又將我們拉回到無奈的現實,排遣不去的新愁舊恨,面對流逝的年華,頹危的國勢,朱全忠篡唐的威脅,種種無奈疊加在一起,使詩人的愁緒如同重壓於心中的一塊巨石,於是詩人只好借酒澆心中的`塊壘,“須就鄰家甕底眠”,那種無奈卻更加令人感到無法釋懷,令讀者無不為之動容,彷彿也有一種要與詩人一同澆愁的衝動,這也正是《三月》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功。

【閱讀訓練】:

(1)“四時最好是三月”,請簡要分析詩中是怎樣描寫三月的。

(2)請指出本詩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並結合全詩分析詩人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它。

參考答案:

(1)詩的前兩句從兩方面選擇具有特色的事物對三月進行了描寫。第一句從景物的角度寫,辛夷剛凋謝,桃花又接著開放了,寫出了三月百花盛開的美好景象;第二句從節日的角度寫,踏青的快樂還在心頭,寒食節又來了,寒食節之後緊接著又是清明節,節日一個接一個。所以說一年四季最好的是三月。

(2)本詩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詩人採用比喻和鋪墊的手法來表現詩的主旨。詩人將少年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寫到極致,為第四句感嘆美好的少年時光一去不回作鋪墊,給讀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衝擊著讀者的心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