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7.55K

【原文】

遠方閱讀答案

遠方

(臺灣)許達然

①似乎遠方總是使人嚮往的。

②其實有美的遠方,有醜的遠方。

③越遠越朦朧,越朦朧越神祕。那神祕常使我們幻想:【遠方的平房變成宮殿,遠方的小溪變成大江,遠方的強悍變成溫馴,冰雪封蔽的遠方變成綠土(a)】。一些最壞的形容詞,也可能被加在我們所不喜歡的遠方。

④人們總是愛製造遠方,雖然昔日的遠方依舊是今日的遠方。莫爾的“烏托邦”,陶潛的“桃花源”,仍然是人們的夢土。遠方的夢土也許有神仙,但徐福入海未回,秦始皇死了,求仙藥的夢卻未死,依舊使後代帝王失眠。可憐東方朔走遍了遠方,依然不見可愛的神仙。神仙渺而不可慕,因為神仙壓根兒就只在我們心裡的遠方。

⑤茫茫大海,浩瀚似無岸。那遠方的神祕,誘惑了靠海的民族而遨遊海上,從事探險。出瀛海又有瀛海,遠方的海像女妖,迷人也凶狠。東漢時班超的一位部將甘英,曾想渡海到羅馬帝國,但大海茫茫似棲息著死神,而打斷了他的念頭,甘英壯志未遂,和亞歷山大未渡印度河到他嚮往的遠方一樣,常使我惋惜。

⑥山是縱的遠方。山不迷人人自迷,總是使人自動地往它那裡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嚮往。這縱的遠方的悠然常是人們靈魂的安慰。怏怏的屈原一直嚮往崑崙山。跛腳的拜倫以眺望寫出對山的感情。對一個愛縱的遠方的人來說,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是山上的雲,也是悲哀的了。

⑦【血液裡似乎遺傳著流浪的鮮紅,幾乎每個人有遠行的衝動(b)。】遠方的漫遊,雖然摻著鄉愁,卻一直在拓展著人們的胸懷,成熟著人們的思想。司馬遷曾漫遊遠方,為它的《史記》積澱了底蘊,寫出那麼有氣魄的歷史!年輕時遠遊埃及,看到了與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態的文化,使柏拉圖開拓了視野,而影響到他“理想國”的著作。人間到處可以找到異鄉人,遠方的憧憬把他們帶到異鄉,甚至在異鄉成功了他們的事業。300多年前,英國有個年輕人離開了故鄉來到他的遠方倫敦,給了我們不朽的禮物——莎士比亞的戲劇。

⑧從童年的夢裡醒來,年輕人有著遙遙的前程,遙遙的前程是一連串的遠方。也許他一無所有,卻至少有一股澎湃的熱血與勇氣。也許他不知走向哪裡,卻有著走向遠方的決心。遠方也許有暴風,有狂瀾,但他依然把船向前駛去。遠方也許像非洲的莽林,滿布死亡,但他依然走近。還有什麼喜悅比抵達夢土更使人歆羨?——那第一批到達新英格蘭的清教徒,看到的夢土雖荒涼,卻高興得跪下來感謝上帝。也許他在遠方造樂園。也許他又覺得老家是親密的`遠方。也許他死在遠方。也許他從遠方回鄉。也許他凱旋。即使手上一無所得,他的心裡仍有收穫:有一天,可以告訴別人,他曾去過遠方,那很少人去過的荒漠!

⑨幻想可以活潑生命,但不是人生。我們總不能成天幻想遠方,只是嚮往,只是想往,而拋棄現實。曾看過賽克爵士寫的《探險史》,那是人類從古到今,用行動去抵達遠方的奮鬥的記錄。醉看遠山,遠山更美。幻想使人沉醉,我們常醉看遠方而自以為清醒。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天文家總是全神觀望天空,有一次不小心跌到井裡去了。他呼救後鄰人跑來,知道了他落井的原因後,就跟他說:“你怎麼只注意天上的東西而不注意地上的呢?”伊索的這一則寓言,真的是要告訴我們些什麼的。

(10)無論我們到哪裡,天空總在上面。遠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靜默逗人遐思。我們發現一顆星,卻另有一顆星。如果人生是無涯的巍峨山脈,那麼活著就是一連串對遠方的嚮往與朝聖,我們到了一個遠方,卻又有另一個遠方在呼喚。無窮的遠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無窮的遠方,但遠方依舊微笑,而英雄卻一個個倒下。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會在遠方的微笑裡倒下。即便如此,英雄的身後自會有新的英雄。

(11)總是有許多人願捨棄眼前的幸福到遠方去,就讓他們去吧!【不必用佳餚把志在高空的鳥桎梏在籠子裡,不管籠子多大,籠子不是天空(c)。】

〔12〕或美或醜,對你,遠方仍是溫柔而有力的挑戰,你去嗎?

(選自散文集《遠方》,有刪改)

【問題】

15.第⑨段作者引用《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想表達什麼?(2分)

16.這篇散文萌發著詩情與思想,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妙語警句聯翩而出。請你從畫線的a、b、c句中任選一句,結合上下文進行品析。(4分)

17.選出下面表述不正確的一項【 】(3分)

A.本篇散文以“遠方”為線索。作家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事、名篇佳作中的故事,從不同角度闡述“遠方”的含義,表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B.作者寫莫爾的“烏托邦”,陶潛的“桃花源”,徐福、東方朔、甘英、屈原、拜倫等的壯志未酬,告訴我們“遠方”有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類卻依然有義無反顧探索遠方的決心。

C.第⑦段中引用司馬遷、柏拉圖、莎士比亞的事例,證明“遠方”帶給人無限的鄉愁。

D.本文從遠方的美醜起,以遠方的美醜收,首尾呼應。

18.本文題為《遠方》,閱讀全文後,說說其含義。(3分)

【參考答案】

15、(2分)追求遠方和注重現實的關係。(或:人不能成天幻想而拋棄現實,要用實際行動去實現抵達遠方。或:人們在極盡歌頌和想往遠方的同時要留下冷靜的思考。或:作者在這裡表明了對遠方的深沉的思考,指出了遠方的美好,又指出了我們應該如何來對待遠方,我們應該把對遠方的嚮往與現實結合起來。)(評分標準:意思相近給分)

16、a、運用排比,句式整散結合,想象豐富,寫出了遠方的美好、神祕。b、以“流浪”來修飾“鮮紅”的血液,說明對遠方的追求是人類前進的動力,是人的一種本能。如果沒有那股澎湃的熱血、追求遠方的快感,遠方是無法到達的。c、用了比喻的手法來說明理由,那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不要拿眼前的幸福來把追求遠方的人束縛住,儘管給人的空間像鳥的籠子一樣,但是人如果志在高空,那籠子就不是天空,限制只能是束縛。(2分。要求任選一處,指出用法,意思相近,句子通順即可)

17、(2分)【C】

18、既指距離較遠的地方,又指人們的夢想(理想)和不懈追求的境界。(2分。指出本義和比喻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