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解析幾何試題賞析

來源:才華庫 2.06W

題目:已知動圓過定點A(4,0),且在y軸上截得的弦MN的長為8.

大學聯考解析幾何試題賞析

(Ⅰ)求動圓圓心的軌跡C的方程;

(Ⅱ)已知點B(-1,0), 設不垂直於x軸的直線l與軌跡C交於不同的兩點P,Q,若x軸是∠PBQ的角平分線, 證明直線l過定點.

答案:

(Ⅰ)軌跡C的方程為:y2=8x;

(Ⅱ)直線l過定點(1,0).

一、 初步推廣

圖1證明:如圖1,易知t與p異號,不妨設p > 0. 由PQ不垂直於兩座標軸得直線TP與直線TQ都不是拋物線C的切線,即直線TP與拋物線有另一交點Q′,直線TQ與拋物線有另一交點P′.由於x軸是∠PTQ的角平分線,結合拋物線C的對稱性得:P′與P關於x軸對稱,Q′與Q關於x軸對稱.故PQ,P′Q′和x軸三線共點D.

代入①得,x0=-t.即直線l過定點D(-t,0).

類似地,可以證明結論2和結論3.

結論2已知點T(t,0), 設不垂直於x軸的直線l與橢圓C:x2[]m+y2[]n=1(m > 0,n > 0)交於不同的兩點P,Q,若x軸是∠PTQ的角平分線, 則直線l過定點m[]t,0.

結論3已知點(T,t,0), 設不垂直於x軸的直線l與雙曲線C:x2[]m+y2[]n=1(mn < 0)交於不同的兩點P,Q,若x軸是∠PTQ的角平分線, 則直線l過定點m[]t,0.

二、 追根溯源

1. 廣闊的背景

笛卡爾(1596-1650)認為歐氏幾何“使人在想象力大大疲乏的情況下,去練習理解力”,代數則是“用來阻礙思想的藝術,不像一門改進思想的科學”,於是他“尋求另外一種包括這兩門科學的優點而沒有它們的缺點的方法”,並最終獲得了建立解析幾何的線索.平面解析幾何通過平面直角座標系,建立點與實數對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以及曲線與方程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從而實現了幾何方法與代數方法的結合,她的研究物件之一就是圓錐曲線的性質.

十五六世紀,由於作畫、作圖的需要而產生了透視法,笛沙格(1591―1661)首先對圖形及其影像的幾何性質進行研究,引入了無窮遠點和無窮遠直線、調和點列等概念,給出了著名的笛沙格定理,逐步創立了射影幾何.射影幾何的內容之一是從極點和極線的視角研究圓錐曲線的性質.

今天,幾何學已經有了十餘個分支,它們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交織成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這時,我們無法用簡短的文字述說幾何學的燦爛歷史,卻能以一道大學聯考試題為窗,探視數與形共舞出的奇妙世界.

2.圓錐曲線的極點與極線

關於圓錐曲線的極點與極線,已經證得下列定理:

定理2如圖2,P為不在圓錐曲線C上的點,過點P引兩條割線依次交曲線C於四點E,F,G,H,連線EH,FG交於N(當EH與FG平行時,N為無窮遠點),連線EG,FH交於M,則MN為點P對應的極線.則PA、PB為曲線C的切線若P為圓錐曲線上的'點,過點P的切線即為極線.

由定理1,在圖中,PN為點M對應的極線,PM為點N對應的極線,故MNP為自極三點形.

定理3若過點P可作圓錐曲線C的兩條切線,A,B為切點, 則直線AB為點P對應的極線;

定理4(配極原則)如果P點的極線通過點Q,則Q點的極線也通過點P.

圖2圖3

3.結論再探

設直線x=-t交拋物線於A,B,由每個點對應的極線唯一和定理3得,直線TA、TB為拋物線的切線.

三、 試題之美

1.結構對稱

正是依題設所作圖形的“不完整”,使得我們產生“補美”的心理趨向,進而作出圖1,獲得解題突破口.在圖3中,拋物線關於x軸對稱,直線PQ與直線P′Q′、直線TA與直線TB分別關於x軸對稱,且點T與點D關於y軸對稱.而根據定理4得:點T與點D分別在對方的極線上.這些對稱關係通過極點和極線的性質相互聯絡,形成整體.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指出“美和對稱性緊密相連”,數學中的對稱,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和諧,更是一種解題方法,常常使得我們追求整體的秩序井然,進而預見數學結論.

2.結論統一

四、解題斷想

視野.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用高等數學的思想來審視中學數學內容,有利於教師“高屋建瓴”,把握知識模組之間的深層聯絡;從高等數學的觀點探析試題的背景,有利於教師拓廣視角,增強問題探究能力;以高等數學的方法來指導教學實踐,有利於幫助學生跳出題海,提升學習效益.

意境. 數學美在哪裡?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通過一道大學聯考試題,我們看到圖形結構的對稱,曲線性質的統一,還有數學方法的異曲同工. 做數學,就是欣賞美,就是在實證探究的基礎上,在悠遠的意境中感悟深邃的數學之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