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1.78W

在各領域中,我們會經常接觸並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你所瞭解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

《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1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語文老師除了在作文捲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於是大家對作文都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後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語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國小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在幾乎都忘了,唯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請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功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到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現不僅風格清新,而且創新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1.本文寫了三件事。請分別用一句話簡要概括其內容。

2.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個“類似的事”作為材料,三個材料的“類似”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件事中,“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裡,“再版”一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這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5.在如何看待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的認識是很高的。他是從什麼高度來談論的?

6.你受到過與“我”做學生時類似的委屈嗎?如果受到過,請談談你當時的感受和後來的認識;如果沒有,請給老師們提一兩點有關的建議。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難度:中檔安徽省同步題 答案 1.①“我”讀國小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

②“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問題,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還說是抄的。

③“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好論文是抄的,“我”查資料並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語言簡明,意思對即可)

2.老師懷疑學生的創新能力。(或懷疑學生;或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

3.某種現象再次發生。

4.①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②到圖書館去查資料;③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

5.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從法律的高度)

6.“略”。

《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2

別讓委屈再版

陳之藩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國文教師除了在作文捲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於是大家對作文都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後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國小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在兒乎都忘了,惟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勸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列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現不僅風格清新,而且創新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17分) (文章的標題及內容有改動)

注:[國文]舊時指中國小的語文課。 [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用來表示憑空捏造。

1.本文寫了三件事。請任選一件事?用—句話簡要概括其內容。(3分)

答:第一件;我讀國小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求功率問題的考題,教授說我不懂微積分,還說是抄的。第三件: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好論文是抄的,二是查資料並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3分。大意如此即可。任選一件作答,若答了兩件或三件,則只評排在最前的一件。

2.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個“類似的事”作為材料;三個材料的“類似”點是:

答:老師懷疑學生的創新能力(或答: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可答:懷疑學生)(3分。大意如此即可)

3.第二件事中,“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裡,“再版”一詞的意思是: (2分)

答:某種現象再次發生(或答:某種現象重得出現)(2分)

4.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這從哪些地方可看出來?(3分)

答: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3分。三個要點各1分。意對即可)

5.在如何看待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的認識是很高的。他是從什麼高度來談論的。(3分)

答: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答:從法律的高度。)(3分)

6.你受到過與“我”做學生時類似的委屈嗎?如果受到過,請談談你當時的感受和後來的認識;如果沒有,請給老師們提一兩點有關的.建議。(3分)

答:無固定答案。(3分。合情合理即可;談感受要真切,提建議要注意“有關”。)

《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3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國文教師除了在作文捲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於是大家對作文都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後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國小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在兒乎都忘了,惟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勸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列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現不僅風格清新,而且創新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文章的標題及內容有改動)

注:國文:舊時指中國小的語文課。 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用來表示憑空捏造。

1.本文寫了三件事,請任選一件事,用一句話簡要概括其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個“類似的事”作為材料;三個材料的“類似”點是:________________。

3.第二件事中,“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裡,“再版”一詞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這從哪些地方可看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如何看待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的認識是很高的。他是從什麼高度來談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受到過與“我”做學生時類似的委屈嗎?如果受到過,請談談你當時的感受和後來的認識;如果沒有,請給老師們提一兩點有關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第一件;我讀國小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

第二件: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求功率問題的考題,教授說我不懂微積分,還說是抄的。

第三件: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好論文是抄的,二是查資料並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

(任選一件作答)

2.老師懷疑學生的創新能力(或答: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可答:懷疑學生)(大意如此即可)

3.某種現象再次發生。(或答:某種現象重得出現)

4.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意對即可)

5.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答:從法律的高度。)

6.無固定答案。(合情合理即可;談感受要真切,提建議要注意“有關”。)

《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4

別讓委屈再版(13分)

陳之藩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國文教師除了在作文捲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於是大家對作文都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後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國小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在兒乎都忘了,惟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勸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列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現不僅風格清新,而且創新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文章的標題及內容有改動)

注:[國文]舊時指中國小的語文課。

[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用來表示憑空捏造。

8.本文寫了三件事,請任選一件事,用—句話簡要概括其內容。(2分)

答:

9.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個類似的事作為材料;三個材料的類似點是:(2分)

10.第二件事中,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裡,再版一詞的意思是:

(2分)

11.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這從哪些地方可看出來?(2分)

答:

12.在如何看待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的認識是很高的。他是從什麼高度來談論的。(2分)

答:

13.你受到過與我做學生時類似的委屈嗎?如果受到過,請談談你當時的感受和後來的認識;如果沒有,請給老師們提一兩點有關的建議。(3分)

答:

參考答案:

8 . 第一件;我讀國小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求功率問題的考題,教授說我不懂微積分,還說是抄的。第三件: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好論文是抄的,二是查資料並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3分。大意如此即可。任選一件作答,若答了兩件或三件,則只評排在最前的一件。

9. 老師懷疑學生的創新能力(或答: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可答:懷疑學生)(3分。大意如此即可)

10. 某種現象再次發生(或答:某種現象重得出現)

11. 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3分。三個要點各1分。意對即可)

12. 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答:從法律的高度。)

13.無固定答案。(3分。合情合理即可;談感受要真切,提建議要注意有關。)

《別讓委屈再版》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後問題。

別讓委屈再版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國文教師除了在作文捲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就會顯得非常難堪,於是大家對作文都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寫完後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國小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在幾乎都忘了,惟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功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算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列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及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現不僅風格清新,而且創新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大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試:“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設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1.本文寫了三件事,請任選一件事,用一句話簡要概括其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個“類似的事”作為材料;三個材料的有哪些“類似”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件事中,“於是我在國小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裡,“再版”一詞的意思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這從哪些地方可看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如何看待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的認識是很高的。他是從什麼高度來談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受到過與“我”做學生時類似的委屈嗎?如果受到過,請談談你當時的感受和後來的認識;如果沒有,請給老師們提一兩點有關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第一件:我讀國小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

第二件;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求功率問題的考題,教授說我不懂微積分,還說是抄的。

第三件;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妤論文是抄的,而是查資料並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

2.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

3.某種現象(受到老師懷疑)再次發生,突出我的委屈和無奈。(意對即可)

4.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

5.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從法律的高度。)

6.“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