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樓李商隱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7.97K

導語:用無所謂的態度,過好隨遇而安的生話。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夕陽樓李商隱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夕陽樓李商隱閱讀答案

夕陽樓李商隱閱讀答案

① 花明柳暗繞天愁 一句運用了什麼手法?對錶情達意有什麼作用?(4分)

②有人說本詩最後兩句最具表現力,請從詩句選用意象的角度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這句運用反襯(襯托、對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襯自己的一腔哀愁,表達了一種愁苦之情。(手法2分,分析1分,情感1分)

(2)①以 孤鴻 喻自己,以 孤鴻 的形單影隻表達出自己的孤獨寂寞;②以 孤鴻 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每點2分)

二:

一、《夕陽樓》第一句中 繞天愁 一詞寫體現了作者愁緒的什麼特點?

答:悠長與紛亂。

二、宋代詩人謝枋得評價詩的第三、四句時說: 若只道身世悠悠,與孤鴻相似,意思便淺。 欲問 、 不知 四字,無限精神。 請問你如何理解第三、四句所表達的意思?

答:蘊含著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劇。讓全詩達到悽惋入神的境界,體現出無限的詩意。

或答:這兩句真切地表達了一種典型的人生體驗:一個同情別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他自己也是需要別人同情的不幸者;而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竟發現連同情自己的人也不再有了。

 翻譯

人的一生總是非常多的波折,花明柳暗之事讓人興起無限愁緒

就像盡力登上很高的城樓才發現更高的樓還在前方,

仰望天空,萬里寂寥,只有一隻孤雁在夕陽餘光的映照下孑然飛去。

但到了這個時候,忽然才頓悟自己的身世原來也和這秋日的孤雁一樣孑然無助。

註釋:

①此詩寫於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秋天。作者的知己蕭澣被貶,詩人登夕陽樓(此樓為蕭澣在鄭州刺史任上所建),觸景傷情,感慨萬千,寫下這首情致深婉的小詩。

②夕陽樓,舊鄭州之名勝,始建於北魏,為中國唐宋八大名樓之一,曾與黃鶴樓、鸛雀樓、岳陽樓等齊名。

 賞析

這首詩寫於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秋天。作者題下自注說: 在滎陽。是所知今遂寧蕭侍郎牧滎陽日作者。 滎陽即鄭州,是李商隱的第二故鄉(原籍懷州)。今遂州蕭侍郎,指當時被貶至遂州(屬劍南東道)的刑部侍郎蕭澣。蕭澣在大和七年三月到八年底,曾任鄭州刺史,夕陽樓就是他在鄭州任上所建。

李商隱受蕭的器重與厚遇,所以題注稱蕭為 所知 。

後蕭澣被貶到遠州。詩人登夕陽樓,觸景傷情,感慨無端,寫下這首情致深厚的小詩。

前兩句寫登樓遠望,觸景生愁。花明柳暗,本來是賞心悅目的美好景色,但在別有傷心懷抱的'詩人眼裡,卻是惹愁引恨之物。李商隱出身比較寒微,特別重視 知己 的理解和幫助。一年前,非常賞識和栽培他的崔戎在兗海觀察使任上溘然長逝;現在,另一位對他厚遇的知己蕭澣又被貶遠去,這就使詩人越發感到自己的孤孑無助。而他兩次應試不第,也無疑更加重了落拓不遇的悲慨。再加上朝廷中李(訓)、鄭(注)專權,黨爭劇烈;宦官勢熾,時代與個人身世的濃重陰影,使得這位敏感而重情的詩人多愁善感。

繞天愁 ,不但寫出了愁緒的悠遠與紛亂,而且與登高望遠的特定情境切合。一、二兩句,按實際生活次序,應是先登城上樓,後觸景生愁。現在這樣調換次序,一方面是為了要突出詩人登高望遠的無邊愁緒,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使登城上樓的敘述帶上濃郁的抒情色彩,顯出曲折頓挫之致。從 上盡 、 更上 這種強調的語氣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種不堪承受登高望遠所帶來的心理重壓。

三、四兩句專就望中所見孤鴻南征的情景抒慨。

仰望天空,萬里寥廓,但見孤鴻一點,在夕陽餘光的映照下孑然逝去。這一情景,連同詩人此刻登臨的夕陽樓,都很自然地使他聯想起被貶離去、形單影隻的蕭澣,從內心深處湧出對蕭澣不幸遭際的同情和前途命運的關切,故有 欲問 之句。但方當此時,忽又頓悟自己的身世原來也和這秋空孤鴻一樣孑然無助、渺然無適,真所謂 不知身世自悠悠 了。這兩句詩的好處,主要在於它真切地表達了一種特殊人生體驗:

一個同情別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未有意識到他自己原來正是亟須人們同情的不幸者;而當他一旦忽然意識到這一點時,竟發現連給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孤鴻 尚且有關心它的人,自己則連孤鴻也不如。這裡蘊含著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劇。馮浩說三四兩句 悽惋入神 ,也許正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而 欲問 、 不知 這一轉跌,則正是構成 悽惋入神 的藝術風韻的重要因素。謝枋得說: 若只道身世悠悠,與孤鴻相似,意思便淺。欲問、不知四字,無限精神。 (《疊山詩話》)這是深得詩人用意的獨具隻眼之評。體現了李商隱七絕 寄託深而措辭婉 (葉燮《原詩》)的特點。

熱門標籤